第77章 南陽

第二日,部隊收整完畢,便立刻派出幾隻軍兵,進駐宛縣周圍最富庶的幾個縣:棘陽、淯陽、涅陽,這裡是南陽平原腹地,農業發達,府庫最是充足。在這個時代,整個南陽郡的大半精華俱都聚集於此,便是李哲想要最先篡取的要地。

李哲自己則率領大部隊直接進駐比陽縣,調整休息去也。

兩日後,消息回報回來,果然大有收穫。李哲派去的這些軍兵,順利的進駐了這幾個縣城。光從這幾個縣的縣庫裡,就搜刮出了軍糧四百多萬公斤,足夠汝南郡近三十萬人口一個月的消耗,而其他的牲畜鐵料兵器物資等也是收穫多多,短時間之內,這些駐軍甚至都不用後方再提供糧草方面的支援,自己就能獨立發動戰爭了。

南陽郡是個好地方,雖然歷經戰亂,卻還是不像其他地方那般一窮二白。而重要的是,這南陽盆地的農業卻還是基本保持完整。它位於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之間的漢水流域,降水充沛,氣候適合,是古代農業社會發展中典型的風水寶地。所以即使是戰亂,也沒有能發生大規模的逃荒現象。

因此,此時的南陽郡種植情況還保持的不錯,民間耕牛存量不少,人丁也比汝南郡要多得多,單單這李哲所佔的這幾個縣的記錄上就有十幾萬人丁,快抵得上汝南郡一個郡了。怪不得後來曹操得到南陽郡之後,就能依據此爲戰略中心建立南方戰線,力抗蜀漢東吳兩家輪番圍攻數十年。

而南陽郡不僅資源豐富,人才教育的基礎也很好,畢竟是光武帝劉秀的龍興之地,整個東漢時期的諸般豪強,大半都是出自於此,給南陽郡的鄉間留下了很好的教育基礎,人才儲備也很充足。當然,反過來說,地方上的宗族勢力也是極爲強大,這個就是要正反兩方面來看了。

到了比陽縣城,各路豪族都是慣例的上來參拜犒軍,李哲虛與委蛇一番,也就過了,這比陽縣卻沒有值得重視的大人物。從今之後,這比陽縣落入了自己手中,那鐵礦和金礦的開採可就由不得他們了。

對於南陽的開發,是需要李哲好好的做一個戰略規劃。

其實說起礦產資源,這比陽縣的條山金礦和鐵礦雖然易於開採,但是畢竟規模不大。南陽郡地區真正的大礦帶卻是位於比陽正南方不過區區百十里地的桐柏山一帶。這裡位於南陽平原的東南部,在茫茫山林之中,有着一個巨大的金屬礦帶。不僅盛產金銀,還有銅、鉛、鋅、鎢、鉬等等,就是黑色金屬和稀有金屬也是不少,只是品位太低,不適宜開採罷了。

不過在這個三國時代,縱然是儲量極其豐富,卻不等於就有辦法派上用場。這山區內的礦山就更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一個是開採技術不成,另一個便是交通狀況太差。在這個時候,整個桐柏山區還是一片真正的原始森林,光是修路就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但不管怎麼的,先將東西把拉到自己碗裡再說,李哲可是不會嫌自己家的東西多的。

在桐柏縣這裡,若是能夠將交通問題搞定後,還有很多好東西。不僅有以上所說的礦產,還有着逆天級的寶藏——總儲量達七千萬噸的天然鹼礦帶,是現代時空發現的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規模。這可是近現代化工業上的重要原料,用途廣泛,價值巨大,堪稱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只是這兩個鹼礦帶,一個深度七百米,一個深度兩千零八十米,目前也是屬於看得見吃不着的類型,只能等今後另想辦法了。

此外南陽郡還有舞陽縣的岩鹽礦帶,儲量也能達到兩千三百億噸。而處於處女未開發狀態的南陽獨山玉礦,也是儲量巨大,在這個時代,還有着玉質算是不錯的礦帶,開採也極爲簡單,很有開發價值。

這個可是能夠直接派上用場的東西,立時就能發揮經濟價值的。

另外,南陽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也很豐富,但是在這個時代開採難度太大,還是隻有望而興嘆。

總體來說,南陽郡對李哲是一個資源極其豐富的好地方,有極高的戰略價值,只是就目前而言,對李哲最實惠的還是糧食、人口、牲畜資源和條山的金礦和鐵礦。

隨後幾日,徐庶和貿易司的人全體出動,前往所轄的各個縣裡,四處拜訪所佔之地的當地豪族。力求得到支持,以維持一個最起碼的安定。畢竟在汝南地方,李哲是憑藉着天師道信徒和民兵體系維持統治,而在這南陽郡中,李哲還遠沒有這樣的統治基礎。

在目前絕對優勢的軍事壓力下,徐庶對自己的這次外交任務自信十足,其他參與的衆人也都是一般的興奮色彩。只有少數人對此持謹慎態度,這其中包括黃忠、魏延和李哲自己。

而李哲,則是帶着浩浩蕩蕩的儀仗部隊專門去視察條山礦區,看看怎麼想辦法擴大開採規模。

三國這個時候的採礦技術,很難做到深挖礦井,都只是簡單而又執拗的開山取石,多半取的是露天礦區。當然有的時候也會深挖礦洞,用鎬和鑿等工具,挖出一人能爬行的深洞,用木棍支撐,讓人爬進去挖取礦石,但這樣的採礦卻也是深度極淺,頂多幾十米而已。整個礦石的開採過程對鐵製工具的耗費非常大,由於古代鐵製工具昂貴,因此算下來成本還是很高的,當然規模就大不起來。

另外,除了這種最簡單最笨的方法之外,古人還掌握了簡單的利用熱脹冷縮規律的開採技術,即所謂燒爆法,先以火燒山提高山體溫度,然後再潑水猛的降溫,使得山體在內部應力之下炸裂,這種方法效率很高,但是耗費燃料也不少,也算是一種很先進的方法。

但是如今,李哲到了這裡,自然形勢就不同了,便只是爲了那寶貴的鋼鐵工業,李哲也要拼命的想辦法來擴大產能。這條山礦區,便是李哲的第一個試驗點吧!

兩百二十一章 仙門第7章 打過去,把它滅了第74章 四海下一百二十七章 開啓第34章 新局勢第11章 危機,逃逸第25章 長舌三寸說子龍一百二十一章 秦淮河第125章 最後的準備第99章 潮水第61章 進軍東北,旅順第47章 商議三十還沒有開始就即將結束的歷史一百六十三章 秋山山本原敬一百零五章 機械化一百二十二章 開局以及形勢第10章 朝會第22章 會議一百二十二章 開局以及形勢一百八十九章 開戰第39章 價值一百五十三章 縱橫第24章 鄭家上第75章 廝殺第49章 日本兩百三十六章 太空爭霸第42章 血仇兩百一十一章 信息第96章 出發第72章 初戰兩百二十七章第4章 找一家代理人第14章 海面上第103章 四將一百三十章 徵倭六一百八十一章 燧人二兩百零九章 改變第2章 上船第4章 夜襲一百五十九章 南客第133章 制度一百三十九章 分說第82章 襲遠第22章 會議第7章 打過去,把它滅了一百一十八章 中亞起風雲一百五十二章 儀式一百四十五章 江南一百二十七章 徵倭三一百二十九章 一戰開啓一百九十八章 大饑荒幽州第94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兩百一十六章兩百一十二章 收尾第57章 暗夜中的刀光一百二十二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八十二章第108章 事件一百七十八章 分割與爭霸一百四十六章 軍功軍制第44章 突變兩百零九章 改變第54章 孔明一百三十七章 歐洲之巔第48章 劇 變一百零五章 機械化第53章 機關人下第66章 震撼第46章 戰灤州第130章 擴張第40章 狙殺第63章 疑團第三十五章第7章 結局第90章 悍第53章 巡洋艦第93章 康有爲一百六十五章 時宜一百一十九章 襲殺第55章 軍事改革第84章 醫第45章 行動第136章 宴會第37章 袁大頭的革命第97章 烏蘭烏德戰役六一百六十一章 大中華體系一百一十三章 張宗昌第3章 李哲的決斷一百二十九章 徵倭五一百五十八章 遼陽一百八十七章 海面上的飛機第23章 祭天之偷樑換柱第67章 小丑第15章 奪堡,排炮第84章 醫第三十八章一百七十三章 遭遇第124章 戰定陵一百八十一章 非洲一百八十章 石油
兩百二十一章 仙門第7章 打過去,把它滅了第74章 四海下一百二十七章 開啓第34章 新局勢第11章 危機,逃逸第25章 長舌三寸說子龍一百二十一章 秦淮河第125章 最後的準備第99章 潮水第61章 進軍東北,旅順第47章 商議三十還沒有開始就即將結束的歷史一百六十三章 秋山山本原敬一百零五章 機械化一百二十二章 開局以及形勢第10章 朝會第22章 會議一百二十二章 開局以及形勢一百八十九章 開戰第39章 價值一百五十三章 縱橫第24章 鄭家上第75章 廝殺第49章 日本兩百三十六章 太空爭霸第42章 血仇兩百一十一章 信息第96章 出發第72章 初戰兩百二十七章第4章 找一家代理人第14章 海面上第103章 四將一百三十章 徵倭六一百八十一章 燧人二兩百零九章 改變第2章 上船第4章 夜襲一百五十九章 南客第133章 制度一百三十九章 分說第82章 襲遠第22章 會議第7章 打過去,把它滅了一百一十八章 中亞起風雲一百五十二章 儀式一百四十五章 江南一百二十七章 徵倭三一百二十九章 一戰開啓一百九十八章 大饑荒幽州第94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兩百一十六章兩百一十二章 收尾第57章 暗夜中的刀光一百二十二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八十二章第108章 事件一百七十八章 分割與爭霸一百四十六章 軍功軍制第44章 突變兩百零九章 改變第54章 孔明一百三十七章 歐洲之巔第48章 劇 變一百零五章 機械化第53章 機關人下第66章 震撼第46章 戰灤州第130章 擴張第40章 狙殺第63章 疑團第三十五章第7章 結局第90章 悍第53章 巡洋艦第93章 康有爲一百六十五章 時宜一百一十九章 襲殺第55章 軍事改革第84章 醫第45章 行動第136章 宴會第37章 袁大頭的革命第97章 烏蘭烏德戰役六一百六十一章 大中華體系一百一十三章 張宗昌第3章 李哲的決斷一百二十九章 徵倭五一百五十八章 遼陽一百八十七章 海面上的飛機第23章 祭天之偷樑換柱第67章 小丑第15章 奪堡,排炮第84章 醫第三十八章一百七十三章 遭遇第124章 戰定陵一百八十一章 非洲一百八十章 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