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整編

俄羅斯,橫亙在中國北部邊疆的一隻巨大的北極熊。和中國之間的夙願,直能延伸到幾百年前,尤其是滿清末年,通過各種不平等條約從中國巧壤奪割去的土地達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即使這樣,也沒有讓這個貪婪的北極熊停下其慾壑難填的胃口,之後一直在變本加厲的以各種方式侵略中國,直到李哲所來之前的現代社會,俄羅斯仍然強橫的侵佔着中國的北方領土。

這就是俄羅斯,一個對普天之下的土地有着永無休止的篡取的的國家,幾百年間從剛開始一個小小的城堡公國成長到今天的橫亙亞歐大陸,國土兩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巨無霸。在俄羅斯崛起的過程中,不知有多少民族慘遭滅族之禍,國破家亡之災,像洪水猛獸一樣掃過亞歐大陸的北部,這是一個和曾經的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一樣的野蠻國家。

當然,現在的李哲其實並沒有立場去說它,不管是在一號時空還是二號時空,大明帝國的侵略惡行只會比俄羅斯多,不會比它少。

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其實從來都是力強者勝,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

現在,李哲來到這裡,那日本稍微鬆閒一下筋骨之後,就準備拿俄羅斯開刀了。

說起這個戰略,從剛開始在帝國內閣提起,就引起了帝國大臣們的激烈爭論,大部分閣臣們認爲,在當前中國國內還是剛剛開始的建設期,缺乏國力,國民也缺乏參加戰爭的意願,新中國應該是以提高國家的發展程度,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爲自己的國家目標,似乎是不應該進行這樣一場必將時日持久,耗損國力的戰爭。在大部分閣臣的心裡,這未免是有些窮兵黷武的嫌疑了。

但是,李哲親自冒險出現在內閣會議上,說服了衆位閣臣。

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早晚必有一戰,這個毋庸置疑,中國要崛起,同樣逃不脫這一戰。

中國未來的兩個發展方向,一個是南洋,在海軍還沒有成長起來暫時還不宜動手,另一個就是西方和北方了,俄羅斯,就是橫亙在中國崛起之路上的這個龐然大物,必須要將它頂翻,打倒在地。

而且這次戰爭,對雙方必然都是一個長期的損耗巨大的戰爭,晚打不如早打,晚準備不如早準備。趁着中國剛建國,國內的精氣神兒十足,通過戰爭準備來加快重工業的建設,順便也完成國內北方地區的軍政勢力整合,對新中國建設並不是沒有益處,事實上新中國現在的態勢,軍政和經濟中心都集中在南方,實際上也有些配置失衡之嫌

而這一戰的另外一個功能,也能對正在籌備的中事動員體系和政府軍備建設體系其促進作用。通過戰爭,還能加速國內正在進行的新文化宣傳和建設,增強國內的民族凝聚力,弘揚中華文明在周邊國家中的影響力,對未來的世界戰略必然是大有影響。

雖然說是代價巨大,但是挺過了這幾年,中國的未來,軍事工業體系在戰爭中經受了考驗,打出了國威軍威,那未來就真的是具有了大國列強的資本了。而不是像現在,只是靠着幾隻精銳力量撐場面。

居安思危,纔是一個大國立足世界的根本,無時無刻不在調整自己,準備戰爭,製造戰爭,時時刻刻都要爲自己找一個征服的目標,這纔是一個大國在激烈的時代競爭中所應該保持的常態。和平崛起,那只是糊弄外國人的把戲罷了。而且,還只能糊弄糊弄普通的外國人民。

……

1912年冬,中華帝國在北疆諸省,推行軍政分離。山西,陝西,河北、甘肅、熱河、察哈爾、東北諸省地區先後執行。

這些地方上的部隊,被集中到晉綏地區,以及東北奉天地區兩部分進行整編換裝訓練,加上原北洋的舊兵將混合在一起,除了張作霖的第七軍之外,其他部隊都被整編而成從十一到十五的五個國防軍。和前十個番號的甲種軍不同,這五個軍都是兩個師編制的乙種軍。

其編制分別爲:

第七軍軍長張作霖,副軍長張景惠,參謀長湯玉麟。

第十一軍軍長閻錫山,參謀長黃國樑,

第十二軍軍長藍天蔚,參謀長商震,

第十三軍軍長張紹增,參謀長徐樹錚,

第十四軍軍長吳祿貞,參謀長蔣方震,

第十五軍軍長曹錕,參謀長王佔元,

五個軍的編制出來之後,北方黨一系自是歡喜過望,日本士官系黨在其中掌了四個軍的大權,毫無疑問,這是因爲其當初在辛亥和灤州兵變中站對了位置所給的一種補償。至於北洋,在其中的軍官階層,只有碩果僅存的第十五軍在舊北洋軍系的領導之下,這當然是在這一次政治鬥爭中失分了。

而在這五個乙種軍中,廣大的基層將校,還隱藏着許多未來的將星,吳佩孚、孫傳芳、馮玉祥等出身北方北洋軍系的悍將都在裡面。

除了部隊整編之外,在原保定北洋陸軍部陸軍速成學堂、陸軍軍官學堂、陸軍預備大學堂的基礎上,建立保定北方軍事大學,和在南京的中央國防大學交相輝映,形成了未來在帝事領域內的兩個重要的軍事派別,北方派和中央派的前身。

遠征軍專門抽調復興軍中的各式人才,到兩個軍校擔任講師,教授現代軍事理論以及戰略戰術。北方軍系的所有校級尉級軍官,全部要在陸軍大學中進修過才能擔任。通過這種方式,遠征軍完成了對中華帝國舊有的軍事人才的控制和更新換代。

除了軍隊之外,軍事工業的建設也在緊鑼密鼓的執行,在冀遼重工業區的煤炭鋼鐵工業的基礎之上,石家莊兵工廠,這個未來的中工體系中的巨無霸正式開始起步。當然這個時候,它唯一能做的,只是修補修補槍炮,主業是生產北方駐軍所用的子彈和炮彈。

以中華帝國領土的遼闊,從一開始,軍工體系建設就必須分成幾個區域分佈的軍事工業體系,各具特色,才能支撐未來分佈在廣大地域內的不同的戰場的需求。

……

1913年開春,伴隨着冀遼大工業區鞍山鋼鐵基地的擴建工程的腳步,一行人從天津登岸,然後再從北決發,一路熱河,察哈爾,包頭,直奔蒙古高原而去。

這一行人中,有一個人大家很熟悉,那就是這個時代帝國最著名的鐵路專家——詹天佑

第90章 馬尼拉灣上一百七十四章 飛機第33章 調製兩百四十八章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第10章 朝會一百六十八章 印度開打一百七十章 突襲第137章 蔡建德第77章 那最後一撥的致命第38章 曹夏戰三英第21章 城門見三英一百九十四章 廟島海戰上一百二十章 槍和路線紛爭第23章 祭天之偷樑換柱第109章 孫權第81章 春耕,騷擾兩百零四章 蒸汽機兩百零三章 晨第141章 祥瑞,稱王兩百一十四章第8章 武昌一百三十八章 晚報第96章 出發第140章 視覺極限傳媒第73章 紮營第62章 調停第19章 女王和生理人第37章 袁大頭的革命第65章 民兵第53章 巡洋艦第87章 圍城,急報!第40章 狙殺第59章 美國人的盛宴?第97章 烏蘭烏德戰役六第58章 鼴鼠第38章 邂逅第7章 打過去,把它滅了兩百二十章第37章 震驚兩百四十二章第113章 見真章第61章 隱憂第42章 血仇第5章 揭開第42章 血仇第55章 軍事改革第85章 皮島下一百七十四章 暗逃第14章 在廣州一百二十七章 徵倭三一百七十二章 洪流一百四十一章 捨得一百六十八章 印度開打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戰二一百五十六章 展品第81章 春耕,騷擾第19章 清理第51章 女人第48章 造紙和印刷第26章 搶第2章 出場第81章 北疆第36章 三軍第32章 “神車”出爐,搬遷一百八十二章 燧人三第114章 序一百九十八章 大饑荒幽州第27章 反說兩百章 舊金山一百五十四章 基因一百二十章 盟友第31章 消息第16章 馬尼拉之戰上第78章 心胸兩百二十四章第46章 徐庶獻策第118章 前線,身後一百七十八章 2022一百七十六章 絕望第139章 敲打一百五十二章 萬國大會一百零四章 算計第109章 發酵兩百一十一章 智能體的自吹自擂一百五十七章 論道兩百一十章 稱帝嗯第75章 危險,來自天空二第136章 宴會一百八十一章 非洲第55章 一血第53章 機關人下三十還沒有開始就即將結束的歷史第6章 瘋狂第18章 各思第104章 各謀第56章 銀子第82章 見面第三十五章一百零八章 僵持看法
第90章 馬尼拉灣上一百七十四章 飛機第33章 調製兩百四十八章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第10章 朝會一百六十八章 印度開打一百七十章 突襲第137章 蔡建德第77章 那最後一撥的致命第38章 曹夏戰三英第21章 城門見三英一百九十四章 廟島海戰上一百二十章 槍和路線紛爭第23章 祭天之偷樑換柱第109章 孫權第81章 春耕,騷擾兩百零四章 蒸汽機兩百零三章 晨第141章 祥瑞,稱王兩百一十四章第8章 武昌一百三十八章 晚報第96章 出發第140章 視覺極限傳媒第73章 紮營第62章 調停第19章 女王和生理人第37章 袁大頭的革命第65章 民兵第53章 巡洋艦第87章 圍城,急報!第40章 狙殺第59章 美國人的盛宴?第97章 烏蘭烏德戰役六第58章 鼴鼠第38章 邂逅第7章 打過去,把它滅了兩百二十章第37章 震驚兩百四十二章第113章 見真章第61章 隱憂第42章 血仇第5章 揭開第42章 血仇第55章 軍事改革第85章 皮島下一百七十四章 暗逃第14章 在廣州一百二十七章 徵倭三一百七十二章 洪流一百四十一章 捨得一百六十八章 印度開打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戰二一百五十六章 展品第81章 春耕,騷擾第19章 清理第51章 女人第48章 造紙和印刷第26章 搶第2章 出場第81章 北疆第36章 三軍第32章 “神車”出爐,搬遷一百八十二章 燧人三第114章 序一百九十八章 大饑荒幽州第27章 反說兩百章 舊金山一百五十四章 基因一百二十章 盟友第31章 消息第16章 馬尼拉之戰上第78章 心胸兩百二十四章第46章 徐庶獻策第118章 前線,身後一百七十八章 2022一百七十六章 絕望第139章 敲打一百五十二章 萬國大會一百零四章 算計第109章 發酵兩百一十一章 智能體的自吹自擂一百五十七章 論道兩百一十章 稱帝嗯第75章 危險,來自天空二第136章 宴會一百八十一章 非洲第55章 一血第53章 機關人下三十還沒有開始就即將結束的歷史第6章 瘋狂第18章 各思第104章 各謀第56章 銀子第82章 見面第三十五章一百零八章 僵持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