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章 說話

一百一十章 說話

“皇上!您還是站出來說幾句話吧!你要是再不說句話,這宮外面的人能夠天都給捅得個大窟窿啊!這些人,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哦,是嗎,既然是這樣,您覺得這個場面,我出面說話,是否真的算是合適?”李哲清冷的聲音回答。話語中迴避的意思讓前來問話的人聲音一窒,立時便有些說不下去。

站在中華宮的主體接天樓六樓最頂端的閣樓往下看,整個中華宮的建築琳琅滿目盡在眼底,玄武湖的湖面已經是溢滿春意,荷花院內也滿是繁花盛開的景象,暗香浮動,沁人心脾。但是在這樣美麗的皇宮之內,李哲卻是清靜不下來,耳邊依然是充斥着各種從宮牆外面不斷傳來的雜音,帝國內屬於本土的各種社會思潮終於是氾濫了起來了。猛地一下子,幾乎讓同樣也是年輕的內閣幾乎應對不及。

這個時代和原時空有所不同,由於辛亥革命的勝利成功,國家建設的一帆風順,國民經濟的轉好,大部分在國家經濟轉好中得到了實惠的國民對朝廷的擁護是原時空同時段所不能比的,帝國一統的王權統治,即使是在現在依然是社會輿論中佔統治地位的社會風向。

不同於前朝的窮極思變,本朝從一開始就異常的強盛,對內對外的強勢使得這個國家的大部分國民很快的對中央朝廷的權威建立起了根深蒂固的信任。

民族工業的興盛,固然是更大幅度的摧毀了鄉間的大批地主鄉紳,徹底破壞了從清末起來就逐漸衰敗的小農經濟。但是中央迅雷不及掩耳的捧起了一大批的民族資本家,以及圍繞着這些民族資本家的興起,大規模的工人階級的出現。使得國家的主體始終是保持了足夠的穩定度,並沒有引起不可收拾的亂局。

而且近兩年北疆的大規模移民,在東北、西北,失地的農民都得到了去處,雖然是民間並不是沒有怨言。但是在最極端的情況下,中央政權對內對外的宣傳很大的彌補了這種劣勢。總體來說,國內的走勢還算是平穩。

對比前朝的頹勢,如今的朝廷已經是在各方面做的都是很不錯的了。尤其是對外國強權的強硬,很是收攏了國內大批中低層人士們的心。

當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國家這種新的權力架構下,原有的地主士紳的話語權都已經是被削弱到了最小,帝國新興的以革命黨爲核心的資產階級力量比起那些散碎的自然經濟主體的力量來說,實在是太強大了,強大到那些人根本就發揮不出什麼社會能量來。

所以,復興黨爲核心中央朝廷在這個國家的統治地位一直是根深蒂固。

但是隨着社會的前進。帝國在兩三年的工業化進程,已經滾雪球一般滾起來了十幾萬家各式各樣的國內私營企業,數量超過千萬的工人,更何況還有數百家國有成分佔主體的超級重工業企業,像泰山壓頂一般的壓下來,牢牢的控制着國民經濟的命脈。中華帝國,在這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內。社會內各階層的成分已經是完全大變,社會形態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的各種思潮的涌起也就是順理成章了。帝國新興力量也很快的促使國民的思想上產生了變化。

社會劇變,使得每一個既得利益羣體,都在嘗試着建立起自己的社會權威,散發出更強大的社會影響力,新興的社會媒體,廣播,報紙,電影娛樂業。像是磁石一樣的吸引着這些人,每一個政治家,幾乎是天生的就有着善於發揮社會媒體的作用的才能。

發生在眼前的這件事兒,就是明證。

帝國內上千家媒體聯合起來,對地方政府屢屢對新聞媒體施行的強行管控感受媒體的自由報道權利的措施表示不滿。除了在自己的媒介上大肆宣傳以外,他們甚至還鼓動了數萬新聞媒體的從業人員,攝影師、記者、印刷工人等來到南京,來到中華宮一牆之隔的帝國政府所在地,向帝國內閣請願。要求帝國政府對新聞媒體給個說法。

好吧!其實這種事情在這個時代的說法是叫做伏闕上書。

上萬的人頭,在帝國國務院大樓外面的帝國大道上簇擁着,吵鬧着,喧囂的聲音直衝霄漢,遠遠的望過去,紛紛攘攘的人頭簇成了黑黑的一層地毯,李哲看了看,臉上露出微笑,卻沒有前去插手的意思。

這種事兒,正是考驗那些傢伙們的時候,順便也是檢驗一下自己手下遠征軍復興黨這些人的執政手腕。以荀攸爲首的位於三號時空的這一個遠征軍的統治團體,在李哲的手下是最缺乏執政能力的一個團體,比起一號時空老辣強橫的曹操團體、二號時空深沉睿智的諸葛亮團體來說,都要差得多。

現在就看他們的了。

這件事,處理好了,對國家未來極其有利,處理的不好,說不得李哲就不得不揮淚斬馬謖了。將表現不合格的人撤換下來,遠征軍內人才濟濟,還有的是人值得考慮呢。李哲的目光遠遠的越過了空間的阻隔,注視着國務院裡那幫人的表現。小子們,我可是在這裡看着呢。

荀攸等人此時,正在國務院內閣辦公室裡,一羣大臣們嚴陣以待。房間內窗戶大張,高牆外不時傳來的吵鬧聲狠狠的揪着這些人的心火。而且剛纔,從中華宮裡傳來的消息,皇上那裡的態度是完全放手,就看這邊自己的表演了。

這是一個考驗,在座的每一個人都知道。

在三國時代,後世衆所周知的執政能人是荀彧、諸葛亮、陳羣等人,但是事實上,荀攸這種出身世家的人,對治政也並不陌生,事實上在真正的戰略家而言,治政從某方面程度上也和一場寬度和廣度無限延伸的浩大戰役沒有什麼兩樣,各種準備,各種優勢的運用,各種權衡利弊和統籌安排,無非是更加數據化,更加抽象化罷了。在真正的戰略家眼裡,每一樣潛在的數字,其實都是國家實力的表現,都是手中可供利用的棋子。

而在座的人中間,有好幾個都是這樣的戰略家級別的人,荀攸就是其中的一個。

“這件事兒怎麼處理,大家不妨都說說自己的看法!”雖然是火燒眉毛了,但身爲內閣首輔,荀攸還是自有一番氣度,捋着頜下的長鬚,示意大家先說。眼睛從華表、蔡元培、陶成章、張騫、黃興等一衆內閣大臣的臉上一一的望過去。

“我先說一句,表達一下我的立場!”教育大臣蔡元培率先站起來發言,“我認爲,不管是內閣怎麼決定,有一個前提是必須搞清楚的,那就是對國家內新興的媒體產業,百姓的喉舌,我們絕對不能以強硬的手段面對,必須要走法律的途徑,依法行政,爲今後政府處理同樣的事情開個好頭。

畢竟,我們的新興的帝國,不能讓向古時候的昏君一樣,讓我們管制下的老百姓們道路以目嗎!這樣,也更符合帝國皇帝陛下的期許,陛下曾說過,媒體行業是百姓中剛剛興起的參政議政潛力力量的代表,政府要盡一切力量努力呵護!”

蔡元培顯然是傾向於新派的代表,又是早年革命黨人,先天的就傾向於最大限度的發揮新聞媒體的自由,一開口就把立場亮了出來。但是他這一句話說出來,倒是讓內閣內很多人的眉頭都皺了起來。

“哦?是嗎?可是前朝明末時候的舊事,鶴卿兄可不要忘了!這些媒體天生的就有一個特性,能將一切小事情千百倍的放大開來,若是政府做事,他們事事都要插手,及攪起了社會亂局,吾以爲,明末黨爭亂國誤國的教訓可是殷鑑不遠。”

梁啓超冷冷的一句話扔了過去,對蔡元培針鋒相對。對新興的媒體行業,梁啓超是抱着又愛又恨的心態來看的,一方面,很多事情,媒體的宣傳天生的就比政府要快,也更容易讓百姓接受,事實上任何的政治家都不會放棄這樣一快陣地,他梁啓超自己不也是曾經是各大報紙各大媒體上的常客?

但另一方面,這個時期的媒體們都是所謂打着所謂的民間御史的招牌來經營的,天生的對國內政治問題有插手的慾望,大部分媒體的內容都是對政府動不動橫加指責,這種事又讓梁啓超這個治史大家不得不想起宋朝、明末時候的政治亂象。

要知道現在這些媒體的後面,每一家身後都藏着一個利益羣體,在報道的時候,自然都是有自己的利益取向,帶着有色眼睛來看問題,拿媒體力量和政府來形成牽制和競爭。尤其是當年同盟會的那個宋教仁,那可是真真切切的亂黨頭子,一手將滿清搞得天翻地覆,現在也投入了進來。據說弄得那個滬上大公報,滿篇的都是時政評論,很受滬上工商人士的歡迎。這等人物,像毒蛇一樣在國家的背後藏着,時時刻刻準備跳出來將國家搞亂,於國於民又真的有利?梁啓超不那麼以爲。

豈料蔡元培猛一聽到梁啓超的這話,原本一貫是溫文爾雅的面相立時全部褪盡,努力的抑制着自己的急促的呼吸,一張眼竟然從厚厚的眼鏡片後面射出兩道銳氣來:

“卓如公!某以爲,媒體上不同政見的偶露崢嶸,總好過政壇上的萬馬齊喑、一潭死水!”

第103章 四將第44章 突變兩百二十七章第1章 出場第48章 王見王上第49章 王見王下第61章 隱憂一百五十三章 縱橫第101章 烏蘭烏德戰役九一百一十一章 結論第139章 敲打第91章 考驗第22章 緊張一百六十三章 好槍第97章 烏蘭烏德戰役六第4章 夜襲一百七十六章 時空系統第71章 張奎下一百七十八章 河套西北大工業區第22章 軍火貿易一百四十一章 亂一百二十一章 秦淮河第52章 準備戰鬥第60章 歡宴一百六十四章 掌心的日本第55章 商議一百四十八章 天道啓示錄第49章 王見王下一百二十六章 賽梅伊的槍聲第85章 皮島下第129章 擒第56章 大殺器第92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57章 黃金!第41章 熱蘭遮第42章 安排一百七十五章 屠夫一百六十三章 秋山山本原敬一百九十二章一百五十四章 新明一百九十三章 疑惑一百三十九章 東南亞第114章 打擊一百五十四章 甘地第52章 妖怪?講學?一百三十二章 徵倭八第133章 制度一百六十章 科舉一百四十五章 江南第三十八章兩百章 冀州一百三十二章 徵倭八第6章 馬尼拉第27章 反說第102章 趙雲第11章 危機,逃逸一百六十二章 諸事兩百四十二章一百九十九章 渡河第88章 南洋變第114章 序一百八十三章 種子庫克敦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第62章 鐵料第64章 築基一百五十六章 展品兩百一十四章一百一十九章 襲殺第78章 心胸一百二十二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22章 會議第53章 巡洋艦第69章 危險,來自天空第38章 曹夏戰三英一百一十章 說話第9章 轉折第42章 高加索會戰第20章 北面第120章 原真第91章 馬尼拉灣下第9章 三座大山一百三十章 徵倭六第36章 井蛙第116章 鬥將一百六十九章 初晴一百二十六章 賽梅伊的槍聲第3章 李哲的決斷一百八十九章 開戰第46章 戰灤州第89章 刺殺第20章 北面第67章 進行時第101章 局勢第72章 初戰一百八十六章 盜火下第27章 反說第15章 開公司第13章 衣帶詔引起的遐想第119章 裁判第62章 鐵料
第103章 四將第44章 突變兩百二十七章第1章 出場第48章 王見王上第49章 王見王下第61章 隱憂一百五十三章 縱橫第101章 烏蘭烏德戰役九一百一十一章 結論第139章 敲打第91章 考驗第22章 緊張一百六十三章 好槍第97章 烏蘭烏德戰役六第4章 夜襲一百七十六章 時空系統第71章 張奎下一百七十八章 河套西北大工業區第22章 軍火貿易一百四十一章 亂一百二十一章 秦淮河第52章 準備戰鬥第60章 歡宴一百六十四章 掌心的日本第55章 商議一百四十八章 天道啓示錄第49章 王見王下一百二十六章 賽梅伊的槍聲第85章 皮島下第129章 擒第56章 大殺器第92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57章 黃金!第41章 熱蘭遮第42章 安排一百七十五章 屠夫一百六十三章 秋山山本原敬一百九十二章一百五十四章 新明一百九十三章 疑惑一百三十九章 東南亞第114章 打擊一百五十四章 甘地第52章 妖怪?講學?一百三十二章 徵倭八第133章 制度一百六十章 科舉一百四十五章 江南第三十八章兩百章 冀州一百三十二章 徵倭八第6章 馬尼拉第27章 反說第102章 趙雲第11章 危機,逃逸一百六十二章 諸事兩百四十二章一百九十九章 渡河第88章 南洋變第114章 序一百八十三章 種子庫克敦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第62章 鐵料第64章 築基一百五十六章 展品兩百一十四章一百一十九章 襲殺第78章 心胸一百二十二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22章 會議第53章 巡洋艦第69章 危險,來自天空第38章 曹夏戰三英一百一十章 說話第9章 轉折第42章 高加索會戰第20章 北面第120章 原真第91章 馬尼拉灣下第9章 三座大山一百三十章 徵倭六第36章 井蛙第116章 鬥將一百六十九章 初晴一百二十六章 賽梅伊的槍聲第3章 李哲的決斷一百八十九章 開戰第46章 戰灤州第89章 刺殺第20章 北面第67章 進行時第101章 局勢第72章 初戰一百八十六章 盜火下第27章 反說第15章 開公司第13章 衣帶詔引起的遐想第119章 裁判第62章 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