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襄城工業聯合體

在李哲回現代之前,襄城的工業聯合體就已經全面開始建設,由原工匠營帶着大量的原曹軍軍戶組成類似於現代時空的邊疆開發軍團一樣的半軍事化團體,十幾萬人大幹快上,全面建設三國時空的工業特區。

首先是大面積的開荒,這個是在原曹操軍的軍屯基礎之上進行的,開展的極其順利,工匠營們製造出了各種各樣的大型伐木工具,各種鋸子都有,還有以滑輪組省力裝置爲核心的大型組合機器,除了特意留出的綠化面積之外,將大面積的森林幾乎砍伐殆盡,騰出一片片整齊的田野來,綿延不絕,一眼看不到邊,大面積的開墾深耕,準備種植從現代時空走私過來的秋小麥。

這是爲了未來的工業區居民提供大量的糧食的,高度集中化的工業區需要高度集中化的糧食供給,無論是什麼樣的工業,首先是農業作爲基礎,沒有足夠量的農業,就沒有工業存在的根基,所以建設工業區的第一步,反而是建設大面積的工業化農場。

然後是用水,工業對水源的耗費遠大於農業,沒有足夠水資源的地方,同樣是沒有工業集中的可能,這個通過開設水渠飲水,汝水漒水兩大支流的水源引入,再加上就地開鑿水井,基本能夠解決問題,畢竟三國時空和現代完全不同,水資源匱乏的問題除了長安洛陽這種上百萬人口的地方,其他地區還很少出現。

緊接着。是李哲用高價從現代時空買回來的平頂山礦務局的勘探開發資料,點名的圈了幾十個地方,開發成露天礦區。各種礦石的大面積開採,煤、鐵、鋁、鹽、耐火粘土、石灰石、熔劑灰石和硅石等,轟轟烈烈的幹了起來。

煤炭作爲燃料,將耐火粘土和石灰石燒製水泥,水泥拿來鋪路修房。耐火粘土的耐火磚和硅石燒成硅磚都可用來搭建高爐,是絕好的耐熱材料,還有傳統的製陶。燒磚等等,大面積的建築工業基礎搶先興起。

一排排的水泥磚房開始大規模搭建,建成工業區工人們的集中居住區。這是水泥在三國時空的第一次大規模集中使用。其效率震驚了那些往日的磚瓦工們,往日工程浩大的房屋如今在水泥和磚的作用下,幾乎是一天一個模樣的平原上長了起來,一排排的整整齊齊,就像是排隊等待檢閱的士兵一樣,這是集體工業化的審美趣向在三國時空的第一次展示,代表着鐵一樣的秩序和火一樣的熱情!昭示這三國時空工業化浩瀚的未來!

然後是煉焦爐的搭建,工匠們吸收了水泥燒爐和汝南郡鍊鋼的經驗,開始再一次考慮提高燃燒的溫度,煉焦勢在必行。

這新型的煉焦爐的建設也是在李哲的指導和大量的現代資料的參考下進行的。經歷了諸般磨難。

三國時空的工匠們雖然獨創性不行,但是山寨能力卻是超乎想象的強。吸收了歷史上燒製木炭的經驗,工匠們將這煉焦爐也改進的像模像樣,炭化室、燃燒室、蓄熱室、火道、爐頂、煙道應有盡有。一樣是炭化室和燃燒室互相用高溫耐火材料隔開,有蓄熱室傳來的煤氣進入燃燒室充分燃燒。從側面給炭化室加溫,形成焦炭。而爐頂則是充滿了通道,裝煤通道和煤料乾餾而出的廢煤氣出口,以及看火孔,檢測火焰和溫度所用。

在煉焦爐的建設中,硅石燒製的硅磚作爲耐火材料大量使用。充分發揮了本地的資源優勢,也使得工匠們的經驗大大增強,對這種耐火材料有了新的認識,這個在以下的各種工業過程中更是大量應用。

然後,就是高爐鍊鐵和坩堝鍊鋼,李哲搞了大批的土法高爐的資料,帶到了三國時空以作參考。而坩堝增碳鍊鋼,漢代雖然沒有,但是卻有極少數的坩堝減碳法煉製生鐵的經驗。在現代時空就曾經出土過東漢時期的坩堝鍊鋼的墓葬。

其實說是高爐鍊鐵,本質上就是古代豎爐鍊鐵的現代化改進。當然即使是豎爐鍊鐵貌似三國時空也是沒有的,類似比較相像的只有青銅器鑄造中使用的豎爐。高爐生產時從爐頂裝入鐵礦石、焦炭、造渣用熔劑(石灰石),從位於爐子下部沿爐周的風口吹入經預熱的空氣。在高溫下焦炭中的碳同鼓入空氣中的氧燃燒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氫氣,在爐內上升過程中除去鐵礦石中的氧,從而還原得到鐵。煉出的鐵水從鐵口放出。鐵礦石中不還原的雜質和石灰石等熔劑結合生成爐渣,從渣口排出。產生的煤氣從爐頂導出,經除塵後,還可以作爲熱風爐、加熱爐、焦爐、鍋爐等的燃料。

這樣的高爐高達十幾米,單單是搭建起來就需要幾個月功夫,總之,也是艱難之極,和坩堝鍊鋼一樣,都是短期內難以見到效果。

而坩堝,則是李哲從現代帶來的一批大大小小形制不一的現代化高品質石墨和石英坩堝,用來救急,畢竟這種東西要求很高,短時間內難以完成,而且在很多場合都用的着,乾脆直接走私過來得了,就爲這,整個宣傳系統的柴油機爲之停了好幾天的電。也是頗費了一番周折。

接下來就是中國古代真正劃時代意義上的工業——玻璃工業,在中國古代,從來沒有出現過真正的玻璃,只出現過琉璃,這一直是一件讓研究中國古代科技史的人們費解的事情。但如今,李哲就要改變這個狀態了,之所以要上這個項目,還是因爲李哲突然發現,爆發式的科技進步還真的離不開這些玩意兒,工匠營的科技發展主力軍——方士們對李哲發出的走私玻璃製品的請求已經堆到了山一樣高!

在李哲治下的工業體系中,各式各樣的玻璃製品如今都成了工匠營的香餑餑,溫度計,水平尺,望遠鏡,顯微鏡,天文望遠鏡,各種凸透鏡,凹透鏡的需求爆發一樣增長,主要原因是三國時空的光學發展已經突破到了一個瓶頸階段,迫切需要大量的玻璃製品!

幾乎人人都在觀察星空,觀察各種各樣的圍觀器物。在這些人的眼裡,一個個新的世界正在向他們敞開,或者宏大深遠,或者微小無比,但是無論是什麼樣的世界,都使得他們的思想範圍獲得瞭解放。

再想起天師所說的天道,無數的人們迸發出了海一樣的激情!自發的尋求新的知識的渴望遏制都遏制不住!

這也是李哲一件樂見其成的事情,當然是欣然應予,短期內玻璃製品可以憑李哲的時空走私,但長期內就必然考慮本土化了,畢竟,李哲的隨身空間是不可能應對整個社會進步的需求的,玻璃工業的大規模展開已經迫在眉睫。

好在平頂山如今也擁有所有玻璃工業所需要的基礎原料,所以,在平頂山工業區煤鐵聯合體的建設中,加上玻璃工業的計劃也就是順理成章了。

玻璃工業和鍊鋼也有些相似,初期,同樣是坩堝,同樣焦炭的使用,溫度的控制,大型鼓風機同樣也不可缺少,只是玻璃的澆築極其需要功夫,退火是一個極難掌握的火候,一不注意,製成的玻璃內部應力退化不當,就會形成極爲脆硬,根本無法使用的成品。好在有了各種工業用的溫度計,這一步難關憑着不斷的實驗還是能夠掌握。之所以鍊鋼和玻璃都使用坩堝法,也就是初期這種方法經得起挫折,更容易掌控和形成經驗,以便爲後來的大規模平爐燒製提供經驗數據。這也是工業進步的一個低成本的妙訣。

但不管怎麼樣,這是三國時空的鋼鐵工業從作坊式生產向工業化生產的第一步,至關重要,以李哲此時對麾下人得控制力,這是一個最好的技術躍進的時代。

總之,在集羣化的工作模式下,在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下,以及李哲的偶爾不知所謂的點播和大量的神蹟一樣的視頻和技術資料的催化之下,一切前進路途中的困難都被工匠和方士們一個個突破,上千年的技術壁壘正在這些山寨之神們面前一步步裂開,從而慢慢塌陷。

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工傷甚至是死亡,都阻擋不了這些人跟隨天師腳步的信心!

從生下來就生不如死的人生,長期的災難、不斷經歷的生死離別和數十年如一日的艱苦勞作早已經將這一羣難民的心煉製的如同鋼鐵,生死猶如等閒。一旦被近在咫尺的希望之光喚醒了生命本身的光芒,那就能夠煥發出超越了世人想象的戰鬥力!

天師道的天界給了他們對於未來的希望,天師道的天道理想給了他們前進的信心,天師道的救贖讓他們放下了過去的苦難的包袱,讓他們毫無顧忌的輕裝上陣,這——是一羣超人一樣的人類!是最受苦受難的一代,也是最具有戰鬥力的一代!在天師道精神的指引和救贖之下,他們意志能夠征服高山,能夠填平大海,這是最無畏的一代!(未完待續。。)

一百五十二章 萬國大會第97章 追擊一百五十二章 儀式一百七十九章 波斯灣一百二十一章 秦淮河一百六十二章 諸事第87章 時代的狂飆一百一十章 說話第3章 李哲的決斷第135章 雲爺第59章 問號一百三十八章 歐洲和西亞兩百章 舊金山第35章 問策一百七十四章 長安第83章 東江第92章 南陽亂第105章 童子第71章 兵發南陽一百三十八章 歐洲和西亞第59章 美國人的盛宴?第39章 大步前進的通宇一百五十八章 天道之出生一百八十九章 開啓全面戰爭上第114章 序兩百零九章 翁婿第93章 衝突第53章 機關人下一百九十六章 戰略下一百九十五章 廟島海戰下兩百一十三章第120章 原真一百四十七章 圍城第88章 化妝第44章 疑問一百七十五章 屠夫一百三十八章 歐洲和西亞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之戰一第10章 相聚兩百四十章兩百四十八章第73章 四海上一百四十二章 怎麼敢兩百二十五章第83章 中華宮,西北談第77章 那最後一撥的致命第48章 王見王上第19章 女王和生理人一百九十六章 戰略下第115章 演習一百六十二章 世界一百八十三章 種子島一百七十五章 走私船一百五十一章 三英一百七十六章 時空系統一百六十九章 命令兩百零四章 蒸汽機第49章 王見王下一百八十三章 種子庫克敦第42章 高加索會戰第139章 敲打第71章 兵發南陽第108章 羣雄第78章 下一步一百八十六章 盜火下第45章 北袁的反應兩百三十九章第43章 投誠一百九十四章 廟島海戰上一百二十一章 秦淮河兩百一十九章第76章 殖民時代第102章 戰後一百五十八章 遼陽第11章 一號時空:203年4月一百四十二章 怎麼敢兩百零一章 變化一百七十九章 沒有想到和不得不面對第12章 燧發槍,電磁學,鍋駝機一百八十八章 中國海軍一百九十章 關島一百四十六章 法屬印度支那一百九十二章 糧食第16章 光復一百四十七章 圍城一百二十九章 一戰開啓一百四十五章 另類外交第72章 手尾第45章 北袁的反應一百三十八章 歐洲和西亞第22章 會議第132章 封賞第67章 進行時兩百一十一章 信息第87章 農業一百九十七章 司州之變第22章 緊張第12章 趙子龍和糜子仲一百一十二章 地火第4章 中流
一百五十二章 萬國大會第97章 追擊一百五十二章 儀式一百七十九章 波斯灣一百二十一章 秦淮河一百六十二章 諸事第87章 時代的狂飆一百一十章 說話第3章 李哲的決斷第135章 雲爺第59章 問號一百三十八章 歐洲和西亞兩百章 舊金山第35章 問策一百七十四章 長安第83章 東江第92章 南陽亂第105章 童子第71章 兵發南陽一百三十八章 歐洲和西亞第59章 美國人的盛宴?第39章 大步前進的通宇一百五十八章 天道之出生一百八十九章 開啓全面戰爭上第114章 序兩百零九章 翁婿第93章 衝突第53章 機關人下一百九十六章 戰略下一百九十五章 廟島海戰下兩百一十三章第120章 原真一百四十七章 圍城第88章 化妝第44章 疑問一百七十五章 屠夫一百三十八章 歐洲和西亞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之戰一第10章 相聚兩百四十章兩百四十八章第73章 四海上一百四十二章 怎麼敢兩百二十五章第83章 中華宮,西北談第77章 那最後一撥的致命第48章 王見王上第19章 女王和生理人一百九十六章 戰略下第115章 演習一百六十二章 世界一百八十三章 種子島一百七十五章 走私船一百五十一章 三英一百七十六章 時空系統一百六十九章 命令兩百零四章 蒸汽機第49章 王見王下一百八十三章 種子庫克敦第42章 高加索會戰第139章 敲打第71章 兵發南陽第108章 羣雄第78章 下一步一百八十六章 盜火下第45章 北袁的反應兩百三十九章第43章 投誠一百九十四章 廟島海戰上一百二十一章 秦淮河兩百一十九章第76章 殖民時代第102章 戰後一百五十八章 遼陽第11章 一號時空:203年4月一百四十二章 怎麼敢兩百零一章 變化一百七十九章 沒有想到和不得不面對第12章 燧發槍,電磁學,鍋駝機一百八十八章 中國海軍一百九十章 關島一百四十六章 法屬印度支那一百九十二章 糧食第16章 光復一百四十七章 圍城一百二十九章 一戰開啓一百四十五章 另類外交第72章 手尾第45章 北袁的反應一百三十八章 歐洲和西亞第22章 會議第132章 封賞第67章 進行時兩百一十一章 信息第87章 農業一百九十七章 司州之變第22章 緊張第12章 趙子龍和糜子仲一百一十二章 地火第4章 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