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味道在龍脊山脈的南北兩端迎風可聞,無論是東瑞格利特王國,還是炎黃領和龍脊十二城,都在進行着大家心照不宣的軍事調動,而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也吸引了不少國家的目光。
一方是面對兩大帝國都不懼其威的強勢王國,一方是出世未久充滿神秘的禁區之國,的確有些讓人期待,雖然之前已經有過一輪較量,畢竟不是生死相搏,只是一觸即退式的短暫軍事接觸,其他國家對兩國的真實實力,還是很有探究興趣的。
只可惜的是,兩國在這方面還是有志一同的,領地方面就不用說了,由於領地內秘密太多,在月湖防線建成後,內陸地區就拒絕了非領民及領民預備的進入,來往商賈大多聚集在平戎鎮等邊境榷場。
龍脊十二城到是向各路人士開放,不少探子能混進去,但想看清楚駐軍虛實卻是不可能的,因爲領地在山北的駐軍都有自己的駐地,往往在城市 ,自成一體,戒備森嚴,外人無從勘探,各式裝備自然也難以窺視。
東瑞格利特王國在這方面就差了許多,該**隊在艾諾看來,還屬於封建舊式軍隊,組織度和職業化程度還是比較差,其保密能力自然有待商榷,不過,畢竟是一個老牌強國,真的有什麼秘密武器也是說不定的事情,領地方面也就只好做好內功了。
自艾諾從領主大廳走出來之後,領地各個工廠就開始了連軸轉,源源不絕地生產着各種物資,各個兵工廠自不待言,被服廠、食品罐頭廠等工廠同樣開始了趕工。
各個礦場、資源收集點的產量也有明顯提升,運輸礦石和生產資料的車隊絡繹不絕,幾乎每時每刻都保持着出礦。
工廠到倉庫、碼頭的路上,運輸隊伍也是接連不斷。往往一支隊伍剛送完一批貨,送貨人員們蹲在路邊歇息,不過幾分鐘,載具上已經又裝滿貨物,不得不再度跑起了運輸,吭哧吭哧費力地將物資運送到指定的地點。
……
這一切都是因爲,領地方面要努力搶在東瑞格利特王國之前完成戰爭準備,雖然情報部門預估中,東瑞格利特王國由於效率問題,戰爭準備的完成周期很長。可萬事都沒有必然,提前一步,有時候就是勝利的保證。
而且,某種意義上來說,領地方面的戰爭準備比東瑞格利特王國還要複雜,因爲領地軍的火器化程度比較高,各種類型的火器若是沒有彈藥可就是廢物了,所以,光是囤積彈藥這一項。對領地軍後勤部門來說就是一件值得抓狂的事情——各種類型的彈藥、武器保養方式並不全都是一樣的!
此外,由於技術的發展,新式裝備的出現也大大加大了領地軍戰爭準備的難度,比如海軍。原本因爲魔法蒸汽機技術有待改進,因而暫時封存的機帆混合動力戰艦製造計劃,因爲戰爭的關係不得不重新啓動,總不能讓領地海軍打完那點兒家底就沒艦船可用了吧?
另外。一些比較奇特,還沒有完全驗證,但軍方覺得很可能有用的軍事項目也歸入到準備之中。比如魔法蒸汽動力的坦克,研究院那邊纔剛剛完成樣機,軍方就拿過來培訓駕駛員了,當真是一邊研究,一邊形成戰鬥力。
此外,空軍方面除了空騎士,領地方面因爲得到了烏斯廷斯家族以及威廷帝國皇室某些技術,魔導空艦的建造也是一個需要時間的工作,即便是作爲空騎士的空中停留補給載具,這玩意兒也是必須的。
而除了製造計劃之外,對於軍隊的動員工作也如火如荼展開,雖然軍中思想教育一直在進行,還進行掃除文盲活動,可那些部族土著中着實有一些不開竅的種族,激發他們的戰鬥意志,還得通過一些小手段纔可以,比如物質上的鼓勵。
軍隊當然不能直接發錢,開拔費什麼的簡直就是敗壞軍隊精神的腐蝕利器,但不妨礙領地方面發放一些福利,比如吃的,喝的,還有新軍服。
在艾諾的堅持下,比較現代化款式的簡易軍服終於成形,大體上參照了二十一世紀地球的某些軍服特色,當然,這一點上某兔實在是沒什麼時髦值,所以艾諾學的是某藝術家出身的元首。
當嶄新的新式軍裝圖紙出來的時候,帥氣拉風的造型就吸引了不少軍人的目光,等全部完工,並分發下去,穿上新軍裝的士兵,那精氣神還當真提升了一大截。
就是海軍方面有些怨言,除了鞋子清一色的海軍白,水兵則是水手服,列隊整齊往那兒一站,很帥氣,可對於海軍中一些特殊的水中種族來說就有些難受了,這卻是艾諾沒考慮到種族的差異性——海族可不喜歡布質服飾。
不過這些都是小節,以後改不是不行,現在要的就是一個整齊劃一,神完氣足,精神風貌煥然一新,用來提升士氣的。
緊跟着,艾諾和荀彧等人商量了之後,爲了進一步激勵軍隊,還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授銜儀式,將新軍銜制度正式確立了下來,用地球現代化的軍銜制度作爲明確軍隊階級的正規軍銜,然後用漢式稱謂,比如揚威校尉、車騎將軍之類作爲榮譽頭銜。
授銜儀式搞得很隆重,不僅有軍樂隊齊奏,還有升國旗等增加榮譽感的儀式,而親自授予軍人們軍銜的人也都是在領地屬於地位較高的高層,不僅如此,艾諾還特意將一些軍銜定位不高,但作出過一些貢獻,或者有一些特殊事蹟的普通軍人也請上了臺,以表明領地軍的榮耀並不只屬於高官顯爵之人。
總體來說,通過臨近的戰爭,艾諾也算是又一次推動了領地的某些制度向前發展,不過想想領地目前生產力發展速度,各項制度隨之推進發展似乎也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情。
就在如火如荼的戰備工作之中,北方的情報也在持續傳來,但有一條消息,還是頗爲給人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