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徒勞攻擊

不光是皇帝的普通士兵要遭受火毬爆炸的苦痛,連他們的軍官在內也是一樣,其中普洛尼亞騎兵們往往丟棄了馬匹,憑靠着一名羅馬武士的榮譽感,帶領着士卒衝在攻城的最前線。他們看到,士兵們都是縮着脖子,舉着盾牌,完全像傻子和楞子般越過深峻的壕溝,朝對方子城油火能照到的地方趕,那裡根本是守城民軍提前設置好的“屠場”。

當“避讓!”的聲音喊起來時,皇帝的士兵們都哭喊着密密麻麻伏倒在地,他們而今也只能如此,因爲沒人知道該如何抵禦這種無孔不入的猛烈雷火的殺傷。

此刻塔樓和高臺上,塞琉西亞民軍可以清晰地透過平頭牆的射擊孔,安全地看到敵人逼近的隊形,而後鎖定位置後,負責的擲彈手(他們大多由身材高大的德意志蘭人充當)便扶住梯子,接過被點燃的鐵火毬,隔着城堞拋擲下來,經常是十幾顆冒着飛散火星的鐵毬,同時順着傾斜加厚的城牆壁滾落下來。

“嘭”,幾發鐵火毬順着趴倒的人羣背部,四散滾開,接着一發發橘黃色的爆焰,帶着飛散的煙塵和碎片,將許多皇帝士兵給炸得身軀擡了起來,接着火光當中到處是人影在呻吟爬動着,有的士兵無法忍受,便哀叫着轉身,趁着守城方拋擲的間隙,朝壕溝跑去,“不準跑,不準退縮!”身後伏在子牆後的皇帝的箭隊如此在黑夜裡此起彼伏地恫嚇怒罵到,接着一發發箭矢飛來,那幾名逃兵捂着沒入胸口的箭簇,在原地打了兩個轉圈,就滾落到了壕溝底喪了命。

第二波鐵火毬再度帶着死神獰笑般聲音的火星扔了下來,一名勇敢無比的普洛尼亞騎士,站起來對着所有人大喊道,“把它們給踢開,或者拋回去。”說完,他一個箭步,將一顆火毬給飛速踢開,那火毬砸到了城牆上爆炸了,把城牆微微炸出個坑,受他的鼓舞,士兵們都開始手忙腳亂地仿效,炸裂的光芒不斷震動——奇蹟發生了,這輪火毬的拋擲,居然只是炸死炸傷了幾名而已。

“皇帝萬歲!”這時,伏在地上的皇帝官兵都吶喊着起身跑動,將特製的箍鐵的雲梯(防備鐵火毬炸裂)咚咚咚地抵在城壁上,開始蜂擁着往上攀爬,爲了防備灼燒傷害,這羣先頭躍上的士兵都揹負着盾牌,從頭到尾裹着被澆溼過的氈衣斗篷。

“敵人爬上來了。”城堞後的民軍士兵開始順在狗腳木後,握緊了斧頭,豎起了鐵叉,其下懸着的油火罐雖然其上插滿了密麻麻的箭羽,但依舊晃來晃去而不墜落,還在那裡燒着熊熊的火光,“剪短引線,別讓他們有踢開和拋擲的機會。”隨着名民軍軍官如此的叫喊,其餘幾人舉着鐵剪刀將鐵毬的引線給挨個截短,再用火鐮點着,由擲彈手們呼嘯着一個個順着射擊孔或垛口間扔出去。

當黑乎乎的鐵火毬再度滾下時,那名勇敢的普洛尼亞騎士不及多想,就衝過去準備將其撿起來扔走,然而當他剛剛擡起手臂時,一道紅光就夾着火焰和殘肢炸開了——剪短引線的鐵火毬提前爆炸了,很快那騎士滿頭和滿脖子都是火焰和創傷,斷臂像根枯枝般懸着,他痛苦絕望地悶哼着,到處還在下意識地於滿地死屍間,找着自己的斷手,但沒會兒他就忍受不了,親自用剩下的手拔出了佩劍,自戕而死。

如此勇敢的人陣亡後,皇帝士兵們拼死搭上的雲梯也不斷被守軍用鐵叉和橈鉤給鉤翻推倒,士兵們不堪忍受了,他們不顧後面箭隊的督戰,爭先恐後地丟棄了幾乎所有器械和裝備,潮水般潰敗下來。

第二天夜晚,皇帝的軍隊又繞過子城,對螃蟹陣側翼的民軍營地發動襲擊:此次塞琉西亞民軍同樣吸取了教訓,當皇帝的箭手在外圍猛射時,他們就沿着營地豎起了木板和木楯,潛伏在其後堅忍不動,而當皇帝的矛手開始突進時,民軍就使用突火管,射出道道硝火,焚燒進攻者的衣甲和器械,乃至是肉軀。隨後,當皇帝的士兵開始擁堵翻越壕溝時,民軍就會奮勇地隔着木柵擲出鐵火毬,一團團璀璨煙火在夜空裡迸散出無數美麗的光線後,皇帝的兵馬就只能如羣兔般狂奔逃散,留下了滿溝的屍體。

“兩次攻擊都無法奏效,傷亡了一千五百人。”氣惱憋屈的老將哈羅德,喘着氣將令牌和表冊摁在了御墨官的面前,“結果陛下傳來的命令,還是要攻擊。再這樣打三日下去,骨幹士兵都要陣亡完畢,難道要靠我們的人馬性命去將高文這種恐怖的火毬給消耗殆盡才能算是取勝?”

御墨官麥萊斯也是臉色沉重不安,“敵人有完備的工事,有威力巨大的火毬和火管,後面也有額外的營地預備軍。皇帝這是在賭氣嗎?用帝國的國運來賭氣。”

“你得好好批判!”哈羅德心直口快。

“傳令全線停戰,營地除去警備軍力外,全部休整,治療傷員掩埋死者,所有的責任都由我來肩負。”麥萊斯也不再含糊了,“我來親自給皇帝寫信,要求陛下退軍。”

當御墨官措辭激烈而誠懇的信件,送到皇帝的御營時,阿萊克修斯正帶着兵馬,徒勞地和背靠小安條克堡的高文軍隊無所作爲地對峙着。

皇帝心情沉重地知曉了那邊攻擊米利奧塞法隆野營嚴重失利的消息,同時送到他面前的,還有封羅馬城細作間諜的彙報內容,信件是二個月前送達的,裡面再度驗證了風聞的傳言:羅馬城的聖彼得教宗聖座病篤,已是快要死了。

但奧達爾.烏爾班在臨死前,還連續發出急切的信件,請求皇帝和高文等朝聖者和睦罷戰,共同對付高原上的突厥人,這也是第二波東征的首要目標,爲此已有十五萬人和數百名最尊貴勇敢的騎士已就位,就等着皇帝做出正確的姿態,便可以渡過馬裡馬拉海,爲皇帝在高原上拼死前進和作戰。

皇帝微微嘆口氣,將信紙捲起來,用手指扶住額頭,“朝聖者幾十萬幾十萬地席捲過這個世界,從此端到彼端,對於朕而言,到底是不是打開了災難的魔盒......”

第89章 賀朝歡第34章 疫病毀滅第49章 鴉宮暗影第59章 方策第66章 巴里城保衛戰(上)第40章 屠龍之劍第75章 殺俘第58章 世界之焚燒者第32章 分道揚鑣第104章 五月十八(中)第36章 風車.水輪(下)第91章 墓坑掩埋第102章 用餐第75章 洗地第84章 大石的“憐憫”第8章 遞女裝第23章 造醫院的宏願第88章 成衣店第54章 一日落城第39章 海關所的夫婦第78章 阿什倫戰鬥(上)第22章 復仇的懲戒第57章 無義之戰第56章 遇刺第29章 輕箭第29章 進擊時刻第70章 修正案辯論第94章 Deus Vul第101章 砰第44章 試探第89章 淨航第18章 坦克雷德的恨意第108章 血城第40章 點閱第81章 棋子和銀盤第18章 爵位之爭(上)第67章 東方力量的迫近第80章 襲擊水門(下)第71章 穴地而攻第57章 新武器第44章 貪狼盧塞爾第100章 借船第52章 帳篷第18章 君侯之死第114章 海倫娜第76章 Blet and Road第65章 奇貨可居第13章 秘情第88章 奧興采邑第56章 金幣旗標第22章 示威第10章 雄獅之旗第34章 小貴族第96章 並榻第41章 兩條路線第67章 教唆第8章 卡林西亞親王第11章 拋劍第20章 教宗密信第112章 Pronoia(下)第10章 衛教保皇第64章 尼基弗魯斯.佈雷努斯第116章 近射.遠射第24章 新教義第68章 七條詔書第21章 馬蘇德的宣稱第20章 六司和自新會第17章 集火第14章 小麥與石灰第75章 殺俘第82章 暴力遷徙第10章 真烏古斯人第40章 倨傲的接待第34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下)第24章 河面上的交易第54章 拆夥第21章 挑撥第63章 皇帝的夢第79章 回返第31章 安娜.科穆寧第79章 襲擊水門(上)第55章 渡河場血戰第94章 紋章第24章 皇帝的告誡第40章 小販般的皇帝第7章 襲擾破壞第34章 波倫斯隘口第21章 划水和鯊魚第69章 華萊士第86章 撒馬爾罕的河第28章 血毯和“魚皮油”第40章 點閱第93章 赦免第50章 射距優勢第6章 殘骸和石碑第51章 上岸第38章 莫諾馬赫第41章 佈施第28章 索權第32章 女將軍
第89章 賀朝歡第34章 疫病毀滅第49章 鴉宮暗影第59章 方策第66章 巴里城保衛戰(上)第40章 屠龍之劍第75章 殺俘第58章 世界之焚燒者第32章 分道揚鑣第104章 五月十八(中)第36章 風車.水輪(下)第91章 墓坑掩埋第102章 用餐第75章 洗地第84章 大石的“憐憫”第8章 遞女裝第23章 造醫院的宏願第88章 成衣店第54章 一日落城第39章 海關所的夫婦第78章 阿什倫戰鬥(上)第22章 復仇的懲戒第57章 無義之戰第56章 遇刺第29章 輕箭第29章 進擊時刻第70章 修正案辯論第94章 Deus Vul第101章 砰第44章 試探第89章 淨航第18章 坦克雷德的恨意第108章 血城第40章 點閱第81章 棋子和銀盤第18章 爵位之爭(上)第67章 東方力量的迫近第80章 襲擊水門(下)第71章 穴地而攻第57章 新武器第44章 貪狼盧塞爾第100章 借船第52章 帳篷第18章 君侯之死第114章 海倫娜第76章 Blet and Road第65章 奇貨可居第13章 秘情第88章 奧興采邑第56章 金幣旗標第22章 示威第10章 雄獅之旗第34章 小貴族第96章 並榻第41章 兩條路線第67章 教唆第8章 卡林西亞親王第11章 拋劍第20章 教宗密信第112章 Pronoia(下)第10章 衛教保皇第64章 尼基弗魯斯.佈雷努斯第116章 近射.遠射第24章 新教義第68章 七條詔書第21章 馬蘇德的宣稱第20章 六司和自新會第17章 集火第14章 小麥與石灰第75章 殺俘第82章 暴力遷徙第10章 真烏古斯人第40章 倨傲的接待第34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下)第24章 河面上的交易第54章 拆夥第21章 挑撥第63章 皇帝的夢第79章 回返第31章 安娜.科穆寧第79章 襲擊水門(上)第55章 渡河場血戰第94章 紋章第24章 皇帝的告誡第40章 小販般的皇帝第7章 襲擾破壞第34章 波倫斯隘口第21章 划水和鯊魚第69章 華萊士第86章 撒馬爾罕的河第28章 血毯和“魚皮油”第40章 點閱第93章 赦免第50章 射距優勢第6章 殘骸和石碑第51章 上岸第38章 莫諾馬赫第41章 佈施第28章 索權第32章 女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