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欲燒三把火(二)

PS:感謝書友“574455”投的月票,書友們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

韓仲良補刀道:“殿下,臣只說減免農稅之事,去年朝廷歲入近五千萬貫,想必今年應該更多一些,可殿下或許不知道,國庫存錢不足五百萬貫。雖然比當初殿下諫言修築直道時,翻了一番多,可若是減免農稅,臣敢保證,明年國庫將再無餘錢可用。”

李沐皺眉問道:“那錢都去了何處?”

韓仲良呵呵一聲,“殿下難道忘記陛下新生上高句麗了嗎?加上之前突厥南下,朝廷數十萬大軍的開支,還有那就是直道開支,都是大頭啊。”

李沐沉默下來。

此時馬周開口道:“臣是支持殿下科舉改革的,任人唯親,將天下寒門子弟擋在官場之外,此弊必須改革。”

李沐聞聽,長吁了一口氣,總算有人支持我了。

不想,馬周話風一轉,“只是臣以爲,殿下三項改革齊下,藥性過猛,反傷自身。”

魏徵、馬周、韓仲良可以說是李沐身邊最得力的文臣了。

被他們一致反對,李沐只能打退堂鼓。

好在魏徵諫言道:“殿下力圖求變之心,臣能體會,不如殿下在三項之中,先選擇一項進行改革,待見實效之後,再圖其餘。”

馬周附和道:“臣以爲魏公乃老成謀國之言,殿下不如先行改革科舉吧?”

這廝真會見縫就鑽,李沐沒好氣地衝馬周翻翻白眼。

正如魏徵所言,軍制改革牽涉着二百萬軍戶。

他們與普通百姓不同,脫離了軍戶,就需要象普通百姓一樣,向官府交納賦稅。

他們如今已經生活拮据,若倉促改變現狀,恐怕真會引起大亂。

而科舉改革,見效甚慢。

李沐想要的改革,並非僅僅是選官辦法的改革。

而是對選官、師資、科目等一系列的改革。

如今大唐還不是李沐的一言堂,有李世民一派對自己虎視眈眈。

巴不得自己犯錯呢。

這麼考慮下來,也就只有農稅改革一個選擇了。

至少減免農稅,對於天下百姓是個福音。

就算最後失敗,也只是朝廷蒙受損失,百姓的利益不會受損。

至少有百姓這個得益者,不會站在自己的對立面。

這樣所遇到的阻力自然要小許多。

所以,李沐思忖之後,說道:“既然諸位都是這意見,那就選……農稅改革吧。”

馬周“喔”地一聲,失望地蒙臉閉眼。

可韓仲良不樂意了,三選一,最痛苦的降臨在他的頭上。

如今韓仲良重掌民部,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減免農稅,那等於從他的身上割肉啊。

“殿下且慢,殿下三思,殿下萬萬不可如此……。”

韓仲良有些語無倫次起來。

“殿下容稟,農稅關乎社稷,乃朝廷歲入之主流。殿下若一意孤行,那……那老臣只有掛官請辭了。”

李沐有些惱了,這攝政王的位置剛坐,不得燒上三把火啊?

否則天下人怎麼看待自己?

再說了,這三把火哪把是爲了自己享樂或者得益?

還不是爲了這江山社稷?

沒來由,連自己的心腹都百般阻攔,更何況李世民和他的那夥子人了。

“韓相若是有苦楚,那孤就不爲難你了,本王改日重新安排民部尚書人選就是。”

李沐這句話,讓魏徵、馬周嚴肅起來。

韓仲良也閉上了嘴,倒不是他貪戀民部尚書之位,而是他明白,李沐主意已定。

做臣子的,主公沒有決斷之前,可以暢所欲言。

可一旦主公有了決斷,那麼願做得做,不願做也得拼了老命地去做。

這點道理,韓仲良還是明白的。

既然上了李沐的船,舵掌握在李沐手中,韓仲良只能認命。

“殿下容臣最後說一句。”

“講。”

“既然殿下已經決斷減免農稅,臣自當遵從。只是鑑於國庫空虛,可否循序漸進,開年將三成,後一年再降二成,第三年降二成,到第四年全部減免。如此,萬一有閃失,也可中途調整,不至於出大紕漏。殿下以爲如何?”

李沐有些意動,韓仲良所說之策雖然需要四年,可確實比較穩妥。

魏徵勸道:“韓相老成謀國,殿下應予採納。”

馬周也道:“一下子減免五成或者全部賦稅,等於令天下百姓一夜間得到意外之財,殿下原本是一善政,可結果恐怕事不盡如人意啊。”

馬周的話,李沐聽進去了。

確實,如果突然減免百姓所有農稅,不但會引得天下大小世家豪族的劇烈反對,連百姓也會因此不知如何應對。

口袋的錢驟然多了起來,身上的負擔驟然減輕。

這就象後世一個窮光蛋,突然因拆遷破屋,得到一筆巨資一般。

所做的便是可勁地揮霍。

到頭來,可能連安身之所也留不下來。

想到此處,李沐點頭道:“韓相所言有理,只是四年太長,孤等不了,按韓相所說,前兩年各減三成,最後一年盡免。”

“臣等遵命。”

說來也巧,就在李沐商議改革之事,由魏徵代擬奏疏,準備進宮面聖時。

官復原職的御前太監袁仁國來了。

“傳聖上口諭,請攝政王、御史大夫進宮,共商國事。”

二人四目相對,千言萬語,皆在這一眼中。

李沐和魏徵奉召進宮,去了承慶殿。

殿中,李世民正站在江山萬里圖前沉思。

此時的李世民對李沐,心中早已是恨之入骨。

可對這江山萬里圖卻是一往情深。

這可不是李世民貪圖這琉璃寶物。

說難聽點,李世民就算窮瘋了,也不至於將它賣了換錢。

所以,任何寶物對於身爲天子的李世民來說,都無非是堆放在那的一堆雜物罷了。

說來也怪,每次憤恨難平之時,李世民也就摔一兩個琉璃杯出出氣罷了。

李沐送進宮的琉璃、綠茶等物,李世民沒一樣捨得扔。

上次李沐提出要總攬朝政,自薦攝政王一職,李世民私下裡氣得就差一點砸了這江山萬里圖,可要緊關頭,最後還是揮手作罷。

但凡在李世民服侍的太監們都知道,將聖人逼到這份上,攝政王罪過大了去了。

第七百四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四十六章 身世之謎(三)第六百四十一章 玩陰的?我也行!第三百十八章 妖嬈似狐狸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擊(二)第七百十二章 京兆韋家沒落(三)第八百三十二章 勇者無淚第三百七十五章 五萬宮女下江南第六百十八章 樑仲業被處斬第九百四十三章 誠信友愛,堅韌敢死第七百五十七章 圓桌會議(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我就是息王之子第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內亂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四百零六章 登陸成功第七百三十章 李孝恭的要求第四百三十六章 挑撥(一)第九十八章 坐地起價第八十九章 釣魚執法第九百七十九章 你更適合宮中第一百九十章 想搞事?第六百十九章 勸降程咬金第四百六十三章 可怕的吞金獸第一章 隱龍出世第二百二十一章 紇幹承基第十二章 謊言與真實第八百零二章 內閣第六百二十九章 蓋棺定論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味雜陳第六百三十三章 軍令狀第七百六十章 圓桌會議(四)第九百八十九章 房玄齡終於死了第七百七十五章 旅遊?!第一百八十八章 腌臢之地第七百二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八十五章 身世謎霧重重第九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定方的底細第七百二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五十四章 有心計的崔家女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打自招第四百八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七百六十一章 高藏王要降唐第二百五十六章 常玉被害第六百零六章 再次和談(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略失誤第九百十二章 比你識趣多了第三百八十章 拜會秦瓊(二)第八十四章 堅持第二百章 虛與委蛇第八百六十二章 再商議一下細節?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孫無忌的貪婪第五十二章 一杯倒第七百十八章 錢成了燙手山芋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四百九十六章 與李靖重逢第三百零二章 鄭觀音(三)第九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第一百五十章 大明宮第二百四十章 你就是個禍害第二百十五章 變成乖寶寶的小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生死關頭第八百零八章 房喬怕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李淳風的預言沒錯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定造反(二)第二百十七章 逼李沐就範第五百六十五章 以楊氏爲人質第三百三十九章 疑似線索重現(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食言而肥,太不要臉第一百四十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第一百八十章 長孫明月的詩第五百四十三章 密談第四百零六章 登陸成功第九百七十九章 你更適合宮中第八百六十章 家宴(二)第一百零一章 送金送銀送僕人第七百零二章 推拉高手第六百四十七章 作死的劉洎第四百二十三章 倭皇乞和第三十六章 京城衙內們第三百三十九章 疑似線索重現(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宿命第四百二十二章 與有榮焉第六百零七章 再次和談(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抽絲剝繭(三)第七百六十五章 好問寶寶李治第四百九十一章 圍城(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父子有隙第八百六十章 家宴(二)第一百十八章 祥瑞(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房玄齡一語定音第六百十五章 別開生面的談判(五)第七百二十四章 怎麼打?誰去打?第八百五十五章 朕不寬仁,但不缺德第五百五十二章 兄弟傾訴第七百零四章 將相和啊?(加更)第六百四十五章 美人如玉(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誰是曹?誰是漢?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山萬里圖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勣竟是輔臣之一
第七百四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四十六章 身世之謎(三)第六百四十一章 玩陰的?我也行!第三百十八章 妖嬈似狐狸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擊(二)第七百十二章 京兆韋家沒落(三)第八百三十二章 勇者無淚第三百七十五章 五萬宮女下江南第六百十八章 樑仲業被處斬第九百四十三章 誠信友愛,堅韌敢死第七百五十七章 圓桌會議(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我就是息王之子第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內亂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四百零六章 登陸成功第七百三十章 李孝恭的要求第四百三十六章 挑撥(一)第九十八章 坐地起價第八十九章 釣魚執法第九百七十九章 你更適合宮中第一百九十章 想搞事?第六百十九章 勸降程咬金第四百六十三章 可怕的吞金獸第一章 隱龍出世第二百二十一章 紇幹承基第十二章 謊言與真實第八百零二章 內閣第六百二十九章 蓋棺定論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味雜陳第六百三十三章 軍令狀第七百六十章 圓桌會議(四)第九百八十九章 房玄齡終於死了第七百七十五章 旅遊?!第一百八十八章 腌臢之地第七百二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八十五章 身世謎霧重重第九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定方的底細第七百二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五十四章 有心計的崔家女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打自招第四百八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七百六十一章 高藏王要降唐第二百五十六章 常玉被害第六百零六章 再次和談(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略失誤第九百十二章 比你識趣多了第三百八十章 拜會秦瓊(二)第八十四章 堅持第二百章 虛與委蛇第八百六十二章 再商議一下細節?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孫無忌的貪婪第五十二章 一杯倒第七百十八章 錢成了燙手山芋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四百九十六章 與李靖重逢第三百零二章 鄭觀音(三)第九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第一百五十章 大明宮第二百四十章 你就是個禍害第二百十五章 變成乖寶寶的小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生死關頭第八百零八章 房喬怕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李淳風的預言沒錯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定造反(二)第二百十七章 逼李沐就範第五百六十五章 以楊氏爲人質第三百三十九章 疑似線索重現(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食言而肥,太不要臉第一百四十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第一百八十章 長孫明月的詩第五百四十三章 密談第四百零六章 登陸成功第九百七十九章 你更適合宮中第八百六十章 家宴(二)第一百零一章 送金送銀送僕人第七百零二章 推拉高手第六百四十七章 作死的劉洎第四百二十三章 倭皇乞和第三十六章 京城衙內們第三百三十九章 疑似線索重現(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宿命第四百二十二章 與有榮焉第六百零七章 再次和談(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抽絲剝繭(三)第七百六十五章 好問寶寶李治第四百九十一章 圍城(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父子有隙第八百六十章 家宴(二)第一百十八章 祥瑞(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房玄齡一語定音第六百十五章 別開生面的談判(五)第七百二十四章 怎麼打?誰去打?第八百五十五章 朕不寬仁,但不缺德第五百五十二章 兄弟傾訴第七百零四章 將相和啊?(加更)第六百四十五章 美人如玉(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誰是曹?誰是漢?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山萬里圖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勣竟是輔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