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火燒牟支

“是。”薛禮道,“如今城外倭軍大約還有一萬五六千人,另外還有二萬百濟軍。其中百濟軍有近五千騎兵,倭軍也有一支三千人的騎兵。”

李沐問道:“你部在補給不足的情況下,是如何從兩支騎兵中逃脫的?”

薛禮道:“與倭軍交戰之時,百濟軍還沒到來。當時我軍與倭軍突然遭遇,誰也沒有準備,便發生了戰鬥,倭軍的裝備與士氣皆不如我軍,戰鬥瞬間演變成我軍一場單方面的屠殺,可就在我軍擊潰右路倭軍後,左路倭軍騎兵趁機抄到了我軍後路。”

“我軍沒有騎兵,末將只能使用僅存的少量天雷突圍,大部分傷亡就是此時產生的。”

李沐點點頭道:“能從騎兵包抄之下突圍,你也盡力了,我倒是錯怪你了。”

“末將惶恐。”

“帶我上城牆看看。”

“殿下請。”

牟支的城牆遠不如大唐一個縣城城牆高大堅固。

現在的城牆還是薛禮令人加固過的。

李沐從不足一丈高的城牆向外望去。

遠處密密麻麻的帳逢依稀可見。

李沐無法分清楚哪些是百濟軍的,哪些是倭軍的。

心裡有些後悔,該讓工坊磨出鏡片,造個望遠鏡的。

薛禮在邊上說道:“如今殿下到來,我軍有了充足的補給,末將建議出城與敵對決。”

李沐道:“從兵力上來看,我軍雖處劣勢,但以神機衛的戰力,確實可以一戰。我擔心的是敵人的騎兵。”

劉仁軌道:“末將有一計,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

“敵人並不知道殿下到來,他們所知我軍不這四五千人。如果我軍從牟支撤離西向,想必敵人會以爲我軍懼怕而西逃。這樣一來,敵人騎兵就會追擊,而我軍在半路打他一個伏擊,只要解決了敵人騎兵,那剩下的敵人步兵,還不成了軟柿子任由神機衛搓揉?”

李沐點點頭,劉仁軌的主意不錯,“此計確實可行,只是萬一敵人察覺我軍意圖,或者他們並不打算真正與大唐交惡,只是想將我軍驅離,又該如何應對呢?到時他們佔據牟支城,兩國軍隊加起來有三萬五千餘人,我軍要想收回牟支,將付出巨大的傷亡。”

李沐說得極有可能,不管是百濟,還是倭國,心中都忌憚大唐。

雖然之前已經打了一仗,可那時兩軍突然遭遇,沒得選擇。

從眼前的對峙局面而言,倭軍和百濟軍顯然沒有進攻牟支城的意思。

如果真是這樣,那按劉仁軌的計策施行,等於神機衛白白放棄了牟支,最後只能回撤至無割城了。

劉仁軌沉默了。

薛禮此時說道:“殿下,末將想到一計。只要將牟支城付之一炬,就算敵人想佔據此城,也沒了可能。”

李沐聽了,心中一動,這倒是個辦法,如今天干地燥,建築又都是木製,放把火燒了城池,一則敵人無城可守,二來百濟軍憤怒之下,必會追擊。

倭軍做爲友軍,到時也只能順勢追擊了。

畢竟敵人知道神機衛只有四五千人。

以他們三萬五千人的實力,加上八千騎兵,足以圍殲神機衛了。

只是這麼做有傷天和,牟支城雖然是個小城,但也有數千人口,如果放火焚燒,就算百姓不被燒死,恐怕所有房屋、財產也會被付之一炬。

李沐稍作猶豫,可想到如今是成敗關頭。

如果神機衛在此與敵人僵持,萬一北面蘇定方進攻熊津城不利,那神機衛就只能撤兵了。

李沐牙一咬,下令道:“就按你說的辦。”

於是,李沐率帶來的五千人悄悄離開牟支,按原路西行約三十里,選了一處路上有丘陵之處設伏,並在路上埋設拉弦地雷。

當天夜半時分,牟支城裡,突然燃起熊熊大火。

火光映紅了半邊天。

城中百姓悲呼嚎叫,許多人在睡夢中被活活燒死。

薛禮部趁着城中混亂,由西門悄悄撤出了牟支城。

城中的火光同樣被百濟軍和倭軍看到。

百濟軍立即向城中派出斥候,得知唐軍已經撤退,百濟軍將領按捺不住心中的怒意,下達了全軍追擊的命令。

倭軍將領吃過神機衛的虧,他們開始是勸百濟軍等天亮之後再行追擊。

可百濟軍已經紅了眼,倭軍勸說無效,再加上倭軍將領也想報唐軍一箭之仇,他們依然認爲之前遭遇戰,唐軍的勝利是因爲僥倖,於是便同意了百濟將領的意見。

由雙方八千騎兵對唐軍進行攔截,等步兵跟上之後進行圍殲。

數萬大軍繞過燃燒的牟支城,往西急行軍。

這一夜註定會被記入史冊。

雖然百濟的國力無勝於新羅,他們擁有三百萬人口,而新羅只有二百萬人。

可百濟經過兩年對新羅的戰爭,軍隊的損失也不在小數,十五萬軍隊到此也就剩下現在十萬人上下。

在西面,百濟的有生力量只有包圍牟支的二萬人,和駐守熊津的二萬人,其餘的軍隊全在追擊新羅人。

如果除去了這四萬人,那百濟西面等於就是不設防了。

而倭軍五萬大軍從伽耶登陸,分成兩路,新羅是倭軍的重點進攻對象。

舒明天皇下意識中,還是忌憚大唐。

所以,進攻神機衛的倭軍只有二萬,而且挺進得也不迅速。

田村天皇的用意,只逼迫唐軍退出百濟,而不是想正式與大唐開戰。

所以,如果除去這二萬倭軍,就不會再有倭軍出現在百濟西面。

這就是此夜會記入史冊的原因。

因爲這夜導致了百濟滅亡,最後從歷史中徹底消失。

正如預想的一樣。

百濟軍因牟支城被焚燬,倭軍因爲想報一箭之仇,雙方因此不管不顧地在黑夜追擊神機衛。

薛禮所部則舉着火把急急地趕路。

可兩支腳終歸快不過四隻腳。

這也是李沐選擇在三十里處設伏的原因。

因爲這個距離,足以讓薛禮部率先到達設伏點。

不至於誤傷自己人。

薛禮部到達設伏點之後,依舊舉着火把向西行。

這引得追擊的敵人騎兵毫無防備的衝進了地雷陣。

第三百四十章 仇恨可以讓人記一輩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以工代賑第五百六十六章 血洗李家莊第四百八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四十六章 置死地而後生(今日第四更)第二百零二章 釜底抽薪(一)第三百零七章 這只是利息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姓異動(二)第九百六十七章 孫華,你可有聽見?第三百八十章 拜會秦瓊(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駁旨第四百六十一章 延攬韓仲良第六百三十九章 李師成了小舅子第七百六十四章 李義府的“奸計”(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深諳人心第五百七十章 袁公公的怨念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瓊居然是知情者(三)第七百九十五章 一切如舊第二百八十五章 身世謎霧重重第九百零四章 皇長子第二百零一章 老成謀國第一百四十二章 言傳身教第八百五十六章 是爲外戚之禍矣第四十二章 合作第八百四十三章 吃某一刀者,池一刀也第五百十九章 李靖祖孫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救沈綸第四百十四章 煞星第九百五十五章 還可以做的更完美一些第二百零三章 釜底抽薪(二)第二百十七章 逼李沐就範第六百零五章 李沐的戰術(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問題青年第三百零九章 私底下的交換第三百三十九章 疑似線索重現(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權大於夫權第八百六十七章 被徵辟的唐僧(一)第七百八十四章 底線?!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沂大婚(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李師被罰第六百四十七章 作死的劉洎第六百零八章 長孫無忌情緒失控第六百七十三章 滎陽之行(三)第六百九十章 可憐的史暕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八百三十五章 宮變進行時第二百九十七章 嗣王府(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借糧第二百五十章 要人(三)第七十四章 小四出昏招第四百零六章 登陸成功第九百六十五章 朕不是這世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突破鴨綠江第六百六十七章 做不得第七百二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九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八百五十五章 朕不寬仁,但不缺德第三百七十六章 李沐心中的背鍋俠第八百六十五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餘杭縣令張士衡第一百十五章 病虎秦瓊(第十更 求訂閱)第五十章 尉遲恭的報復第二百七十二章 坑舅的長孫無忌第七百四十二章 李師被罰第七百七十六章 兩衛虎牢關遭遇第六百五十八章 選妃第八百五十九章 家宴(一)第八百三十章 朱邪克勒的野望第八百三十七章 靈犀一閃的速度第六百十六章 棄如弊履第八百十七章 風雲漸起第八百五十六章 是爲外戚之禍矣第七百十二章 京兆韋家沒落(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李沂、李師的小動作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仁軌的小算盤第二十三章 驚鴻一瞥第五百二十四章 血洗長孫府第九百三十五章 我有兒子了,知道嗎?第五百九十七章 圖窮匕現第九百五十二章 力竭,亡!第一百八十一章 問題青年第五百九十九章 李靖也是輔臣之一第九百四十一章 我是對的第九百七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八百九十五章 孤是賢王第四百八十章 長孫無忌的陰謀第三百十六章 以舊換新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見朱邪克勒第五百二十五章 倖免者第六百十七章 以其道還其身(加更)第九百七十九章 你更適合宮中第三百十三章 心照不宣罷了第三百十五章 新羅使團到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新年第一朝落幕(加更)第八百二十六章 山風欲來第五百二十一章 李靖的遺憾第九百零五章 臣願進宮
第三百四十章 仇恨可以讓人記一輩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以工代賑第五百六十六章 血洗李家莊第四百八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四十六章 置死地而後生(今日第四更)第二百零二章 釜底抽薪(一)第三百零七章 這只是利息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姓異動(二)第九百六十七章 孫華,你可有聽見?第三百八十章 拜會秦瓊(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駁旨第四百六十一章 延攬韓仲良第六百三十九章 李師成了小舅子第七百六十四章 李義府的“奸計”(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深諳人心第五百七十章 袁公公的怨念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瓊居然是知情者(三)第七百九十五章 一切如舊第二百八十五章 身世謎霧重重第九百零四章 皇長子第二百零一章 老成謀國第一百四十二章 言傳身教第八百五十六章 是爲外戚之禍矣第四十二章 合作第八百四十三章 吃某一刀者,池一刀也第五百十九章 李靖祖孫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救沈綸第四百十四章 煞星第九百五十五章 還可以做的更完美一些第二百零三章 釜底抽薪(二)第二百十七章 逼李沐就範第六百零五章 李沐的戰術(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問題青年第三百零九章 私底下的交換第三百三十九章 疑似線索重現(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權大於夫權第八百六十七章 被徵辟的唐僧(一)第七百八十四章 底線?!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沂大婚(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李師被罰第六百四十七章 作死的劉洎第六百零八章 長孫無忌情緒失控第六百七十三章 滎陽之行(三)第六百九十章 可憐的史暕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八百三十五章 宮變進行時第二百九十七章 嗣王府(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借糧第二百五十章 要人(三)第七十四章 小四出昏招第四百零六章 登陸成功第九百六十五章 朕不是這世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突破鴨綠江第六百六十七章 做不得第七百二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九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八百五十五章 朕不寬仁,但不缺德第三百七十六章 李沐心中的背鍋俠第八百六十五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餘杭縣令張士衡第一百十五章 病虎秦瓊(第十更 求訂閱)第五十章 尉遲恭的報復第二百七十二章 坑舅的長孫無忌第七百四十二章 李師被罰第七百七十六章 兩衛虎牢關遭遇第六百五十八章 選妃第八百五十九章 家宴(一)第八百三十章 朱邪克勒的野望第八百三十七章 靈犀一閃的速度第六百十六章 棄如弊履第八百十七章 風雲漸起第八百五十六章 是爲外戚之禍矣第七百十二章 京兆韋家沒落(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李沂、李師的小動作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仁軌的小算盤第二十三章 驚鴻一瞥第五百二十四章 血洗長孫府第九百三十五章 我有兒子了,知道嗎?第五百九十七章 圖窮匕現第九百五十二章 力竭,亡!第一百八十一章 問題青年第五百九十九章 李靖也是輔臣之一第九百四十一章 我是對的第九百七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八百九十五章 孤是賢王第四百八十章 長孫無忌的陰謀第三百十六章 以舊換新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見朱邪克勒第五百二十五章 倖免者第六百十七章 以其道還其身(加更)第九百七十九章 你更適合宮中第三百十三章 心照不宣罷了第三百十五章 新羅使團到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新年第一朝落幕(加更)第八百二十六章 山風欲來第五百二十一章 李靖的遺憾第九百零五章 臣願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