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略失誤

所謂就地補給,就是說得好聽些。

其實真正的意思就是劫掠當地百姓家底充作軍糧。

這麼做雖然不人道,但在這個節骨眼上,也顧及不了那麼多了。

李世民隨即下令,按李勣所說的行事。

會議結束之後,李世民只留下了房玄齡。

“玄齡啊,朕覺得李祐謀反透着一股陰謀的味道。”

李世民其實並不在乎一個庶子的生死,他憑着近十多年的戎馬生涯養成的直覺,判斷李祐謀反案。

此事發生的時間點太巧了。

房玄齡道:“李祐已經被擒,正送往長安。陛下回京之後,自然可以從李祐口中得知詳情。”

李世民望着門外,幽幽說道:“朕關心的不是李祐,而是長安啊。”

房玄齡心中一震,說道:“陛下或許是多慮了,長安有太子監國,長孫無忌輔佐,尋常之事難不倒他們。”

李世民嘆道:“朕正是擔心太子啊。”

房玄齡大驚:“陛下此言何意?”

“承乾少不更事,行止無常,若是有居心叵測之人從中慫恿,朕怕釀成大禍。”

這話讓房玄齡震驚,李世民話中之意,對太子已經極度不放心了。

父子間連最基本的信任都不存在,那太子之位恐怕真要生變了。

房玄齡不敢涉足皇位傳承之事,只能出言寬慰道:“陛下寬心,長安還有衛國公、翼國公等不二之臣在,宵小翻不起大浪來。”

聽房玄齡提到李靖、秦瓊二人,李世民倒真是安心了不少。

此次不帶李靖北伐,其實李世民是在生氣李靖與李沐之間關係愛昧。

特地給李靖一個教訓。

其實李世民心中對李靖還是很放心的。

“玄齡所得沒錯,有李靖、秦瓊在京,長安亂不起來。朕還是專心應對此戰,完成兩朝未竟之事,建曠世之功。”

李世民的神情迅速轉變,一股磅礴之氣漫延開來。

房玄齡心中輕嘆,他是不贊成滅高句麗的。

大唐如今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口。

將緊缺的人口浪費在化外之地,這生意不划算啊。

雖然高句麗時而狂妄自大,可大唐只要時不時地敲打它一番,它也就老實了。

根本不需要去滅它。

況且,北方各個遊牧部落雖然勢力不強,可真要滅了高句麗,它們便與大唐鄰邊。

大唐從此就要面臨北方遊牧部落時時的侵擾,煩不勝煩啊。

到時,朝廷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應對,實在是得不償失。

可李世民的旨意,房玄齡無法更改,也只能奉旨而爲了。

接下來的幾天,唐軍在遼城與尾隨而來的高句麗大軍進行了幾次小型的野戰,大獲全勝之後,高句麗軍便紮下營來,不再進攻。

而唐軍的糧草即將告磬,無力發起新一輪進攻。

兩軍在遼城僵持下來。

而李世民也喪失了最好的一次撤退良機。

……。

而另一路自海路進攻平壤的唐軍神策衛,也已經到了兵疲馬乏的地步。

雖然百濟如今已經在大唐治下,可李孝恭手中全部的軍隊才二萬人。

鎮守百濟已經捉襟見肘,自然不可能調動太多的軍隊支持李沂北攻。

新羅雖然派三萬大軍北攻,但之前與百濟大戰,已經讓它精疲力竭,加上新羅軍素來對高句麗軍的畏懼,這仗打得是有氣無力。

三個月的時間,僅僅攻下七城,兵鋒剛剛跨過漢江。

李沂的神策衛倒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他連下漢山、冬比、海谷、米內等十七城,兵鋒直指漢城。

可問題來了,神策衛一路攻,一路守。

每個城池都需要留下一千至三千人防守,以保護糧道暢通。

攻到漢城前,神策衛能戰之士,僅剩八千人。

雖然尉遲環、程處弼等將極力勸阻李沂冒險進攻漢城,但李沂堅持道,兵不在乎多少,要看用兵的人水平如何。

於是神策衛發起漢城之戰。

李沂不顧兵力懸殊,勇猛進攻,與高句麗軍大戰,大獲全勝,斬殺兩萬多人,一舉攻克漢城。

此戰對高句麗王朝產生了劇烈震動,漢城附近的小城,守軍自亂,紛紛潰逃。

但,神策衛的兵鋒也僅僅是至此爲止。

大軍兵糧被焚燬的消息傳來,軍心大亂,李沂無奈之下,只能全力防守漲漢城,等待李世民的命令。

在此其間,缺少糧草的神策衛士兵,終於不顧軍紀,對漢城中的百姓進行了劫掠,一時間漢城城中一片哀號。

李沂開始還處死了幾個殺人者,可隨着斷糧日久,李沂也就只能睜隻眼閉隻眼了。

好在糧道未斷,李孝恭在百濟急徵了軍糧,給神策衛進行了補充。

否則,神策衛怕是凶多吉少了。

最後,李沂在得到李世民允准的情況下。

漸漸按進攻的原路往南撤退,一路退一路搶,直至退到漢山。

此時,被李沂攻下的十七城,僅剩下五城在手。

大半的戰果吐出,這讓李沂和神策衛將士心中悲苦,士氣大落。

……。

李靖在書房來回地踱步。

李祐謀反,竟然在半路被殺,奏報上說是李祐企圖搶奪軍械潛逃,被當場格殺。

李靖心中有疑惑,李祐此人文才是有的,只是性格偏激罷了。

可要說他會在被捕之後,奪械潛逃,李靖不僅要在心裡打上一個問號了。

李祐有那份決絕和能耐嗎?

要知道這是謀反罪啊,押解的士兵怎會不給李祐戴上木枷鐵鐐呢?

李靖想不通此事,只是也不想去東宮建言。

他想等李世民回京,如果到時還沒有人站在出來質疑此事,再進言也不遲。

可此時,突然從書房外傳來一陣喧囂聲。

伴隨着刀劍的劈砍聲和弓弩的弦嘣聲。

李靖對這些聲音太熟悉不過了。

這是兩軍交戰的特有聲音,可問題是,這竟然在自己的家中出現了。

李靖反應迅速,從書房的牆上抽出劍來,倒拎着喊道:“來人。”

兒子李德謇聞聲而進。

“外面出了什麼事?府衛在何處?”

李德謇低着頭道:“父親稍安勿躁,只是東宮衛率奉命搜查逆黨。”

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王的逆鱗第二百五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七百四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八百七十九章 既在其位,必謀其政第五百五十章 拿下尉遲恭、程咬金第五百六十六章 血洗李家莊第五十八章 出征大典(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彈指一揮,生死之間第九百六十五章 朕不是這世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長孫無忌意圖不規第三百九十四章 來得真不是時候第二百八十六章 是怪臣背主求榮嗎?第八百五十三章 李師的瘋狂第五百九十五章 長孫無忌發動兵諫第二百五十章 要人(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候君集驟然發難第二百五十一章 要人(四)第五百八十九章 長孫無忌意圖不規第三百十八章 妖嬈似狐狸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勣竟是輔臣之一第六百十六章 棄如弊履第九百九十三章 彼此彼此第九百四十七章 活着回來!第五百十八章 謝謝舅哥第六百七十章 長孫渙獻計第五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六百零九章 隨手就給人挖坑第八百四十二章 匹夫有勇,士不如斯!第八百三十六章 長林衛,風起長林第八百十三章 李師、李孝恭回京第二百四十六章 置死地而後生(今日第四更)第五百七十三章 逃出長安第五百六十一章 休戰言和第二百九十章 受封嗣王第六百六十四章 這黑鍋究竟誰來背第五百六十章 決定造反(三)第九百二十九章 出奇兵第九百三十五章 我有兒子了,知道嗎?第五百十七章 五品?無品!第三十五章 練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徹夜奏對(二)第三百三十章 你一定會被射成刺蝟第一百四十二章 言傳身教第六百零五章 李沐的戰術(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吃飯的有,不吃醋的沒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會李懷道第九百八十七章 心中的那份執念第四百八十三章 李靖被軟禁第三百八十三章 江南大旱第四百四十七章 謀求突圍第五百十一章 孫華的敘述(二)第九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李師第六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六百八十一章 背影中的那一抹廖落第六百七十七章 飲鳩止渴第十三章 朝廷議賞第六百四十二章 君臣一拍即合第一百二十二章 徹夜奏對(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帶甲入宮第八百三十六章 長林衛,風起長林第三百章 鄭觀音(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求清名,只求聞達第六百三十四章 劉洎獻策第九百十三章 高陽一案第四百五十四章 錢莊之爭第六十九章 深諳進退第七百零七章 鑄幣權(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太實在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門口的忽悠第五百四十章 暗地北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掠奪人口第一百四十七章 秦瓊居然是知情者(一)第九百三十七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九百九十五章 血戰麥地那第四百零二章 時不我待啊第八十七章 探監(一)第七百零一章 李沐,你就死了吧!第九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李師第四百五十章 故友重逢第七百八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二十二章 赴宴第八百五十三章 李師的瘋狂第三百三十六章 人在做,天在看(加更)第八百七十五章 你若安好,我便安好第四百零三章 徵收商稅第七百四十章 漢州戰役(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孫無忌的貪婪第六十四章 再立新功第五百五十章 拿下尉遲恭、程咬金第八百九十一章 那就捏捏吧第六百八十九章 李世民重建玄甲軍(加更)第一章 隱龍出世第四百五十七章 振聾發聵第三百四十七章 實則虛之第五百七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三百零三章 鄭觀音(四)第七百六十四章 李義府的“奸計”(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怎麼打?誰去打?第六百九十四章 調息令的威力第七十章 李泰情急
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王的逆鱗第二百五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七百四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八百七十九章 既在其位,必謀其政第五百五十章 拿下尉遲恭、程咬金第五百六十六章 血洗李家莊第五十八章 出征大典(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彈指一揮,生死之間第九百六十五章 朕不是這世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長孫無忌意圖不規第三百九十四章 來得真不是時候第二百八十六章 是怪臣背主求榮嗎?第八百五十三章 李師的瘋狂第五百九十五章 長孫無忌發動兵諫第二百五十章 要人(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候君集驟然發難第二百五十一章 要人(四)第五百八十九章 長孫無忌意圖不規第三百十八章 妖嬈似狐狸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勣竟是輔臣之一第六百十六章 棄如弊履第九百九十三章 彼此彼此第九百四十七章 活着回來!第五百十八章 謝謝舅哥第六百七十章 長孫渙獻計第五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六百零九章 隨手就給人挖坑第八百四十二章 匹夫有勇,士不如斯!第八百三十六章 長林衛,風起長林第八百十三章 李師、李孝恭回京第二百四十六章 置死地而後生(今日第四更)第五百七十三章 逃出長安第五百六十一章 休戰言和第二百九十章 受封嗣王第六百六十四章 這黑鍋究竟誰來背第五百六十章 決定造反(三)第九百二十九章 出奇兵第九百三十五章 我有兒子了,知道嗎?第五百十七章 五品?無品!第三十五章 練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徹夜奏對(二)第三百三十章 你一定會被射成刺蝟第一百四十二章 言傳身教第六百零五章 李沐的戰術(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吃飯的有,不吃醋的沒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會李懷道第九百八十七章 心中的那份執念第四百八十三章 李靖被軟禁第三百八十三章 江南大旱第四百四十七章 謀求突圍第五百十一章 孫華的敘述(二)第九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李師第六十三章 大戰在即第六百八十一章 背影中的那一抹廖落第六百七十七章 飲鳩止渴第十三章 朝廷議賞第六百四十二章 君臣一拍即合第一百二十二章 徹夜奏對(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帶甲入宮第八百三十六章 長林衛,風起長林第三百章 鄭觀音(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求清名,只求聞達第六百三十四章 劉洎獻策第九百十三章 高陽一案第四百五十四章 錢莊之爭第六十九章 深諳進退第七百零七章 鑄幣權(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太實在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門口的忽悠第五百四十章 暗地北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掠奪人口第一百四十七章 秦瓊居然是知情者(一)第九百三十七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九百九十五章 血戰麥地那第四百零二章 時不我待啊第八十七章 探監(一)第七百零一章 李沐,你就死了吧!第九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李師第四百五十章 故友重逢第七百八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二十二章 赴宴第八百五十三章 李師的瘋狂第三百三十六章 人在做,天在看(加更)第八百七十五章 你若安好,我便安好第四百零三章 徵收商稅第七百四十章 漢州戰役(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孫無忌的貪婪第六十四章 再立新功第五百五十章 拿下尉遲恭、程咬金第八百九十一章 那就捏捏吧第六百八十九章 李世民重建玄甲軍(加更)第一章 隱龍出世第四百五十七章 振聾發聵第三百四十七章 實則虛之第五百七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三百零三章 鄭觀音(四)第七百六十四章 李義府的“奸計”(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怎麼打?誰去打?第六百九十四章 調息令的威力第七十章 李泰情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