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決戰殷薄情

不過也只有陸辰才明白,現在如今看起來有點像天下太平的盛世,實際上距離真正的太平還遠着呢,因爲中原尚未一統,天下依舊三分,只有在滅掉大韓王朝已經大和王朝之後,纔是真正太平盛世到來的時候,陸辰也很期盼着那一天的到來。—].不過這件事情始終一拖再拖,兩三年過去,都沒有拖出一個結果,尤其是中間還經歷了孫子昭之時這一件大事,舉過哀痛。

之後,陸辰向幼帝上了奏摺,而奏摺的內容,便是表達了陸辰的討賊意願,同時,這不僅僅是陸辰的意願,也是孫子昭生前未完成的遺願,他臨死之時緊緊抓住陸辰的手,用顫抖的聲音表達了他心中的訴求,便是一定要剿滅那大韓王朝和大齊王朝兩路賊子,他纔會瞑目。

陸辰當着滿朝文武百官,彈劾了他們主張休養生息的說法,力主開戰,走着大意是:“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

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爲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爲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爲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衆議舉寵爲督。愚以爲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棉、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近千字的討賊檄文,整整寫了幾十副竹簡,花費了陸辰大半夜的功夫,上朝只是立馬呈上。

討賊檄文除了表達陸辰的意願之外,其中也有先帝孫子昭在位之時經常和陸辰談論的大事,不滅反賊,誓不還朝,陸辰在討賊檄文之中表明的立場,就是如此,不滅反賊,誓不還朝。

最終,陸辰力排衆議,奏摺被皇上親自批閱,準了陸辰的諫。陸辰在奏摺之中的表述,已經是立下的軍令狀,如若不滅了大韓王朝和大齊王朝兩路反賊,平定天下,他便提頭來見。

這表示了陸辰的決心,也表達了他對天下一統的渴望。皇上批准之後,陸辰重新上馬就任,被封作徵西大元帥,領六十萬兵馬出征,時間定在三個月之後,此消息一出,全天下震驚。

大和王朝的太子太師,被任命爲徵西大元帥,重啓戰爭,開始對大韓王朝以及大齊王朝的討伐之路。其中有支持陸辰的,也有持反對意見的,支持的大多是和陸辰親近的人員。

而至於持反對意見的,則是那些害怕戰爭,以及害怕戰爭帶來的傷亡,以及損失的人士,其中大部分都是學子,紛紛上奏對陸辰進行彈劾,不過全部都被壓了下去,並沒有到皇上手中。

戰事在即,整個中原天下將重燃戰火,這已經成爲了不可改變的事實,幾乎沒有能夠更改。

大和王朝開始廣泛的召集軍隊,兵事操練比往年頻繁了許多,糧草以及戰馬都有密集的調動。

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中原再次陷入戰火之中已經成爲不可更改的事實。而被征討的兩個國家,大韓王朝以及大齊王朝,也有了相應的動作,開始調兵遣將,操練兵事,以作防備之需。

這幾個月時間,陸辰一直都在操勞國內的事物,大大小小的,都是親力親爲,他一心一意爲國,但是卻不代表別人會這麼看他。其中,殷薄情通過傳信的方式,向陸辰傳來信息。

大意就是對陸辰進行辱罵,以及人生攻擊,罵他畜生不如,重啓戰火,陷整個天下於大不義之中,用心過於歹毒,對此,陸辰只是冷冷一笑,忽然間變得有些憤怒起來,他不去找殷薄情的麻煩,他反倒是來給自己使絆子了,估計是因爲唐無情一事,他依舊沒有放下來。

唐無情就是他培養出來專門負責幫他對付陸辰的,但是卻屢戰屢敗,幾乎沒有勝利過,這樣的事實,肯定是讓殷薄情失望極了,而且唐無情之死,讓他十分痛心,陸辰沒有想到的是殷薄情這種人,也有痛心的時候。

“看來是該去一趟五象門了,這種不仁不義之庸師,即便我想放過他,道義也不會放過他。”

陸辰在接到消息之後,臨時改變了行程,親自上五象門已經成爲了他不得不做的一件大事。

陸辰自從逃離五象門開始,脫離殷薄情的掌控那會兒,他就已經有了覺悟,今生今世和殷薄情之間,一定會有所了斷,而且師徒二人之間,一定會有一個倒下,陸辰相信這也是命運。

既然已經是註定好的,那麼幹脆就讓它早一點到來吧,陸辰這一次親自去五象門,就是要和殷薄情之間做一個了斷,當然,也算是決戰吧。不過陸辰這些年的修爲在提升,氣功師修爲進入了長生秘境之中,距離武神也不算太遠了,陰神也到了虛仙五重境界。但他知道,殷薄情的修爲肯定不會是原地踏步的,以他那神一樣的資質,以及不擇手段的做法,現在應該是在虛仙七重境界了,這只是陸辰單方面的猜測,不過很有根據,陸辰相信不會出入太遠。

和一個虛仙七重境界的人決戰,生死孰未可知,陸辰自然明白,所以他事先就交代好後事。

哪怕陰神修煉者可以尸解轉世,重新來過,他完全可以留下道統,等轉世之後再來繼續自己的事業,但是他正是因爲了解殷薄情的手段,最後纔打消了這個想法,因爲一旦戰敗,那麼殷薄情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讓他的陰神碎片逃出來的,更不要談給他尸解轉世的機會了。

在陸辰交代的後事之中,他把一切都託付給了自己的得意門生連城璧。連城璧雖然是武道出家,但是這些年在陸辰的強烈要求下,他不得不重新開始學習起來,熟讀四書五經,通大意,深諳倫理綱常。而經過這些年的蛻變,連城璧早就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只會衝鋒陷陣的莽夫。

現在的連城璧,用上馬能殺敵,下馬能治國來形容也不爲過,官居一品武將,帶刀上朝,深得陸辰的傳承,陸辰就是把自己的一切後事,討伐大韓王朝和大齊王朝,先帝託孤等等一系列重要的事情,都交給了他來接手,意思就是陸辰此去,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那麼陸辰肩膀上的重擔,就需要連城璧來挑了。

事情到了這個時候,熟知陸辰的人都變得悲傷起來,在他們的認知當中,陸辰從來沒有認真過,無論遇上誰他都不會驚慌失措,唯獨這一次,陸辰太認真了,連自己的後事都交代好了。

正是因爲這種種不同尋常的跡象,他們才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紛紛替陸辰擔憂起來。

其中,陸辰之妻,來自草原的元錚公主,就聲稱無論如何也要跟着陸辰一起去,萬一陸辰有個三長兩短,那麼她就要以身殉葬,跟陸辰一起下黃泉。

除了元錚公主以外,還有很多人都表示要和陸辰一起去,關鍵之時可以搭把手,就算最後要一起死掉,那也沒有什麼好可怕的。

結果可想而知,陸辰把他們都拒絕了,因爲這件事情,沒有人能夠幫得了他,他只能靠自己去做,而且衆人若是跟了他去,很可能到時候還會成爲他的累贅,他就無法專心迎戰了。

第368章 孫子昭之死第201章 王者風範第232章 猶豫不決第71章 趙蜈蚣第302章 主動出擊第99章 復仇計劃第235章 世界之門第290章 退敵良策第136章 技驚四座第174章 穆爾扎哈·元錚第11章 扶風縣城第33章 漁陽省第318章 一場陰謀第52章 大劍第80章 提拔副教主第272章 獸族聯軍第314章 神秘轎子第44章 元戎仙島第25章 突破第1章 少陰經第188章 夜襲銃州第131章 打壓第249章 五行五象大圓盤第42章 鈞天鈴第276章 聯盟議會第342章 第一戰第140章 追擊第160章 九五龍鼎第53章 風瞎子羣島第63章 帝王之功第174章 穆爾扎哈·元錚第6章 老妖第271章 大戰前夕第94章 屍兵第102章 中計第279章 中原告急第341張 誅暴周第9章 尸解秘術第219章 神元仙府第343章 拿下霜晚城第30章 功德第232章 猶豫不決第356章 五大虛仙第23章 天人如一第187章 三軍都統第117章 蓮心師太第210章 聖火門第260章 歷史鐵筆第259章 窮途末路第20章 精一而神第327章 陸辰封侯第116章 剜花劍法第49章 仙人跳第6章 老妖第288章 起事第41章 鶴魔鬆姿第124章 七大世家的滲透第23章 天人如一第286章 山百燎第348章 武神高手的威懾力第311章 一招解決第93章 蘇家禁術第108章 放生第32章 五行災厄經第15章 結交第261章 竺蘭女王第77章 三尸元神第214章 武功會首腦第163章 拱手讓人第139章 離開第84章 雲外仙蹤源石來第287章 渡化魔性第132章 百步王拳第312章 地書降世第77章 三尸元神第370章 陸辰死第138章 真兇第212章 重錘打擊第123章 約戰演武峰第259章 窮途末路第59章 大力和尚第183章 命籤術第87章 水師大臣第262章 掌控局勢第326章 大和王朝第328章 四國鼎立第215章 靈魂種子第210章 聖火門第119章 武功會第38章 撒網第266章 九頭魔蛇第169章 偷襲第214章 武功會首腦第146章 熊筋弓第143章 熊魔死士第62章 陀螺轉第209章 反包圍第101章 毆打震七州第296 殷薄情的小徒弟第283章 傷神
第368章 孫子昭之死第201章 王者風範第232章 猶豫不決第71章 趙蜈蚣第302章 主動出擊第99章 復仇計劃第235章 世界之門第290章 退敵良策第136章 技驚四座第174章 穆爾扎哈·元錚第11章 扶風縣城第33章 漁陽省第318章 一場陰謀第52章 大劍第80章 提拔副教主第272章 獸族聯軍第314章 神秘轎子第44章 元戎仙島第25章 突破第1章 少陰經第188章 夜襲銃州第131章 打壓第249章 五行五象大圓盤第42章 鈞天鈴第276章 聯盟議會第342章 第一戰第140章 追擊第160章 九五龍鼎第53章 風瞎子羣島第63章 帝王之功第174章 穆爾扎哈·元錚第6章 老妖第271章 大戰前夕第94章 屍兵第102章 中計第279章 中原告急第341張 誅暴周第9章 尸解秘術第219章 神元仙府第343章 拿下霜晚城第30章 功德第232章 猶豫不決第356章 五大虛仙第23章 天人如一第187章 三軍都統第117章 蓮心師太第210章 聖火門第260章 歷史鐵筆第259章 窮途末路第20章 精一而神第327章 陸辰封侯第116章 剜花劍法第49章 仙人跳第6章 老妖第288章 起事第41章 鶴魔鬆姿第124章 七大世家的滲透第23章 天人如一第286章 山百燎第348章 武神高手的威懾力第311章 一招解決第93章 蘇家禁術第108章 放生第32章 五行災厄經第15章 結交第261章 竺蘭女王第77章 三尸元神第214章 武功會首腦第163章 拱手讓人第139章 離開第84章 雲外仙蹤源石來第287章 渡化魔性第132章 百步王拳第312章 地書降世第77章 三尸元神第370章 陸辰死第138章 真兇第212章 重錘打擊第123章 約戰演武峰第259章 窮途末路第59章 大力和尚第183章 命籤術第87章 水師大臣第262章 掌控局勢第326章 大和王朝第328章 四國鼎立第215章 靈魂種子第210章 聖火門第119章 武功會第38章 撒網第266章 九頭魔蛇第169章 偷襲第214章 武功會首腦第146章 熊筋弓第143章 熊魔死士第62章 陀螺轉第209章 反包圍第101章 毆打震七州第296 殷薄情的小徒弟第283章 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