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廉將軍

急行軍的三萬人,離着望州城越來越近。隱約間,騎在馬上的徐牧還看得見,北面城牆上的硝煙。

與河州一樣,這兩座邊關的隘口城市,由於長年的打仗,牆面上已經出現了不少裂縫。即便有民夫修葺,也終歸無法修復那份垂暮的老態。

南城門上,只有寥寥幾十的老卒在往前觀望。當看到徐牧帶着大軍前來,都紛紛怒聲大吼。

“快,我等入城。”徐牧凝聲喝了一句。

待望州南城門打開,三萬人的大軍迅速入了城關。

“莫非是孝豐營?”一個老裨將喜得眼冒濁淚,可再揉了揉眼睛,才發現面前的人,居然是老相識。

當初也同樣在望州,同樣是趙青雲不出兵,六萬老卒馳援而來,解了望州之圍。

眼下,分明是角色互換了。

“是小東家?”老裨將認得清楚,臉龐透出狂喜,“我便知道,孝豐營的那些鼠輩,不會來救援的。”

“那爲何不退……”徐牧胸膛發沉。

“這是我大紀的河山,如何能棄!”老裨將意氣風發,“小東家,你是不知道,廉將軍帶着我等,守住了狄狗的六次衝鋒。”

“走,我帶你去見廉將軍。他知道是你,定然會高興的。”

徐牧點頭,四顧看了一下。發現此時,攻城的戰事應當是停了下來。

只走到北城門,徐牧擡起頭,便見着了一個立在城關的人影,鬚髮皆張,手裡長刀緊握,整個背影卻立得無比端正。

這恍惚間,讓徐牧一時想起,當初在城頭赴死的老官差,也同樣是這副模樣。

世道再如何不濟,總有前仆後繼的人,去負重前行。

“廉將軍,你看誰來了!”

城頭上的廉永轉頭,鼓着的眼睛沒有絲毫放鬆。先前聽見開城門的聲音,他也顧不得看,全部的目光,都放在城關下的狄狗方陣了。

“徐東家?”廉永頓了頓,眼色裡驀然有了光,急急踏着腳步,往城牆下迎去。

徐牧也露出笑容。對於廉永,他一直印象不錯。當年河州滿城的營軍不救,只有廉永帶着六萬老卒,與他互相配合,不僅殺退了十餘萬的北狄人,連着谷蠡王呼延戈,都死在了亂軍之中。

“果然,願意共赴國難的,便不會缺小東家。”廉永聲音大喜。

徐牧頓了頓,並沒有反駁。

“我聽說了,朝堂那邊,罷黜了小東家的相位,若此戰我能活着,定然回入長陽皇宮,替小東家辨個清白。”

“並不用。”

路子是自個選的,何況,做個腐爛小朝廷的宰輔,也確實沒意思。這一次入邊關,不僅是袁陶的遺志,更是爲了入蜀州做準備。

廉永嘆了口氣,“我知小東家的爲人,只可惜好端端的一個新朝,約莫又要奸黨成羣了。”

“小東家,莫談這些糟心事,先隨我上城頭。”

徐牧拱了拱手,和廉永一道,穩穩往城頭上走去。

“小東家請看,狄狗的大軍便在前方,昨夜兒還攻了城。但被老夫帶着人,死守着城關,他破不得!”

徐牧往前看去,發現前方几裡地外,到處都是狄人的營地。灰濛的天空之上,還有一隻只的北狄蒼鷹在掠飛。

一隊隊騎馬巡邏的狄人,不時會繞到城門前,叫囂地射出一撥飛矢,又急急折返回去。

“天殺的賊!”

老將廉永怒吼着擡弓,直接崩射而去。當頭的一騎人影,在狄馬被射中之後,狼狽地滾了下來,驚恐地往前爬走。

城頭四周,瞬間響起陣陣的歡呼。

“便是如此了。”廉永收回了鐵弓,眉頭緊皺,“我估計的話,要不了多長的時間,狄人又會攻城。”

“沒有奪下望州,這些人不會罷休。但幸好,在望州之後,還有另一座堅城。”

另一座堅城,則是河州。

關於趙青雲投狄的事情,徐牧猶豫了會,終歸沒有對廉永說。他怕打擊到面前的垂暮老將。

“廉將軍,城裡的百姓呢。”

“先前都讓他們逃命去了,我也不知道,望州能否守住。不過,現在小東家一來,我便有了信心。”

整個望州老卒營,死戰不退,眼下只剩不到萬人。即便加起來,也不過四萬人。而且在其中,還有很多新軍。

情況依舊不樂觀。

“廉將軍,這樣如何,我先讓人調防,老卒營也能休息一番。”沉思了下,徐牧開口。

“小東家,他們不願意的。”廉永露出苦笑。

徐牧擡頭看去,發現城頭上的老卒們,大多趁着時間,便靠着城牆酣睡。

有許多一邊吃着乾糧,一邊在磨刀拭弓。

“不怕小東家笑話,老卒營中年紀最大的,已經近了七十,不似年輕之人,若是大戰後歇下來,身子便會害痛病。”

徐牧瞬間無言。

“調防的事情便不用了,都不懼死,左右都是不願意下城關。”

“廉將軍,城裡有無民夫?”

只可惜,帶過來的八千民夫,都留在河州了。

“並無,若是小東家有空暇,倒是可以幫守城的輜重都搬過來。”

“這是自然。”

其實也沒有什麼輜重,一些檑木和火油,連崩火石都沒有。

天知道這些老卒,是如何擋住了城外的十萬大軍。

要知道,由於地勢原因,望州也是沒有護城河的。攻城的狄人,會以很快的速度,便殺到望州城前,登牆破城。

“常威,你帶些人手,先把輜重運送過來。”

“小東家放心——”

常威的話剛完,突然間,望州城外,一聲聲沉悶且悠長的牛角號聲,遠遠響了起來。

“快起來,狄狗攻城!”廉永面色大變,急急大喝催促。

一瞬間,原本在城頭上眯眼酣睡的老卒們,紛紛挺直了身子,摘下了戰功,緊緊注視着城關下的情況。

徐牧冷着臉,也跟着抽出了長劍。

魏小五幾人迅速扛着營旗,杵在了城頭之前。一隊又一隊的士卒,揹着盾牌和鐵弓,在幾個裨將的鼓舞之下,也紛紛趕了上來。

城關的上空,那些掠飛的蒼鷹,突然之間,如同發瘋了一樣,往着整座北城頭俯衝而下。

第四百四十四章 涼州“會盟”第一百七十七章 斷義第一百六十九章 望州狼煙第三百九十五章 定蜀州第三十八章 官差夜訪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差拜莊第五百六十八章 涼人敗退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大翠第二百五十二章 五萬救國營第二百六十章 春滿舊山河第五百二十二章 蠶桑戰爭第四十九章 大紀關軍第九哨,筒字營!第二章 一介棍夫第五百六十四章 繞過廬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司馬敬謀第一百七十三章 血色望州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邊關舊人第六十章 山河萬里,我等亦是一場故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邊軍制第六十二章 水往低流,人往高走第五百一十四章 稻米入倉第二百七十章 有人要動徐宰輔!第一百三十五章 帶刀抓賊,保國安民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官堂第一百六十一章 河州無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赤身渡江的隱禍第四百三十九章 燕州三張第二百四十七章 蓮春第五百零四章 我兒孟霍第三百七十九章 蜀州四名將第四百二十二章 “鄰盟”第五百章 易兵甲第八十八章 且當我是故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十騎連環馬第三百一十六章 入燕州第一百零二章 遙遠的小校尉第二百五十三章 夜攻長陽第二百九十六章 士可亡,我中原河山不可亡第三百章 草原之犬第四百七十二章 天下仁名第二百五十二章 五萬救國營第一百四十二章 國姓侯袁陶第八十三章 月頭酒市第六十八章 負心皆是讀書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輕騎營第四百六十四章 恭送總舵主第三百零三章 天下前三席的智士第二百二十七章 姑奶奶不是個雛兒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盛哥兒是條天下好漢第二十九章 我洗淨了身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常少爺,我要入蜀州第四百九十八章 滄州的情報第六百一十章 定州之虎第二百四十一章 披甲的顧鷹第一百五十四章 百騎入邊關第四百零七章 陳家橋的遺詩第一百零三章 禍事乍起第五百三十二章 “晁義叛變”第三百一十章 徵北李將的信箋第四百一十七章 外族之害第五百八十六章 蜀騎重甲第五百七十九章 江山霧籠,白衣負劍莫等閒第五百八十六章 蜀騎重甲第五百零二章 四鷹覆滅第九十六章 昨夜野狗成羣第二百八十五章 死守不利第二百七十七章 黑甲與白甲第二百二十三章 侯爺,大紀爛了第四百零三章 父愛如山第六百二十九章 紀帝末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借吾十年,輔龍逐鹿第四百五十五章 西羌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邊關郵師第五百三十二章 “晁義叛變”第四百八十六章 討賊檄文第四百五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七十八章 弓家子第五百五十一章 逃亡的司馬修第六百零三章 兩騎對戰第四十一章 大碗雜碎的碗第二十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二十八章 虎夔銀甲第四百七十五章 分肉餅第一百一十章 未知的命運第一百三十八章 夜遇俠兒第三百一十五章 定要再來,踏碎草原的王庭第五百八十八章 歲宴第四百六十五章 晁義歸順第四百五十二章 斬三張(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籍籍無名的小軍師第五百八十八章 歲宴第五百零四章 我兒孟霍第三百七十章 蜀人橋第二百七十四章 三座新墳第七十一章 “平安喜樂”第三百七十七章 布衣賊第二百二十五章 英雄一般的夫婿第五百零七章 且飲一盞上路酒第二十三章 抱虎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出邊關
第四百四十四章 涼州“會盟”第一百七十七章 斷義第一百六十九章 望州狼煙第三百九十五章 定蜀州第三十八章 官差夜訪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差拜莊第五百六十八章 涼人敗退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大翠第二百五十二章 五萬救國營第二百六十章 春滿舊山河第五百二十二章 蠶桑戰爭第四十九章 大紀關軍第九哨,筒字營!第二章 一介棍夫第五百六十四章 繞過廬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司馬敬謀第一百七十三章 血色望州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邊關舊人第六十章 山河萬里,我等亦是一場故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邊軍制第六十二章 水往低流,人往高走第五百一十四章 稻米入倉第二百七十章 有人要動徐宰輔!第一百三十五章 帶刀抓賊,保國安民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官堂第一百六十一章 河州無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赤身渡江的隱禍第四百三十九章 燕州三張第二百四十七章 蓮春第五百零四章 我兒孟霍第三百七十九章 蜀州四名將第四百二十二章 “鄰盟”第五百章 易兵甲第八十八章 且當我是故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十騎連環馬第三百一十六章 入燕州第一百零二章 遙遠的小校尉第二百五十三章 夜攻長陽第二百九十六章 士可亡,我中原河山不可亡第三百章 草原之犬第四百七十二章 天下仁名第二百五十二章 五萬救國營第一百四十二章 國姓侯袁陶第八十三章 月頭酒市第六十八章 負心皆是讀書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輕騎營第四百六十四章 恭送總舵主第三百零三章 天下前三席的智士第二百二十七章 姑奶奶不是個雛兒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盛哥兒是條天下好漢第二十九章 我洗淨了身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常少爺,我要入蜀州第四百九十八章 滄州的情報第六百一十章 定州之虎第二百四十一章 披甲的顧鷹第一百五十四章 百騎入邊關第四百零七章 陳家橋的遺詩第一百零三章 禍事乍起第五百三十二章 “晁義叛變”第三百一十章 徵北李將的信箋第四百一十七章 外族之害第五百八十六章 蜀騎重甲第五百七十九章 江山霧籠,白衣負劍莫等閒第五百八十六章 蜀騎重甲第五百零二章 四鷹覆滅第九十六章 昨夜野狗成羣第二百八十五章 死守不利第二百七十七章 黑甲與白甲第二百二十三章 侯爺,大紀爛了第四百零三章 父愛如山第六百二十九章 紀帝末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借吾十年,輔龍逐鹿第四百五十五章 西羌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邊關郵師第五百三十二章 “晁義叛變”第四百八十六章 討賊檄文第四百五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七十八章 弓家子第五百五十一章 逃亡的司馬修第六百零三章 兩騎對戰第四十一章 大碗雜碎的碗第二十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二十八章 虎夔銀甲第四百七十五章 分肉餅第一百一十章 未知的命運第一百三十八章 夜遇俠兒第三百一十五章 定要再來,踏碎草原的王庭第五百八十八章 歲宴第四百六十五章 晁義歸順第四百五十二章 斬三張(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籍籍無名的小軍師第五百八十八章 歲宴第五百零四章 我兒孟霍第三百七十章 蜀人橋第二百七十四章 三座新墳第七十一章 “平安喜樂”第三百七十七章 布衣賊第二百二十五章 英雄一般的夫婿第五百零七章 且飲一盞上路酒第二十三章 抱虎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出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