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疑兵

“槓桿原理?”聰明如東方敬,聽到徐牧的話,臉龐爬滿了思量。

“小型的投石車,約莫都是如此。”徐牧急忙補了一句,生怕自己的隨徵軍師,陷入學術的執拗之中。

還是那句話,泛江而來,如大型的攻城器械,自然是無法攜帶的。即便是一些簡易的攻城器,也需要在離着雲城極遠的地方,打造好之後,再花大力氣推送過去。

沒法子。

章順死守雲城,已經是堅城清野了。

“左師仁沒有退軍,按理來說,滄州那邊,應當不太敢派太多的援軍。腹背受敵,那位蘇妖后,恐怕要急了。”

這一出和左師仁的暗盟,不可能出現共贏的局面。關於這點,不僅徐牧明白,左師仁也明白。所以在此之前,不管是徐牧或是賈周,都直言這場暗盟,是搖搖欲墜的。

“伯烈,我欲在雲城附近,布疑兵之計。”

疑兵之計,旨在讓死守雲城的章順,對於圍城的蜀州大軍,產生錯誤的軍力判斷。

“主公的意思,是打援麼。但現在,你我都無法知曉,滄州那邊,會不會派援軍過來。即便是派了,若是小股援軍,並不值得如此。”

“章順的意思,無非是死守雲城,等待滄州援軍,再聚兵一起,反剿我蜀州。”

先前的計劃,滄州若是戰事膠着,章順可能放棄暮雲州,回援滄州。但左師仁太聰明瞭,沒有說退兵,也沒有說繼續攻打滄州。只後退五十里,作壁上觀。

說句實話,很多的時候,徐牧都不想強攻敵城。以一當十或許很誇張,但以一百守軍,擋住三百攻城軍,完全是綽綽有餘。

當初在隘口關城望州,他敢率二三千的青龍營,死守幾個時辰,便是如此。

但有時候,譬如說巴南城,雲城……如這類戰略性的城關,你若是不打,敢繞道伸入的話,等到了後面,絕對是首尾夾擊的局勢。

“雲城選址,在南北兩條官路附近,乃四通八達之地。主公佈下疑兵圍城,不若再派人搦戰,一來能錯開守軍的視野,二來也能打擊一番守軍的士氣。”

“伯烈,派誰合適?”

“主公,還能有誰……橫刀立馬者,唯我虎大將軍。”

……

披掛上馬的司虎,拖着巨斧,騎出了一段路,又猛然回了頭。

“牧哥兒你說的,這一輪若是能殺將,立了大功,回了成都,再給我開個羊肉湯子店?”

“莫要貪功,避開城頭箭矢的射程。你嗓門子大,他們聽得到的。”

“我可以罵他八輩祖宗?”

“往死裡罵!”

司虎嘿嘿大笑,騎上一匹戰馬,便往前方的雲城奔去。

徐牧回了頭,四顧看了一眼。

堅城清野的手段,使得雲城附近一帶,都是光禿禿的模樣。布疑兵之計,多少有些困難。

這一手你要是玩不好,指不定要被城裡的章順,笑掉大牙,繼而窺到己方的戰略。

增竈減竈的手段,雖然能用……但他在河州那會玩爛了,以滄州這邊對他的瞭解,估摸着也會嚴防。

“竇通。”徐牧皺眉開口。

竇通急急走來。

“你帶些人,在正北門外的營地裡,立一大帳。三日之內,務必挖鑿一條通出去的地道。”

竇通怔了怔,“主公的意思是?”

“每日丑時,安排一個裨將,帶五千兵馬從地道里繞出,走到江岸附近。天明之時,再順着官路,行軍走入營地之中。”

“切記,從江岸回來之時,無需繞入地道,也無需太過招搖,讓城頭的守軍,看清即可。”

在旁的東方敬,聽得眼睛亮了起來。

“主公妙計。來往幾日的話,雲城必然誤判,以爲我蜀州援軍,大舉馳援暮雲州。”

徐牧點頭,“暮雲州前的江段,需要封鎖一段時間,以免消息泄露。此計雖然堪用,但不宜用太多次。便如伯烈所言,幾日即停。”

蜀州明面上的兵力,並不算多,你要是無端端添了太多兵力,定然要被章順懷疑。

如果時間足夠,徐牧更巴不得圍死雲城,直至整個雲州斷糧請降。但現今的情況之下,不確定的因素太多。比如蘇妖后的滄州援軍,左師仁陳兵在滄州外的大軍。

“疑兵之後,我帶二萬大軍,繞到雲城東面,若滄州有援軍來,必當被伏殺。”

“主公,若無援軍呢。”

徐牧沒有猶豫,“若滄州沒有援軍,十日之後,我帶二萬人馬,繞去雲城南門。伯烈這裡,便在正北門的方向,作佯攻之態。以爲正北的蜀州大營,不斷屯兵,以章順的謹慎,定然會調派大軍,嚴防正北城門。”

“另外,小蠻王那邊,尚有五千人。可配合伯烈,佯攻雲城的西城門。”

換句話說,徐牧暗度的兩萬大軍,纔是攻城的主力。先前所做的,幾乎都是爲了讓章順誤判。固然,南門的守軍也不會少,但相對而言,“雲城正北不斷馳援的大軍”,纔是章順防守的重點。

至於最後一面的東城門,徐牧沒有圍攻的意思。兵法講圍三闕一,若是圍死了雲城,恐怕這些雲城的守軍,會變成哀兵,生出死志。

雲城,作爲袁安小朝廷的舊都,雖然比不得長陽巨城。但不管怎樣,也算得一座大城了。南北橫跨十餘里,戰事一起,章順不見得能分太多的兵力,馬上趕至南門。

“伯烈,以十日爲限。”

東方敬起手,長揖領命。

……

這幾日的時間,章順都站在城頭之上,看着前方的蜀州營地。他想不通,蜀人居然如此好膽,從蜀州方向,又調來了至少二三萬的大軍。

“蜀州兵力不過七八萬,布衣賊調來了大半。不打下雲城,他是不甘心啊。”

站在一邊的韋貂,也皺緊了眉頭。

“如此一來,雲城的戰事要更吃緊了。但爲何,滄州的援軍,還不見馳援的?”

“不懂的事情,莫要亂想了。”章順沒好氣地回了一句。心底裡,對於這位俠兒軍的新舵主,他是看不上的。

這位新舵主,在滄州請了八次酒,他一次都沒去。

剛要走下城牆,章順無端端地擡頭,看了一眼滄州的方向。

“傳我軍令,將火字營,林字營,以及泉字營,都調來正北門,謹防蜀人強攻雲城。”

“徐布衣若是有膽,便請來試試我滄州王師的手段!”

第三百四十七章 浮山一把火第四百八十六章 討賊檄文第三百七十二章 混淆之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去荒鎮第一百七十一章 谷蠡王呼延戈第十章 有驚無險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授之意第六百二十章 來涼州的路上,我拔了一顆老參第三百六十三章 討賊令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邊關的第二封信第九十二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二百八十章 北狄第一智士第三百零三章 天下前三席的智士第四百一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九十章 一樁好生意第四百五十章 斬三張(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河州生變?第五百五十九章 兩個“老友”第二百八十六章 戰略撤退第四百四十九章 斬三張(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涼州“會盟”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東家,你別死的太早!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授之意第三百零三章 天下前三席的智士第二百一十一章 教書與教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點將第五百九十五章 樊大鬍子第十一章 牧哥兒翅膀硬了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入廬城第四百九十章 嚴陣以待的滄州水師第二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五百一十五章 僞帝的傳聞第四百三十四章 爭大義和取天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姑奶奶不是個雛兒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斬三張(六)第四百七十七章 “蘇家女”第六百一十六章 赤身渡江的隱禍第一百零五章 千兩銀子,只取一頭第四百四十八章 籍籍無名的小軍師第二百九十八章 瘋狂的北狄攻勢第四百八十章 “爹”第一百八十八章 背道相馳的老友第一百零七章 喊我一聲少爺?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戰起第七十二章 風雨乍起第三百零三章 天下前三席的智士第三百四十九章 國賊伏誅第四百一十九章 吾王徐牧第十九章 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第三百三十三章 遙想公瑾當年第七十一章 “平安喜樂”第一百一十二章 杳無音信的官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定北侯李府,今夜要見血第七十五章 告訴哥兒,哪個欺負你第四百一十二章 江山之色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宰輔第三百三十三章 遙想公瑾當年第二百四十五章 便叫徐家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涼州兵威第五十六章 七人殺二百騎?第三百零二章 最後的城牆第四百五十三章 斬三張(五)第五百六十七章 西門戰事第五百三十二章 “晁義叛變”第五百五十二章 願爲虎倀第三百二十九章 破江匪第三百章 草原之犬第四十七章 生無所生,死無所死第二百五十二章 五萬救國營第二百八十一章 算竈之法第二百六十二章 皇宮歲宴第五百二十四章 鯉州八俠第三十一章 不破,則不立第一百二十四章 官軍都不敢來,居然是殺榜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差拜莊第三百一十四章 殺王第三百五十八章 刺客入蜀第五百零三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章 草原之犬第五百八十一章 五百步內,我見人必殺第六百二十章 來涼州的路上,我拔了一顆老參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擊即殺”第三百一十章 徵北李將的信箋第四百九十三章 雲城死守第一百九十六章 呼延車第二百三十五章 “顛覆王朝”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路漫漫,你我莫問歸期第二百四十三章 只佩服楊將軍大義第一百二十四章 官軍都不敢來,居然是殺榜的第一百六十一章 河州無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敬茶策第八十三章 月頭酒市第二百一十五章 潰軍打莊第五百四十六章 靜待先生妙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姑奶奶不是個雛兒了第一百五十章 辭家破賊第五百八十六章 蜀騎重甲第二百章 生如螻蟻,當立鴻鵠之志第二百五十三章 夜攻長陽
第三百四十七章 浮山一把火第四百八十六章 討賊檄文第三百七十二章 混淆之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去荒鎮第一百七十一章 谷蠡王呼延戈第十章 有驚無險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授之意第六百二十章 來涼州的路上,我拔了一顆老參第三百六十三章 討賊令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邊關的第二封信第九十二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二百八十章 北狄第一智士第三百零三章 天下前三席的智士第四百一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九十章 一樁好生意第四百五十章 斬三張(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河州生變?第五百五十九章 兩個“老友”第二百八十六章 戰略撤退第四百四十九章 斬三張(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涼州“會盟”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東家,你別死的太早!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授之意第三百零三章 天下前三席的智士第二百一十一章 教書與教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點將第五百九十五章 樊大鬍子第十一章 牧哥兒翅膀硬了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入廬城第四百九十章 嚴陣以待的滄州水師第二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五百一十五章 僞帝的傳聞第四百三十四章 爭大義和取天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姑奶奶不是個雛兒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斬三張(六)第四百七十七章 “蘇家女”第六百一十六章 赤身渡江的隱禍第一百零五章 千兩銀子,只取一頭第四百四十八章 籍籍無名的小軍師第二百九十八章 瘋狂的北狄攻勢第四百八十章 “爹”第一百八十八章 背道相馳的老友第一百零七章 喊我一聲少爺?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戰起第七十二章 風雨乍起第三百零三章 天下前三席的智士第三百四十九章 國賊伏誅第四百一十九章 吾王徐牧第十九章 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第三百三十三章 遙想公瑾當年第七十一章 “平安喜樂”第一百一十二章 杳無音信的官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定北侯李府,今夜要見血第七十五章 告訴哥兒,哪個欺負你第四百一十二章 江山之色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宰輔第三百三十三章 遙想公瑾當年第二百四十五章 便叫徐家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涼州兵威第五十六章 七人殺二百騎?第三百零二章 最後的城牆第四百五十三章 斬三張(五)第五百六十七章 西門戰事第五百三十二章 “晁義叛變”第五百五十二章 願爲虎倀第三百二十九章 破江匪第三百章 草原之犬第四十七章 生無所生,死無所死第二百五十二章 五萬救國營第二百八十一章 算竈之法第二百六十二章 皇宮歲宴第五百二十四章 鯉州八俠第三十一章 不破,則不立第一百二十四章 官軍都不敢來,居然是殺榜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差拜莊第三百一十四章 殺王第三百五十八章 刺客入蜀第五百零三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章 草原之犬第五百八十一章 五百步內,我見人必殺第六百二十章 來涼州的路上,我拔了一顆老參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擊即殺”第三百一十章 徵北李將的信箋第四百九十三章 雲城死守第一百九十六章 呼延車第二百三十五章 “顛覆王朝”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路漫漫,你我莫問歸期第二百四十三章 只佩服楊將軍大義第一百二十四章 官軍都不敢來,居然是殺榜的第一百六十一章 河州無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敬茶策第八十三章 月頭酒市第二百一十五章 潰軍打莊第五百四十六章 靜待先生妙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姑奶奶不是個雛兒了第一百五十章 辭家破賊第五百八十六章 蜀騎重甲第二百章 生如螻蟻,當立鴻鵠之志第二百五十三章 夜攻長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