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禽情只自迷(上)

古代中文在書寫上,是沒有標點符號的。但是在閱讀時爲求語氣的順暢,和正確的理解文章意思,依然需要注意文句的起承轉合。讀書人便會在文章中自行加註記號,這就是所謂的‘句讀’,如果不懂句讀,往往會造成誤讀,誤解作者原意。

因此學生入蒙後,需要‘明句讀’,就是學習依靠文章的語感、語氣助詞、語法結構等斷句。但是學會了句讀,依然經常會出現歧義、造成對文章字句的誤解。

比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笑話,主客兩人通過不同的句讀,表達出七種截然不同的意思,令人噴飯。但要換成在公文、在書籍中,這就不再是笑話,而是困擾和錯誤了。

歷史上因爲句讀不同導致的公案比比皆是,最著名的就是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圍繞着其句讀,千年來學者爭執不休。要是當時有標點,爭議自然也就不復存在了。

上輩子習慣使然,陳恪無法忍受一篇文章從頭到尾都沒有標點,因此他讀過的每一本書,都親自標註過‘標點符號’。

在這本《尚書僞經考》的前言中,陳恪說文章需要讀者自行句讀,不僅不便,還會曲解作者的意思,這是寫作者不負責任的表現,要麼就是故意不想把話說明白。爲了避免自己的意思被誤解,也爲了便利讀者。故而他在文章出版時,便提前加註了標點符號。

傳統的句讀符號。包括句號和讀號,相當於標點符號中的句號和逗號。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中。還有‘、’號,和‘()’號,因此古代不是沒有標點符號,只是沒有人將其規範使用罷了。

陳恪在書後做了個附錄,列出了十種常用的標點符號,並將其作用明確標註。

他這樣做。絕不只是爲了避免自己文章的意思被曲解,也並非推廣標點符號那麼簡單。他更深層的用意,體現在《大學》、《中庸》兩篇文章中……

在陳恪原先那個年代,稍稍有點文化的人。便知道《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並稱儒家四書。這四本書構築了儒家的思想體系,塑造了儒生們的精神人格,其重要性如何拔高都無所謂。

然而在北宋這個時期,《大學》和《中庸》尚未獨立成篇,只是《小戴禮記》四十九篇文章的兩篇。對於爲何要將其單獨拿出來,放在《尚書僞經考》之後,陳恪在前言中說道:

自己考證尚書爲僞經,絕非要破壞儒家的文化根基。恰恰相反,自己是爲了朔本清源、弄清先儒的思想體系。故而纔去深入研究,纔會發現僞經。但發現僞經不是目的,弄清先儒的思想體系纔是。

那麼該如何弄清呢?去找《尚書》真經麼?

找到《尚書》真經固然重要,可以讓我們知道,三代到底是什麼模樣。但對於弄清先儒的思想體系,卻沒什麼用處。因爲這是記載歷史的書,且是與先儒無關的歷史。

同樣道理,《春秋》的意義也不大。《周易》主要是卜辭,是占卜之書。《禮記》是禮儀制度的彙編。而《詩經》則是詩歌總彙……所以陳恪總結道。《五經》內容豐富而龐雜,表達的意義不夠集中、明確,無法形成完整的思想理論體系。

那麼如何去弄清先儒的思想體系呢?陳恪主張將《論語》、《孟子》和《禮記》中的兩篇文章《大學》、《中庸》,合併爲《四書》。‘退《五經》進《四書》’,以便讀書人更正確的理解孔孟之道。

好吧,這都是朱熹的觀點,陳恪不過是將他的事業提前了一百年。但這絕對不是簡單的照搬,而是一次對中華民族思想的重塑。

因爲朱熹正是通過爲《四書》作注,將自己的思想注入到儒家經典中,從而使後世的讀書人,接受了理學思想,使整個社會變成了理學社會。

陳恪便是要搶在朱熹之前,用朱熹的方法,把自己的思想注入《四書》,使大宋朝的讀書人,接受自己的思想,繼而改變整個社會。

陳恪知道,這條路比輔佐趙宗績搶皇位,還要困難一百倍。讓別人接受自己的思想,並變成他的思想,實乃這世上最艱難的事情。但無論多難他都得做,因爲老天爺把他送到這裡,興許就是爲了給華夏一個重塑靈魂的機會……

當然,陳恪也知道,此事非朱熹那樣的聖人不能爲,至少以他目前的水平,還是做不到的。不過不要緊,就像他當年,明知道趙宗實是未來的宋英宗,仍然敢支持趙宗績和他爭一爭一樣,陳恪從來不缺乏勇氣和信心。

或者說,他天生就是個膽大妄爲、自命不凡的主,就不信有什麼是自己做不到的……

考慮到讀者的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目前的水平,陳恪沒有一上來,就給《大學》、《中庸》作注,只是將其從《禮記》中完整摘出來……甚至沒有改變其段落次序,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了標點。

步子太大扯到蛋,這些事情要以後慢慢做,不把自己的思想和朱子的思想融會貫通,形成一套適合華夏的新儒學,陳恪是不會貿然註疏的。

不過僅僅是這本加了料的《尚書僞經考》,就足以讓他再次成爲萬衆矚目的焦點了。

汴京城、乃至大宋朝的讀書人,早就知道陳恪在經筵上講《尚書》是僞經,但具體講的什麼,卻不得而知了。許多人不服氣,想要駁倒陳恪、捍衛道統,從而一舉成名。許多人純粹出於好奇,想要看看到底是何高論,竟然對着皇帝和百官連講一月……

無論抱着何等心態,但凡稍稍關心窗外事的讀書人,都動了看看這本書的念頭。而且這本書,還格外好買,幾乎是在第一時間,便出現在汴京城大大小小的書店,最醒目的位置。

過了最多兩三天,洛陽、應天、大名、成都、江寧、蘇州……甚至福州、廣州的書店中,也出現了這本書的影子,而且皆是擺在最醒目的位置。對於如今的陳恪來說,就是一本用腳寫出來的書,他也能用商業手段將其大賣。

大宋朝的文教之盛歷代難及,僅汴京城就有書店三百家,洛陽、江寧之類的大城市,也有上百家之多,結果初版刊行的五千冊,僅夠在各地的書店鋪貨。且只是第一天,就全部賣光。頓時,該書便被書商們吹噓成‘廣受好評、洛陽紙貴’的神作,更加勾起讀書人的興趣。

人就是這樣,你堆一堆放在那兒,可能沒人稀罕,但要是一下賣斷貨,別人弄到你弄不到,就渾身難受。

於是各地的訂單雪片般飛到汴京,彙總起來竟足足有五萬冊之多。幸好擁有此書版權的汴京印書社,早就加班加點的開印,將一車車嶄新的書籍,發往全國各地,這場飢渴營銷,纔不至於弄巧成拙。

所謂‘版權’一詞,就是出自宋朝。這年代,每一頁書都來自一塊雕版,而所有的雕版,都必須先在官府審查登記。檢查沒有犯忌諱的內容後,官府會在邊角空白處,刻下一個印章,證明此書版權受官府的監督保護。任何盜版的行爲,都會受到官府的追究。

爲了保護行業的利益,各地的出版行會,會監督各家書店,不得出售盜版書籍,所以在城市中,基本上沒有盜版書籍出售。但城市之外,還有廣闊的鄉鎮,那裡是官府鞭長莫及、行會有心無力之地。許多專事盜版的黑書坊就藏身其間,生產了大量粗製濫造、別字百出的盜版書。但因爲其便宜,對廣大貧寒士子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他們甚至很清楚,哪家盜版的錯字少、紙質好。

這讓大宋朝寫書的人十分難受,卻又無可奈何。

但對陳恪來說不是問題,他授意汴京印書社,又出了一批簡裝版,專門銷往廣大鄉鎮,價錢賣的比盜版還便宜。誰盜了他的書,算是倒八輩子血黴了……

當然這種反盜版手段,也只限於陳恪這種背靠商業帝國,且出書不爲賺錢、不怕賠錢的傢伙才能用。

好在這書賣的實在紅火,一個冬天,一版再版,精裝、平裝加簡裝,一共賣出二十幾萬冊,創造了大宋朝《十三經》等應試教材之外的銷量記錄。

到了年底,印書社一算,不僅收回了成本,還淨賺了兩萬貫。陳恪一高興,盡數賞給書社員工,算是對他們半年來辛勤工作的獎勵了。

這筆錢可不是小數目,足夠書社上下六百員工,過一個肥年了。自然人人感恩戴德,只是恨得周定坤牙根癢癢:“不是說好了節約開支麼?”

“不能既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吧?”陳恪自知理虧,打個哈哈道:“對了,阿齊茲那廝終於到了,你和我去接一接吧。”

()

第9章 陳希亮第158章 三少爺的劍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155章 生爲備胎的父子倆第318章 雲詭(上)第284章 刺陳(中)第319章 誰主浮沉(下)第305章 談判(中)第329章 皇家武學(上)第131章 歡宴不夜天第320章 蘇家進京(上)第223章 生財之道第33章 在宋朝的幸福生活第224章 違章建築第68章 師表第272章 質疑第126章 無言第56章 小毛驢第306章 使遼(下)第73章 千萬不要得罪讀書人第358章 日食(下)第276章 傳臚(下)第351章 冬(中)第376章 曝光(下)第45章 二郎失戀記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中)第53章 打虎親兄弟第116章 皇帝的苦惱第66章 重寶第283章 困龍(中)第361章 官司(中)第274章 無上光榮!第307章 燕雲(上)第287章 錢荒之解(下)第136章 一個黑幫分子的自白第124章 更拉風的狄元帥!第75章 過堂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下)第152章 史上最強承事郎第224章 違章建築第71章 擅闖民宅第215章 星空第357章 暗戰(中)第325章 醜聞(上)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上)感謝感恩感動以及感想第95章 狄漢臣第320章 蘇家進京(上)第102章 楊家將第35章 給力!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304章 虛張聲勢(下)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下)第二五二章 第371章 狗急跳牆(上)第333章 大師(中)第79章 岳陽樓第202章 客從故鄉來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下)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中)第149章 卻道故人心易變第248章 羣賢畢至第134章 合謀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中)第303章 汴京春寒(上)第352章 和親(上)第266章 拉郎配第63章 蹴鞠第167章 論曲第268章 人憔悴第95章 狄漢臣第329章 皇家武學(下)第192章 璇璣第268章 人憔悴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下)第326章 哀莫大(中)第96章 人樣子第375章 困擾(中)第215章 星空第102章 楊家將第172章 滿江紅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中)第114章 大生意第237章 買地第170章 以其人之道第291章 奇蹟之城(中)第347章 態度(下)第333章 大師(中)第144章 水淹七軍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中)第263章 以彼之道第144章 水淹七軍第32章 茱萸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中)第295章 國際騙子(下)第322章 大宋禁軍(中)第150章 手術第143章 白麪老包第287章 錢荒之解(上)
第9章 陳希亮第158章 三少爺的劍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155章 生爲備胎的父子倆第318章 雲詭(上)第284章 刺陳(中)第319章 誰主浮沉(下)第305章 談判(中)第329章 皇家武學(上)第131章 歡宴不夜天第320章 蘇家進京(上)第223章 生財之道第33章 在宋朝的幸福生活第224章 違章建築第68章 師表第272章 質疑第126章 無言第56章 小毛驢第306章 使遼(下)第73章 千萬不要得罪讀書人第358章 日食(下)第276章 傳臚(下)第351章 冬(中)第376章 曝光(下)第45章 二郎失戀記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中)第53章 打虎親兄弟第116章 皇帝的苦惱第66章 重寶第283章 困龍(中)第361章 官司(中)第274章 無上光榮!第307章 燕雲(上)第287章 錢荒之解(下)第136章 一個黑幫分子的自白第124章 更拉風的狄元帥!第75章 過堂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下)第152章 史上最強承事郎第224章 違章建築第71章 擅闖民宅第215章 星空第357章 暗戰(中)第325章 醜聞(上)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上)感謝感恩感動以及感想第95章 狄漢臣第320章 蘇家進京(上)第102章 楊家將第35章 給力!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304章 虛張聲勢(下)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下)第二五二章 第371章 狗急跳牆(上)第333章 大師(中)第79章 岳陽樓第202章 客從故鄉來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下)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中)第149章 卻道故人心易變第248章 羣賢畢至第134章 合謀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中)第303章 汴京春寒(上)第352章 和親(上)第266章 拉郎配第63章 蹴鞠第167章 論曲第268章 人憔悴第95章 狄漢臣第329章 皇家武學(下)第192章 璇璣第268章 人憔悴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下)第326章 哀莫大(中)第96章 人樣子第375章 困擾(中)第215章 星空第102章 楊家將第172章 滿江紅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中)第114章 大生意第237章 買地第170章 以其人之道第291章 奇蹟之城(中)第347章 態度(下)第333章 大師(中)第144章 水淹七軍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中)第263章 以彼之道第144章 水淹七軍第32章 茱萸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中)第295章 國際騙子(下)第322章 大宋禁軍(中)第150章 手術第143章 白麪老包第287章 錢荒之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