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困龍(中)

戒備森嚴的禮賓館中,大理衛士層層把守外圍,內院則交給了大宋的侍衛*侍衛們得到命令,今天早晨,有重要的客人造訪,不許放任何外人進內院。

內院中,使團的所有官員齊聚一堂,聽這位客人講述大理國的情形。

這個身材不高,皮膚粗糲,但雙目精光閃閃的中年人,名叫張俞,自我介紹是一名常年在大理經商的蜀人。他對大理的情況,不是一般的瞭解,先爲使團衆人,介紹了大理國內,如今劍拔弩張的局勢。然後又介紹起大理國內豐饒的物產:

“大理盛產良馬、每年可以爲朝廷提供上萬匹戰馬;大理出產的甲冑不僅輕便而且堅固,是天下最優良的盔甲;大理的刀劍,因爲當地的鐵質好,所以吹毛透風,無論是堅固還是鋒利,都遠超大宋所產。”

“這麼說起來,大理的軍隊豈不戰無不勝?”見他把大理誇成花,有人不愛聽了,天朝上國的優越感,還是根深蒂固的。

“武器再好,士兵都吃齋唸佛,這仗還怎麼打?”張俞笑道:“而且我說得這些,都不是大理最值錢的物件。”

“那什麼最值錢?”官員們問道。

“錢。”張俞沉聲道:“大理遍地是錢。”

“這……”年輕的官員們尚且覺着有趣,但王珪的臉色,就不那麼好看了。他就算再平易近人。也沒興趣聽過商人在這兒賣嘴皮子:“你倒是抓一把來看看?”

“我還真帶來了。”張俞笑笑。打開隨身帶的一口木箱,拿出一塊塊用紅綢包着的物體擺在桌上道:“諸位打開看看。”

年輕的官員們也被勾起了好奇心,上前把那些紅綢揭開,只見裡面是一塊塊黃綠色、黃褐色、綠褐色的石頭。

“這不些爛石頭麼?”有人笑道:“能當錢使麼?”

“不能,但加工之後就能了。”卻也有識貨的,只見曾布拿起兩塊石頭,互相摩擦亦一下道:“這是銅礦石,而且是品相很高的銅礦石。”

“這位大人識貨!”張俞讚道:“不錯,大理境內,幾乎遍地都有銅礦的存在。而且都是在淺層,易於挖掘。”頓一下,他石破天驚道:“與大理國的銅礦相比,我大宋四大錢監合起來的所有銅儲量。不過九牛一毛。”

登時,屋裡的氣氛不一樣了……

中國是個嚴重缺乏貴金屬的國家,尤其在探採手段不夠發達的古代,缺銀少銅一直是歷代君臣最頭疼的問題。在商業空前發達,經濟空前繁榮的宋朝,這就不只是頭疼,而是要命的問題了……唐天寶年間,每年鑄錢只有三十二萬貫,宋初年的鑄錢量就達到了一百萬貫以上,之後連年增長。到了慶曆年間,這個數字就接近五百萬貫,這還不算鐵錢和交子。

再往後,鑄錢數開始萎縮,不是錢夠用了,而是銅不夠了……

翻開宋朝的歷史,便會發現,大宋朝與嚴重的錢荒相伴始終。而在這個時代,錢荒就是銅荒。爲了緩解錢荒,官府無所不用其極。太祖顯德二年,便頒佈了《銅禁令》,規定民間不得擁有銅器,除了寺廟的某些法器外,其餘銅器全部收繳銷燬。熔鍊造幣。

另外,爲了減少所需銅錢的規模。朝廷還禁止銅錢流入川陝,禁止銅錢外流。可以說是想盡了辦法,卻仍然缺錢。也不知每年鑄那麼多錢,都上哪去了?宋朝人搞不明白,陳恪搞得明白,卻不告訴他們。

但他們能真切的感受到,國家缺錢帶來的危機。對於生長在城市的人來說,他們所見的是市面上因缺少現錢而無法交易,當鋪竟因沒有現金,導致大白天停止營業。農村長大的官員,更能體會缺錢的危害,因爲市面上找不到現錢,農民的產品賣不出去,無法完納賦稅,只得棄逃亡。

王珪曾經擔任過戶部侍郎,對此的體會更加深切。毫不誇張的說,因爲朝廷缺錢,而導致百貨不通,人情窘迫,國庫空虛,每年所鑄之錢,像潑出的水一樣,立馬不見了蹤影。整個國家就像是極度缺水的人一樣,都快要渴死了!

如果大理國真有那麼多銅,如果都能輸送到大宋去,那麼國庫必將充盈,民間也不會缺錢,真正的太平盛世,就要到來了吧!

口水,沒有節操的從好些官員的嘴角淌下。

粗重的呼吸聲中,使團的官員們,徹底明白這張俞,或者陳恪的意思了——大理內亂,大理有大宋的救命靈丹,該怎麼辦還用說麼?當然是趁亂取之了!

“有密旨。”陳恪從袖中掏出一份黃絹,衆官員連忙肅容聽旨,展開道:“着爾等詳看大理銅礦儲量,是否方便運出,是否可以爲我所用。及……若欲取之,計將安出,欽此。”

一片驚詫聲中,衆人終於明白——官家派遣如此大規模的使團前來大理,並非只爲了個儂智高,而是有更重要的目標!

“仲方,你瞞得我們好苦哇,”王珪苦笑道:“離京前,官家曾言道,到了大理,你有密旨宣佈,這纔跟我們說。”

“王公見諒,事關重大,不得不慎重。”陳恪歉意的笑笑道:“來前,官家囑咐,此事必須慎之又慎,一不可輕舉妄動,二不可泄露風聲,下官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我焉能不分輕重?”王珪呵呵一笑道:“跟你開玩笑的。”說着正色道:“說吧,你打算怎麼辦?”

“其實朝廷的諸多問題,無非就是個缺錢。雖然大量增加銅錢供給只是治標、並非治本。但國如一人,之病重矣,需先溫補調養,待身子強健了再治病。”陳恪正色道:“張老闆花了幾十萬貫,用了十二年時間,探出了幾十處銅礦,足夠我大宋挖掘百年。這正是我大宋急需的一劑溫補方子。我輩讀書人,總恨報效無門,現在建千秋之功的機會來了,又豈能錯過?”

“不錯,若大理國真能爲大宋解燃眉之急,此乃天與之,不取必受其咎啊!”王韶馬上激動道。這廝有些英雄病,平生最想開疆拓土,建功立業。就沒有比這樁事,更合他胃口的了。

呂惠卿、曾布、宋端平幾個,也都是隻恨世上無事的性格,自然積極響應。

倒是幾個老成的官員,面現難色道:“這事關國策,豈是我們小臣可妄言?”說完都望向王珪,卻見他在捻鬚沉思……王珪在想,官家和相公這次煞有介事的安排,顯然是有企圖的。若自己毫無作爲回去了,怕是後半生的仕途就要黯淡了。不過官家和相公們都知道,自己爲官向來穩字當頭,爲何要派我來冒這個險?哦,這是叫我收着繮繩,別讓陳恪他們過了火。

想明白來龍去脈後,他望着衆人道:“既然是聖意,我等自然遵從,但在這異國他鄉,想要辦成此事,實在難比登天。”

“把大理變成大宋不就結了?”王韶沉聲道:“這個國家一盤散沙,朝廷只要下定決心,精心籌劃,就不愁拿不下來。”

“休想,”王珪瞪他一眼道:“萬一偷雞不成,可不是蝕把米的問題,是又爲朝廷樹一強敵!”光遼國和西夏,就夠大宋銷魂的了,若再加上個大理,直接就得崩盤。

“硬取確實不好,也沒必要。”呂惠卿道:“我們要的,是這裡的銅礦,又不是這片土地。況且大理到處是蠻族,真要反目成仇,還怎麼採礦?”

“不錯,大理能稱臣便足矣。”曾佈道:“不過道路險阻,這是個大問題。”

他們這一路上是怎麼來的,衆人自然深有體會,想那銅錠多重啊,要是一車車往外運的話,一來風險太高,二來成本太高……不管大理誰當家,都不可能免費給你挖礦,朝廷是要支付合理報酬的。若是運輸成本居高不下,朝廷賠錢鑄錢的話,此事也不可能長久了。

“這個問題我能解答,沒必要走陸路。”張俞道:“大理國水系縱橫,是許多大江大河的源頭,譬如南盤江可通珠江走海運,金沙江可入長江,走河運,都可以大大縮短時間,減少成本,使朝廷從大理辦銅,運回內陸仍然有利可圖。”頓一下道:“當然,這裡的河道都是原始的,需要下本錢整修。”

“說起整修來,其實最簡單的一條道,就是靈渠。”陳恪接話道:“一千五百多前的秦始皇,早就爲我們修好了一條貫通南北的水道,咱們連最後一點困難都克服不了?”

陳恪知道,在八百年後的清朝,雲南的銅產量,佔了全國的九成五以上,所以這件事肯定可以幹!

分割

本月最後一天求月票……()

第211章 老包第250章 王安石第208章 凡事總有例外第49章 比鄰第88章 隨風潛入夜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下)第357章 暗戰(上)第22章 乾股第308章 捺鉢(下)第156章 暖水瓶第298章 真相大白(下)第175章 早朝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下)第301章 全民偶像(上)第258章 雷厲風行第48章 聚首第213章 漫長一夜第121章 撲朔第377章 黯然銷 魂(上)第244章 才子、大儒與奸臣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第318章 雲詭(中)第373章 白龍魚服(上)第324章 真相大白(下)第371章 狗急跳牆(中)第311章 伊人無覓(下)第264章 還施彼身第320章 空額(下)第308章 捺鉢(中)第317章 小妹進京(上)第316章 重逢(下)第257章 決斷第350章 秋 下第297章 滇銅(下)第77章 君欲東去第357章 暗戰(下)第297章 滇銅(上)第302章 狀元島(下)第361章 人選(中)第251章 主考第287章 錢荒之解(中)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下)第332章 經筵(中)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中)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中)第349章 夏(中)第105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310章 金風玉露(上)第112章 小亮哥的情事第182章 大龍頭的寶藏第306章 使遼(中)第262章 水刑第358章 日食(下)第354章 春風得意(下)第304章 虛張聲勢(中)第359章 說客(上)第256章 一羣逆天賊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下)第121章 撲朔第298章 真相大白(下)第56章 小毛驢第275章 殿試(中)第二五二章 第98章 你敢殺我?第68章 師表第297章 滇銅(上)第128章 可憐的三郎第203章 戲裡戲外第57章 送別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中)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中)第124章 更拉風的狄元帥!第158章 三少爺的劍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下)第359章 說客(下)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上)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上)第366章 府尹難當(上)第321章 點兵(中)第261章 判卷第234章 好詩好詩!第202章 客從故鄉來第37章 新火第377章 黯然銷魂(下)第54章 西昆和太學第325章 醜聞(上)第283章 困龍(中)第106章 壽辰第153章 宰相的念頭第285章 獻土(中)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上)第154章 王爺的野望第358章 日食(中)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下)第330章 龍昌期 中第324章 真相大白(中)第150章 手術第141章 天音水榭第110章 汴梁第305章 談判(中)
第211章 老包第250章 王安石第208章 凡事總有例外第49章 比鄰第88章 隨風潛入夜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下)第357章 暗戰(上)第22章 乾股第308章 捺鉢(下)第156章 暖水瓶第298章 真相大白(下)第175章 早朝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下)第301章 全民偶像(上)第258章 雷厲風行第48章 聚首第213章 漫長一夜第121章 撲朔第377章 黯然銷 魂(上)第244章 才子、大儒與奸臣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第318章 雲詭(中)第373章 白龍魚服(上)第324章 真相大白(下)第371章 狗急跳牆(中)第311章 伊人無覓(下)第264章 還施彼身第320章 空額(下)第308章 捺鉢(中)第317章 小妹進京(上)第316章 重逢(下)第257章 決斷第350章 秋 下第297章 滇銅(下)第77章 君欲東去第357章 暗戰(下)第297章 滇銅(上)第302章 狀元島(下)第361章 人選(中)第251章 主考第287章 錢荒之解(中)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下)第332章 經筵(中)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中)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中)第349章 夏(中)第105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310章 金風玉露(上)第112章 小亮哥的情事第182章 大龍頭的寶藏第306章 使遼(中)第262章 水刑第358章 日食(下)第354章 春風得意(下)第304章 虛張聲勢(中)第359章 說客(上)第256章 一羣逆天賊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下)第121章 撲朔第298章 真相大白(下)第56章 小毛驢第275章 殿試(中)第二五二章 第98章 你敢殺我?第68章 師表第297章 滇銅(上)第128章 可憐的三郎第203章 戲裡戲外第57章 送別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中)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中)第124章 更拉風的狄元帥!第158章 三少爺的劍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下)第359章 說客(下)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上)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上)第366章 府尹難當(上)第321章 點兵(中)第261章 判卷第234章 好詩好詩!第202章 客從故鄉來第37章 新火第377章 黯然銷魂(下)第54章 西昆和太學第325章 醜聞(上)第283章 困龍(中)第106章 壽辰第153章 宰相的念頭第285章 獻土(中)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上)第154章 王爺的野望第358章 日食(中)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下)第330章 龍昌期 中第324章 真相大白(中)第150章 手術第141章 天音水榭第110章 汴梁第305章 談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