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苦衷

匡章堅持不改葬他的母親,被舉國唾罵,依舊堅持,那麼讓他如此堅持的苦衷又是什麼呢?

匡章自己是從來沒有在衆人的面前,爲自己辯解過的,但是他的兩個歷史名人的知己--齊威王和孟子,卻是分別說出了自己的見解,揭開了其中的緣由。

齊威王末年,張儀兼任了秦、魏兩國的相國,秦國人借道韓、魏兩國,攻擊齊國。

桑丘之戰的開戰前夕,匡章故意借雙方使者互相來往的時候,變更了部分齊軍的旗幟標記,混雜到秦軍當中,準備內外夾攻,瓦解秦軍的攻勢。

但是齊威王派往前線的探子不明白匡章的作戰意圖,發現瞭如此景象,立馬嚇得回來報告齊威王:“大王,不好啦!匡將軍讓齊軍加入秦軍,要改旗易幟,背叛我們齊人啊!”

左右大臣們也紛紛危言聳聽,朝野上下被恐慌的氛圍籠罩,人人都說匡章真的投降秦軍,要調轉槍頭,跟着秦軍來攻打自己的國家了。

齊威王聽了卻不予理會,探子派去了一次又一次,每次去的人不一樣,帶回來的說法卻是一模一樣,都說匡章要帶領軍隊投降秦國!

就這樣反覆了多次,但齊威王仍舊堅定地信任匡章,朝廷的衆大臣們就不理解了,去問齊威王:“說匡將軍失敗投降的探子,人不相同,言辭卻是一致,爲何大王到此時還不相信,還不發兵前去討伐匡將軍呢?

但齊威王微微一笑,卻是成竹在胸,斷然回答道:“很明顯,匡章所爲根本就不是背叛寡人的行動,寡人爲何要討伐他呢?”

果然,過了沒多久,匡章的戰術大獲成功,秦軍被混進軍營的齊軍士兵和匡章的大部隊內外夾攻,原本戰意就不甚堅決的秦軍一觸即潰。

這一次探子從前線傳來的,和以往的就完全不同了,變成了齊軍大勝的捷報!

朝廷衆大臣紛紛呢大吃一驚,人人交頭接耳,有人就忍不住詢問齊威王了,“大王難道與匡將軍心意相通?何以有此先見之明呀?”

齊威王“哈哈”一笑,大手一擺,說道:“你們這些人啊,都誤解了匡將軍,自以爲耳聽爲實,一天到晚說他的壞話,實則是以訛傳訛,我是壓根也不會相信的!當年寡人任命章子爲將軍的時候,就曾勉勵過他:‘將軍的能力很強,過幾天率領全部軍隊回來的時候,一定要改葬將軍的母親啊!’匡將軍當時堅決拒絕了寡人,寡人卻反而明白了匡將軍的心意!”

左右大臣見齊威王如此說,這才知道原來齊威王當年也勸過匡章!這就怪了,匡章這小子膽子真大呀!竟然膽敢違抗大王的旨意,還能讓大王心悅誠服,從此成爲他匡將軍的腦殘粉了?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齊威王也不弔大臣們的胃口,接着就道出了當年兩人對話的真相--

“當時匡將軍回答說:‘臣並非不能改葬先母,只因臣的先母得罪了先父,而臣父沒有允許臣改葬先母便去世了。臣沒有得到父親的允許,若是擅自做主,改葬了母親,豈不是等於欺騙背棄了亡父的在天之靈?所以臣纔不敢爲亡母改葬!’”

齊威王將匡章的話複述了一遍,搖頭道:“匡將軍的母親,得罪了匡將軍的父親,匡將軍他自己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兒,稀裡糊塗之間,他的父母就都死了!所以匡將軍實際上是不知道,他的父親爲什麼要這麼做,也壓根分不清楚,究竟是誰對誰錯,更是不敢隨意更改父親的決定!不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那都是匡將軍的血肉至親,這也實在是讓匡將軍左右爲難啊!”

看着大殿上的衆大臣都陷入了沉思中,齊威王不由得冷笑一聲,說道:“由此可見,匡將軍作爲人子,被萬人唾罵,尚且不敢欺辱死去的父親,那麼他作爲人臣,難道還會欺辱活着的君王嗎?”

是啊,如果匡章此人心術不正,被舉國百姓罵成了過街老鼠,他哪怕是爲自己考慮考慮,換個自私自利的人,也早就該屁滾尿流地回去把母親改葬了吧?

但他卻仍舊堅守自己心目中的原則,寧願得罪天下人,遭人鄙棄唾罵,也不願意欺騙自己已故的亡父,隨意替自己的父母做主!

他並非不想改葬自己的母親,而是不敢,他連已經死去的父親都不敢欺騙,又怎會欺騙活着的人呢?

孝順不是表面功夫,那些在人前無比孝順,獲得衆人交口稱讚的“孝子”,他的孝心卻未必發自內心,他有可能是被世俗的觀念所壓迫而麻木順從了,也有可能是在做戲。

真正的孝子,是表裡如一,不管人前人後,他的一舉一動都不是爲了做樣子,不是爲了讓人贊他一聲“孝子”,而是發自內心地孝敬自己的父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且不論匡章的這種做法在大衆看來是對是錯,至少由此可以說明,匡章此人是一個正直的人,是一個不會被周遭的輿論壓垮而放棄對父母的忠誠的人,他是一個會堅定奉行自身所堅信的孝順觀念的真正的孝子!

所以說,清醒的人,永遠都是少數派,大多數的人都習慣被大衆的觀念牽着鼻子走,人云亦云,別人說什麼就“嗡嗡嗡”一窩蜂地跟上去,毫無主見,而齊威王不愧爲一代霸主,一代明君,他就是一個清醒的明白人啊!

齊威王的明察秋毫,讓匡章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帶領齊軍打了一場漂漂亮亮的勝仗!

而對於天下人而言,桑丘之戰中秦國的失敗,也導致了張儀連橫政策在齊國的破產,魏國於是罷免了張儀的丞相之位,將張儀驅逐回了秦國,從而爲另外一個縱橫家--公孫衍的合縱,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閒話休提,言歸正傳,那麼匡章在齊國的另一個知己--孟子他老人家,又是如何看待匡章的呢?

儒家崇尚仁愛孝悌,孟子作爲自孔子之後的儒家扛旗之人,對於“孝”之一事,自然是萬分看重的。

因此這個問題,就連孟子的學生都十分地疑惑,因爲孟子的學生也和齊國的所有人一樣,也認爲匡章就是一個不孝之人!

第三百八十九章 困局第三百三十八章 示警第六十九章 參觀第三百九十章 大刀第三百四十六章 魔鬼第八十五章 中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物流第一百七十六章 得失第一百七十九章 散功第七十五章 上黨第一百六十二章 會合第四十章 易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考覈第三百八十八章 指揮第二百〇八章 演技第二百六十二章 逐出第九十九章 採花第三百四十三章 堅壁第一百八十七章 特種第一百二十四章 貓膩第二百九十七章 騙取第二十二章 柔骨第一百二十二章 段毅第七十七章 情報第二百章 瓜分第二百三十三章 結拜第二百〇五章 婚配第一百一十九章 福將第三百五十四章 故意第一百七十四章 套路第三百八十章 出行【元旦快樂】第三百四十八章 公私第二百七十七章 鋒芒第二百〇七章 挑撥第三百八十五章 答案第一章 流星第一百七十七章 姐夫第一百九十五章 刀間第二百二十九章 包場第八十二章 夜訪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場第一百六十二章 會合第三百二十五章 衛滿第一百七十五章 蹭飯第五十八章 絕望第二百七十二章 推翻第二百五十七章 偷窺第八十五章 中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惑敵第七十九章 旦楚第三百〇八章 偷襲第二百章 瓜分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致第三十三章 奇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邀約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視第三百九十二章 忐忑第一百一十二章 樂癡第三百七十八章 防備第一百八十四章 士兵第五十五章 遇襲第四十五章 天問第三百〇八章 偷襲第二百五十二章 運動【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六章 衛君第四十五章 天問第二百五十二章 運動【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四章 調整第一百八十九章 武卒第二百二十四章 辨亭第五十四章 蒙恬第一百八十六章 練兵第八十三章 春祭第二百二十一章 破綻第一百四十八章 管子第七十八章 甲乙第一百七十九章 散功第一百八十五章 火種第九十八章 恩公第二百七十九章 功德第二百五十九章 女紅第二百九十八章 征途第二百二十五章 上仙第七十一章 道別第三百六十七章 新垣第一百八十六章 練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忽悠第三百〇二章 挑釁第三十四章 紅燈第三百二十章 糧倉第一百七十三章 忽悠第二百六十八章 兇行第五十三章 男孩第二十六章 女鬼第三百〇九章 熟人第十六章 挑釁第三百二十一章 棋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貓膩第二百九十六章 成鬆第二百〇五章 婚配
第三百八十九章 困局第三百三十八章 示警第六十九章 參觀第三百九十章 大刀第三百四十六章 魔鬼第八十五章 中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物流第一百七十六章 得失第一百七十九章 散功第七十五章 上黨第一百六十二章 會合第四十章 易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考覈第三百八十八章 指揮第二百〇八章 演技第二百六十二章 逐出第九十九章 採花第三百四十三章 堅壁第一百八十七章 特種第一百二十四章 貓膩第二百九十七章 騙取第二十二章 柔骨第一百二十二章 段毅第七十七章 情報第二百章 瓜分第二百三十三章 結拜第二百〇五章 婚配第一百一十九章 福將第三百五十四章 故意第一百七十四章 套路第三百八十章 出行【元旦快樂】第三百四十八章 公私第二百七十七章 鋒芒第二百〇七章 挑撥第三百八十五章 答案第一章 流星第一百七十七章 姐夫第一百九十五章 刀間第二百二十九章 包場第八十二章 夜訪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場第一百六十二章 會合第三百二十五章 衛滿第一百七十五章 蹭飯第五十八章 絕望第二百七十二章 推翻第二百五十七章 偷窺第八十五章 中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惑敵第七十九章 旦楚第三百〇八章 偷襲第二百章 瓜分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致第三十三章 奇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邀約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視第三百九十二章 忐忑第一百一十二章 樂癡第三百七十八章 防備第一百八十四章 士兵第五十五章 遇襲第四十五章 天問第三百〇八章 偷襲第二百五十二章 運動【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六章 衛君第四十五章 天問第二百五十二章 運動【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四章 調整第一百八十九章 武卒第二百二十四章 辨亭第五十四章 蒙恬第一百八十六章 練兵第八十三章 春祭第二百二十一章 破綻第一百四十八章 管子第七十八章 甲乙第一百七十九章 散功第一百八十五章 火種第九十八章 恩公第二百七十九章 功德第二百五十九章 女紅第二百九十八章 征途第二百二十五章 上仙第七十一章 道別第三百六十七章 新垣第一百八十六章 練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忽悠第三百〇二章 挑釁第三十四章 紅燈第三百二十章 糧倉第一百七十三章 忽悠第二百六十八章 兇行第五十三章 男孩第二十六章 女鬼第三百〇九章 熟人第十六章 挑釁第三百二十一章 棋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貓膩第二百九十六章 成鬆第二百〇五章 婚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