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戈羅恩戈羅自然保護區(Ngorongoro Conservation
Area)位於坦桑尼亞中北部,面積約8萬平方千米。保護區的中南部是世界聞名的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恩戈羅恩戈羅火山以前是圓錐形,250萬年前錐體最後一次爆發,把所有熔岩噴出,錐體頂部下塌成凹穴,形成鑲嵌在東非大裂谷帶上的一隻“大碗”。在地質學上,火山爆發或塌陷而成的火山口,稱爲破火山口,恩戈羅恩戈羅是世界上第六大破火山口。這個“大碗”的寬度達18公里,高度600-700米,總面積達264平方公里。
和東非大部分國家公園一樣,恩戈羅恩戈羅的門票是24小時有效的,我們的計劃是恩戈羅恩戈羅遊玩之後住火山口一宿,然後第二天一早直接去塞倫蓋蒂。這倆公園挨着,而從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到塞倫蓋蒂大門要3個小時,這3個小時依然在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內,算作恩戈羅恩戈羅的門票。呃,也就是說呢,如果我們去塞倫蓋蒂那天,早上8點從住處出發,要中午11點才能算是離開了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那麼我們必須前一天中午11點之後進入恩戈羅恩戈羅大門,否則,超過24小時就要算兩天的門票。
昨天在與愛德華確定今天行程安排的時候,他很費勁地給我們講了很久門票規則,一度說得我們暈頭轉向,直到拿出地圖,才明白原來火山口只是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的一小部分,而從這裡北上去塞倫蓋蒂,要有近3個小時的車程仍在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這讓我們不得不同意今天早上10點鐘出發,11點進入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的建議。哎,這屬於我們功課沒做到家,如果知道這個規則,也許能更合理地安排行程,不會使得在恩戈羅恩戈羅的一天像趕集一般……
這天愛德華繼續話癆,一出發他就開始給我們講起來,他一遍遍地教我們馬賽人念恩戈羅恩戈羅的發音,我們聽着是“咯叻咯叻”,就像漱口的聲音一樣。愛德華說,很多年前馬賽人來到恩戈羅恩戈羅
,他們牛脖子上的鈴鐺不停地發出“咯叻咯叻”的響聲。久而久之,人們便把這個地方稱爲“恩戈羅恩戈羅”啦。其實我之前看過另外的說法,說恩戈羅恩戈羅在馬賽語中是“大洞”的意思,也有說是“太冷了”的意思。不管它爲什麼叫恩戈羅恩戈羅,這都是一個很美的名字!
從住地到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大門要大約45分鐘車程,中間會途經一個觀景臺,可以俯瞰馬尼亞拉湖全景。一路依然是向我們兜售紀念品和手工藝品的當地人,再不久就到了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大門,看慣了阿魯沙、馬尼亞拉那樣的立兩根棍子架起個牌坊就當公園大門的國家公園,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的大門,的確是超級豪華配置了。
進入公園,車子就一直在盤山路上拐啊拐,這天霧氣很大,路邊的松樹若隱若現,松枝上長着苔蘚,掛滿了松蘿。車行30分鐘左右,我們已經到達火山口邊沿的觀景臺。雖然在網上看過很多火山口的照片,但當這樣一個被鑲嵌在地面的大碗出現在眼前時,我依然對自己說:這怎麼可能?
這個“碗”實在是太大了,碗底是一個巨大的草原,中心有湖泊有叢林,雖然早就對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的直徑和深度有所瞭解,但直到站在“碗邊”,我才真正體會到它有多大。我和老公說,什麼碗啊,這明明是一個平底鍋!
我們無法解釋大自然力量的鬼斧神工,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是上天賜給人類的禮物,這個神奇的大碗裡,供養着大量的獅子、斑點鬣狗、藪貓、大象、鴕鳥、犀牛、河馬、角馬、斑馬、羚羊等50多種哺乳動物和200多種鳥類。大部分生活在恩戈羅恩戈羅的動物不需要每年爲尋找水源和新鮮的草場而遷徙,即使是在乾旱季節,火山口內也不缺乏水源。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是整個東非野生動物世界的縮影。
我們舉着望遠鏡對着這火山口使勁地找動物,愛德華已經催我們了。我想愛德華肯定沒見過我們這麼能磨蹭的,每個地方都是拍完風景再拍人,拍完單人拍合影,拍完合影再
用望遠鏡看……
我們車子繼續盤啊盤,遠遠地看到一個個一圈一圈的小村落,這些村落都是被開發了的旅遊景點,只不過這裡的馬賽人不會No money,No
photo,而是一車50刀明碼標價,從迎賓、參觀到購物拍照一條龍服務。儘管商業氣氛濃重,但畢竟參觀馬賽村是最直接地瞭解東非這個最具有代表性的遊牧民族的方式,我們都很期待。
車至村口,村民們排成兩排盛裝迎接,女人們咿咿啊啊地唱歌,男人們在對面表演蹦高,他們都穿着桌布一樣紅紅藍藍的“束卡”,耳朵上大大的耳洞,脖子上戴着珠子做成的飾品,男人們人手一根細棍--這是馬賽男人的標誌,棍不離手。看了一會兒表演,我們每兩個人選一個村民作嚮導,進村參觀。
馬賽村的外圍是一圈帶刺的籬笆,圓圓的房子是牛糞做的,很多房子圍成一個圈,中間是籬笆圍起來的牛圈。晚上的時候,成年的動物會被趕到村子中央以避免野生動物的襲擊,而幼小的牲畜通常在房子裡過夜。我們的馬賽嚮導邀請我們到他家做客,俯身進入房間,這小小的“兩室一廳”其實只有兩張土炕和一個門廳,一張大牀住他和老婆,另外一張牀睡的是孩子們,進門的小“門廳”是小牛住的。我們這才知道爲什麼必須是兩個人配備一個嚮導,因爲人多了房子裡就坐不下了。主人告訴我們,在過去,塞倫蓋蒂大草原是他們的家,他們和角馬們一樣,遷徙於這片土地。但由於野生動物保護的需要,公園劃定範圍內的馬賽人全部遷出,現在,他們再也不能回到塞倫蓋蒂生活。儘管居所相對固定,但馬賽人大多堅持着傳統的生活方式,他們靠放牧爲生,牲畜就是他們的一切,但即便趕上乾旱,自家的牛羊都死光了,也絕對不會吃野生動物,他們和動物們共同擁有這片草原,和諧相處。“那獅子呢,”我問,“你們不是靠獵殺獅子作爲成人禮嗎?”他笑着解釋,因爲動物保護,現在大多數馬賽人已經不再獵殺獅子,很多還成爲獅子保護組織的成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