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腦膜炎

未來的人們,很難理解對於1886年的世界來說磺胺意味着什麼。

雖然在21世紀的時候,因爲磺胺各種各樣的毛病,以及抗生素等藥物的使用,磺胺已經漸漸消失在很多人的視線之中了,但是對於19世紀末的人們來說磺胺無疑就是超級神藥!尤其是這個時代的細菌還沒有受過藥物的作用,耐藥性幾乎爲零的情況下,磺胺的效果更是厲害的驚人!

所以總的來說,約翰的話並沒有太過誇大。

不過沃爾夫岡教授此時可顧不上分辨約翰這些話的真僞,他現在一門心思全都集中到了這三種磺胺藥物的價格和療效上,皺了皺眉頭說道::“也就是說,這一瓶磺胺藥的數量比阿司匹林要少,但是價格最低是十馬克?”

一瓶磺胺藥只有二十粒,但是價格卻在十馬克以上,相比較於五馬克一瓶但是卻有五十粒的阿司匹林來說,這個價格確實要高上許多。要知道,這個時代德國人的人均收入還不到一千馬克,而這些錢要養活自己的妻子、孩子,一瓶十馬克的價格可真是不便宜。

“或許是十五馬克,甚至二十馬克!”

聳了聳肩,約翰笑呵呵的補充解釋道:“目前只是確定它肯定是十馬克以上,但是具體定價多少,要等到最終成本確定下來之後才能知道了。

他當然明白沃爾夫岡教授的顧慮,但是肯定不會因此就定出一個低價格出來。雖然這些藥物幾乎沒什麼研發成本可言,但是約翰卻不會在定價的時候忽略這個因素,畢竟他以後不可能一個人就“發明“所有的藥物。而另外一方面的話。定價高昂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住醫師們的“大手大腳”,讓他們嚴格按照亨氏製藥推薦的劑量使用,從而減少對病人的傷害!

這可不是約翰在杞人憂天。

在真正的歷史上,阿司匹林被拜耳公司製造出來之後,醫師們把它們當成了一種萬能藥來使用。一個病人一天的劑量甚至可以多達二十五片!也就是說,他們兩天就可以像嗑瓜子一樣磕掉一瓶阿司匹林,而醫師們甚至會鼓勵他們吃得更多一些!

約翰沒興趣做普濟衆生的善人,不過同樣希望自己的藥物不會成爲害人的兇手。

沃爾夫岡教授當然不會去想到這一點,不過對於約翰嘴裡說出的價格,他只是稍一糾結之後眉頭很快就舒展開了。他不知道亨氏製藥研發、生產磺胺需要多少成本。不過十幾馬克一瓶的定價雖然很高,但是相對於它的療效來說,沃爾夫岡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

當然,一切都必須在它們真的有效的前提下!

想了一想之後,沃爾夫岡教授突然開口問道:“亨特拉爾先生。您對這種……唔,磺胺藥物真的很有信心嗎?”

“當然!”

抖了抖眉毛,約翰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

“那好!”

深吸了一口氣之後,沃爾夫岡教授沉聲道:“我們的病房裡剛好有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兒,初步診斷結果是腦膜炎……女孩兒的情況非常的不好,恐怕撐不了幾天了,你認爲我們可以現在就用它們試一下嗎?”

剛纔約翰嘆道磺胺嘧啶的適應範圍時,曾經說過腦膜炎就是其中之一。雖然沃爾夫岡教授不知道他事怎麼知道這一點的。不過對於約翰他現在已經是相當的信任,所以下意識的便找出了病房裡現在最危急的一個病例!

“現在?”

突如其來的要求讓約翰心中頓時一驚,不過在沃爾夫岡教授灼灼的目光注視下。他的表情很快就放鬆了下來,點了點頭道:“沒有問題,先生!”

如果真是腦膜炎的話,而且病人病情非常重的話,對於磺胺藥物的第一次臨牀應用確實是個極大的考驗。要知道,哪怕在一百多年後腦膜炎也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醫師們稍有不慎都會導致病人的死亡,何況在這個時代?

不過……

現在可不是糾結病人的病情是不是太重。藥物能否起到效果的時候,出於一名醫師的職業責任感。約翰不允許自己爲了確保藥物的成功而放棄救治病人!

只不過在微微猶豫了一下之後,約翰突然接着說道;“沃爾夫岡教授,可以讓我看一看她的病歷資料嗎?另外,我還想親眼見一下病人,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是重新檢查一下,可以嗎?

“檢查病歷資料?重新檢查?”

聽到這個要求之後,沃爾夫岡教授的臉色一沉,眉頭頓時又皺了起來。

自己已經確診了的病人,一個外科醫師竟然想要重新檢查?這對於內科學教授來說無疑是一種質疑,同樣也是嚴重的挑釁!哪怕沃爾夫岡教授非常看好約翰,而且兩人私下裡的關係也相當不錯,這個要求依然是讓人難以接受……

“沃爾夫岡教授,您千萬別誤會!“

眼看到內科學教授一臉的陰沉,約翰也明白自己恐怕是說錯話了,連忙擺了擺手陪笑道:“我並沒有質疑您的診斷的意思,不過……“

“不過什麼?“

微微眯起雙眼,沃爾夫岡教授冷聲追問道。

心中暗暗嘆了口氣,約翰無奈的解釋道:“教授,您應該知道我在一年前曾經發表過一篇論文,是有關椎管內穿刺技術的吧?“

“啊?嗯,我看過那篇論文,非常的有意思。”

先是微微一怔,沃爾夫岡隨即就點了點頭。自從把第一個急性闌尾炎的病人推薦到外科之後,沃爾夫岡教授就開始關注起了約翰的所有研究,論文是肯定都看過的,只不過因爲了解還不太多的緣故,像椎管內穿刺技術他一直都用在病人身上過。現在突然聽約翰提及這種技術,沃爾夫岡這纔回憶起那篇論文,約翰在其中可是很清楚的說明過,抽取腦脊液檢查對腦膜炎的重要作用!

想起此事之後,沃爾夫岡教授的臉色頓時緩和了許多。

而趁着對方臉色好轉的機會,約翰馬上就接着說道:“教授,我想您應該也知道我在外科樓有一個實驗室,專門用來做血液和細菌學的檢查吧?“

“當然知道!“

這一次沃爾夫岡教授沒有任何猶豫,馬上就點了點頭。

那個被約翰命名爲檢驗科的小實驗室,在夏洛特醫院可以說是相當有名的,因爲這是第一次有人在醫院裡設立一個實驗室。而且沃爾夫岡教授還知道,每當有做完闌尾切除術的病人出現感染跡象,這個檢驗科的人都會對他們進行細菌培養,聽起來似乎還挺有道理的……

微微一笑,約翰接着解釋道:“我個人認爲,給腦膜炎的病人做血象檢查和細菌培養,將是非常有利的診斷證據。如果您不介意的話,我想這個病例就可以嘗試一下……”

“可以!”

這一次沉吟了片刻之後,沃爾夫岡教授最終站起身,答應了約翰的請求。

如果約翰只是在質疑他的診斷結果,那麼就算脾氣再好、兩人關係再密切,沃爾夫岡教授恐怕也無法接受這種侮辱。但是如果對方提出了全新的檢查手段,利用的是他還未曾理解的椎管內穿刺術和血象檢查等手段,那他的反應就沒有那麼激烈了。

好奇心和求知慾,內科學教授可是從來不缺的。

不過正準備帶着約翰去病房的時候,沃爾夫岡教授有些好奇的問道道:“亨特拉爾先生,聽起來的話,你對腦膜炎似乎也有研究?”

“呃……以前研究過一段時間,哈哈。”

揚天打了一個哈哈,約翰含含糊糊的應了一句。

作爲一名外科醫師,約翰前世確實很少接觸到腦脊髓膜炎這種疾病,不過腦袋裡面好歹存的有相關的知識,知道的恐怕不比這個時代的內科醫師們少多少。當然,或許他的診斷經驗沒有沃爾夫岡教授那麼豐富,但是別忘了,約翰的手下有着全歐洲第一個檢驗室,同時他還是椎管內穿刺的發明者,不管是做血象和腦脊液檢查,還是做細菌學的實驗,恐怕都是這個世界上的獨一份!

所以無論怎麼看,約翰都有着十足的信心。

對於約翰的回答沃爾夫岡只是目光閃爍了幾下,之後便點點頭道:“好吧,亨特拉爾先生,我們現在就可以去病房看那位年輕的病人,不過我希望你能明白一點,那就是這種磺胺藥恐怕是她最後的希望了……”

“我明白的,教授!”

深吸了一口氣,約翰表情嚴肅的沉聲道。

他當然非常的清楚,沃爾夫岡教授所謂的情況嚴重是什麼概念,那意味着如果自己不插手干預的話,那女孩兒的命運幾乎已經註定了!

只不過對他來說,一方面是出於醫師的責任感,碰到這種情況時不容退縮,而另外一方面的話,他對磺胺藥物也有着很大的信心!磺胺嘧啶比較容易通過血腦屏障,本來就是腦膜炎的首選藥物之一,如果診斷確定的話把人救回來的機率還是不低的……()

第9章 嘆息第3章 1916年年底第51章 畫展第26章 拒絕第30章 疫苗第5章 畢業第34章 ABO血型第11章 無線電的消息第34章 發展第五十二章第18章 出處第14章 必須給第十一章第32章 退休第39章 焦點第17章 資金準備第20章 轉讓股份第7章 教材和儀器第8章 辭呈第4章 準備與等待第21章 無線電和陰極射線第22章 誕生第40章 投資第2章 1894第11章 病人第十三章第6章 製成第23章 重回外科第12章 干涉第15章 青黴素與磺胺第21章 另一種新藥第15章 青黴素與磺胺第14章 找見第45章 漢冶萍第38章 成交第23章 世界最早的檢驗室第20章 聘請第33章 古怪的事情第39章 般配第53章 買畫第8章 兩個牛人第60章 病歷第4章 最優秀的第26章 轉讓第23章 作用第49章 第二篇論文第二十二章第18章 到訪第48章 投資的對象第35章 中國的亨特拉爾財團第20章 聘請第15章 關係第45章 心肺復甦第1章 愛迪生的信第13章 電池第11章 發現第四十五章第5章 副主任第16章 醫學院第32章 出診第1章 黃金時代第36章 轉讓第5章 付出與收穫第31章 現代法醫鼻祖?第19章 恫嚇第10章 落幕第20章 課堂第1章 離開第32章 二戰第39章 政治資本第23章 論文和雜誌第51章 開幕第55章 追隨第15章 最好的時代第27章 多事第三十五章第13章 股份第64章 局麻和大樓第3章 漢堡的壞消息第1章 愛迪生的信第31章 現代法醫鼻祖?第47章 期待第42章 信任第46章 翻臉第60章 養牛第六章第29章 不爽第6章 伍德羅?威爾遜第1章 留學歐洲第三十六章第11章 未雨綢繆第31章 上海第24章 戰爭第27章 耐心第36章 代價第6章 選科第3章 新家第27章 宴會山的邀請剛發現少了一章第6章 拖拉機
第9章 嘆息第3章 1916年年底第51章 畫展第26章 拒絕第30章 疫苗第5章 畢業第34章 ABO血型第11章 無線電的消息第34章 發展第五十二章第18章 出處第14章 必須給第十一章第32章 退休第39章 焦點第17章 資金準備第20章 轉讓股份第7章 教材和儀器第8章 辭呈第4章 準備與等待第21章 無線電和陰極射線第22章 誕生第40章 投資第2章 1894第11章 病人第十三章第6章 製成第23章 重回外科第12章 干涉第15章 青黴素與磺胺第21章 另一種新藥第15章 青黴素與磺胺第14章 找見第45章 漢冶萍第38章 成交第23章 世界最早的檢驗室第20章 聘請第33章 古怪的事情第39章 般配第53章 買畫第8章 兩個牛人第60章 病歷第4章 最優秀的第26章 轉讓第23章 作用第49章 第二篇論文第二十二章第18章 到訪第48章 投資的對象第35章 中國的亨特拉爾財團第20章 聘請第15章 關係第45章 心肺復甦第1章 愛迪生的信第13章 電池第11章 發現第四十五章第5章 副主任第16章 醫學院第32章 出診第1章 黃金時代第36章 轉讓第5章 付出與收穫第31章 現代法醫鼻祖?第19章 恫嚇第10章 落幕第20章 課堂第1章 離開第32章 二戰第39章 政治資本第23章 論文和雜誌第51章 開幕第55章 追隨第15章 最好的時代第27章 多事第三十五章第13章 股份第64章 局麻和大樓第3章 漢堡的壞消息第1章 愛迪生的信第31章 現代法醫鼻祖?第47章 期待第42章 信任第46章 翻臉第60章 養牛第六章第29章 不爽第6章 伍德羅?威爾遜第1章 留學歐洲第三十六章第11章 未雨綢繆第31章 上海第24章 戰爭第27章 耐心第36章 代價第6章 選科第3章 新家第27章 宴會山的邀請剛發現少了一章第6章 拖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