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未雨綢繆

1895年7月,日軍在臺灣遭遇重大挫折。

精良的武器、充足的彈藥加上不畏生死的軍民,臺灣讓志得意滿的日本人吃盡了苦頭,也讓不少人看到這個島國的虛弱。與清政府一戰,耗盡了他們的精氣神兒,以至於短短一個月之內就在臺灣傷亡了四千餘人。

與此同時,約翰?亨特拉爾也回到了遙遠的東方。

當然不是他本人回去,而是亨特拉爾銀行在這次戰爭前後大放光芒。藉着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以及精準預料到最終的結果,亨特拉爾銀行在東亞賺的盆滿鉢滿。而等到馬關條約簽訂之後,這家銀行和其他列強們背道而馳,並不看好日本人可以迅速佔領臺灣,因此又狠狠撈了一筆,最終讓亨特拉爾銀行進入到了人們的視線之中。

因爲起步較晚的緣故,亨特拉爾銀行雖然經過一番瘋狂併購,徹底成爲了紐約三大銀行之一,但是因爲底蘊較淺,還不能跨州開展業務。但是在約翰的指引和老亨特拉爾的支持下,銀行卻開始向海外進發,先後在英國、新加坡、香港和上海開辦了分行,這次一口氣在中日戰爭中咬了一大口!

這一筆錢,約翰也早就計劃好了用途。

“簡單來說,就是買地!”

再次面對着中年白人的時候,約翰的表情顯得十分冷漠:“我需要在上海購置大量的地產,並且改一些房子,而你的授權額度,就是這次在東亞收穫的所有利潤!”

“什麼?!”

聽完約翰的話之後,中年白人頓時驚呼了起來:“先生,那,那可是一大筆錢!如果全部用來在上海買地的話……上帝,您是要把公共租界給買下來嗎?”

由英國租界和美國租界合併而成的公共租界,面積可是有一萬多畝啊!

“不,當然不是。”

眉頭微微一皺,約翰擺手道:“我需要你們精心挑選三塊地皮,第一個挑便宜又便利的地方,面積要大,我要用來蓋工廠;第二要在公共租界內,位置要好,但是地方不用太大;我要用來建造住宅和俱樂部;最後一塊選在租界外的地方,地方一定要大,而且最關鍵的是與第二個的距離不能超過一英里!買下來之後,按照我提供的圖紙給我建造……不用着急,慢慢來,多花幾年沒關係,我不急用。”

“呃……”

愣了一愣之後,中年白人不解的問道:“先生,我能問一下它們將來是要做什麼用的嗎?您知道,知道了用處我才能更好的安排。

深吸了一口氣,約翰點了點頭沉聲道:“我打算建兩所學校,一所中學,一所大學。”

“學校?!”

聽到這個答案之後,中年白人又一次的驚叫了起來……

……

“……約翰,你不會是要在上海建分校吧?”

收到下屬報上來的消息之後,老亨特拉爾把外孫你給叫了過去,分外不解的問道:“在上海購置那麼一大片土地,還要蓋那麼多房子……孩子,你到底想要做什麼?”

“或許,您可以看做對未來的投資!”

聳了聳肩,約翰隨口回答道。

這個回答讓老亨特拉爾越發的迷惑了,他皺着眉頭低聲道:“投資?未來?你的意思是未來上海的地價會大漲?可是,清國不是剛剛在戰爭中失利嗎?“

“地價?”

聞言微微一怔之後,約翰隨即啞然失笑道:“外公,我說的投資未來和地價沒有關係!”

眼見外公神情似乎有些不悅,約翰趕忙坐過去一些,耐心的解釋道:“外公,雖然清國新敗,而且要賠一大筆錢給日本人,但是那個國家畢竟太龐大了,這一點沒有誰比我更清楚了……”

絞盡腦汁,約翰用自己那點兒可憐的歷史知識糊弄着自己的外公。

建學校這種事兒就不用多說了,約翰純粹就是爲了給中國培養人才,雖然近幾年沒有招生的計劃,但是提前買好地皮,然後慢慢的開始籌劃建造,就省的到時候一切都要從頭開始了。

至於說建住宅的話,就是給將來派去上海的教師們準備的。

歷史上外國人在中國辦的學校以教會學校居多,多數都是爲了傳教,但是也有少部分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籌辦的協和醫學院,主要目的是爲了慈善。但是無論何種目的,辦學校都是要花錢的,而且開銷相當的大!除了地皮、樓房等硬件設施之外,師資力量同樣非常重要。這個時代的中國極度缺乏本土的人才,所以基本上所有教師都要從外引進,比如說協和醫學院的教師們,都是洛克菲勒用高薪從美國吸引去的。

建造那些住宅,約翰就是給教師們居住的。

除了高薪和足夠的尊重之外,約翰必須給這些人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安心在上海生活下去。可以說這些提前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準備工作,都是未來必須的。

“至於工廠的話,我想開兩家。”

發現外公沒那麼容易被說服,約翰暗暗嘆了口氣,連忙把話題轉到了實業上面:“一個是麪粉廠,一個是紡織廠,我想這些就不用給您多解釋了吧?正好我們這兩年收購了一些機器製造工廠,機器還可以用自己家的……”

“唔,這個想法倒是不錯!”

稍稍考慮了一下之後,老亨特拉爾終於點了點頭。

從去年戰爭開始,老亨特拉爾就已經開始注意起東方的情況了,自然知道如果在上海開辦這兩家工廠的話,只要管理好,幾乎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只不過……

看着一臉淡定的外孫,老亨特拉爾的眼中卻閃過一抹黯然。

其實老亨特拉爾自己心裡也很清楚,如果要說機會的話,這年頭的美國機會可比遠東多多了。遠東那片地方,缺少足夠的基礎設施,缺少相應的人才,連最基本的工人都缺乏,以自己外孫的本事,美國纔是最能發揮他能力的地方。因此不管他說的如何天花亂墜,本質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地方是約翰曾經生活了十幾年的地方,也是自己女兒伊麗莎白埋骨的地方。

對於這一點,老亨特拉爾心知肚明。

渾然不知道自己猜錯了外孫心思的老亨特拉爾,很快就點點頭道:“好吧,就按照你所想的去做吧!反正用的錢都是這次從東亞賺到,用在那裡倒也是正好……不過約翰,我聽說那個古老的帝國對外十分排斥,現在就進去是不是早了點兒?”

“嗯,我知道,所以現在買地什麼的只是在準備而已。”

默然許久之後,約翰眼中閃過了一抹苦澀。

如果一切按照歷史的記載前行的話,幾年後,撼動清朝根基的那場戰爭就會發生。在那場戰爭中,美國人只不過是打醬油的,約翰自然就更不可能去影響什麼了。所以他能做的,只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了……(。)

第30章 中國第17章 破傷風第9章 倫琴第4章 出兵第7章 空院第5章 援助第47章 不是天才第23章 邀請函第10章 幹了那杯霍亂的權威第55章 佔便宜第47章 期待第52章 算計第6章 怪物第24章 抵岸第17章 政治第18章 想做的,能做的第45章 兩邊第11章 醫院不掙錢?第13章 講述第30章 最珍貴的禮物第十五章第四十一章第6章 李斯特第38章 金礦第1章 冠軍第49章 先看這一章,再看前一章第9章 一百美元第68章 哪一棟?第26章 施瓦茨第18章 卡內基第35章 中國的亨特拉爾財團第11章 醫院不掙錢?第二十章第45章 規矩第10章 老友第70章 圓滿第23章 最好的那一個第44章 訪客第1章 改變世界第13章 迫不及待第38章 未來醫學工程第32章 輸血第29章 各方反應第13章 考慮第30章 目標第61章 脫離第20章 壓痛第10章 發展第37章 在意與不在意第32章 輸血第59章 半邊天第24章 法語第36章 巔峰第五十三章第6章 選科第25章 電話第28章 布里斯特夫人第63章 巴爾的摩第41章 免疫學第43章 擺出來第36章 新柏林大學第13章 變革第28章 皇帝第33章 籃球第39章 襲擊第45章 唐突第33章 海德堡第21章 成本第23章 竣工第6章 選科第21章 攤牌第14章 必須給第7章 試駕第三十一章第51章 大學聯盟第29章 辦法第5章 第一個目標第33章 輸血與放血第8章 一千馬克的驚喜第40章 切入點第39章 突如其來的信第34章 阿司匹林第65章 邀請第17章 資金準備第14章 噩耗第49章 等待第二十二章第十三章第14章 邀請第2章 期待第5章 協議第19章 重組第十八章第47章 解決第2章 新俱樂部第23章 邀請函第14章 噩耗第7章 血管吻合術第38章 現代醫學教育體系第65章 幹吧
第30章 中國第17章 破傷風第9章 倫琴第4章 出兵第7章 空院第5章 援助第47章 不是天才第23章 邀請函第10章 幹了那杯霍亂的權威第55章 佔便宜第47章 期待第52章 算計第6章 怪物第24章 抵岸第17章 政治第18章 想做的,能做的第45章 兩邊第11章 醫院不掙錢?第13章 講述第30章 最珍貴的禮物第十五章第四十一章第6章 李斯特第38章 金礦第1章 冠軍第49章 先看這一章,再看前一章第9章 一百美元第68章 哪一棟?第26章 施瓦茨第18章 卡內基第35章 中國的亨特拉爾財團第11章 醫院不掙錢?第二十章第45章 規矩第10章 老友第70章 圓滿第23章 最好的那一個第44章 訪客第1章 改變世界第13章 迫不及待第38章 未來醫學工程第32章 輸血第29章 各方反應第13章 考慮第30章 目標第61章 脫離第20章 壓痛第10章 發展第37章 在意與不在意第32章 輸血第59章 半邊天第24章 法語第36章 巔峰第五十三章第6章 選科第25章 電話第28章 布里斯特夫人第63章 巴爾的摩第41章 免疫學第43章 擺出來第36章 新柏林大學第13章 變革第28章 皇帝第33章 籃球第39章 襲擊第45章 唐突第33章 海德堡第21章 成本第23章 竣工第6章 選科第21章 攤牌第14章 必須給第7章 試駕第三十一章第51章 大學聯盟第29章 辦法第5章 第一個目標第33章 輸血與放血第8章 一千馬克的驚喜第40章 切入點第39章 突如其來的信第34章 阿司匹林第65章 邀請第17章 資金準備第14章 噩耗第49章 等待第二十二章第十三章第14章 邀請第2章 期待第5章 協議第19章 重組第十八章第47章 解決第2章 新俱樂部第23章 邀請函第14章 噩耗第7章 血管吻合術第38章 現代醫學教育體系第65章 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