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袁大頭去世與巴黎和會召開,對約翰來說都是最優先的大事!

自從歷史走上了另外一條岔路,袁大頭放棄皇位而選擇了和亨特拉爾財團的條件之後,雙方的合作一直都很愉快。袁大頭得到了大量的貸款和先進的武器,進而鞏固了北洋的地位,甚至生命也延續了兩年多;而亨特拉爾財團則獲得了強力的政府支持,無論工業、金融還是教育,在中國的發展都是一帆風順!

因此對於袁大頭的去世,約翰還是相當遺憾的。

不過幸好接任的是曾經在德國留學的段祺瑞,也是政府與亨特拉爾財團合作的強力支持者,約翰還是相當放心的。而且約翰更加看中的是這傢伙的強硬,歷史上派心腹徐樹錚趁俄國內亂收復蒙古的事情,約翰可一直都記在心上……

約翰慶祝自己生日的同時,兩封電報從紐約發往北京。

一封是唁電,哀悼袁大總統的離世,一封則是賀電,祝賀段大總統的上臺。而在明面的兩封電報之外,亨特拉爾財團的擁有者又給段祺瑞寫了兩封親筆信,用自己的方式爲新總統送上了自己的賀禮……

……

“噝……”

看完了手中的第一封信,段祺瑞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把信遞給了身邊的幕僚:“一億美元!這位亨特拉爾先生真是好大的手筆!”

剛剛接任的段祺瑞,再清楚不過一億美元意味着什麼了。

歷史上的北洋政府名聲糟糕至極,除了開始的袁大頭稱帝之外,後續府院之爭、軍閥混戰等等都讓人詬病不已。雖然後來不少人爲北洋翻案,比如說政策開明啊,鼓勵工業啊之類的,但是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擺在那裡,就是赫赫有名的北洋政府完全就是靠借錢維持的!

一個簡單的對比,就可以說明一切。

以後來的民國政府爲對比,1937之前民國政府總計借債三億多法幣,來源主要是英法德三國,主要投向了鐵路和農業;而北洋政府統治時期外債十五億多大洋,百分之四十三用於軍隊上,正好也是向日本貸款的數字!

當然時代不同,確實不能簡單的對比。

而且有了亨特拉爾財團投資的大量工廠企業,還有一戰巨大的刺激,中國的經濟狀況比歷史同期已經好很多了,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也有了翻三倍的增長。但是薄弱的底子可不是那麼好補的,可想而知約翰?亨特拉爾先生一口氣提供的一億美元,相當於兩億多大洋的巨資,對於剛上臺的段祺瑞到底意味着什麼!

而且……

中國這幾年的發展雖然快,但是統一全國耗費的資金更多!

這幾年袁大頭一直都在努力着,雖然在亨特拉爾財團的全力支持下,中央政府無論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強大無比,遠不是地方上那些勢力能夠相比的,但是想要讓他們乖乖的放下手中的權力和軍隊,而不是名義上歸屬於中央政府統治下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江浙以及它們輻射的地區還好,亨特拉爾財團的勢力幾乎已經遍及各個方面,但是像西北、西南和南方革命黨勢力根深蒂固的地區,收回來就要靠水磨工夫了。

軍事統一最快,但是在亨特拉爾先生的勸說下,袁大頭選擇了和平統一的道路。

爲了達到這個目標,中央政府每年都要產生大量的赤字。比如說,強大的軍隊想要產生足夠的威懾力,首先要能快速的開往各個地區,所以這幾年鐵道部每年都要投入巨資,修建到南方,到西南,到東北的鐵路;爲了讓地方勢力老老實實的聽話,中央政府還要維持每年的大額撥款,用來整編他們的軍隊,發展地方的經濟……

“而且,依然沒有任何政治條件!”

快速看完了手中的電報之後,幕僚也是一臉喜色的笑道:“和以前一模一樣,總統,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有了這一億美元的資金,咱們安排那些回國的軍人就不用愁了……”

“是啊!”

深吸了一口氣,段祺瑞的臉上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歐洲的戰爭既然徹底結束,中國勞工和遠征軍回國的計劃自然就擺上了檯面。按照和協約國達成的協議,從1918年4月份開始,勞工和遠征軍將會分批撤退回國,直到8月全部撤回,撤退費用什麼的都由英法等國提供。

中國政府要做的,就是考慮如何安置這些勞工和軍隊。

這可不是歷史上二三十萬的勞工,要知道兩年的時間裡面,中國向歐洲總計提供了兩百萬勞工和一百二十萬軍隊!等他們一批批迴國之後,光是安置他們就足以讓任何一個政府爲之頭疼不已!

實際上,兩百萬勞工是最好解決的,雖然到歐洲的時間又長又短,但是在協約國技術工人奇缺的情況下,他們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一些培訓,其中至少五十萬人已經轉變成了成熟的技術工人。對於現代工業急速發展的中國來說,這些人的安置根本就不用愁,各地蓬勃興起的工廠就能消化掉很大的一部分。

唯一讓人發愁的,是數量近一百萬的軍隊!

中國派往歐洲的遠征軍總數多達一百二十萬人,而殘酷的戰爭也讓這些部隊損失慘重,三十六萬人陣亡,十四萬人傷殘!也就是說,未來幾個月回國的軍人數量高達八十多萬人,其中還有十四萬是殘疾!

光是陣亡和殘疾軍人的撫卹金,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陣亡的首次發放兩百大洋,以後家屬每年獲得一百大洋,爲期十年;殘疾的首次發放一百大洋,以後每年五十大洋,爲期二十年。這個數字並不算高,但是光是第一年就需要將近一億大洋的一次性投入,而隨後每年也要四千萬大洋。對於中國政府來說,這個負擔實在是太重了……

就算戰爭賠款能補上,也要等人家賠給自己不是?

“不過……這位亨特拉爾先生可真有錢啊!”

高興過後,段祺瑞忍不住感嘆道:“我們這麼大的一個國家,人口有數萬萬之多,舉國之力想要拿出一億美元也是非常艱難的事情,這位亨特拉爾先生卻能輕描淡寫的給咱們,而且還是無息貸款……這纔是真正的富可敵國啊!”

“呵呵,是啊。”

點了點頭,幕僚輕笑道:“對於這位亨特拉爾先生來說,一億美元還真算不得什麼大數字,要知道光是歐洲的這場戰爭,他賺到的錢恐怕就要十倍還要多了!”

“哦?十倍?!”

聽到這句話之後,段祺瑞忍不住瞪圓了眼睛。

“最少十倍,恐怕還不止!”

深吸了一口氣,幕僚耐心的解釋道:“您要知道,亨特拉爾財團幾乎就是他的個人產業,而在這次的戰爭中,他們幾乎壟斷了協約國的飛機、坦克和無線電供應,光是這些就能賺幾億美元了吧?更別說亨特拉爾財團還向他們提供了大量的礦產加工品、橡膠和炸藥等等,這些都是最緊俏的戰爭物資……哦,對了,咱們中國向協約國提供的所有產品,他們也賺了一成的利潤,您自己算算……”

“噝……還真是!”

稍稍一想之後,段祺瑞又倒吸了一口冷氣!

亨特拉爾財團的收入多少他不知道,但是中國這幾年賣給協約國多少東西段祺瑞卻有些譜——光他知道的數字,就不會少於十億美元!也就是說,光是從中國的貨物出口中,亨特拉爾財團至少賺了一億美元!

想到這裡,段祺瑞忍不住苦笑了起來:“看起來,這一億美元不過是把賺我們的錢又給返回來了而已啊!”

“呃……話也不能這麼說。”

搖了搖頭,幕僚輕笑道:“雖說他們從中賺取了一些差價,但是……如果不通過亨特拉爾財團,而是直接賣給英國人和法國人的話,這些貨物的價格肯定會被壓到很低,還不如交給亨特拉爾財團。畢竟咱們在英法面前,可沒有那位先生般的強勢啊!”

“唔……”

沉吟片刻之後,段祺瑞緩緩的點了點頭。

他不是蠻不講理的人,自然明白幕僚的話不是沒有道理,因此笑了笑之後,段祺瑞對手中的第二封信更加的期待了。迅速的拆開了這封信,段祺瑞一目十行的掃了一遍,隨即在幕僚的目光注視下表情大變,臉上浮現出了震驚的神色……

第29章 百日皇帝第四十三章第15章 前夜第17章 資助第18章 到訪第15章 補液第45章 兩邊第40章 老牛吃嫩草第28章 奧地利第37章 新方法第1章 成了第1章 黃金時代第17章 噩夢第9章 命名與推廣第69章 轉向第28章 另一個想法第26章 拒絕第38章 金礦第1章 荷蘭人的殖民地第五十五章第45章 收穫第13章 要求第37章 加蓋一層第32章 贈送第27章 消毒與麻醉第70章 圓滿第6章 前夜第21章 百萬馬克第59章 歡迎加入第11章 懷疑第18章 兩位大人物第13章 變革第39章 焦點第3章 隨後第二十五章第31章 醫學第33章 訪客第28章 決定第24章 刺激徵第31章 分拆第20章 兩篇論文第34章 經濟危機第62章 屍體第4章 麻煩第40章 準備離開第10章 X線第36章 我的名字第29章 大蕭條第16章 邀請第20章 課堂第3章 新家第五十三章第52章 印象派第40章 投資第38章 亨利?福特第9章 命名與推廣第47章 橡膠第7章 血統第8章 惡魔隨着北風來第15章 搶先第17章 檢查第24章 孤獨第2章 報紙第15章 卡爾斯魯厄大學第31章 交權第17章 辦法第49章 第二篇論文第11章 柏林大學第49章 等待第3章 對抗第28章 覬覦者第九章第38章 成交第23章 重回外科第9章 大樓第15章 不容易的目標第18章 上帝的禮物第67章 獨一無二的夜景第22章 龐大的數量第57章 同歸於盡第31章 醫學第60章 養牛第10章 席勒家族第57章 同歸於盡第20章 無人的小船第9章 邀請第44章 鍊鋼第45章 漢冶萍第8章 危機第58章 一言爲定第3章 改道第三十八章第25章 爆發第5章 確定第60章 病歷第13章 兩個大人物第14章 政客與金主第30章 時代的序幕第五十二章
第29章 百日皇帝第四十三章第15章 前夜第17章 資助第18章 到訪第15章 補液第45章 兩邊第40章 老牛吃嫩草第28章 奧地利第37章 新方法第1章 成了第1章 黃金時代第17章 噩夢第9章 命名與推廣第69章 轉向第28章 另一個想法第26章 拒絕第38章 金礦第1章 荷蘭人的殖民地第五十五章第45章 收穫第13章 要求第37章 加蓋一層第32章 贈送第27章 消毒與麻醉第70章 圓滿第6章 前夜第21章 百萬馬克第59章 歡迎加入第11章 懷疑第18章 兩位大人物第13章 變革第39章 焦點第3章 隨後第二十五章第31章 醫學第33章 訪客第28章 決定第24章 刺激徵第31章 分拆第20章 兩篇論文第34章 經濟危機第62章 屍體第4章 麻煩第40章 準備離開第10章 X線第36章 我的名字第29章 大蕭條第16章 邀請第20章 課堂第3章 新家第五十三章第52章 印象派第40章 投資第38章 亨利?福特第9章 命名與推廣第47章 橡膠第7章 血統第8章 惡魔隨着北風來第15章 搶先第17章 檢查第24章 孤獨第2章 報紙第15章 卡爾斯魯厄大學第31章 交權第17章 辦法第49章 第二篇論文第11章 柏林大學第49章 等待第3章 對抗第28章 覬覦者第九章第38章 成交第23章 重回外科第9章 大樓第15章 不容易的目標第18章 上帝的禮物第67章 獨一無二的夜景第22章 龐大的數量第57章 同歸於盡第31章 醫學第60章 養牛第10章 席勒家族第57章 同歸於盡第20章 無人的小船第9章 邀請第44章 鍊鋼第45章 漢冶萍第8章 危機第58章 一言爲定第3章 改道第三十八章第25章 爆發第5章 確定第60章 病歷第13章 兩個大人物第14章 政客與金主第30章 時代的序幕第五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