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旗幟

籌建一所醫學院,在未來肯定是個龐大的工程。

事實上因爲醫學這個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它的專業雖然很少,但是開設的課程卻極多,需要大量的教師和足夠的教學實驗室,所以投資比較大。而且僅僅擁有一個學校是無法解決教學問題的,因爲最後一年的實習需要在醫院裡進行。而教學醫院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將是決定醫學生最後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所以在衡量一家醫學院的綜合實力時,往往還要把它的附屬醫院也給計算進去,畢竟這些醫院裡的醫師們也算是學校的教師。

因此完全新建一所醫學院,真的相當的困難。

但是偏偏在未來的21世紀,生命科學的重要性是無與倫比的,擁有一家醫學院是很多頂級大學夢寐以求的事情。所以像清華大學這樣以工科著稱的頂級大學,在文科、理科領域發力之後,很快就把目光放在了醫學院上面,而且直接盯上了國內最頂尖的協和醫學院。

只不過可惜的是,協和這樣的醫學院畢竟不是清華可以一口吞下的。

所以在經歷了幾年的糾纏之後,清華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己發展醫學院,開始在這個領域加大投入。但是當這座國內最有名的大學放眼四顧的時候,才失望的發現,北大、協和、首醫和301並沒有給它留下機會,京城中的三甲醫院幾乎已經被瓜分完畢了……

沒有好的附屬醫院。怎麼發展醫學院?

並不到頂尖的醫學院,同城的頂尖醫院又被其他學校瓜分完畢,這對一所大學來說無疑使非常痛苦的事情。而像清華一樣境遇的。還有同樣老牌的名校如南開大學、上海同濟大學等。

當然,這是對頂級大學而言的。

還有一些地方上的小學校就相對容易多了,公辦的可以從專科升到本科,民辦的可以招聘一些醫學院的畢業生,然後找幾個比較出名的老教授或者校長之類的大腕,也可以籌建起了一所可以招生的學校。只不過教育質量,還有未來學生的就業之類的情況。那就……

呵呵。

不過說到底,這是21世紀的情況。

21在美國籌建一所醫學院肯定比中國要難得多。投入也要巨大的多,但是在19世紀末的時候,準確的說在1893年之前的話,就完全是另外一個概念了。

一所醫學院而已。有什麼難的?

因此在聽了約翰的提議之後,托馬斯的臉上一點兒驚訝的表情都沒有,只是有些爲難的說道:“可以倒是可以,不過約翰,如果按照你的方案來籌建一所醫學院的話,恐怕每年又要投入相當一筆錢,這個開銷的話……”

“醫學院的開銷,我自然會另外單拿出來。”

不等托馬斯的話說完,約翰很乾脆的就給出了答案。他當然知道對方在顧慮什麼。畢竟醫院現在每天都在虧錢,甚至可以說是在燒錢,這要是再養一個醫學院的話。很難說年終那個數字將會大到什麼程度了!

“好,那我就沒問題了。”

聽到約翰的這番回答之後,托馬斯頓時鬆了一口氣道。

他早就知道約翰有建一所醫學院的念頭,並且也覺得如果長遠考慮的話,亨氏綜合醫院確實非常適合支撐起一家醫學院的教學任務。說白了,托馬斯知道約翰讓自己做醫院的院長是必然的事情。但是醫學院那邊的話肯定就沒他的事兒,因此如果細考慮的話。作爲亨氏綜合醫院不久後的院長,托馬斯必須要保證不會拖累醫院的發展……

從始至終,兩人誰都沒提是否有實力開辦醫學院的問題。

在19世紀的時候來探討這個問題,尤其是對於約翰這樣擁有數十名歐洲留學生的人來說,是毫無意義的,或者更準確一些來說,1888年在美國開辦醫學院本身就不需要什麼太高的條件,很容易就能做到。

這一切,自然和這個時代特殊的情況有關。

未來除了極少數國家之外,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實行醫師准入制度,也就是說必須要完成規定的醫學教育,然後通過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獲取行醫資格。經濟越發達的國家,在這方面的要求就越高,比如美國本土的醫學院要求只有拿到大學本科學位之後才能報考,而畢業後還要參加住院醫師培訓,最後才能擁有行醫資格。

中國的執業醫師制度,也在隨着時代的變遷而發展着。

之前中醫佔據統治地位的時期自不必說,包括後來教會醫學院大肆興起,以及國人自辦的現代醫學院出現,其實執業醫師制度都沒有過。而在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製度出現了之後,隨着醫學教育的逐步發展,這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比如說以前可以報考的成人高考、自考,後來不能報考了,還有那些職業技術學院和非醫學專科學校的醫學類專業學生等等,也不再允許報考,以前有希望轉向醫師的法醫、基礎醫學、預防等專業,後來也幾乎都沒有了希望……

時代的進步,就是在這些細微的變化中一點點體現了出來。

好吧,習慣性的扯遠了。

回到1888年的紐約,這個時代的美國人可不會有多少人來關心醫師執業資格的問題,反智浪潮和美國本土高等教育的缺憾,註定了在這個時代提所謂的職業資格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且從本質上來說,美國的醫學院基本上也教不出符合要求的畢業生——1910年的弗萊克斯納報告非常明確的說明了這一點。

看看同時代的美國醫學院,就知道他們的情況何等惡劣。

哈佛大學醫學院在十幾年前纔開始了改革,增加了醫學生們學習的年限和要求,而在此之前,他們招收的學生並不被要求認字,他們的醫學教授甚至不會使用顯微鏡——這是同期最好的醫學院校之一。而對於大多數小學校來說,擁有七名“教授”就可以開業收學生,每人每年100美元的學費是教授們生活的來源,而在醫學院裡,這些學生甚至只需要完成前後十個月的學習,就能昂首挺胸的出去給人看病了。

直到1893年,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成立開始改變這一切。

想到這裡,約翰的眉頭輕輕一挑,嘴角忍不住彎起了一個美妙的弧度:“三年的時間來籌備,足以建起一所高水平的醫學院,而且絕對能趕在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之前招收第一屆學生!而相比之下,我可以給這所醫學院更大的投資,更大的規模,還有更先進的理念……呵呵,美國醫學高等教育改革的旗幟,看來註定是要留在紐約了……”()

第17章 噩夢第55章 無題第15章 卡爾斯魯厄大學第11章 病人第34章 學生與實驗第17章 政治第29章 另一份報告第47章 報價第70章 圓滿第28章 墮胎者第6章 李斯特第11章 有意思第3章 自行車第十五章第十八章第25章 新模式第60章 病歷第13章 愛德華?胡美第36章 手術與想法第29章 兩本書第5章 畢業第45章 朱爾典第30章 中國第20章 形勢第16章 又見卡內基第2章 報紙第50章 迴歸第24章 護士學校第24章 轉移第20章 聘請第27章 亨特拉爾莊園與東方廚師第3章 準備第13章 考慮第18章 到訪第15章 前夜第56章 提前的計劃第1章 離去第47章 不是天才第26章 拒絕第12章 留下第23章 南丁格爾第3章 徵兆第36章 勃朗寧第36章 我的名字第50章 大方第54章 拜耳第1章 1893第7章 試駕第32章 新外科時代第31章 弗萊克斯納報告第30章 放棄第17章 政治第9章 倫琴第10章 大事第11章 漢堡第7章 試駕第8章 臨時邀請第33章 讓我們開始吧第16章 里程碑第36章 新柏林大學第15章 交易第6章 製成第21章 三大發現第二十七章第6章 下場第43章 佈置第12章 H&B第二十六章第7章 血管吻合術第30章 放棄第17章 達成合作第21章 條件第20章 無人的小船第8章 失落第13章 第一第23章 重要決定第45章 訂婚?第44章 殺手鐗第25章 新模式第37章 同船第8章 失落第20章 瘋狂的數字第1章 1891第29章 辦法第18章 引導第27章 賺錢了第三十七章第6章 下場第51章 逼迫第22章 授權第47章 期待第43章 1901第17章 電報第31章 盡力第32章 洛厄爾第3章 戰爭第72章 請求第30章 扭轉第12章 具備第8章 一百三十年前的手術
第17章 噩夢第55章 無題第15章 卡爾斯魯厄大學第11章 病人第34章 學生與實驗第17章 政治第29章 另一份報告第47章 報價第70章 圓滿第28章 墮胎者第6章 李斯特第11章 有意思第3章 自行車第十五章第十八章第25章 新模式第60章 病歷第13章 愛德華?胡美第36章 手術與想法第29章 兩本書第5章 畢業第45章 朱爾典第30章 中國第20章 形勢第16章 又見卡內基第2章 報紙第50章 迴歸第24章 護士學校第24章 轉移第20章 聘請第27章 亨特拉爾莊園與東方廚師第3章 準備第13章 考慮第18章 到訪第15章 前夜第56章 提前的計劃第1章 離去第47章 不是天才第26章 拒絕第12章 留下第23章 南丁格爾第3章 徵兆第36章 勃朗寧第36章 我的名字第50章 大方第54章 拜耳第1章 1893第7章 試駕第32章 新外科時代第31章 弗萊克斯納報告第30章 放棄第17章 政治第9章 倫琴第10章 大事第11章 漢堡第7章 試駕第8章 臨時邀請第33章 讓我們開始吧第16章 里程碑第36章 新柏林大學第15章 交易第6章 製成第21章 三大發現第二十七章第6章 下場第43章 佈置第12章 H&B第二十六章第7章 血管吻合術第30章 放棄第17章 達成合作第21章 條件第20章 無人的小船第8章 失落第13章 第一第23章 重要決定第45章 訂婚?第44章 殺手鐗第25章 新模式第37章 同船第8章 失落第20章 瘋狂的數字第1章 1891第29章 辦法第18章 引導第27章 賺錢了第三十七章第6章 下場第51章 逼迫第22章 授權第47章 期待第43章 1901第17章 電報第31章 盡力第32章 洛厄爾第3章 戰爭第72章 請求第30章 扭轉第12章 具備第8章 一百三十年前的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