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扭轉

軍事實力對比的劇烈變化,徹底改變了遠東的形勢!

在持續與亨特拉爾財團交好併合作數年之久,並且徹底絕了做皇帝的念頭之後,袁大頭終於得到了亨特拉爾財團毫無保留的支持!這些支持除了總數超過一億五千萬美元的低息貸款、數量龐大的軍火之外,更重要的是南方很多省份的表態。在經營了十幾年之後,亨特拉爾財團在江浙地區擁有着龐大的影響力,還有湖北和湖南地區也不小,這都讓袁大頭喜出望外。

這些地區,也是亨特拉爾財團在經濟和軍事上滲透最爲厲害的地方。

經濟上就不用多說了,亨特拉爾財團投資的工廠如今已經走出了江浙滬,衝進了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地區。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些工廠並不是由亨特拉爾財團直接建立,主人都是那些從美國留學回來的中國人,他們有着亨特拉爾銀行在資金上的支持,有亨特拉爾洋行價格低廉的機器設備和技術支持,還有亨特拉爾體系技工學校培養出的合格工人,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工業關係網!

可以說這些工廠的稅收,支撐了幾個省政府的運轉。

除了經濟上之外,亨特拉爾財團在中國創建的學校已經多達一千四百餘所,除了中小學之外,每年可以培養出十萬熟練工人和四千多名大學生,這都是一股龐大的力量!

更可怕的是,亨特拉爾財團在軍隊中的影響力也逐步壯大。

無論南方那些革命黨們控制的地區,還是北洋政府的軍隊裡面,出身於西點軍校和德國軍官學校的新式軍官越來越多,數量已經超過了一千人。而且由於能力上的突出,他們以絕對優勢壓過了本土軍校以及留日軍官,成爲了中國軍隊中的絕對新銳!

這些所有的資源,都是亨特拉爾財團軟實力的體現。

因此當亨特拉爾銀行和洋行強硬的表示,將會繼續向中國政府提供鉅額低息貸款,並且低價供應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後,英國人、法國人和俄國人在亨特拉爾財團的壓力下迅速發表聲明,這一切都是屬於正常交易,各國政府將不進行干涉——他們這樣做的代價,就是亨特拉爾財團在未來一年之內,不會向德國人銷售或轉讓任何技術和裝備!

說白了,英國人慫了。

法國人首都都被攻下,俄國人在東線被德奧聯軍打得潰不成軍,他們當然沒有實力再管東方的那點兒破事兒。至於說英國人的話,如今也是怕極了亨特拉爾財團的新型武器,畢竟光是在法國戰場,英國人已經損失了超過三十萬人,其中死亡和被俘的超過十五萬人……

憤怒欲狂的日本人,徹底的麻爪了。

日本的海軍確實足夠強大,但是戰艦不可能跑到陸地上和中國人作戰。光是依靠陸軍的實力,別說日本現在只有三十萬陸軍,就算是規模擴大一倍甚至兩倍,面對擁有強大陸上力量的北洋政府,他們又有什麼用處?

而且……

隨着時間的流逝,亨特拉爾財團依然在不停的武裝北洋政府!

更多的坦克和飛機,更多的大炮和步槍正從北美運往中國,爲此亨特拉爾財團甚至寧願減少對英法的銷售。而南方江浙、武漢等地十年間建立起來的重工業基礎,也讓中國有了武裝自己的力量。在亨特拉爾財團的支持下,漢冶萍如今的年鋼產量已經高達十九萬噸,武漢兵工廠的勃朗寧步槍年產量超過五萬支,北洋軍工廠的產量也超過了兩萬支,子彈產量更是超過了六千萬發……

時間拖得越久,日本就越不可能在陸地上戰勝中國人!

別忘了,現在的中國還不是二十年後那個經歷了無數軍閥混戰的中國,而日本也不是二十年後那個看似強大無比的日本!

在還沒有發一戰的戰爭財之前,日本是個欠債12億美元的債務國,工業也不夠發達。如今日本的鋼鐵年產量不過二十幾萬噸,gdp和歐美列強相比更是低的嚇人。面對着工業巨人亨特拉爾財團,或許在經濟總量上日本人更強大一些,但是如果論起影響力,論起工業實力,尤其是論起科技實力,亨特拉爾財團甩了日本人二十年!

所以當袁大頭簽訂那份協議開始,一切都已經註定了。

這一點在十五天後得到了最後結論,不甘心失敗的日本艦隊逼近了青島,而在距離海岸線十公里的時候,他們遭到了三批一百四十架轟炸機的空襲!

有史以來,這是第一次針對海軍艦隊的空襲!

雖然以目前的技術而言,攜彈量和威力都不可能對戰艦造成什麼太大的傷害,但是在沒有任何防空力量的前提下,上千枚炸彈傾瀉而下,一百多人傷亡的現實還是讓日本海軍嚇得魂飛天外,迅速撤出了轟炸機的飛行距離。

一個月後,中日兩國達成了最終的協議。

在英國人的調停下,日本人終於接受了中國參戰,德國人向其投降的事實,軍事力量全面撤出中國。而中國政府則尊重日本在華的利益,維持不變。

消息傳出之後,中國一片沸騰。

藉着這次大好機會,拋棄了稱帝念頭的袁大頭聲望高漲,終於有時間梳理國內的各項事務了。而且經過了湘雅醫院醫師們調理之後,他的身體也好了很多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在亨特拉爾財團的支持下,北洋政府也有了解決各類問題的龐大資金,更重要的是有了全國無敵的軍事力量,也讓袁大頭開始了真正的統一步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下,遠東發生的一切似乎都無關緊要。

唯有身處在這個地區的國家才明白,短短一年的時間裡,遠東的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日本人當然不甘心自己的失敗,立刻便總結了經驗,開始投入大量資金研發屬於自己的汽車、坦克和飛機,爲此甚至不惜減少了自己在工業和海軍上的投入。而在隨後的十年乃至二十年間,他們取得了巨大的收穫,比如說經歷了中國轟炸機的威脅之後,日本海軍認識到了空軍的力量,十年後建成了本國第一艘簡陋的航母……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至於說中國,也完全走上了另外一條道路。

對外,在日本人退卻之後,中國沒有了任何威脅。對內,沒有了袁大頭的稱帝鬧劇,聲望極大提高,並且獲得鉅額貸款的北洋政府迅速強大了起來。而且在亨特拉爾財團的號召下,最爲富裕的江浙地區也開始支持北洋政府,進而影響到了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地區——其他省份的軍閥雖然不甘心,但是他們已經沒有力量蹦躂了。

混亂了十年的中國,終於迎來相對穩定的時代!

而這個時候,恰恰是歐洲最爲混亂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在原本的歷史上,日本人接着這次世界大戰的機會,從一個負債國一躍成爲了債權國,賺取了龐大的利益,徹底站穩了東亞強國的位置。但是這一次,他們因爲在中國戰略的失敗,發狠把更多的資源用來強大自己的陸軍,減少了對工業的投入。

但是正好相反的是,中國這一次走在了前面。

由於約翰?亨特拉爾的精準“預測”,提前數年佈局,在江浙以及周邊地區投資了上百家大型工廠,並且全面引起了美國的先進設備和技術,並且培養出了大批的熟練工人。因此在歐洲大戰正酣,揮舞着鈔票滿世界購買物資的時候,在亨特拉爾財團的統一調配至下,已有的工廠全速運轉,更多的新工廠被建造,更多的工人完成培訓,中國的工業實力就像是吹氣球一樣膨脹了起來……

第13章 講述第2章 期待第35章 基石第49章 合作第2章 1894第10章 幹了那杯霍亂的權威第7章 機會第38章 議定第39章 焦點第10章 解聘第14章 老闆娘第25章 爆發第53章 合作第10章 大事第31章 交權第46章 翻臉第48章 投資的對象第45章 收穫第36章 新柏林大學第45章 訂婚?第27章 改良破宮產術第十六章第48章 重磅交易第2章 報紙第1章 1893第57章 兩篇論文第19章 電力公司上市第33章 籃球第23章 竣工第27章 學生們第15章 關係第28章 奧地利第39章 失望第32章 出診第43章 編輯的爭論第21章 攤牌第16章 爲難第57章 我的醫院第1章 1891第27章 改良破宮產術第29章 庚子退款第18章 條件第13章 上市第35章 捐贈第24章 轉移第46章 卡內基第58章 一言爲定第4章 準備與等待第27章 醫學中心第22章 龐大的數量第37章 新方法第二十二章第1章 改變世界第28章 墮胎者第31章 醫學第46章 眼光第62章 屍體第21章 救國之法第29章 庚子退款第27章 改良破宮產術第8章 失落第56章 溫暖第52章 算計第51章 開幕第39章 博物館第30章 規範化第45章 漢冶萍第20章 無人的小船第29章 兩本書第20章 課堂第9章 確認第8章 到了第19章 恫嚇第26章 爭論第39章 失望第52章 禮物第1章 黃金時代第2章 報紙第35章 開玩笑?第31章 分拆第四十二章第28章 另一個想法第50章 巨大的機會第12章 古怪的問題第30章 婚事第30章 現代外科的時代第61章 脫離第12章 圖書第17章 奇蹟第15章 瑟琳娜第12章 阿德里安教授第22章 龐大工程第27章 藝術愛好第26章 爪哇島的試驗第54章 20萬馬克第44章 興趣第15章 瑟琳娜第17章 會長第2章 八篇論文第15章 搶先
第13章 講述第2章 期待第35章 基石第49章 合作第2章 1894第10章 幹了那杯霍亂的權威第7章 機會第38章 議定第39章 焦點第10章 解聘第14章 老闆娘第25章 爆發第53章 合作第10章 大事第31章 交權第46章 翻臉第48章 投資的對象第45章 收穫第36章 新柏林大學第45章 訂婚?第27章 改良破宮產術第十六章第48章 重磅交易第2章 報紙第1章 1893第57章 兩篇論文第19章 電力公司上市第33章 籃球第23章 竣工第27章 學生們第15章 關係第28章 奧地利第39章 失望第32章 出診第43章 編輯的爭論第21章 攤牌第16章 爲難第57章 我的醫院第1章 1891第27章 改良破宮產術第29章 庚子退款第18章 條件第13章 上市第35章 捐贈第24章 轉移第46章 卡內基第58章 一言爲定第4章 準備與等待第27章 醫學中心第22章 龐大的數量第37章 新方法第二十二章第1章 改變世界第28章 墮胎者第31章 醫學第46章 眼光第62章 屍體第21章 救國之法第29章 庚子退款第27章 改良破宮產術第8章 失落第56章 溫暖第52章 算計第51章 開幕第39章 博物館第30章 規範化第45章 漢冶萍第20章 無人的小船第29章 兩本書第20章 課堂第9章 確認第8章 到了第19章 恫嚇第26章 爭論第39章 失望第52章 禮物第1章 黃金時代第2章 報紙第35章 開玩笑?第31章 分拆第四十二章第28章 另一個想法第50章 巨大的機會第12章 古怪的問題第30章 婚事第30章 現代外科的時代第61章 脫離第12章 圖書第17章 奇蹟第15章 瑟琳娜第12章 阿德里安教授第22章 龐大工程第27章 藝術愛好第26章 爪哇島的試驗第54章 20萬馬克第44章 興趣第15章 瑟琳娜第17章 會長第2章 八篇論文第15章 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