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蕭條

從1922到1930,全世界都是一片繁榮。

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讓全世界迎來海軍假日時代。從軍備競賽中脫身出來,除了英國經濟一直沒什麼起色之外,其他各國都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就連戰後受到了制裁的德國也不例外。

美國、中國和德國,成爲了這十年的勝利者。

中國從1922年開始了大規模建設,從鋼鐵到水利,從電力到造船,從遍地開花的輕工業到精工製造的軍工業,一如歷史上改革開放後的中國一樣,艱辛而快速的發展着。憑藉着亨特拉爾財團的幫助和中國人的辛勤勞動,1930年的時候他們就完成了十年計劃的目標,創造了另一個美國奇蹟!

美國人自不必說,戰爭收益和信貸消費讓他們飛上了天空,而充滿活力的發明創造讓他們不斷增強,甩開歐洲越來越遠了。

法國人靠着戰爭賠款做起了高利貸的生意,加上他們在世界各地廣闊的殖民地,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就連戰敗的德國人,也成爲了贏家。更新換代的設備和技術,讓他們的產品充滿了競爭力,慢慢在英法的重壓下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國家的力量在不斷的恢復、增長,民間的科技水平也沒有隨着戰爭失敗而落後,反而在某些人的刺激下不斷前行。

列強中比較失意的,是日不落帝國和大日本帝國。

英國人的工業實力一直在衰落,有了殖民地的龐大市場,資本家們不願意更新設備和技術,而戰後各方面的龐大壓力也讓他們喘不過氣來;日本人在失去了大陸市場之後,同樣也被大陸龐大的陸軍力量所驚嚇,一度拼命的發展他們的飛機和坦克,直到1925年的時候才幡然醒悟。只不過這個時候一戰的最佳時機已經過去,而因爲發展軍備失去的時間已經再也無法找回,隨着中國十年計劃的推進,他們在工業力量上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唯一佔據優勢的海軍,也在大量的德國人抵達中國之後,差距變得沒有那麼驚人了……

不過表現最爲出色的,依然是龐大無匹的亨特拉爾財團!

1926年,亨特拉爾廣播公司第一臺商用七英寸電視機研製成功,1929年成本降低到四百美元一臺,發佈後立刻轟動全美;1930年10,第一個電視廣播系統在紐約建成,一千四百名亨特拉爾財團的員工們觀賞了第一個新聞節目、第一個音樂節目,第一個超短電視劇,第一個談話類財經節目,第一個商業廣告……

1925年,亨特拉爾化工研製出氟利昂,新式冰箱的發明水到渠成。1926年,亨特拉爾實驗室發明磁帶錄音機和複印機,1927年,亨特拉爾電器公司成立,從此電視機、電冰箱和汽車一樣,成爲美國富裕階級的標配。

1930年2月,亨特拉爾化工發明尼龍。同年4月的紐約街頭,五名模特向世人展示了尼龍製成的絲襪,再次引發轟動。短短一年之後,亨特拉爾化工生產的尼龍絲襪遍及美國,並且遠銷歐洲和遠東,爲他們帶來了龐大無比的利潤……

……

無數足以影響人類生活的發明,從亨特拉爾的實驗室走向工廠,然後成爲千家萬戶的一部分。而在這個過程中,亨特拉爾財團再一次像戰爭發生前那樣的爆發了,他們拼命地擴大生產,滿足着無數人的需要。

這些是廣爲人知,還有很多是普通人不知曉的。

鑑於亨特拉爾財團武器公司在戰爭中的驚人表現,美國政府加大了對他們的監管。無論連任的肯特還是1929年上臺的另外一位總統阿肯斯特先生,都不允許他們遊離在軍隊的監管之外。所以當亨特拉爾系列的戰鬥機和轟炸機一再突破極限,當他們的新型坦克在試驗場奔馳,當第一艘排水量超過六萬噸,可以容納超過一百架飛機的航空母艦完成設計,卻礙於條約無法生產的時候,只有極少數人才知道,一戰中威名赫赫的亨特拉爾財團依然處於世界軍備的巔峰!

在世界一片喧鬧聲中,1930年到了。

歷史上影響最爲深遠的大蕭條遲到了,但是它沒有打算缺席這個世界,於是在1930年的5月,它最終還是邁着堅定的腳步來了。

這一天,紐約證券交易所崩盤了。

所有的銀行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擠兌風潮,絕大多數銀行都遭到了重擊!在一戰結束後的十年中,美國依靠每年十幾億美元的對外貸款和投資維持着繁榮的景象,而過度貸款是這個時代美國銀行的普遍特徵。唯有亨特拉爾銀行在約翰的命令下,一直持着穩重的政策,並且從兩三年前就開始收縮、收回貸款,儲備了巨量的現金……

一直保持穩健政策的亨特拉爾銀行和亨特拉爾保險公司,成爲了危機中唯一的亮點。

不過讓人遺憾的是,亨特拉爾財團旗下的其他公司就沒有那麼好運了,在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衝擊下,包括亨特拉爾汽車、亨特拉爾化工等超級明星企業也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原本暢銷的產品開始積壓,部分已經賣出去的貨物無法收回貨款,同時還有更多下了訂單的客戶寧願支付違約金也要取消訂單……

到了1931年春天,亨特拉爾財團旗下各家公司開始大規模減產。

尤其是那些生產汽車、冰箱、電視和錄音機等“奢侈品”的工廠,更是除了少部分工人之外,其他大部分都被勒令開始休長假。只不過和其他工廠相比,亨特拉爾財團的工廠更加有人情味一些,即使對於這些休長假的工人,工廠也會給一些微薄的收入,再加上從1924年開始實施的強制儲蓄和保險政策,保證他們可以用最低的生活水準度過這艱難的五年。這種極具人情味的行爲,被其他工廠工人們深深羨慕的同時,也讓亨特拉爾財團成爲了最佳僱主的代表。

隨後在1931年夏天,亨特拉爾財團開始在美國開始了大規模的救濟行動。

無數原本要被農場主們燒掉、扔掉的農產品,被亨特拉爾財團低價購買,然後運到城市中,數以千計的救濟站被他們建起來,向那些乞討者、破產者們進行施捨。短短一年的時間,亨特拉爾財團就在這項工作上投入了兩千三百萬美元!

龐大的救濟行動,當然也給亨特拉爾財團帶來了巨大的聲望!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面,因爲亨特拉爾財團在一戰中的巨大獲利招致了許多敵人,同時民衆們也多有不滿,因此輿論和民間都時常抨擊,即使戰爭過去了十幾年也沒有徹底消停下來。但是這次亨特拉爾財團在危機中的表現卻讓很多人扭轉了態度,約翰?亨特拉爾先生原本就已經處在巔峰的聲望條,瞬間又加長了不少……

危機從美國開始,迅速蔓延到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除了計劃體制下的蘇聯之外,從日本到英國,從法國到德國,1930年和1931年都先後進入到了危機狀態並不斷深入。不同的國家受到的傷害不同,英法因爲有龐大的殖民地還好,但是像德國、奧地利和日本這樣的國家,瞬間便被扔進了地獄之中。

從一戰時起,日本的日子就沒有好過過。

在原本的歷史上,一戰是日本最好的機會,但是戰爭結束後立刻便迎來了空前的危機。缺乏競爭力的日本瞬間被歐美的工業品沖垮,從工業到農業持續衰退,龐大的逆差讓日本人只能依靠貸款度日,光是1923到1927年就借債將近十億美元,好不容易有所起色時又開始了經濟危機。再加上1923年損失慘重的關東大地震,這讓日本經濟徹底崩潰了,軍國勢力先是看了看西邊的大陸,然後又無奈的目光轉向了東南亞……

西邊的中國,已經不是日本人能妄想的了。

龐大的陸軍從未減弱過他們的力量,甚至爲了應對日本和蘇聯的威脅,中國人的陸軍實力還在不斷的增強。這些年通過與亨特拉爾武器製造公司的合作,以及大量德國頂尖人才的加盟,中國人甚至設計出了自己的飛機和坦克,雖說弱於英法美等國,但是也不是日本人能比的。

更關鍵的是接着日本人虛弱的這幾年,中國人已經建起了自己的海軍!

海軍假日時代的到來,讓各國都停止了修建新的戰艦,但是中國人卻不在這個限制之中,因此他們從亨特拉爾造船廠訂購了兩艘戰列艦,一艘航空母艦和數十艘其他艦艇,而且亨特拉爾造船廠還不顧日本的反對,賣給了中國多達三十二艘潛艇!

漫長的十年時間,讓中國人建成了一隻真正的海軍!

更加讓日本人抓狂的是,這支海軍的建立幾乎全部依靠貸款,始作俑者正是可惡的亨特拉爾財團!而正是因爲這隻海軍的存在,讓日本徹底失去了西進的可能性,反而還要擔心臺灣和琉球的安全,畢竟這些年隨着中國力量的增強,國內收回這些領土的呼聲高漲,如果不是有英法等國幫忙壓着,恐怕兩國早就有摩擦了。

這次超級大蕭條,中國受到的影響最小。

甚至可以說,在歐美列強們紛紛陷入到蕭條之中,日本人經濟陷入崩潰的時候,中國成爲了世界唯一一個經濟依然還在增長的國家!

第31章 醫學第10章 席勒家族第15章 來客第1章 1891第33章 古怪的事情第6章 拖拉機第17章 破傷風第3章 阻礙第3章 漢堡的壞消息第23章 最後第38章 未來醫學工程第9章 重啓留美第30章 現代外科的時代第41章 免疫學第12章 兩萬美元第65章 邀請第5章 競爭對手第13章 愛德華?胡美第5章 傳奇之路第24章 劃時代的發現第二十二章第2章 首富第58章 打算第25章 新模式第30章 扭轉第15章 來客第34章 經濟危機第24章 旁觀第四十二章第34章 傷寒瑪麗第24章 旁觀第12章 H&B第40章 終章第24章 交換第44章 興趣第9章 重啓留美第29章 同行第20章 噩耗第24章 醫師協會第2章 典禮第34章 發展第28章 日常第48章 重磅交易第30章 規範化第37章 抵押第27章 亨特拉爾莊園與東方廚師第34章 裂口第48章 另一個選擇第17章 電報第三十九章第38章 好久不見第10章 基礎培訓第51章 大學聯盟第1章 黃金時代第2章 便宜第18章 條件第23章 竣工第67章 獨一無二的夜景第56章 溫暖第46章 卡內基第57章 兩篇論文第23章 論文和雜誌第37章 夥伴第1章 1891第十四章第27章 賺錢了第16章 無題第16章 邀請第27章 病案中心第四十章第67章 外科醫師的新形象第10章 發展第13章 看得到未來第36章 準備第2章 便宜第35章 捐贈第15章 第一個病人第54章 20萬馬克第43章 佈置第26章 那就是挑釁!第7章 製藥公司第76章 決定第31章 盡力第9章 命名與推廣第12章 說服第2章 三輪車和玩具第13章 變革第44章 訪客第45章 訂婚?第8章 一千馬克的驚喜第29章 各方反應第四十一章第32章 新藥第7章 教材和儀器第45章 訂婚?第11章 擔心第3章 自行車第5章 傳奇之路第43章 規矩第13章 迫不及待
第31章 醫學第10章 席勒家族第15章 來客第1章 1891第33章 古怪的事情第6章 拖拉機第17章 破傷風第3章 阻礙第3章 漢堡的壞消息第23章 最後第38章 未來醫學工程第9章 重啓留美第30章 現代外科的時代第41章 免疫學第12章 兩萬美元第65章 邀請第5章 競爭對手第13章 愛德華?胡美第5章 傳奇之路第24章 劃時代的發現第二十二章第2章 首富第58章 打算第25章 新模式第30章 扭轉第15章 來客第34章 經濟危機第24章 旁觀第四十二章第34章 傷寒瑪麗第24章 旁觀第12章 H&B第40章 終章第24章 交換第44章 興趣第9章 重啓留美第29章 同行第20章 噩耗第24章 醫師協會第2章 典禮第34章 發展第28章 日常第48章 重磅交易第30章 規範化第37章 抵押第27章 亨特拉爾莊園與東方廚師第34章 裂口第48章 另一個選擇第17章 電報第三十九章第38章 好久不見第10章 基礎培訓第51章 大學聯盟第1章 黃金時代第2章 便宜第18章 條件第23章 竣工第67章 獨一無二的夜景第56章 溫暖第46章 卡內基第57章 兩篇論文第23章 論文和雜誌第37章 夥伴第1章 1891第十四章第27章 賺錢了第16章 無題第16章 邀請第27章 病案中心第四十章第67章 外科醫師的新形象第10章 發展第13章 看得到未來第36章 準備第2章 便宜第35章 捐贈第15章 第一個病人第54章 20萬馬克第43章 佈置第26章 那就是挑釁!第7章 製藥公司第76章 決定第31章 盡力第9章 命名與推廣第12章 說服第2章 三輪車和玩具第13章 變革第44章 訪客第45章 訂婚?第8章 一千馬克的驚喜第29章 各方反應第四十一章第32章 新藥第7章 教材和儀器第45章 訂婚?第11章 擔心第3章 自行車第5章 傳奇之路第43章 規矩第13章 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