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製藥公司

“先生,您確定不在家休息一天嗎?”

幫着約翰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物之後,管家先生小心的勸解道:“昨天晚上您的臉色可不太好看,我個人建議今天您最好還是在家好好休息一下了……”

不過不等管家的話說完,約翰就已經呵呵一笑道:“我已經休息過來了,謝謝你埃爾伯先生,馬車已經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就在門外等着您呢。”

暗暗搖了搖頭,漢斯無奈的說道。在他看來小亨特拉爾這段時間實在是太辛苦了,平日裡在醫院上班,到了週末還要去學校的實驗室,好不容易有了休息的時間竟然又要去參加什麼聚會……

管家先生實在是想不明白,自己這個小主人幹嘛要把自己搞的這麼忙碌。

最後審視了一遍自己的穿着,感覺沒什麼問題之後約翰出門上了馬車。車伕是約翰經常僱傭的一個,兩人之間也是非常的熟悉,因此根本就不用開口馬車就向着預定的方向駛了過去。

馬車啓動了之後,約翰就一直靜靜的閉目養神。

昨天晚上他確實是比較累,今天上午甚至睡到了十點鐘才起牀,這對平時九點前基本上就上牀休息的約翰來說確實非常少見。但是託16歲身體的福,一個長覺之後體力盡復,精神也沒有那麼疲倦了。

暫時的辛苦,肯定是值得的。

無論是誰在起步階段肯定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時間,這一點哪怕是約翰也不可能避免。但是等到聲望初步建立起來,手下也有了一支隊伍之後,他完全就可以輕鬆下來。就像昨天那樣,只要托馬斯能夠嚴格按照他的理念和規範完成闌尾切除術,經過幾臺手術的鍛鍊。以後也就不用約翰再插手了,最多也就是遇到後位闌尾之類的情況可能纔會再關注一下。

說白了,約翰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個學術領導者,一般的研究開個頭就行了。

對於普通的醫師或者醫學家們來說,一輩子一般有一項重大的發現就足夠了,能有好幾項或者開創一個領域的那基本上都是醫學大家。只不過因爲任何研究都不是一蹴而就,所以這些人往往會在一個領域中投入一生的精力,就好比說李斯特一樣,能在歷史上留下名字就是因爲他堅持不懈的推行消毒技術的緣故。

但是對於約翰來說,腦袋裡的那些知識可以保證他成爲醫學史上的奇蹟!

任何後世已經被發現的理論和技術,只有條件允許的話,約翰都可以短時間內就“發現”出來,這也就意味着在任何一項技術上投入過多時間對他來說都是不划算的。就像闌尾切除術一樣,約翰規範了手術無菌消毒技術。設計出了實用的手術器械,整理出了全套的闌尾炎解剖、病理理論,提出了麥氏點壓痛診斷的標準,提出了麥氏切口,甚至完整的演示了標準的闌尾切除術應該如何去做,這難道還不夠?

論文發表了,幾臺手術也順利完成了,剩下的事情自然是要交給托馬斯他們纔好。

事實上約翰以後都會這麼去做。等將來有了足夠的人手之後甚至會把研究直接分派下去。只要把腦海中那些知識點轉化成一個個現實的研究課題,簡單的直接交給下屬們去完成。複雜或者比較重要的就自己親自動手,一旦完成就再次交出去,自己轉到其他的方向去。只有用這樣一種機制,約翰才能在短短几十年的人生中搬出儘可能多的理論和技術。

所以當托馬斯獨立完成了一臺闌尾切除術之後,約翰一直以來緊繃着的情緒一下子就緩和了下來,昨天晚上表現出了平時少見的疲憊之色。他全程給托馬斯當助手。自然明白那傢伙在這上面基本上可以獨當一面了……

現在在馬車上,約翰腦海裡想的是布里斯特先生的那封信。

作爲約翰在柏林最親密的合作伙伴,布里斯特之所以給他寫信主要目的自然是合作的事情,不過說的不是自行車也不是樂高玩具,而是另外一個約翰剛剛纔準備開始打算進入的領域——製藥領域!

原因自然是普魯卡因和利多卡因。兩種未來一百年都將暢銷全世界的局麻藥!

手術器械約翰已經選擇了和科爾男爵合作,現在正在通過收購的形式建立自己的工廠,最遲還有兩個月就可以投產。可以預想的是,這個約翰佔據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股份的手術器械製造廠,很快就將憑藉着整套精巧的手術器械成爲外科界的巨頭,而等到科爾男爵的不鏽鋼工廠投產之後,這種地位短時間內根本就不可能被撼動!

但是製藥廠的話,約翰可就不打算這麼去操作了。

手術器械需要不鏽鋼,而不鏽鋼的生產投資太過巨大,而且牽扯的東西太多,因此約翰沒有信心自己獨立搞起來,但是製藥的話……

獨資收購一家化工企業,佔據全部的股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只要想想後世那些跨國巨頭們的發家史,再想想自己腦袋裡面的那些分子式,約翰當然明白怎麼做纔是對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而在1885的世界,如果要建立一家制藥廠的話,還有什麼地方是比德國更合適的?

約翰不是沒考慮過會紐約後重新創建一家制藥公司,而且他也請老亨特拉爾幫忙開始做前期的籌備工作了,但是如果考慮到新藥研發所需要的條件,約翰最終放棄了把公司主體放在紐約的打算。或許30年後他可以把公司遷過去,但是現在絕對是個極爲錯誤的選擇。

無他,沒有人才而已。

這個時代的美國根本就找不出幾個約翰需要的化學人才,這一點從老亨特拉爾的來信中約翰已經看出來了,老爺子登了幾期的招聘廣告才找到一個勉強過關的化學家,而紐約市除了一些簡陋的小作坊之外,根本就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化工企業,染料市場幾乎全都被拜耳等德國公司把控着。

事實上,直到一戰之前全美國只有七家染料製造商,生產的染料只佔美國人需要的百分之十還不到!相對於化工巨頭德國來說,無論是人才還是基礎,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美國都只能算是個嬰兒而已,根本就無法支撐起約翰規劃中龐大的製藥公司!

不要以爲約翰有了分子式之後,就可以通殺一切了。

即便約翰有着前世完整而清晰的記憶,也只能保證一些藥物他可以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來而已,但是想要大規模生產的話那就是另外一個概念,需要的是成熟而實用的生產工藝!

除了少數產品之外,大多數藥物的生產約翰都是無法解決的。

這一點很好理解,約翰畢竟不是化學家,或者說即使他是化學家也不一定就精通化學產品的工業生產,事實上在這個各方面條件極爲落後的時代,想要把一種化學合成產品大規模生產的話,需要大批專業人士的長時間研究。就像德國人橫掃世界的染料一樣,靛藍從實驗室被合成的那一天起,德國人就開始想盡辦法尋找大規模生產它的方法,直到17年後才完成了這個過程。還有青黴素,弗萊明發現了它的存在是在1928年,但是能夠大批生產是在二戰期間,美國人投入了重資進行研究之後……

所以約翰可以在實驗室中製備出利多卡因和普魯卡因,但是卻沒有大規模供應他們的底氣。

在剛剛做完的幾臺闌尾炎手術中,高達500馬克的收費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局麻藥的製備成本,如果約翰想要把它們推廣到全世界,在部分手術中取代yi迷等氣體麻醉劑的話,就必須儘快找到大規模生產的辦法。

收購一家德國化工企業,自然就是一條捷徑了。

因此約翰只能是再次找到了布里斯特先生,請他幫忙在本地尋找一家合適的企業進行收購,準備把製藥公司的總部放在柏林。至於紐約那邊當然也要建立起來,只不過主要的目的就不是用來研發產品,而是直接把德國的技術搬過去使用,來供應整個美洲……

昨天布里斯特先生的那封信,就是告訴約翰他已經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化工企業,需要他去見見它的主人。而且聚會的地點對於約翰也不陌生,正是他另外一個合作伙伴科爾男爵那座豪華的莊園。今天由科爾男爵組織的少見的不是舞會,而是純粹的商界朋友之間的聚會,原本科爾男爵也給約翰發了請帖,只不過他本來是不打算來的,但是昨天收到布里斯特的那封信之後突然改了主意……

“吱!”

隨着一聲刺耳的聲音,馬車的速度突然緩緩的降下來了。

“先生,我們馬上就要到了!”

就在約翰從沉思中驚醒過來,有些茫然的擡起頭的時候,車伕恭恭敬敬的扭頭說道。

“哦?”

雖然腦子還留在剛纔思考的問題上面,一時間還沒有轉回來,不過約翰已經下意識的點了點頭,往不遠處的那棟建築物看了過去。科爾男爵家的主樓距離大門還有兩三百米的距離,中間是大片的綠地和一條圓形的石道,每次看到這種莊園約翰都會由衷的喜歡,忍不住會多看幾眼……

第19章 重組第48章 投資的對象第13章 要求第6章 前夜第5章 驚喜的禮物第十三章第8章 到了第61章 最難辦的事情第33章 挖人第3章 新家第十五章第4章 最優秀的第24章 回到東方第十二章第29章 各方反應第26章 交易第23章 最好的那一個第四十六章第39章 博物館第40章 切入點第21章 做手術吧!第38章 好久不見第10章 危急第53章 買畫第十三章第36章 急見第36章 急見第20章 達成第11章 發酵第20章 形勢第55章 追隨第12章 H&B第十五章第35章 基石第6章 拖拉機第21章 三大發現第2章 便宜第27章 消毒與麻醉第23章 重回外科第二十一章第23章 邀請函第43章 血庫第10章 發展第1章 投產第23章 離去第8章 一千馬克的驚喜第6章 前夜第18章 到訪第42章 因地制宜第41章 內容第29章 兩本書第7章 血戰第三十七章第37章 新方法第49章 股份第29章 庚子退款第19章 未來第20章 更好的藥物第五十二章第11章 未雨綢繆第58章 兩個體系第15章 最好的時代第27章 藝術愛好第23章 伯格曼第30章 規範化第5章 第一個目標第12章 意外的電報第4章 出兵第25章 高昂的收費第39章 博物館第34章 學生與實驗第40章 噩耗第34章 裂口第43章 1901第48章 另一個選擇第9章 大樓第1章 交易第2章 招生第34章 經濟危機第24章 孤獨第14章 找見第16章 無題第二十章第18章 無線廣播第30章 血小板第41章 日薪第十八章第48章 重磅交易第26章 拒絕第2章 報紙第32章 新藥第31章 譁然第12章 圖書第13章 電池第42章 免疫學第6章 又一位湯姆遜第38章 未來醫學工程第32章 合作第49章 股份
第19章 重組第48章 投資的對象第13章 要求第6章 前夜第5章 驚喜的禮物第十三章第8章 到了第61章 最難辦的事情第33章 挖人第3章 新家第十五章第4章 最優秀的第24章 回到東方第十二章第29章 各方反應第26章 交易第23章 最好的那一個第四十六章第39章 博物館第40章 切入點第21章 做手術吧!第38章 好久不見第10章 危急第53章 買畫第十三章第36章 急見第36章 急見第20章 達成第11章 發酵第20章 形勢第55章 追隨第12章 H&B第十五章第35章 基石第6章 拖拉機第21章 三大發現第2章 便宜第27章 消毒與麻醉第23章 重回外科第二十一章第23章 邀請函第43章 血庫第10章 發展第1章 投產第23章 離去第8章 一千馬克的驚喜第6章 前夜第18章 到訪第42章 因地制宜第41章 內容第29章 兩本書第7章 血戰第三十七章第37章 新方法第49章 股份第29章 庚子退款第19章 未來第20章 更好的藥物第五十二章第11章 未雨綢繆第58章 兩個體系第15章 最好的時代第27章 藝術愛好第23章 伯格曼第30章 規範化第5章 第一個目標第12章 意外的電報第4章 出兵第25章 高昂的收費第39章 博物館第34章 學生與實驗第40章 噩耗第34章 裂口第43章 1901第48章 另一個選擇第9章 大樓第1章 交易第2章 招生第34章 經濟危機第24章 孤獨第14章 找見第16章 無題第二十章第18章 無線廣播第30章 血小板第41章 日薪第十八章第48章 重磅交易第26章 拒絕第2章 報紙第32章 新藥第31章 譁然第12章 圖書第13章 電池第42章 免疫學第6章 又一位湯姆遜第38章 未來醫學工程第32章 合作第49章 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