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開始推演!
首先是正在對峙的地方,馬良雖然派出隊伍攻城試探,而對手也是穩紮穩打,並沒有貿然出擊,而是持續堅守。
“公子,如果是觀戰的話,現在沒有必要去盯着交戰的地方。”馬謖笑着說道:“剛剛三爺說了那麼多,無疑是表明,正面交手,不管是對那一方而言,都不是最好的計劃,所以關鍵其實還是在於外部的變化!”
“那我們應該去看雙方的什麼行動呢?”姜軍聞言,開口詢問道。
馬謖微微一笑,開口解釋道:“從表面上看,無疑是秦國佔據優勢,而剛剛三爺分析過,秦國的不安定因素有幾項。一個是韓國是否會出現反覆,另一個則是合縱策略,會不會導致多國圍攻的局面出現。”
“首先,我們就要看韓國野王以及其他地方是什麼反應了。”馬謖笑道。
前262年,秦國大將白起進攻韓國,佔領了野王,韓桓惠王割上黨給秦國求和,上黨人既不想被秦統治,又無力抗秦,郡守馮亭率一郡軍民降趙。趙國接受上黨,並遣名將廉頗麾重兵進駐長平拒秦,雙方發動長平之戰。
桓惠王九年,秦拔韓陘,城汾旁。桓惠王十年,秦擊韓於太行,韓上黨郡守以上黨郡降趙。公元前262年,秦國出兵攻伐韓國的野王。野王投降秦國。韓國上黨郡與本國的聯繫被切斷。韓桓惠王懼怕秦軍兵鋒,決定主動把上黨郡獻給秦國,以息戰禍。上黨郡守卻不願降秦。韓桓惠王於是派馮亭接替上黨郡守遂行降秦的相關事宜。
馮亭上任後,也不願降秦。他率衆獻郡於趙國,意欲利用趙國的力量抗擊強秦,以保全韓國。趙孝成王喜出望外欣然接受,封馮亭爲華陽君仍爲上黨郡守,派平原君趙勝領5萬趙軍接收上黨。公元前261年,秦國派軍進攻韓國的緱氏、綸,震懾韓桓惠王;派左庶長王齕領兵進攻上黨,意欲一舉兼併。趙國派廉頗領兵20萬救援上黨。
所以說,聯繫韓國就在兩個方面,一個是韓國本身,也就是和韓桓惠王聯繫,無疑,這就是整個韓國的動向,將會有非常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自然就是野王等城池的動向。秦軍如今是在野王和上黨之間,如果能夠策反他們,形成犄角之勢,無疑會對秦軍帶來很大的影響。混世魔王的專屬僕人
另一方面則是周邊各國,也就是所謂的合縱各國。
但是,
因爲地圖的限制,想要派遣使者也到不了較遠的燕國、出國或是齊國等,唯一和趙國、秦國、韓國臨近的就是魏國。
所以,唯一可能出兵的也就是魏國,一旦魏國出兵,基本上秦國就是必敗無疑了。
姜軍點點頭,這番說法就是之前姜三爺分析的情況的深入。
“如此,就先看看兄長是如何治理野王等韓國郡城的!”馬謖笑道。
衆人聞言,卻是看向那個位置。
不過,沙盤推演乃是以軍事爲主的對決,政治方面也僅僅是^看、?書網首發略加涉及。
沙盤幻境會通過選手各方面的動作自動衍生出種種變化,卻不是誰能夠操縱的。
衆人並沒有直接看到馬良究竟是針對這些人民採取了什麼策略,但是說起收買人心這方面的手段,馬良作爲追隨劉備入川的一夥人,本身就有着大量的經驗。
雖然不知道過程,但是衆人看着野王等城池的情況,隱約就能夠看到城池之中的人民氣勢的轉變。
這種氣勢不是一個人武道的氣勢,而是百姓氣運集結之後散發出來的氣勢。
“這個看不出什麼,看看韓國本土方面!”姜軍笑道。
韓桓惠王韓釐王之子。在位時,韓非多要求推行法治。韓桓惠王二十七年,鄭國奉桓惠王之命西去秦國,勸說秦王興修水利工程,是爲鄭國渠。
韓桓惠王時期,韓國政治混亂,法律、政令前後不一,羣臣吏民無所適從。韓桓惠王實行改革。繼續推行申不害提倡中央集權的主**體制,主張以“術”治國。申不害所講的“術”,主要是指國君任用、監督和考覈臣下的方法。“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君臣之能者也。”國君委任官吏,要考察他們是否名符其實,工作是否稱職,言行是否一致,對君主是否忠誠,並根據考察的結果進行賞罰,提拔重用忠誠可靠之臣,貶除狡詐奸滑之人。最好採取隱密的權術,表面上不露聲色,裝作不聽、不看、不知,使臣下捉摸不透國君的真實意圖,實際上卻可以聽到一切、看到一切、知道一切,這樣就可以做到“獨視”、“獨聽”,從而“獨斷”。韓桓惠王時期,推行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需要指出的是,申不害的改革有很大的侷限性,效果遠不如魏、秦等國。夜王的命定新娘
繼續推行申不害的改革,可見此人絕非昏庸無能之輩,只是先天條件而言,申不害的改革有很大的侷限性,效果遠不如魏、秦等國。
不管是什麼方面的原因,但是前面我們就已經分析過了,當前戰國七雄的國力而言,唯有趙國勉強能夠與秦國抗衡,即便是如此,國力等方面也要遜色秦國一籌。
說句實在話,差不多就是合縱和連橫相互抗衡,也就是燕趙韓魏楚五國加起來和秦國加齊國的實力差不多。而現在,東方的齊國,北方的燕國和南方的出國都不在這裡,那最多就是一對三的局面。
不管怎麼說說,無疑韓桓惠王有多方面的顧慮,是以選擇了割地求和,而沒有繼續與秦國交戰。
前面也說了秦國派軍進攻韓國的緱氏、綸,震懾韓桓惠王;派左庶長王齕領兵進攻上黨,意欲一舉兼併。也就是說,韓國的情況並不好,即便是想要勸他們出兵,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這個時候,衆人就看到在秦國與韓國的邊境線上,大軍排布,卻是轉換了另一種陣勢,不僅僅是威脅韓國,另一方面也有限制趙國派人接觸韓國的目的。
而另一方面,衆人也看到象徵趙軍的點點旗幟零零散散的接近韓國,其用意自是不言而喻的。
說到這裡,那就就要另外提一提其他幾國的君主了。
趙孝成王嬴姓,趙氏,名丹。惠文王子。前266年即位。秦軍來攻,拔三城,觸龍說趙太后以長安君爲質於齊,齊援趙。韓上黨郡守馮亭不願歸秦而附趙,趙令廉頗發兵取上黨,駐守長平。秦人施反間計,趙以趙括代廉頗爲將。前260年,秦人圍趙括於長平,括被殺,四十餘萬降卒爲秦坑殺。次年,秦軍圍邯鄲,前258年,魏公子無忌與楚春申君率兵救趙,秦解圍。公元前251年,燕發兵攻趙,廉頗攻燕軍,誅其相慄腹。重生之代嫁嫡子
趙孝成王並沒有被記載下什麼事蹟,此人能力卻是不好說。不過從長平之戰的幾個事情來看,此人也沒有什麼大本事。
韓國的上黨守將馮亭遣使入趙說:“秦將攻上黨,韓不能守。上黨十七座城邑的居民願入趙不願入秦。”趙王大喜,召集羣臣商議。趙豹等認爲這是韓國想嫁禍於趙,千萬不可接受上黨;趙王以爲發百萬之軍連年而戰尚難得一城,如今十七座城伸手可得,豈能放棄。即派廉頗率軍駐長平並接收上黨。
廉頗根據雙方實力情況,採取堅壁固實策略,不打無希望之戰。秦軍無奈,即用反間計,造謠說,“廉頗年老畏戰,且將降秦。秦軍最怕的是趙括爲將。”又用多金收買趙王寵臣郭開,讓他進讒。趙孝成王果聽讒言,派趙括爲將,前往長平替代廉頗。
一個是接受上黨等城池,另一個就是中了反間計, 下面不用多說什麼了。
還有就是魏王,魏安釐王(?─公元前243年):姬姓,魏氏,名圉。魏國第6代國君。前276年—前243年在位。魏昭王之子。昭王去世後,安釐王即位,爲牽制孟嘗君田文,封弟公子無忌爲信陵君。前273年,白起進攻魏國,孟嘗君田文舉薦芒卯爲主帥,白起在華陽大敗魏軍,芒卯戰敗而逃,田文失勢後,他的許多門客投奔魏無忌門下。
前257年,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形勢危急。趙國平原君的妻子是魏無忌的姐姐,平原君請求魏國救援,魏安釐王懼怕秦國,不敢進軍。魏無忌請求如姬從魏安釐王的臥室內竊出晉鄙的兵符,晉鄙見了兵符,表示懷疑,隨行的朱亥用鐵椎殺死晉鄙,強行奪權,以精兵八萬開赴前線,一舉擊潰秦國,解除了邯鄲之圍。魏安釐王任命魏無忌爲上將軍,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公元前243年魏安釐王與魏無忌同年病死。
無疑,從此人的一些行爲舉止來看,他也和燕王有類似之處,對於秦國很是懼怕,想要說服這個與這次事情毫不相干的人蔘戰,怕是更加困難了。
本文由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