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敵軍的艦隊編制,秦虎就讒得直流口水!
反觀人類艦隊就不成了,從始至終,從來沒有過成型的大艦隊,更沒固定的艦隊編制,從這方面來說,敵軍比人類更加正規,就好像所有人類艦隊都是雜牌一樣。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一是沒必要,二是成本太高。
戰前,人類在矩尺臂上並沒有特別強大的對手……嗯,這麼說有點誇張了,應該說根本就沒有對手,所以各個殖民星的艦隊都很小,一般百八十艘,最多二三百艘,各個殖民艦隊的對手也不是同等規模的敵軍,而是弱雞一樣的星盜,所以這樣的艦隊規模已經足夠了。
在這種情況下,別說大艦羣這種龐大的編制,就連分艦羣這種編制都不可能出現。
而維都聯盟入侵之後呢?
爲了對抗外域人的入侵,每一次都是盡全力集結所有戰艦,儘管各殖民星拼盡全力,可是限於消息的傳播速度,以及其他各種客觀原因,每一次外域人打過來的時候,遭遇進攻的殖民星都沒有特別充分的準備,有能力湊幾千艘戰艦的殖民星鳳毛麟角,過萬的時候幾乎沒有,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千八百艘。
禾州軍攢了那麼多年,一邊打一邊消耗一邊製造,直到現在也就七八千艘的家底,離破萬還有一段時間呢!
人類的戰艦數量始終上不來,沒有足夠龐大的艦隊,自然不會出現大編制艘羣。而沒有艦羣就發展不出相應的戰術,所以說,人類在艦隊的編制和應用上,一直差了敵軍一籌。
幸虧人類戰艦擁有更強的綜合作戰能力,這才勉強擋住敵軍,不然今天到底是什麼局勢實在難說。
不過秦虎覺得,敵人的戰術或許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改變,其原因就是長戈號、還有拮抗的出現大幅度削弱了敵艦的作戰能力。
蛋頭艦的武器太單一了。
敵艦武器單一的原因,很可能是這一種武器就夠用了,一招鮮吃遍天,根本沒必要增添更多武器,
敵人不會不知道這一點,之所以沒有改變,大概率是因爲敵人的造艦基地太分散,已經造出來的蛋頭艦太多,回爐太麻煩也太不值得,所以將錯就錯繼續使用。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爲了對抗護盾,敵人肯定要做出相應的改變,比如製造新型戰艦,比如增加不被護盾影響的武器。
敵人肯定有能力改造蛋頭艦,可是這樣做需要把分散在各個星域的所有蛋頭艦收攏起來,而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有一段時間的實力真空,回收、改造和重新部署也要浪費大量時間。
所以敵人絕不會那麼做,他們只會通令各個基地製造新型戰艦,讓新型戰艦的數量不斷增加,最後自然淘汰所有蛋頭艦,完成裝備更新的過程。
屆時護盾很可能會失效,不過沒關係,既然從前不靠護盾戰鬥,今後沒了護盾也一樣戰鬥。
或許,人類艦隊會爲此付出更多代價,但這就是戰爭。
懷揣着這樣的想法,長戈號穿過蟲洞,抵達目標星系的外圍。
長戈號來得晚了一些,禾州軍已經與敵軍交火,正與守軍聯手暴揍敵軍,上演各種實力碾壓。
直到確定附近沒有敵軍,秦虎擔憂的心總算放回肚子裡,默默觀點直到消滅敵軍,這才聯繫青瀾號,確定下一個目標之後,告別守軍繼續出發。
這一次的目標比較近,長戈號只用了半個月就趕到地頭,可秦虎等人沒看到收縮防禦的敵軍,只有一羣嚴防死守的友軍。
這可奇了怪了,半個月之前的消息還是敵我對峙,怎麼這會兒就把敵軍全部解決了?
不,不對,這裡的敵艦殘骸非常少,不像是殲滅了敵軍,倒像是敵軍主動離開。
聯繫守軍之後才知道,確實是敵軍主動撤離,原因暫時不明。
秦虎的第一反應,就是敵軍打算集中兵力,主攻一個方向,而不是繼續分散進攻。
可是繼續溝通才知道,不止這個方向的敵軍突然撤走,其他方向的敵軍也是一樣,就好像一夜之間,敵人徹底轉了性一樣,全面撤離聯盟防線。
這就讓秦虎想不明白了,難道是敵軍損失太大,不得不放棄進攻?還是敵軍終於認清形勢,不想繼續硬拼,打算集中艦隊之後繞過聯盟防線?
摸不着頭腦的秦虎馬上把大家召集起來,集思廣益分析敵人的動向。
但是大家掌握的情報都一樣,根本想不出個所以然,最後這個任務毫無懸念的又一次落到青衣頭上。
可青衣也沒有更多消息,分析不出更多情況,但她給出了新的建議:既然不知道敵人爲什麼撤離,不如實地偵察一下。
她分析不出敵軍的目的,但是通過敵軍的分佈和撤離時的方向,大致算出敵軍的集結區域!
雖然範圍有點大,位置也有點多,但總比毫無頭緒好得多。
於是長戈號通知禾州軍暫停行動,打算帶着長戈號前往指定空域,偵察一下敵人的情況。
可秦虎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他居然被青衣拒絕了。
他有點糊塗了,長戈號速度最快,且蟲洞又比超光速飛行隱蔽得多,是最適合執行偵察任務的戰艦,爲什麼要拒絕?
而且她只能給出大致空域,不能確定具體座標,需要靠敵艦超光速飛行的輻射殘留,確定敵軍的行動方向,現在出發不僅達不到偵察的目標,還會浪費大量時間,試問她怎麼能不拒絕?
秦虎那叫一個尷尬,怎麼就把這事兒給忘了?
不過也好,既然如此,那就讓守軍或者禾州軍前出偵察好了,長戈號等有了確切的消息再出發。
就這麼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