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政體

“諸位,今日本執政邀請你們前來,沒有什麼太大的事情,就是來商議一下目前這個政體的問題。”

在王賓看來,既然已經同滿清分裂了,自己總不能還是用着滿清延留下來的政治體系以及官制、官職等東西,因此王賓在經過一系列的整理之後,便召開了今天的這次會議。

王賓的話在說完之後,下面的人都有些面面相覷,不知道該怎麼開口,畢竟要是發佈命令的話,他們只需要按照命令去做即可。

這個討論政體的事情,讓他們自己去摸索的話,怎麼說也得摸索個一兩週的。

而熊希齡在聽了王賓的話之後的第一反應便是,大人必然是有了一個大致的方法,不然的話怎麼會極爲突然的召開這個會議。

的確,在確定成立憲政政府之後,王賓就一直琢磨着改變一下目前的官職,總不能打着憲政的名義,卻還使用滿清那一套封建的官職。

於是在第一時間,王賓便將中央的官職給改掉了,全部變成了各部總長和行政院院長,雖然官職變了個名字,其本質上並沒有什麼改變。

所以爲了讓其他人感覺到自己所成立的政府和滿清有着根本的不同,王賓纔想起來將滿清在北方的政治體系全部更換。

“大人,關於官職體系的更替,屬下認爲大人應當是有了一個大致的解決方法,不然的話也是不會召開這一次的會議的。”

熊希齡的話一說完,下面的總長們也是紛紛點了點頭,這讓他們來想怎麼更替滿清的官制,還不如先聽一聽執政的想法,然後自己這些人再點頭同意就行了。

此刻王賓看着下面各個總長的眼光,也就沒再說些什麼,而是直接將自己這幾天所想出來的官制,給下面的人說了說。

在國體上面王賓會對外宣佈成立一個憲政政府,並且決定叫作華夏政府,,政體方面決定建立執政制。

由自己擔任最高執政官,最高執政官是國家的元首、軍隊的最高指揮官和政府首腦,並且總攬政務以及軍隊。

在下面則是由行政各部以及各部的總長組成內閣,內閣作爲行政中樞,處理政務,輔佐執政。

在當內閣處理完政務之後,還要向最高執政官提供當天的處理文件,由最高執政官進行最後的確定。

王賓在提出這一點之後,下面並沒有提出不同的意見,因爲王賓所提出來的這個什麼內閣和執政都是虛的。

因爲目前政府的運作方式和王賓所提出來的內容根本就是一模一樣的,只不過是披上了一層憲政的光輝,本質上來說這個憲政政府還是王賓的一言堂,只不過是下層的官員多了一些自主性。

尤其是這個內閣,在一定程度上面可以對國家產生決策,當然前提是王賓不對內閣發出的行政命令進行否決。

政府的上層體制在做好了決議之後,接下來王賓所提出的便是下層的政治體系。

在下層憲政政府依舊使用的是滿清的官制,諸如巡撫、按察使、布政使、都督這一類的官制。

但是在滿清的官制當中作爲巡撫則是可以掌握一省的軍政大權,讓下面的巡撫掌握軍隊,王賓是不想看到的。

但是想出一個個的新的官職實在太費腦細胞了,於是王賓便直接將後世那一套軍政分離的概念給搬了過來。

將巡撫改爲省長,管理一身的政務,至於軍隊則是統一的歸陸軍總長也就是王賓自己所直接管理。

巡撫以下的官職,全部按照後世的官職全部改個名字就行了。

反正在經過王賓這一系列的講話之後,將自己對於改變官制的想法統統說了出來,雖然將滿清所留下來的官制改了個變,但是從本質上來說並沒有什麼改變。

只是把滿清的官職換了個名字,而下面的官員聽了半天也是琢磨出來了,這執政大人明面上說成立了這個執政政府,和滿清對着幹。

還把滿清的官制給改了,顯示自己這一方和滿清的不同,本質上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同,卻還能夠得到一些民心,何樂而不爲。

頓時在王賓說完之後,下面的官員全部表示了贊同。

見到自己的想法被贊同之後,王賓自然是心安理得的,自己提出來的方法又不是什麼洪水猛獸之類的東西,有什麼值得反對的。

於是在說完官制這個問題之後,王賓便開始今天的最後一項提議:國旗和國歌還有軍隊的服裝等一些雜項問題。

這些問題早在之前成立憲政政府的時候,王賓就交給下面的人去做,今天無非就是看一看誰拿出來的方案更好一點。

王賓的話剛說完,下面的幾個官員便早早的將自己的看法給說了出來。

其中樑子龍的國旗很簡單就是一個大黃旗繡上一條龍,偏偏這個國旗還得到了不少人的贊同。

龍作爲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爲百鱗之長還常常用來象徵祥瑞,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所以以龍的形象作爲國旗自然是沒有什麼人反對。

但是王賓在聽了樑子龍的想法之後,卻是提出了反對,這豈不是和滿清的國旗十分相似了,於是王賓直接否決了這個提議。

最後還是王賓拿出了一個主意,後世的國旗是不能照抄過來了,不過這個星星的標誌還是可以拿過來的,還有這個五色旗也是可以的。

於是直接將五色旗拿了過來,並且在每一色上面添加了一顆五角星,雖然王賓沒有告訴下面的這些人這國旗的意思是什麼,而且也不好告訴。

總不能說這是本官抄襲的吧,王賓在抄襲了國旗之後,所幸一抄到底,反正也沒有人知道。

最後王賓又將後世北洋政府的國歌卿雲歌,還有軍徽什麼的都直接抄了過來,直接解決了目前的所有問題。

在解決了政體、官制等一系列的問題之後,作爲最高執政的王賓便於當天發佈了第一道政令。

在政令當中王賓首先廢除了纏小腳等一系列的陋習,取消了人頭稅等苛捐雜稅,並且還在整個北方下達了剃辨令。

可以說通過這些舉動,滿清在北方的根基已經被王賓徹底的打散,沒有任何的聲望可言。(。)

第315章 東平州的危局第268章 巡視鳳凰城第273章 那年那人(下)第276章 肺癆三十五章 反手一擊一第287章 亂第169章 收服段祺瑞(一)第150章 明升暗降第321章 長驅直入第209章 立見尚文第231章 九連城之戰(二)第51章 紗廠與水泥第174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二)第93章 鎮壓(一)第160章 準備剿匪第77章 一方來使第148章 稅收第271章 青黴素第294章 揮軍直隸第51章 紗廠與水泥第13章 錦州新軍(二)第109章 遼陽對持第189章 青木宣純的拉攏第259章 坑一波英國佬第71章 願歲月靜好二十一章 憲兵隊的成立第147章 一年的發展第128章 幕僚(二)第205章 圖窮匕首見第145章 結束第138章 挑釁第195章 至關重要的情報第216章 虎山第292章 謀其國(二)六十四章 新兵們的進攻第205章 圖窮匕首見第143章 打他一票(一)第68章 軍事會議(一)第73章 差距懸殊的戰鬥(一)第135章 來自朝鮮的請求(二)第283章 慈禧真的病了第226章 誰人得利?五十四章 新式火炮二第242章 朝鮮大起義第50章 招安(二)第270章 強朝阻日第10章 戰爭的車輪第5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90章 泄密第186章 小動作第319章 投降主義(續)第60章 無題第312章 解圍(上)第317章 九里關的陷落(二)第70章 軍事會議(三)三十章 募股建廠二第81章 匆匆數月第61章 那個計劃(一)三十二章 錦州學堂三十八章 到達新民第93章 鎮壓(一)第141章 樸次茅斯和約第83章 找日本人的麻煩第45章 歷史的拐點(一)第53章 新式火炮(一)第257章 日本政府的決定第236章 要擴軍的王賓第73章 差距懸殊的戰鬥(一)第13章 錦州新軍(二)三十三章 拉攏二十四章第57章 資敵賣國(二)第173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一)第272章 那年那人(上)第46章 歷史的拐點(二)第247章 王賓的對策第130章 合作(一)第65章 迫擊炮的威力(一)第4章 軍演前的準備第68章 軍事會議(一)第142章 三月匆匆第59章 錦州造第214章 撤退三十六章 反手一擊二第180章 黃雀與螳螂(一)第14章 關外練兵大臣第266章 簽訂協議第281章 婚事第106章 二零三高地(二)三十九章 擴協成鎮第45章 歷史的拐點(一)第51章 紗廠與水泥第231章 九連城之戰(二)第212章 安平渡口攻防戰(三)四十章 徵兵第140章 訓練事宜第320章 拿下東平州第13章 錦州新軍(二)第96章 事後第75章 差距懸殊的戰鬥(三)
第315章 東平州的危局第268章 巡視鳳凰城第273章 那年那人(下)第276章 肺癆三十五章 反手一擊一第287章 亂第169章 收服段祺瑞(一)第150章 明升暗降第321章 長驅直入第209章 立見尚文第231章 九連城之戰(二)第51章 紗廠與水泥第174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二)第93章 鎮壓(一)第160章 準備剿匪第77章 一方來使第148章 稅收第271章 青黴素第294章 揮軍直隸第51章 紗廠與水泥第13章 錦州新軍(二)第109章 遼陽對持第189章 青木宣純的拉攏第259章 坑一波英國佬第71章 願歲月靜好二十一章 憲兵隊的成立第147章 一年的發展第128章 幕僚(二)第205章 圖窮匕首見第145章 結束第138章 挑釁第195章 至關重要的情報第216章 虎山第292章 謀其國(二)六十四章 新兵們的進攻第205章 圖窮匕首見第143章 打他一票(一)第68章 軍事會議(一)第73章 差距懸殊的戰鬥(一)第135章 來自朝鮮的請求(二)第283章 慈禧真的病了第226章 誰人得利?五十四章 新式火炮二第242章 朝鮮大起義第50章 招安(二)第270章 強朝阻日第10章 戰爭的車輪第5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90章 泄密第186章 小動作第319章 投降主義(續)第60章 無題第312章 解圍(上)第317章 九里關的陷落(二)第70章 軍事會議(三)三十章 募股建廠二第81章 匆匆數月第61章 那個計劃(一)三十二章 錦州學堂三十八章 到達新民第93章 鎮壓(一)第141章 樸次茅斯和約第83章 找日本人的麻煩第45章 歷史的拐點(一)第53章 新式火炮(一)第257章 日本政府的決定第236章 要擴軍的王賓第73章 差距懸殊的戰鬥(一)第13章 錦州新軍(二)三十三章 拉攏二十四章第57章 資敵賣國(二)第173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一)第272章 那年那人(上)第46章 歷史的拐點(二)第247章 王賓的對策第130章 合作(一)第65章 迫擊炮的威力(一)第4章 軍演前的準備第68章 軍事會議(一)第142章 三月匆匆第59章 錦州造第214章 撤退三十六章 反手一擊二第180章 黃雀與螳螂(一)第14章 關外練兵大臣第266章 簽訂協議第281章 婚事第106章 二零三高地(二)三十九章 擴協成鎮第45章 歷史的拐點(一)第51章 紗廠與水泥第231章 九連城之戰(二)第212章 安平渡口攻防戰(三)四十章 徵兵第140章 訓練事宜第320章 拿下東平州第13章 錦州新軍(二)第96章 事後第75章 差距懸殊的戰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