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1章 川黔古道

聽了山田的話,段陽笑了下道:“沒說什麼……”

段陽說完就向隊列的前面跑了過去,把山田弄得一愣,嘴裡嘟囔着說道:“不說就算了,牛氣什麼啊,早晚有一天,次帥大人也會接見我。”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營裡、連裡不斷有人問他和李明見面的情況,讓段陽有些煩不勝煩。雖然目前遠東軍的內部還沒有那麼多破事,但也讓團裡營裡的幹部,對段陽高看一眼。

在行軍的途中,團長還專程過來一次,和段陽簡單的聊了幾句,鼓勵他好好好幹,團裡對優秀幹部還是非常重視的。

段陽對這樣的事情,只能報以苦笑,他最不希望的事情終於發生了。但他也沒辦法,只能等打完了這一仗再說,山地一師肯定是不能再呆了。

明代的官道,其實就是川黔古道。北起長江南岸的海棠溪,經黃桷埡、老廠、三百梯,進入巴南鹿角、界石、公平、安瀾,沿綦江城區、東溪、趕水到貴州鬆坎,再沿桐梓、遵義,直至貴陽。

這個時代的川鹽,都是通過這條通道輸送到貴州,貴州當地的茶葉、桐油、中藥材等貨物也由貴州、四川的“背二哥”和“馬幫”送達長江岸邊,再通過長江航道運往全國。

直到清朝後期,清光緒年間打通鬆坎河下游鹽道新線路,才使得入黔的古道大大的縮短,但是依然不是全程水路,還要以陸路爲輔。所以在這個時代,從重慶入川只能通過陸路,在蜿蜒的山路上步行四百餘公里到達貴陽。

其實這個時代從重慶陪陵銅柱灘入烏江,乘船也可以入黔。可這個時代的烏江航道,因落差懸殊,是有名的“天險”水道,可以說一步一灘,十里一彎,每一口灘都是一道鬼門關。

雖然從春秋戰國時期,烏江下游的部分河道就已經開通,但是直到明朝年間,烏江因爲險惡的河道,現在也僅僅是中下游地區部分河道可以通航。

明初建立了貴州行省,並於永樂年間在思南府安化縣設置了稅課司,但是卻依然無法克服烏江中上游很多險灘河道,所以也無法直達貴陽。

而且遠東軍長江艦隊的內河機帆船和蒸汽甲板駁船,都在江浙和漢口一帶,重慶地區的船隻數量非常不足。

雖然軍委會已經向長江艦隊下達了命令,抽調了江浙、武昌的大部分船隻極速趕往重慶,可現在時間緊急,船隻千里迢迢的趕到重慶,再回頭從陪陵進入烏江入黔,需要耗費很長時間。

而且部隊從烏江中上游地區登陸,依然要通過古道前往貴陽,這一來二去耗費的時間,肯定比走川黔古道要多。

而且根據情報部提供的信息,烏江中上游地區的地形地勢非常複雜,遠不是現代社會那樣,就算是和清朝時期都沒有可比性,甚至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耽誤部隊救援貴陽的寶貴時間。

軍委會參謀部經過綜合考量,感覺還是走水路還是有些冒險,最後經過研究決定,山地一師還是通過急行軍沿着四百餘公里的川黔古道前往貴陽。

而長江艦隊在江浙和武昌的內河機帆船、蒸汽甲板駁船,則是儘量裝滿各種後勤補給物資,組成一個個船隊東進陪陵,利用烏江中下游水道入黔。

盡最大努力打通烏江中上游的水道,將各種後勤物資送到距離前線最近的地方,然後再組織人員通過陸路前往貴州。

接到命令以後,山地一師師長霍天野感覺壓力巨大,在這樣的條件下,讓全師官兵以最快的速度趕往貴州,對部隊絕對是一次非常嚴峻的考驗。

山地師的部隊官兵,需要揹負着數十斤的裝備,穿越四百餘公里的崇山峻嶺,在川黔古道上艱難行軍,其難度可想而知。

這個時代的川黔古道,從海棠溪到達貴陽,一路要翻過南山、龍崗山、古劍山、九盤山、堯龍山等九座大山,蜿蜒的山區古道,最寬的地方還不到兩米,狹窄的古道兩旁,常常就是萬丈深淵,懸崖峭壁,山高水險,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傷亡。

山地一師的主力過江之後,部隊沿着大明的官道,火速向貴陽方向急行軍。雖然川黔古道環境惡劣,給部隊急行軍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但是全是官兵依然咬着牙,拼命的向南挺進,翻過了一座座大山,以最快的速度向南挺進。

好在山地一師這幾年訓練工作抓得不錯,官兵們常年揹負幾十斤的沙袋石塊,在山區丘陵等惡劣環境裡,進行遠距離行軍訓練。

很多時候一進山就是以月來計算,而且山地一師的新兵都是由江南各地的漢族流民和山民組成。這些新兵都是從小在大山裡長大,非常適合在山區環境下行軍。

尤其是在部隊天天三頓飽飯,而且山地師的伙食標準照一般部隊都要高不少,幾乎天天都能吃到肉類和魚類,另外每天供應一定數量的雞蛋、水果、菌菇和青菜,再加上科學合理的訓練,所以山地一師官兵們的體力都儲備的非常充足。

山地一師本身還配備了萬餘匹西南軍馬,而且在部隊動員之前,還在四川各地徵用了數千匹西南馬,部隊的重型志願武器、彈藥等後勤物資,基本都由戰馬進行馱載。

部隊連一級單位的支援武器,諸如重機槍和60毫米迫擊炮,極其一個基數的彈藥,都由戰馬負責搭載,極大的緩解了戰士們長途行軍的壓力。

部隊還爲戰馬配備了最新研製的模塊化物資攜行裝具,經過科學合理的分配,讓戰馬攜行物資的重量提高了三分之一。而且戰鬥期間每一匹戰馬會餵食最新型的野戰精飼料,這種野戰飼料都是經過科學配置,能極大的提升戰馬的體力和耐力。

山地師的官兵也配備了最新型的單兵攜行裝具,武器彈藥、野戰食品、生活用品等個人裝備,都能合理的進行分配,雖然山地師官兵的攜行量,要比其他部隊多不少,但是行軍期間的負載壓力,卻比其他部隊要低很多。。

第335章 山東行動計劃第463章 海盜第168章 整頓第473章 料羅灣海戰第1573章 海外創業第673章 如何安排第287章 永遠做一個征服者第1250章 碼頭的苦哈哈第1613章 婁山關第1369章 秋收(三)第1095章 波斯備戰第1280章 帝王后事第1116章 莫斯科(一)第611章 日本的消息第540章 是個好兵第72章 衝出重圍第953章 準備就緒(二)第18章 軍購工作組第380章 這下可熱鬧了第1360章 情報部會議第330章 黃秀才的秘密第1413章 基輔會戰(完)第72章 衝出重圍第1542章 帶着兒子去打仗第320章 交易市場第1434章 眼界還是太淺第708章 崇禎大旱(九)第462章 八國聯軍第1048章 大遷徙第1442章 秘密結盟第987章 我們自己的騎兵師第981章 春耕(二)第489章 馬尼拉會戰(一)第815章 詭異的大明朝堂第810章 難熬的冬天第1067章 外東北土著的新家園第1351章 伏擊土著第872章 奇襲阿格拉城第1545章 土地改革和稅務改革第725章 朝鮮戰役(七)第286章 海盜們的蛻變第1078章 地獄之旅第1052章 風靡歐洲的香菸第50章 這仗怎麼打第409章 巴根第737章 山西(六)第367章 這一夜,他們註定無眠第1501章 以後再也別想消停了第1090章 範先生第362章 西部開發區管委會第1030章 印度洋的海權第1387章 我可捨不得第476章 剩下的我都會處理掉第407章 鐵路計劃第1391章 建國前的準備第376章 兵臨遼陽第725章 朝鮮戰役(七)第582章 視察第357章 煎熬第403章 太不要臉了吧第1565章 地獄種植園第1648章 其樂融融第960章 收穫頗豐第969章 伏擊第1438章 中華共和國的版圖第1019章 澳洲可是好地方第619章 行動開始第1327章 培養下一代第64章 三號登陸艦第1054章 我想的是巴西啊第63章 新武器第144章 海盜第115章 加強營第453章 英吉利海峽的迷霧第923章 索倫汗國第327章 談判第841章 橫掃漠南第1636章 這可都是錢啊第1170章 積極準備第1045章 韃子怎麼了第1311章 農林部的規劃第730章 日本局勢第747章 糧食(下)第453章 英吉利海峽的迷霧第494章 馬尼拉會戰(六)第1597章 農業基礎第775章 日本(十九)第914章 1640年的春天第715章 集結(二)第54章 選兵第1405章 冬季戰役的延續第862章 武士集團軍第141章 勞工冬訓(上)第1077章 難纏的韃靼人第1290章 度日如年第1369章 秋收(三)第243章 開始行動,洗城第19章 戰備倉庫第1495章 片板不得下海第1315章 救救我們胡家吧
第335章 山東行動計劃第463章 海盜第168章 整頓第473章 料羅灣海戰第1573章 海外創業第673章 如何安排第287章 永遠做一個征服者第1250章 碼頭的苦哈哈第1613章 婁山關第1369章 秋收(三)第1095章 波斯備戰第1280章 帝王后事第1116章 莫斯科(一)第611章 日本的消息第540章 是個好兵第72章 衝出重圍第953章 準備就緒(二)第18章 軍購工作組第380章 這下可熱鬧了第1360章 情報部會議第330章 黃秀才的秘密第1413章 基輔會戰(完)第72章 衝出重圍第1542章 帶着兒子去打仗第320章 交易市場第1434章 眼界還是太淺第708章 崇禎大旱(九)第462章 八國聯軍第1048章 大遷徙第1442章 秘密結盟第987章 我們自己的騎兵師第981章 春耕(二)第489章 馬尼拉會戰(一)第815章 詭異的大明朝堂第810章 難熬的冬天第1067章 外東北土著的新家園第1351章 伏擊土著第872章 奇襲阿格拉城第1545章 土地改革和稅務改革第725章 朝鮮戰役(七)第286章 海盜們的蛻變第1078章 地獄之旅第1052章 風靡歐洲的香菸第50章 這仗怎麼打第409章 巴根第737章 山西(六)第367章 這一夜,他們註定無眠第1501章 以後再也別想消停了第1090章 範先生第362章 西部開發區管委會第1030章 印度洋的海權第1387章 我可捨不得第476章 剩下的我都會處理掉第407章 鐵路計劃第1391章 建國前的準備第376章 兵臨遼陽第725章 朝鮮戰役(七)第582章 視察第357章 煎熬第403章 太不要臉了吧第1565章 地獄種植園第1648章 其樂融融第960章 收穫頗豐第969章 伏擊第1438章 中華共和國的版圖第1019章 澳洲可是好地方第619章 行動開始第1327章 培養下一代第64章 三號登陸艦第1054章 我想的是巴西啊第63章 新武器第144章 海盜第115章 加強營第453章 英吉利海峽的迷霧第923章 索倫汗國第327章 談判第841章 橫掃漠南第1636章 這可都是錢啊第1170章 積極準備第1045章 韃子怎麼了第1311章 農林部的規劃第730章 日本局勢第747章 糧食(下)第453章 英吉利海峽的迷霧第494章 馬尼拉會戰(六)第1597章 農業基礎第775章 日本(十九)第914章 1640年的春天第715章 集結(二)第54章 選兵第1405章 冬季戰役的延續第862章 武士集團軍第141章 勞工冬訓(上)第1077章 難纏的韃靼人第1290章 度日如年第1369章 秋收(三)第243章 開始行動,洗城第19章 戰備倉庫第1495章 片板不得下海第1315章 救救我們胡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