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5章 土地改革和稅務改革

李明和周比利乘坐的飛艇緩緩的降落在北京郊外的機場,兩人從飛艇上跳了下來,然後徑直乘坐汽車來到了軍委會。

高建國和石明峰、李運坤等人,早已等在軍委會大院的門口。他們看到了李明,全都笑着迎了上來。

“李明,你走的這一個月,民委會的王和他們,都找我要人來了。來了好幾次,我好說歹說才把他們勸回去。”

聽了高建國的話,李明皺着眉頭道:“民委會出了什麼事情嗎?”

高建國搖了搖頭道:“倒是沒出什麼事情,只是現在民委會的工作實在太多,你這一走一個多月,很多事情都得需要你拍板。王和都跟我急了,哈哈……”

旁邊的李玉坤笑着說道:“現在民委會已經開始在中原北方各地,實施土地改革和稅務改革,民委會都忙得腳打後腦勺了。”

“那我一會就去王和家……”

沒等李明說完呢,高建國就哈哈大笑道:“哈哈……你去了也是白去,現在民委會的幾個常委,都在各地蹲點呢。”

他說到這裡,又對旁邊的周比利說道:“小周,你們情報部最近的工作也很多,正好你回來了。”

wωω ★ttκд n ★Сo

李明聽了連忙問道:“這兩項工作開展的不順利吧。”

高建國滿臉凝重的說道:“地方的反應比較大,各種牛鬼蛇神都冒出來了。反正要多亂就有多亂,目前民委會派到各地的工作組在開展工作的時候,遇到了很大的阻力,雖然已經處理了很多人,但是地方的傳統封建勢力,依然不斷的在四處串聯、煽動,試圖在社會引起混亂。”

李明當然知道實施這兩個工作,勢必會遇到很大的阻力,遠東公司董事局在制定這兩項改革政策的時候,也是做了很多工作的。

其實遠東公司在中原北方地區推行土地改革和稅務改革,執行的並不生硬。比如土地改革,每戶的土地只要不超過一百畝,不會負擔任何土地稅。超過一百畝,纔會繳納一定的賦稅。但是這個賦稅的標準並不高,只是佔了每年土地收穫相當小的一部分。

但是這只是針對有人耕種土地的稅賦標準,一旦土地無人打理變得荒蕪,將會承擔相當高的土地賦稅。

政府爲了鼓勵各地的士紳地主向國家售賣土地,提供了很多優惠的條件。首先是以極爲優惠的價格收購土地,價格是公司根據大明各個時期的土地均價制定的,絕對是非常優惠。

不但如此,遠東公司還在各地建設了很多開發區,利用自身發達的工商系統,爲哪些售賣土地的地主,提供商業上的便利,會爲他們提供諸如稅收、徵地等方面各種商業上的便利條件。

如果各地的士紳地主想在各地的開發去投資,也會得到遠東公司的專業人員提供全程的服務。只要選擇在遠東公司在各地建立的開發區投資,未來他們的收益,絕對要比經營土地的利潤要大得多。

而且這些士紳地主,還可以去優先去經營一些遠東公司放開的下游企業,只要緊跟着遠東公司的政策走,未來成爲億萬富豪也不是不可能的。

可是遠東公司還是低估了土地在中國人心裡的地位,那可是安身立命的東西。華夏民族綿綿五千年,是以農耕生活文明於世的民族。

人們把土地看做寶貝,在土地上繁衍生息,細心耕作。有了土地意味着能夠生存,爲了土地,人們願意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

這種觀念已經深深的刻入每個華夏民族的骨子裡,沒有什麼比土地更讓中國人更在乎的東西了,歷史上不論是士紳官僚、商賈鉅富,還是底層的貧苦百姓莫不如此。

所以遠東公司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推行土地改革,難度可想而知。那些士紳地主就算是遠東公司開出再高的價碼,他們也不會賣地。

除了推行土地改革的時候,遭到了地方傳統封建勢力的極大阻力。稅務改革那就更加的難以開展了。

傳統封建勢力主要都是以士紳階層組成,只要是舉人就能享受朝廷的各種優待。大明時期,只要那個書生中了舉人,即便他是個窮困潦倒的窮逼,依然可以一夜之間成爲擁有大批良田的地主。

他所在家鄉的親戚、朋友、鄰居,甚至全村的百姓都會將自己家的土地落到這個舉人的名下,那樣一來就可以享受士紳免稅政策。

可是遠東公司在中原北方施行的稅務改革,主要的改變就是推行官紳一體納糧政策。這簡直就是動了士紳階層的根本利益,甚至可以說是他們的命根子。

這纔是中原北方傳統封建勢力的核心利益,遠東公司動了這個,就意味着與他們徹底的撕破臉了,從此以後遠東公司與中原傳統的封建勢力的矛盾,也變得越來越尖銳。

還有就是商稅的改革,像以前大明那種商稅政策,活該崇禎窮死。本來三十稅一就已經很低了,可就這麼低的商稅,依然沒有人去繳納。

大明的商賈鉅富背後站着的都是什麼人,如果沒有士紳官僚階層的撐腰,在富有的商賈鉅富在大明也是寸步難行,再大的家財也會被當地黑惡勢力和衙門胥吏,敲骨吸髓的壓榨乾淨。

而如今遠東公司施行稅務改革,到底動了誰的奶酪,也就不言自明瞭。

所以遠東公司在中原北方各地推行土地改革和稅務改革,簡直是步履維艱。從丈量土地開始,公司派往各地的工作組,就遭到了地方傳統封建勢力的瘋狂阻撓,甚至出現幾百起暴力抗法事件。

好在遠東公司從進入中原開始,就深入開展基層工作,和底層的百姓打成一片,投入大量的資源,在各地開展政治思想教育,極力宣傳遠東公司的各項政策。通過免費基礎教育、基層醫療系統等工作,獲得了底層百姓的極大擁護。

而且公司接連開展了兩次嚴打,對各地的黑惡勢力、土豪劣紳和衙門胥吏進行了血腥的清洗,直接斬斷了地方傳統封建勢力的左膀右臂。

雖然各地的士紳地主到處散佈謠言,還煽動底層百姓鬧事,可他們的努力註定會付之東流,因爲底層的百姓對新朝都非常擁護,沒有一個人會相信那些士紳地主的蠱惑,反而爲新朝的各項改革政策拍手叫好。

(。)

第1038章 絕對穩定第160章 以血還血第914章 1640年的春天第204章 還是司令能扯淡第389章 清剿第1412章 基輔會戰(五)第522章 開發遼東(八)第1102章 海外師第165章 艦隊返航第1140章 兄弟,沒打過仗吧第1204章 焰火第304章 不要放過一條漏網之魚第364章 外籍勞工第1022章 雪地行軍第364章 外籍勞工第585章 希克騰的新家第532章 改造牧民第200章 轟炸寧古塔(下)第1546章 土地改革和稅務改革(二)第1548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1107章 俄國西伯利亞遠征軍第623章 風聲鶴唳第283章 過年了(二)第1588章 哈德遜河第175章 動員第1658章 年華逝去第1156章 秋季會議第1309章 衛所(二)第587章 蒙古移民營地第1593章 老哥,你可別害我第1269章 北京,北京(二)第805章 小夥子,眼光不錯嘛第413章 本布泰和蘇墨第1281章 臉都不要了第518章 開發遼東(四)第589章 開往東方的法國艦隊第758章 日本(二)第1633章 貴陽(完)第496章 萬帆雲集第1407章 掃蕩北方第798章 日本(四十二)第913章 河套大灌區計劃第279章 強烈的憤慨第1379章 嚴打(三)第161章 整編海盜第1061章 葉尼塞斯克第1315章 救救我們胡家吧第818章 迴歸第899章 遠東的制度化建設第912章 巡視草原(三)第376章 兵臨遼陽第936章 回到海參崴(二)第548章 北上計劃開幕第702章 崇禎大旱(三)第353章 大夥要的就是這個味兒第570章 吞併第753章 遠東簡直是欺人太甚第377章 我們愛聽第322章 爲我們死去的兄弟報仇第948章 茂山鐵礦第1024章 救災(二)第1021章 你們歸老子管了第285章 北方基地第526章 遠東商隊第1470章 去吧,孩子們第723章 朝鮮戰役(五)第1211章 吳氏父子第734章 山西(三)第1479章 戰役開幕第1330章 你們準備處理多少人第737章 山西(六)第265章 就當我們宣戰好了第1467章 烏克蘭守備區第1499章 哦……上帝第603章 洛可可風格第1121章 保衛莫斯科第1087章 南非(二)第1047章 籌備小組第134章 我要有媳婦兒了第1489章 三天三夜第663章 根據地籌備小組第733章 山西(二)第702章 崇禎大旱(二)第1340章 開發海外第1475章 甘願切腹謝罪第1370章 秋收(四)第954章 爲主家征戰沙場第1018章 鐵路計劃(三)第1136章 還是到基層去視察吧第1570章 傳統節日和民俗習慣第1269章 北京,北京(二)第73章 你是中國人第1329章 士紳階層的擔憂第702章 崇禎大旱(三)第23章 交易第133章 勞工管理制度第1585章 春節(十二)第826章 效率低下第753章 遠東簡直是欺人太甚第132章 養殖基地
第1038章 絕對穩定第160章 以血還血第914章 1640年的春天第204章 還是司令能扯淡第389章 清剿第1412章 基輔會戰(五)第522章 開發遼東(八)第1102章 海外師第165章 艦隊返航第1140章 兄弟,沒打過仗吧第1204章 焰火第304章 不要放過一條漏網之魚第364章 外籍勞工第1022章 雪地行軍第364章 外籍勞工第585章 希克騰的新家第532章 改造牧民第200章 轟炸寧古塔(下)第1546章 土地改革和稅務改革(二)第1548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1107章 俄國西伯利亞遠征軍第623章 風聲鶴唳第283章 過年了(二)第1588章 哈德遜河第175章 動員第1658章 年華逝去第1156章 秋季會議第1309章 衛所(二)第587章 蒙古移民營地第1593章 老哥,你可別害我第1269章 北京,北京(二)第805章 小夥子,眼光不錯嘛第413章 本布泰和蘇墨第1281章 臉都不要了第518章 開發遼東(四)第589章 開往東方的法國艦隊第758章 日本(二)第1633章 貴陽(完)第496章 萬帆雲集第1407章 掃蕩北方第798章 日本(四十二)第913章 河套大灌區計劃第279章 強烈的憤慨第1379章 嚴打(三)第161章 整編海盜第1061章 葉尼塞斯克第1315章 救救我們胡家吧第818章 迴歸第899章 遠東的制度化建設第912章 巡視草原(三)第376章 兵臨遼陽第936章 回到海參崴(二)第548章 北上計劃開幕第702章 崇禎大旱(三)第353章 大夥要的就是這個味兒第570章 吞併第753章 遠東簡直是欺人太甚第377章 我們愛聽第322章 爲我們死去的兄弟報仇第948章 茂山鐵礦第1024章 救災(二)第1021章 你們歸老子管了第285章 北方基地第526章 遠東商隊第1470章 去吧,孩子們第723章 朝鮮戰役(五)第1211章 吳氏父子第734章 山西(三)第1479章 戰役開幕第1330章 你們準備處理多少人第737章 山西(六)第265章 就當我們宣戰好了第1467章 烏克蘭守備區第1499章 哦……上帝第603章 洛可可風格第1121章 保衛莫斯科第1087章 南非(二)第1047章 籌備小組第134章 我要有媳婦兒了第1489章 三天三夜第663章 根據地籌備小組第733章 山西(二)第702章 崇禎大旱(二)第1340章 開發海外第1475章 甘願切腹謝罪第1370章 秋收(四)第954章 爲主家征戰沙場第1018章 鐵路計劃(三)第1136章 還是到基層去視察吧第1570章 傳統節日和民俗習慣第1269章 北京,北京(二)第73章 你是中國人第1329章 士紳階層的擔憂第702章 崇禎大旱(三)第23章 交易第133章 勞工管理制度第1585章 春節(十二)第826章 效率低下第753章 遠東簡直是欺人太甚第132章 養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