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遠東那幫人心野着呢

明代生活在遼東的漢族遼民,處於地域遼闊的邊疆少數民族大氛圍中,受到塞外各族的文化以及邊地衛所制軍事化生活的影響,多民族的生活習俗、價值觀念、社會心理交融在一起,使東北漢族遼民,形成了邊疆漢族居民豪爽、粗獷的性格,很多便民性悍善騎射。

生活在遼東地區的漢族遼民,主要聚居於遼東都司,多是以軍戶和流人爲主體。按照明末的說法,“華人十七,高麗、土著歸附女真野人十三”,屬於多民族雜居地帶。

而東北漢族和內地漢族有一定的文化差異性,然與邊疆民族卻有了更多的溝通點。“遼人”生活於東北邊疆地區。內地漢族人稱其爲“遼人”,不無歧視之意,主要因爲邊疆較內地荒涼、氣候寒冷、文化落後、民風強悍。

從明中葉以後,在遼東地區先後有三大股遼軍勢力,一是李成樑系統的遼軍,二是祖大壽系統的關寧遼軍,三是毛文龍系統的東江島兵。

明朝末年,遼軍是明軍主力部隊之一。當後金起兵反明、八旗兵攻克遼瀋,李成樑系統的“遼軍”實際上已經瓦解。崇禎二年,遼督袁崇煥計殺毛文龍,造成島內人心渙散,海上抗金事業受到嚴重損害。

遠東公司的強勢插入,不但完全接收了東江鎮的軍民,還把歷史上投降滿清的東江三礦徒送到了南越占城國。所以如今遼東只剩下祖大壽系統的關寧軍,“關”指山海關,“寧”指寧遠。當年遼東巡撫袁崇煥提出籍遼人以復遼,遼民不斷應募入伍,在抗禦後金軍的襲擾、與蒙古各部周旋中,逐漸形成了後來的“關寧遼軍”。

崇禎二年,皇太極親率大軍首次襲擾京畿的軍事行動中,袁崇煥被殺,趙率教、滿桂先後戰歿。祖大壽成爲“關寧遼軍”的首領人物,組成以祖大弼、祖可法、祖澤潤等“祖家將”爲核心的軍事集團。

這支軍隊的主體是塞上健兒,他們長期生活於邊疆地區。不僅是生活習俗,戰鬥力也強,內部比較團結,普遍具有對首領的效忠意識。隨着祖大壽地位的顯赫,“祖家軍”的實力也日益膨脹,祖大壽身邊聚集了一批謀士良將,很引世人矚目,也引起了皇太極的重視。

天聰五年,皇太極重兵圍困大淩河,祖大壽與其主力部隊適在城中。皇太極之所以下大決心久困淩河城,用他自己的話說:“明人善射精兵,盡在此城,他處無有也。夫明國之勁兵,盡困此城,他處援兵,無足爲慮。”

大淩河之戰結束後,祖大壽和祖可法、祖澤潤約40名副將、參將、遊擊以及殘餘軍民人等12000餘人,投降了皇太極。歷史上祖大壽向皇太極建言,說自己妻子兒女均在錦州城裡,趁錦州不知自己已經投降,願帶一支兵馬去錦州,在城裡當內應,奪取錦州城。其實祖大壽一回錦州城就組織防禦,繼續帶領關寧軍抗擊清軍。

可是因爲遠東的存在,皇太極並沒有同意祖大壽的建議,而是把他和一萬多關寧軍都帶了回去。雖然祖大壽非常想回寧錦,但是他被揚古力看得死死的,一直未能成行。

更苦逼的是,遠東軍攻打遼東的時候,他也率領一萬多關寧軍隨揚古力南下馳援瀋陽,沒想到鑽進了遠東佈置的口袋裡,被遠東密集的炮火炸死在亂軍之中。一萬多關寧鐵騎也僅剩下幾千人。

因爲祖大壽和祖家諸將投降東虜,錦州的關寧軍由吳襄父子暫領。後來傳出祖大壽死於亂軍之中,吳氏父子也漸漸的成爲了關寧軍的新一代核心。

大淩河西部沿岸,大批的遼民被一幫明軍押送到河岸處聚集,遼民們扶老攜幼,到處都是悽慘的哭喊聲。明軍騎兵不時就揮鞭抽打遼民,大聲喝罵他們。

吳襄父子坐在戰馬上,目光復雜的看着大淩河的對岸。上次吳襄和范文程進行了一番交流,雙方都有進行交易的意向。范文程回到瀋陽就向公司彙報了這個情況,公司非常重視,派出了一個情報小組在錦州和吳襄見了面。

這一次吳襄帶着萬餘遼民前來,就是爲了和遠東進行第一次交易,而這萬餘遼民,絕大部分都是投降後金的那些關寧軍的家眷,吳襄這麼做也是不想讓那些關寧軍回到錦州。畢竟這些和祖大壽參加大淩河之戰的關寧軍,都是祖家的嫡系。

爲了鞏固他在關寧軍的地位,吳襄就把這些關寧軍的家眷,作爲第一批同遠東交易的人口。

吳三桂看着大淩河對岸,轉過頭對吳襄說道:“爹,我總覺得遠東早晚會入關,以遠東的實力,我們肯定是守不住寧錦和山海關,連大明傾舉國之力,也未必能擋得住遠東。咱們是不是也該爲手下的弟兄們找一條退路了,反正不能投遠東那幫傢伙,若是投了遠東,他們必會吞了我們的軍權。”

吳襄苦笑道:“孩子啊,遠東的兵威你也不是沒見過,大明哪能扛得住啊。你以爲我和遠東做買賣,是爲了圖那點兒銀子嗎,我是爲了給咱爺倆留條後路。咱爺倆真要被逼到了山窮水盡,就只能投奔遠東了,沒了兵權至少也能做一輩子富家翁啊。”

“爹,如今我們手裡握着一萬多關寧鐵騎,天下這麼大,到哪裡都能吃得開。何必要看着遠東那幫人的臉色過日子。”

吳襄一板臉,陰沉的說道:“你說的是什麼混賬話,遠東那幫人心野着呢。你沒見前幾日從河套跑過來的蒙古韃子說嗎,遠東竟然帶着兵把河套的部落統統掃了一遍。河套被他們殺得血流成河,光是男男女女就抓了幾萬,繳獲的牛羊馬羣綿延幾十裡。

這得是多狠的手段,才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就算當年女真韃子對河套的部落,也沒像遠東這麼狠過。我跟你說過對少次了,見到遠東的人一定要恭敬,咱爺倆手裡那點兒兵,還不夠遠東塞牙縫的呢。”

雖然吳三桂還是不服氣,可他卻沒說什麼。他現在也就是嘴硬,自從上次被宋濤收拾了一次,他現在只要聽到遠東心裡就害怕。

“大人,和那邊有船過來了。”一個家丁指着遠處大喊道。

吳襄父子順着那名家丁的手指看去,只見遠處的河面上,正有一片密密麻麻的船影向這裡駛來。吳襄對旁邊的幾個家丁吩咐了一番,然後帶着吳三桂下了馬,來到岸邊迎候遠東的到來。

大批的內河駁船陸續開了過來,近乎鋪滿了整個河面,蒸汽駁船發出轟鳴着,無數濃郁的黑色煙霧在河面上瀰漫開來。

范文程從一艘駁船上跳上了岸邊,吳襄連忙迎上去,抱拳道:“先生怎麼親自來了。”

“將軍不也是親自前來了嗎,哈哈……我們遠東與將軍第一次交易,我若是不來,如何能放心啊。”

他說完就看到了遠處密密麻麻的人羣,男女老幼都有,正被明軍押向了岸邊。范文程笑道:“將軍,這些人看着可不像是流民啊,他們是……”

吳襄連忙解釋道:“這些都是大淩河之戰,投降韃子的那些明軍兵將的家眷,我聽說那些兵將如今還有很多在遠東治下,於是,就把他們送了過來,也算是讓他們與家人團聚吧。”

范文程腦袋一轉,轉瞬間就明白了吳襄的想法。他笑着道:“將軍真是慈悲心腸,不忍看到關寧軍將士骨肉分離,真是天大的功德啊。”

他說完轉過身衝船上的一衆遠東軍官兵點了點頭,岸邊幾條船上官兵頓時忙碌了起來。大批貂皮、草藥、山貨、皮貨和老參,被遠東軍官兵陸續從船上搬了下來。

遠東破了瀋陽和遼陽後,城中後金權貴的宅子裡,這些東西可多了去了。這東西若是全都投到江浙宋世平那裡,還真用不了,畢竟只有大戶們才能消費得起。所以遠東就拿來和關寧軍交易。

關寧軍與遠東交易的商品,主要是人口、糧食和布匹、綢緞。沒辦法,遠東除了這些,別的都不要。好在大明的流民多得是,關寧軍的糧草始終充足,布匹綢緞在大明也好籌集。所以雙方纔能達成交易。

遠東不但可以把遼東特產拿出來和吳襄所掌握的關寧軍進行交易,以後還可以向他們價格低廉的商品,比如火柴、肥皂、蚊香、雨傘、花露水、雪花膏、牙膏牙刷、衛生巾、低檔紙巾、花鏡等日用商品、小五金工具等傾銷遠東的工業品。

目前遠東已經通過江浙宋世平、福建鄭芝龍、廣東劉香三人將遼東特產、遠東工業品對大明進行傾銷。

除了大明,日本種子島已經控制了日本同大明、南蠻商品的進出口貿易,而且遠東的商品也在日本各地大規模傾銷。薩摩藩島津氏已經徹底成爲了遠東的走狗,他們代理遠東的部分商品,賺的鉢滿盆滿,日子過得很滋潤,現在正在大規模發展軍備。

每年他們都會在日本收集大量的銅、硫磺、女人和勞工,然後送到種子島,然後輾轉送到海參崴。

朝鮮濟州島旌義港如今也是衆帆雲集,每天都有來自於朝鮮的海船到這裡進行交易。遠東公司情報部派駐了兩個情報小組,朝鮮裔的情報員已經和朝鮮國內的一些達官顯貴打得火熱,如今遠東的商品已經遍佈朝鮮各地。而且遠東還控制了朝鮮和大明的交易通道,朝鮮當局連屁都不敢放一個,只能任由遠東的盤剝。

第333章 掌控東江第616章 任務很簡單第1570章 傳統節日和民俗習慣第1606章 江南局勢第1369章 秋收(三)第1288章 打錯了算盤第561章 合圍第315章 他是不是叫鰲拜第689章 擎天柱第510章 迴歸第594章 這怎麼處理啊第1652章 師長王海洋第1632章 貴陽(七)第205章 快點而打仗吧第618章 熊本城第74章 意外第1491章 特殊武器第508章 你可真能作啊!第1463章 追殺第168章 整頓第326章 遠東的用心昭然若揭第6章 聚會第792章 日本(三十六)第167章 艦隊迴歸第1442章 秘密結盟第293章 爬上遠東這條大船第1245章 天下糧倉第860章 莫臥兒帝國第185章 強取豪奪第986章 兄弟,放手幹吧第758章 日本(二)第1395章 這不是演習第1547章 守一輩子活寡第537章 秦二狗的軍旅生活第70章 橫濱港第1092章 準備(一)第396章 公審大會第1000章 進展順利第1251章 棚戶區第183章 宋家莊第365章 我的戰刀早已**難耐第251章 西班牙人來了第1100章 斬首第528章 互市第1398章 札波羅什哥薩克一百七十七章 租借濟州島第1296章 勸離佃農第49章 拋射第690章 首長,你太有才了第1496章 便宜他們了第117章 意外第1062章 炮擊第1390章 永無翻身之日第1184章 你還怕我不要你了第1617章 心太大了吧第224章 空軍部的野望第1126章 重炮第1372章 你是不是燒糊塗了第1087章 南非(二)一千六百零七章 西南大亂第666章 想來的人(二)第408章 換下一話題第1030章 印度洋的海權第1144章 遭遇風暴第1476章 戰雲密佈第773章 日本(十七)第473章 料羅灣海戰第1191章 老劉,有日子沒見了第435章 我來晚了第1126章 重炮第1392章 不能小打小鬧第1606章 江南局勢第947章 海參崴的學徒工第238章 破城第699章 瘋狂的李三娃第264章 掃蕩土着第955章 開幕第1663章 坐坐大明皇帝的龍椅第1298章 大夥反了吧第351章 老宋,你兒子迷路了第253章 血戰王城第266章 你那位同鄉,可是姓鄭?第1665章 風景不錯吧第1282章 悼念第570章 吞併第286章 海盜們的蛻變第90章 收穫頗豐第750章 巴賽通王第528章 互市第706章 崇禎大旱(七)第1295章 秀才遇到兵第413章 本布泰和蘇墨第990章 土謝圖汗部第296章 神棄之地第1264章 你和他說個屁啊第484章 火燒軍港第1477章 蘇丹的野望第1342章 人渣訓練營第361章 大練兵第1125章 破城
第333章 掌控東江第616章 任務很簡單第1570章 傳統節日和民俗習慣第1606章 江南局勢第1369章 秋收(三)第1288章 打錯了算盤第561章 合圍第315章 他是不是叫鰲拜第689章 擎天柱第510章 迴歸第594章 這怎麼處理啊第1652章 師長王海洋第1632章 貴陽(七)第205章 快點而打仗吧第618章 熊本城第74章 意外第1491章 特殊武器第508章 你可真能作啊!第1463章 追殺第168章 整頓第326章 遠東的用心昭然若揭第6章 聚會第792章 日本(三十六)第167章 艦隊迴歸第1442章 秘密結盟第293章 爬上遠東這條大船第1245章 天下糧倉第860章 莫臥兒帝國第185章 強取豪奪第986章 兄弟,放手幹吧第758章 日本(二)第1395章 這不是演習第1547章 守一輩子活寡第537章 秦二狗的軍旅生活第70章 橫濱港第1092章 準備(一)第396章 公審大會第1000章 進展順利第1251章 棚戶區第183章 宋家莊第365章 我的戰刀早已**難耐第251章 西班牙人來了第1100章 斬首第528章 互市第1398章 札波羅什哥薩克一百七十七章 租借濟州島第1296章 勸離佃農第49章 拋射第690章 首長,你太有才了第1496章 便宜他們了第117章 意外第1062章 炮擊第1390章 永無翻身之日第1184章 你還怕我不要你了第1617章 心太大了吧第224章 空軍部的野望第1126章 重炮第1372章 你是不是燒糊塗了第1087章 南非(二)一千六百零七章 西南大亂第666章 想來的人(二)第408章 換下一話題第1030章 印度洋的海權第1144章 遭遇風暴第1476章 戰雲密佈第773章 日本(十七)第473章 料羅灣海戰第1191章 老劉,有日子沒見了第435章 我來晚了第1126章 重炮第1392章 不能小打小鬧第1606章 江南局勢第947章 海參崴的學徒工第238章 破城第699章 瘋狂的李三娃第264章 掃蕩土着第955章 開幕第1663章 坐坐大明皇帝的龍椅第1298章 大夥反了吧第351章 老宋,你兒子迷路了第253章 血戰王城第266章 你那位同鄉,可是姓鄭?第1665章 風景不錯吧第1282章 悼念第570章 吞併第286章 海盜們的蛻變第90章 收穫頗豐第750章 巴賽通王第528章 互市第706章 崇禎大旱(七)第1295章 秀才遇到兵第413章 本布泰和蘇墨第990章 土謝圖汗部第296章 神棄之地第1264章 你和他說個屁啊第484章 火燒軍港第1477章 蘇丹的野望第1342章 人渣訓練營第361章 大練兵第1125章 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