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遠東騎兵訓練中心

巴根有幸被選進了第一批集訓名單,他從淨化營地出來,身後揹着一個巨大的背囊,手裡還抱着一大堆的東西。

教導隊的官兵帶着他們到了訓練營地,今後幾個月他們將在這裡訓練。不要以爲進了教導隊就萬事大吉,如果訓練達不到要求,他們會被踢出教導隊,以後就再也沒機會再走進這裡了。

巴根進了帳篷,坐在自己的鋪面上,和帳篷裡別的蒙古韃子一樣,迫不及待的把巨大的制式背囊打開,將裡面的東西倒在自己面前。

公司爲他們配備了一整套個人用品,俄式摩步兵連帽作訓服、傘兵翻毛皮靴、內衣襪子、軍用水壺、風鏡、雨衣、睡袋、挎包,林林總總的多達幾十種。

但這些物品可不是無償提供給他們的,以後都需要他們拿着搶來的東西償還。就連幾雙襪子,都相當於一頭羊的價碼。

巴根挨個翻看着每一件物品,簡直愛不釋手。他長這麼大,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幾件,腳上這雙漏了幾個洞的靴子,還是他幾年前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

如今漢人大老爺給了他這麼多的好東西,讓巴根心裡激動的不能自已。雖然這些東西並不是白給的,以後要用搶來的東西償還。

可是巴根一點兒都沒當回事兒,他爛命一條,本來就是一無所有怕什麼啊。只要以後能去搶那些草原上的那顏,償還這些東西真是輕而易舉。

草原上哪怕是小部落的那顏家都有大羣的牛羊和馬羣,更別說大部落的貴族那顏了。到時候女人珠寶、牛羊戰馬、金銀皮貨有的是,還不都是任由他們予取予奪。

他們將在教導隊進行爲期三個月的基礎訓練,着重強化紀律,讓他們養成服從的習慣。結合大量的政治思想教育,使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爲一個具備服從性的紀律部隊。

目前蒙古軍團正處於基礎訓練階段,所以公司並沒有爲他們配備武器裝備。爲了統一他們的武器標準,公司軍委會和軍工廠的專家技術人員,共同爲蒙古軍團設計了一個系列的裝備。

因爲公司囤積了大量的鯨皮,所以蒙古軍團的甲冑,全部採用經過加工的鯨皮製成,在皮甲關鍵的部位還配了一些薄鋼片。

頭盔採用的是土著民兵們正在使用的“綠帽子頭盔”,這種頭盔在經過平遼作戰,證明防護性非常好。只是蒙古騎兵的頭盔更薄更簡單。

蒙古騎兵隨身攜帶的武器通常有弓箭、馬刀、長矛、狼牙棒。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弓箭,他們的弓箭較長大,需大約八十公斤的力量才能拉開,射程遠,幾乎是蒙古騎兵最重要的殺傷武器。

歷史上蒙古人擁有當時射程最遠,殺傷力最大的組合式弓,這種武器通常由後背上的一條動物筋,弓肚上的一層角質物和中間的一個木架組成。這種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間,而很短小便於騎兵運用自如。這種弓拋射的殺傷範圍可達200米。

當然,現在草原上的蒙古人,無法和當年蒙古帝國最輝煌的蒙古鐵騎相提並論,根本沒有幾個人能拉開那麼重的強弓,但依然都是天生的神射手。公司軍工廠根據繳獲的蒙古弓,找來了遼民、日本、朝鮮的弓匠,專門設計了一款鋼板反曲弓,以及精鋼箭頭。另外,還設計了一批套馬的繩套和網馬的網套等蒙古人擅長使用的裝備。

騎兵馬刀選擇的是我軍曾使用過的,仿六五式騎兵馬刀,全長:,刃長:78cm,刃寬:,刃厚:。重1.85公斤,刀刃半開鋒,雙開加強筋減重槽。柄長:,鋼製全包圍護手,刀柄內置。

當然,馬刀的材料和當年的六五式馬刀還無法相提並論,但在這個時代完全可以勝任,軍工廠生產出樣品後經過試驗,無論是刀身的韌性,還是侵透力和斬切面和傳統的蒙古馬刀相比都要提高很多。而且依靠現代機械設備,可以實現大批量生產。這款馬刀也被命名爲1633式軍用馬刀,成爲遠東軍騎兵的制式裝備。

另外戰馬的馬具也全部重新設計,包括馬鞍、馬鐙、馬轡、馬鞭等都是依據現代馬具的特點進行設計的,而且整套馬具結合了騎兵所攜帶的武器裝備,進行了模塊化組合設計。便於戰馬武器彈藥、野戰食品等物資的攜帶。

對於戰馬的選擇,公司原本想大規模馴養頓河馬,但是僅憑着公司從現代社會帶來的一百多匹頓河馬,要想在短時間內培養出一個龐大的族羣,肯定是不現實的。

而且農林部接收了大批蒙古馬後,和軍委會經過長時間的論證,得出的結論後卻發現在這個時代,蒙古馬更適合遠東軍長遠的發展需要。

中原北方遊牧民族馬種體形小、耐粗飼、基數龐大,但選育始終是弱項,與歐洲上至貴族下至平民都熱衷品種培育的風氣不同,對馬種的培育相當隨意,缺乏科學性和計劃性,從未訂立譜系,導致不少良馬的基因流失。

蒙古馬身材矮小,跑速慢,越障礙能力也遠遠不及歐洲的高頭大馬。但是蒙古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強的馬,對環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無論是在亞洲的高寒荒漠,還是在歐洲平原,蒙古馬都可以隨時找到食物。

蒙古馬具有最強的適應能力,可以長距離不停地奔跑,無論嚴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同時,蒙古馬可以隨時勝任騎乘和拉車載重的工作,這也是中國傳統的好馬最終全部被蒙古馬取代的原因。

而且,蒙古馬在蒙古軍隊除了作爲騎乘工具外,也是食物來源的一種,蒙古騎兵使用大量的母馬,可以提供馬奶。這也減少了蒙古軍隊對後勤的要求。並且蒙古騎兵通常備有不止一匹戰馬。 蒙古馬的特殊優勢使得蒙古軍隊具有當時任何軍隊都難以比擬的速度和機動能力。

今後我軍將進入蒙古草原、中原北方等地域廣闊的地區進行作戰,目前公司根本無法實現摩托化長途行軍的要求,所以遠東軍的主要行軍手段,還將是採用騾馬化。

軍委會也制定了遠東軍未來的發展規劃,發展大規模騎馬步兵和挽馬部隊將是未來建軍的重中之重。蒙古馬也將成爲遠東軍的主要馬種,而頓河馬也會繼續發展,未來會成爲遠東優良馬種,形成一個龐大的種羣。

蒙古馬耐勞,不畏寒冷,能適應極粗放的飼養管理,生命力極強,能夠在艱苦惡劣的條件下生存。8小時可走60公里左右路程。經過調馴的蒙古馬,在戰場上不驚不詐,勇猛無比,歷來是一種良好的軍馬。在草原區騎乘,可日行50~100km,連續10余天。

非常適合部隊在任何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遠距離、大縱深的長途行軍,如果使用優良的戰馬,光是後勤的壓力就會把遠東公司壓垮。另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在這個時代,蒙古馬基數非常龐大。足以經得起長時間的戰鬥消耗。

對於軍隊裝備最重要的不是越先進就越好,更重要的是在保證裝備先進的基礎上,價格低廉可以滿足部隊大規模裝備。就像當年蘇德戰場的豹式、虎式和T-34,雖然豹式、虎式坦克非常先進,但依然被數量龐大的T-34所淹沒。

其實戰馬也一樣,而蒙古馬就恰恰具備了這樣的特點。可以這麼說,至少在這個時代,蒙古馬是最適合戰場上使用的戰馬,他就是這個時代的T-34,皮實耐操量又足,無論多麼惡劣的自然環境都能適應,絕對能滿足遠東軍的需要。

以後蒙古軍團的騎兵,如果每人配備4-5匹戰馬,就能進行超遠距離的大縱深奔襲,沿途用以戰養戰的方式,那對敵人的後方將會是一場災難。

軍委會在蒙古軍團教導隊,開設了遠東騎兵訓練中心,以後將在各地建立十幾個騎兵訓練中心。還在遼東的遼河套、海參崴等地建立設施完備的軍馬場。

以後遠東軍所有幹部戰士,必須學會熟練騎乘戰馬,不要求你拿着馬刀衝陣,但是必須具備騎着戰馬進行遠距離行軍的能力。軍委會將制定馬術訓練計劃,今後部隊每年的考覈,將把基礎騎術、長途騎馬行軍等科目,列爲部隊每年兩次的訓練考覈必考科目。

對於遠東軍的幹部戰士來說,每年夏冬兩季的訓練考覈,是所有指戰員最重視的事情。如果其中一次考覈不達標,會給予這名戰士一次機會,但是下一次考覈再不達標,那只有進入二線勤務人員,兵齡達到五年自動退伍。以後在部隊將失去深造、提幹、晉升士官等機會,可以說是毫無前途了。

第1037章 老子壓力很大第885章 印度工匠第1589章 向內陸進發第304章 不要放過一條漏網之魚第1512章 都是人才啊第397章 國家體制第638章 1637年的春節(三)第1025章 救災(三)第1145章 車隊第1076章 這個買賣大了第220章 東方鎮第803章 興子第1203章 老子連年都過不好第515章 開發遼東(一)第833章 劉主席第1087章 南非(二)第557章 戰利品分配標準第1074章 蔫壞蔫壞的老巴第663章 根據地籌備小組第1542章 帶着兒子去打仗第1500章 卑躬屈膝第698章 打圍子第1209章 特戰旅第1384章 嚴打(八)第565章 多做準備沒壞處第9章 第一次會議第318章 鋼鐵聯合企業第1087章 南非(二)第1217章 前夜(二)第389章 清剿第1157章 轟動第1205章 調皮第1574章 春節(一)第1605章 南方山區的新兵第1628章 貴陽(三)第1227章 劉同第8章 入夥第1437章 儒家血脈第1646章 川黔索道第1584章 春節(十一)第1263章 你們工作做得非常好第1351章 伏擊土著第1160章 居然要給老子上手段第677章 讓他們一朝回到解放前第79章 怎麼是這個傢伙第427章 想玩的話就跟着我第1424章 北京條約第857章 寧夏鎮(三)第1559章 這不算什麼第389章 清剿第1075章 新的想法第1122章 我看毛子不爽很久了第688章 龐大的計劃第1318章 慰問品第1293章 土地兼併第983章 軍屬第548章 北上計劃開幕第290章 海參崴的業餘文化生活第697章 今天管夠了吃第100章 兵臨城下第246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492章 馬尼拉會戰(四)第874章 火力準備第1152章 機關算盡第1424章 北京條約第701章 崇禎大旱(一)第748章 糧食(續)第1466章 有這樣的****運第893章 寧夏戰役(六)一百二十五章 風帆船改造上第1129章 哈薩克戰役第517章 開發遼東(三)第156章 決死反擊第1368章 秋收(二)第1230章 糧食,糧食第48章 接應第404章 震懾第1375章 拿你家的丫頭抵債第193章 薩嘎禮第170章 會議上的爭論第1449章 拯救歐洲世界第1438章 中華共和國的版圖第1279章 崇禎第86章 敢死軍和游擊隊第830章 遠東最強大的團體第1117章 莫斯科(二)第388章 破城第660章 河套(四)第273章 我們只是缺個理由第747章 糧食(下)第1218章 中原戰役(一)第1058章 夜襲第928章 情報部的計劃第459章 1634年的春天第148章 自衛第735章 山西(四)第1114章 越過烏拉爾山第407章 鐵路計劃第242章 奇襲海州衛第1400章 前夜
第1037章 老子壓力很大第885章 印度工匠第1589章 向內陸進發第304章 不要放過一條漏網之魚第1512章 都是人才啊第397章 國家體制第638章 1637年的春節(三)第1025章 救災(三)第1145章 車隊第1076章 這個買賣大了第220章 東方鎮第803章 興子第1203章 老子連年都過不好第515章 開發遼東(一)第833章 劉主席第1087章 南非(二)第557章 戰利品分配標準第1074章 蔫壞蔫壞的老巴第663章 根據地籌備小組第1542章 帶着兒子去打仗第1500章 卑躬屈膝第698章 打圍子第1209章 特戰旅第1384章 嚴打(八)第565章 多做準備沒壞處第9章 第一次會議第318章 鋼鐵聯合企業第1087章 南非(二)第1217章 前夜(二)第389章 清剿第1157章 轟動第1205章 調皮第1574章 春節(一)第1605章 南方山區的新兵第1628章 貴陽(三)第1227章 劉同第8章 入夥第1437章 儒家血脈第1646章 川黔索道第1584章 春節(十一)第1263章 你們工作做得非常好第1351章 伏擊土著第1160章 居然要給老子上手段第677章 讓他們一朝回到解放前第79章 怎麼是這個傢伙第427章 想玩的話就跟着我第1424章 北京條約第857章 寧夏鎮(三)第1559章 這不算什麼第389章 清剿第1075章 新的想法第1122章 我看毛子不爽很久了第688章 龐大的計劃第1318章 慰問品第1293章 土地兼併第983章 軍屬第548章 北上計劃開幕第290章 海參崴的業餘文化生活第697章 今天管夠了吃第100章 兵臨城下第246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492章 馬尼拉會戰(四)第874章 火力準備第1152章 機關算盡第1424章 北京條約第701章 崇禎大旱(一)第748章 糧食(續)第1466章 有這樣的****運第893章 寧夏戰役(六)一百二十五章 風帆船改造上第1129章 哈薩克戰役第517章 開發遼東(三)第156章 決死反擊第1368章 秋收(二)第1230章 糧食,糧食第48章 接應第404章 震懾第1375章 拿你家的丫頭抵債第193章 薩嘎禮第170章 會議上的爭論第1449章 拯救歐洲世界第1438章 中華共和國的版圖第1279章 崇禎第86章 敢死軍和游擊隊第830章 遠東最強大的團體第1117章 莫斯科(二)第388章 破城第660章 河套(四)第273章 我們只是缺個理由第747章 糧食(下)第1218章 中原戰役(一)第1058章 夜襲第928章 情報部的計劃第459章 1634年的春天第148章 自衛第735章 山西(四)第1114章 越過烏拉爾山第407章 鐵路計劃第242章 奇襲海州衛第1400章 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