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寧夏鎮(二)

周比利拿出了一張寧夏鎮的地圖,然後指着地圖上的一處地方,擡起頭看了大家一眼,然後沉聲說道:“寧夏鎮以巡撫和總兵官爲首的文武兩套職官系統管理,另外還設有寧夏鎮守太監。

下設七衛,分別是寧夏衛、寧夏前屯衛、寧夏左屯衛、寧夏右屯衛、寧夏中屯衛、寧夏中衛、寧夏後衛。其轄地分爲東、西、南、北、中五路,分爲東路後衛、西路中衛、南路邵崗堡、北路平虜城、中路靈州。

寧夏地勢險要,黃河繞其東,賀蘭聳其西,西北以山爲固,東南以河爲險。惟河東橫城堡至花馬池一帶,地勢平漫,無險可守。寧夏鎮的防禦重點就在河東三百里一段。先後修建了“沿河邊牆”、淘樂長堤、鎮遠關邊牆、北關門長城,城西南牆、西關門牆,從河東花馬池,到西北中衛,形成一道嚴密的防線。

因爲我們遠東的到來,歷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前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並沒有因遼東局勢的惡化,調任薊遼總督,而是隨着大明北方數省的大旱,總督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五省軍務,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成爲了明廷鎮壓農民起義的主要軍事統帥。去年,洪承疇率陝西的精銳主力出潼關,正在河南、胡廣一帶與各路流賊激戰,目前陝西的明軍兵力相對空虛,也給我們省卻了很多的麻煩。

明末時期,大明各地實行的衛所制逐漸弛廢,募兵制代之而起,軍隊中私養家丁的現象日趨嚴重,並很快盛行,直至明後期發展成爲與募兵制度並行的家丁制度。寧夏鎮當然也不能免俗,明初僅寧夏一鎮,原額馬步守城及東操夏種舍餘並備餘官軍,總數應爲七萬一千六百九十三人,可是現在寧夏鎮實額只有兩萬多人。

據寧夏情報站傳來的消息,目前寧夏鎮可堪一戰的精銳邊軍不足五千,這還包括各級官員、軍頭的家丁。而且洪承疇南下進剿流賊,還從寧夏鎮調走一部分精銳可戰之兵。可以這麼說,目前寧夏鎮,包括陝西三邊從上到下都已經爛透了。寧夏、甘肅本爲土地肥沃之地,至萬曆年間在冊耕地一萬八千多頃。但皆被文武官員、鎮守官和各衛的豪強霸佔,屯田兵卒只能耕種一些貧瘠之地,以致屯田虧欠,軍士飢困。”

大家聽了他的話,全都有些不可思議。宋濤搖頭苦笑道:“怪不得大明軍隊碰上後金總是屢戰屢敗,連大明最強的邊軍都變成了這個熊樣,那還談什麼戰鬥力啊。”

李明點了點頭,沉聲說道:“大明王朝在九邊軍鎮的防務體制中奉行一套分權制衡、以文制武的思想,在這套思想指導下,武臣的權力被瓜分,“統軍不專一人,練軍不專一人,行軍不專一人。”

以文制武,雖然解決了武臣擁兵自重的問題,卻產生了嚴重的弊端。“以將用兵,而以文臣招練,以將臨陣,而以文官指揮,以武備邊,而日增文官於幕,以邊任經一府,而日問戰於朝

。”文臣往往缺乏應有的軍事專業知識和實戰經驗,紙上談兵者多,卓有成效者少。以文統武是明軍戰鬥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周比利又接着說道:“除了寧夏鎮各級官員、軍頭貪墨成風,還有寧夏鎮城內慶王府的存在,也是寧夏鎮逐年衰敗的主要原因。從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梅首封慶王,到崇禎十六年(1643年)末代慶王朱倬紘被李自成農民軍俘虜,共享封250多年。

慶王一脈生齒繁衍,盤根錯節,在寧夏地區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宗室統治集團。這個集團每年享受大量爵米,以致本地產糧根本不足以支付,只能從中原和江南數省大量調入,給寧夏軍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寧夏鎮軍屯的良田,有相當一部分被慶王府極其身後的宗室集團所霸佔。”

宋濤聽了周比利的話,突然急道:“老周,照你這麼說,如今的寧夏鎮已經窮得叮噹響了,那我們還打個屁啊。別打下了寧夏鎮,到頭來什麼也沒得到。”

周比利搖了搖頭,嘿嘿一笑道:“寧夏鎮的情況和你想的正好相反,據寧夏站情報站傳回來的情報,雖然寧夏鎮的軍備弛廢,各級官員、軍頭貪墨成風,使得寧夏鎮連年入不敷出,連官軍的餉銀都發不出來,兵器、城防更是破爛不堪。

可是寧夏鎮的那些官員、軍頭各個撈得腦滿腸肥,一個個都是家資鉅萬。他們除了霸佔寧夏鎮各地最肥沃的軍屯良田,邊軍皆淪爲他們的農奴佃戶。但最大的財源卻是走私,以鐵器鹽茶等物與草原各部交易,賺取其中的滾滾暴利。甚至還爲草原各部的蒙古韃子提供大明的制式兵器和鎧甲以資敵寇。”

大家聽到這裡都是義憤填膺,這個時代的大明九邊,說白了都特麼是走私犯。八大漢奸晉商若是沒有各地軍鎮的文官軍頭們配合,怎麼可能把戰備物資運到遼東。甚至很多朝中的重臣、閣老的家族,都會參上一腿,只因其中的利潤實在是太豐厚了。

就像大明的江南地區,王公貴族、士紳高官、豪商大戶、地主豪強,哪一家不是靠海吃飯。大明連年禁海,可是越禁走私就越猖獗。哪一個豪強海商身後沒有一個強大的勢力支持,這股勢力其實就是那些王侯貴胄和士紳大戶,甚至是朝中的那些高官閣老。

這也是爲什麼大明一旦要解除海禁,必遭來滿朝文武的羣情激昂,聲色俱厲者有之,引經論典者有之,嚎啕大哭、滿地打滾、以頭撞牆的更是比比皆是。還不是因爲解除了海禁,走私的利潤會大幅縮水,他們的利益勢必會受到侵害。

大明北方沒有靠海之利,只能打邊關的主意。大明九邊邊牆延綿萬餘里,屯堡林立,密密麻麻的遍佈於大明的北方邊境,可是早就像個篩子似的四處漏風了,北方邊關私通草原的走私生意已經做了二百餘年。

第82章 工業佈局第1341章 劉同的新兵生涯第672章 樑玉潔的頓悟第1623章 老子跟新朝混了第479章 進攻開始第1451章 韃靼人來了第178章 怎麼這麼多人啊第972章 戰役結束第1526章 留着他們第541章 遼東的農村第1080章 舉國動員第92章 這個可以有第564章 額爾克孔果爾額哲的野望第1352章 血腥第462章 八國聯軍第641章 1637四年的春節(六)第162章 目標馬尼拉第711章 崇禎大旱(十二)第633章 老子叫巴根第618章 熊本城第620章 夜襲熊本第1119章 莫斯科(四)第1623章 老子跟新朝混了第849章 河套根據地(三)第392章 遼民的問題第716章 集結(三)第1555章 政宣工作第282章 過年了第498章 你們的選擇是正確的第797章 日本(四十一)第1192章 基層管理幹部第1288章 打錯了算盤第996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1106章 西北第676章 出發第930章 準備(一)第1026章 蒙古包小學第1156章 秋季會議第1105章 突擊部隊第1403章 冬季戰役(三)第993章 阻擊戰第220章 東方鎮第61章 重回臨海第1509章 威尼斯共和國第1491章 特殊武器第569章 大兵壓境第1633章 貴陽(完)第110章 露天煤礦第988章 挺進第1266章 誰也別笑話誰第689章 擎天柱第1020章 白災第1616章 援軍來了第1292章 大明宗室第403章 太不要臉了吧第794章 日本(三十八)第114章 俘虜第1031章 1642年的春節(二)第102章 僱船第443章 我們這算什麼啊第790章 日本(三十四)第749章 暹羅第675章 先遣小組第318章 鋼鐵聯合企業第1575章 春節(二)第1655章 這回算是圓滿了第58章 我不是廢物第1243章 中原第921章 蠶食政策第250章 滅了那幾支猴子第1031章 1642年的春節第1075章 新的想法第1282章 悼念第1057章 哥薩克探險隊第659章 河套第376章 兵臨遼陽第1516章 威尼斯的財富第1426章 征服南非第515章 開發遼東(一)第1581章 春節(八)第1068章 西伯利亞的土著第1623章 老子跟新朝混了第1244章 臨清州第420章 掌控南洋第111章 林場第1361章 內部問題第921章 蠶食政策第1560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183章 宋家莊第474章 囂張的樑玉潔第367章 這一夜,他們註定無眠第1章 奇遇第1013章 物流(一)第1486章 準備就緒第69章 軍事委員會第532章 改造牧民第782章 日本(二十六)第1284章 延緩建國第835章 蒙古韃子打草谷來了第962章 歷史是勝利者寫的
第82章 工業佈局第1341章 劉同的新兵生涯第672章 樑玉潔的頓悟第1623章 老子跟新朝混了第479章 進攻開始第1451章 韃靼人來了第178章 怎麼這麼多人啊第972章 戰役結束第1526章 留着他們第541章 遼東的農村第1080章 舉國動員第92章 這個可以有第564章 額爾克孔果爾額哲的野望第1352章 血腥第462章 八國聯軍第641章 1637四年的春節(六)第162章 目標馬尼拉第711章 崇禎大旱(十二)第633章 老子叫巴根第618章 熊本城第620章 夜襲熊本第1119章 莫斯科(四)第1623章 老子跟新朝混了第849章 河套根據地(三)第392章 遼民的問題第716章 集結(三)第1555章 政宣工作第282章 過年了第498章 你們的選擇是正確的第797章 日本(四十一)第1192章 基層管理幹部第1288章 打錯了算盤第996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1106章 西北第676章 出發第930章 準備(一)第1026章 蒙古包小學第1156章 秋季會議第1105章 突擊部隊第1403章 冬季戰役(三)第993章 阻擊戰第220章 東方鎮第61章 重回臨海第1509章 威尼斯共和國第1491章 特殊武器第569章 大兵壓境第1633章 貴陽(完)第110章 露天煤礦第988章 挺進第1266章 誰也別笑話誰第689章 擎天柱第1020章 白災第1616章 援軍來了第1292章 大明宗室第403章 太不要臉了吧第794章 日本(三十八)第114章 俘虜第1031章 1642年的春節(二)第102章 僱船第443章 我們這算什麼啊第790章 日本(三十四)第749章 暹羅第675章 先遣小組第318章 鋼鐵聯合企業第1575章 春節(二)第1655章 這回算是圓滿了第58章 我不是廢物第1243章 中原第921章 蠶食政策第250章 滅了那幾支猴子第1031章 1642年的春節第1075章 新的想法第1282章 悼念第1057章 哥薩克探險隊第659章 河套第376章 兵臨遼陽第1516章 威尼斯的財富第1426章 征服南非第515章 開發遼東(一)第1581章 春節(八)第1068章 西伯利亞的土著第1623章 老子跟新朝混了第1244章 臨清州第420章 掌控南洋第111章 林場第1361章 內部問題第921章 蠶食政策第1560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183章 宋家莊第474章 囂張的樑玉潔第367章 這一夜,他們註定無眠第1章 奇遇第1013章 物流(一)第1486章 準備就緒第69章 軍事委員會第532章 改造牧民第782章 日本(二十六)第1284章 延緩建國第835章 蒙古韃子打草谷來了第962章 歷史是勝利者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