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爾在上海看到了大明商業的繁華,同時也讓曼施爾深刻地體會到了大明帝國的強盛,尤其是得知了中央銀行的運作之中,曼施爾心中更是對大明皇帝的才智感到震撼。
中央銀行不僅是一個貨幣機構,同時也是一個權力機構,掌控着巨大的權利,穩定着大明的商業和貨幣秩序。
並且曼施爾最敬服的就是中央銀行是歸屬中樞內閣所管轄,這讓就可以讓國家牢牢地控制住整個國家的商業和貨幣。
在西方,也有很多大明這樣的錢莊,但是他們都是私人性質的,商人追求暴利,這些錢莊基本上可以控制了一個城市的商業和政治。
曼施爾是在神聖羅馬帝國的熱那亞城長大的,熱那亞和威尼斯一樣,都是地中海上的商業城市,同時裡面也有大量的資本家和銀行家,他們手中的財富可以直接影響這個城市商業和政治,有時這些商人爲了追求更高的利潤,甚至左右戰爭。
曼施爾此時得知了大明的銀行體制之後,不免對大明的皇帝劉明遠一陣敬服,同時曼施爾也知道大明的這種制度在西方世界無法實現,主要原因就是西方世界的當權者是和這些商人和資本家一家的,同時他們也沒有大明帝國這種強力的中央集權,於是就放任了資本家和銀行家的作爲,最後被他們這些人綁架。
曼施爾在一陣驚歎和讚賞之中離開了上海,然後一行三十多人搭乘大明驛站的馬車開始朝着金陵城進發。
經過十多年的經營,劉明遠初步完成了在南方驛站系統的建立,其中相對發達一些的浙東和金陵之間早早就建立起了驛站系統。
這套驛站系統結合了物流和人流爲主的功能,運送貨物,郵寄包裹信件,運送人員等,既有水路也有陸路。
曼施爾他們乘坐的是陸路工具,主要是四輪的加長馬車,可以乘坐二十個人,這種加長馬車需要四匹馬拉動,搭乘乘客的時候,也可以轉載一些貨物,但是驛站有自己的貨車,如果有水路,則是以水運爲主。
但是曼施爾他們選着陸地,因爲曼施爾想要好好地看一看大明帝國,曼施爾他們一行三十多人,乘坐了三輛大型馬車,然後開始朝着金陵城出發。
從上海到金陵的驛站線路是最繁忙的,其中貨運最多,同時貨運主要以水路運輸爲主,至於客運,則是水路和陸路相結合。
曼施爾坐在這種寬敞的四輪馬車上面,速度不是很快,但是非常平穩,這其中既有馬車建造工藝精湛的原因,同時也有道路平坦的原因。
曼施爾已經注意到了,在進入大明之後,他就看到腳下的道路非常平整堅硬,後來從翻譯那裡得知,原來這是大明的一種名爲水泥的東西,修建出來的道路和房屋異常地堅硬,壽命也非常長久。
這樣平整的路面,馬車走在上面自然是非常暢通,曼施爾於是一點顛簸的感覺都沒有,同時他所在的馬車上面一半都是大明人,這些大明人坐在一起,並沒有因爲曼施爾他們是猶太人而感到驚奇,每個人都輕鬆地閒聊着,不時有人到站就下車了。
曼施爾坐在舒服的座椅上面,身邊是妻子,然後看着車窗外面的景色,車窗是精美的推拉結構,可以打開看到外面的景色。
曼施爾出了上海城之後,看到最多的就是成片的田地,還有整潔的村落,忙碌的農夫,這些人臉上都帶着歡喜的微笑。
看着車窗外面成片的田地,還有一條條溝渠,曼施爾知道大明是一個非常重視農耕的國家,而且也可以看出來大明爲了農耕投入巨大,整齊的田地,暢通的水渠,這些都是保證糧食豐收的基礎。
曼施爾走遍了西方世界,沒有看到過這樣規整的田地,在西方世界,農耕技術還非常落後,完全無法和此時的大明相比。
而且曼施爾知道,大明的土地非常多,足夠治下的百姓耕種,所以也不有擔心沒有土地耕種。
同時大明中樞根據劉明遠的詔令,制定了詳細的田地法令,保證每個農戶中,男子擁有十五畝到二十畝的土地,女子擁有十到十五畝的土地,這樣就可以確保耕種的土地可以養活治下的百姓。
並且法令上規定一個地區土地和人口是成相應比例的,農民多少人,土地多少都是有規定的,如果一旦出現了農民人口多了,但是土地不足的情況,那麼就要政策移民,將一些百姓遷移到土地更多地方耕種。
但是百姓們都習慣了在一個地方生活,自然是不願意離開,這個時候都可以採取一些政策,鼓勵這些百姓搬遷,比如遷移到新的地方會得到補償,同時耕種的土地也將多少年之內免除賦稅。
劉明遠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爲了保證人口的增長和糧食的穩定,不希望出現一個地方人口越來越多,但是耕地數量有限,於是出現糧食短缺的情況。
這樣的局面在未來幾年不會出現,但是隨着大明完成統一大業,然後整個天下穩定下來,於是人口也將迎來穩定的增長,到時候一些人口基數大的地方就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此時,江浙一帶已經開始往外搬遷農戶了,這也是第一批搬遷的農戶,他們搬遷的地方就是北方和東北,這些地方土地多,但是人口少,中樞給予了足夠的政策支持,就是房屋都準備好了,等待這些人過去生產耕種。
而且官府爲了讓這些百姓能夠遷移出去,甚至動員整個家族的搬遷,一家老小上百人一同搬遷到一個地方生活,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完成遷移的任務。
並且爲了防止土地被大量圈佔,大明也出臺了法令對擁有土地超過一定上線的人將收取更高的賦稅,而且是非常高。
而且在大明的法令中,沒有人是特權階層,所有人都要交稅,就是劉明遠本人也要交稅,官員根據官品的高低交稅,百姓根據人頭,或者田地數量,商人則是根據經營收入,於是大明沒有人是不需要交稅的。
所以這樣就廢除了歷朝歷代的特權和地主階級,讓很多人不敢大面積的地圈佔土地,土地超過一定數量,就需要繳納更到的賦稅,同時如果到了非常多的層次,繳納的賦稅已經超過了土地的收入,所以大明現在地主已經非常少了,在面對高額的賦稅的時候,很多地主紛紛將手中的土地賣出。
曼施爾一路走過來,看到最多的就是田地,這些田地都被精心地照顧着,這是劉明遠帝國的基礎,所以劉明遠在農業上投入是非常大的,就是爲了保證糧食的穩定。
曼施爾一路朝着金陵進發,十天之後,他們來到了金陵城,此時展現在曼施爾眼前的金陵城出了震撼之外,曼施爾已經無法用言語形容了。
金陵城此時已經是一座龐然大物了,在之前金陵城的城址上已經擴大了五倍之多,同時金陵城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城牆,除了老城址之外,環繞老城的新城都是沒有城牆的。
曼施爾看着龐大震撼的金陵城,心中一陣震驚,他不知道爲什麼金陵城沒有城牆,後來從翻譯那裡得知,原來金陵城在擴建的時候確實討論過是不是需要修建城牆,很多人認爲需要修建城牆。
但是也有人不同意修建城牆,認爲是浪費,同時也起不到安全左右,於是兩派人爭論不下,支持修建城牆的人認爲城牆可以更好地保護國都,歷朝歷代就沒有都城不修建城牆的,但是反對的人也非常有道理,認爲現在戰爭都是火器作戰,火藥威力巨大,城牆已經形同擺設,完全失去了防禦作用。
就在兩派人爭論不下的時候,大明帝國的軍人站了出來,然後說道:“如果大明讓敵人打到了國都下面,那就是代表大明帝國的軍人都死完了,那時候國都就是有城牆也沒有用了。”
大明帝國軍人的發聲頓時讓爭論的兩派人安靜了,然後擴建的城區就不再修建城牆了,於是就出現了現在金陵城的樣子,瘋狂地擴張,面積巨大,生活在裡面的人口已經超過了三百多萬。
曼施爾看着眼前規模龐大的金陵城,其中高大的樓閣和高塔隨處可見,馬路全部都是水泥地面,上面車水馬龍,都是來往的人羣,其中有很多人都是非漢人的摸樣,很多人都是阿拉伯人,西洋人等,但是這些人都是穿着大明的服飾。
曼施爾真的是被大明的國都震撼到了,他遠遠地就能夠感受到這裡面的繁華和文明,充滿了自由的氣息。
隨後曼施爾一衆人進入了金陵城,他們不是進去逛街的,曼施爾是要去找一個人,那就是他的老朋友納穆勒,沒有人知道其實納穆勒和曼施爾早就認知了,這次來到大明,曼施爾也是因爲收到了納穆勒的書信,這才改變主意,不再西方活動,來到大明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