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金陵學院

金陵學院是劉明遠在暴元金陵達魯花赤府邸上建立的,也是金陵城最大的學院,此時已經聚集了三千多名學子,同時劉明遠又對它進行了一次擴建和修繕,眼下已經是金陵城最大最好的建築了。

同時也是因爲劉明遠重視學院的發展,金陵學院也是金陵城最大的學院,劉明遠的舉動贏得了天下學子的讚賞,尤其是江南學子更是歡喜不已,紛紛投奔學院而來。

金陵學院的第一任學正就是李習,此時隨着朱升、宋濂、劉基、葉琛、章益等名士紛紛投入劉明遠麾下,也在金陵學院開始講學,於是金陵學院的名氣更加響亮,大量學子開始涌入金陵城,準備報考金陵學院。

此時隨着懷遠軍治下要舉行科舉,於是更多的學子涌入金陵城,金陵學院一帶也成爲他們聚集的地方,因爲這裡是金陵城的學術中心,很多學子認爲科舉考試出題應該也是金陵學院中的名儒出題,於是紛紛涌入到了這裡。

劉明遠領着幾個侍衛,然後一路走到了金陵學院的大門口,學院大門還是當初達魯花赤府邸的大門,但是經過一番修繕之後,更加大氣,門樑上懸掛着一張“金陵學院”的牌匾,四個金燦燦的大字,格外顯眼。

學院是開放式管理,分爲內院和外院兩個地方,外院是講學的地方,也是學子們討論學習的地方,也是這個時代學院的一個特點,那就是任何人都可以進來學習。

這個時代的名士講學最重要的就是人氣,歷史上的名儒也是如此,有些人在家鄉開辦學堂,往往都是一個人坐在一個草棚下面,然後身邊聚集着大量的學子百姓,學子的地位高一些,可以有個席地的座位,一般的百姓則是蹲坐在周圍,聆聽名儒的教誨。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特點,名儒喜歡身邊聚集大量的人聽他講課,無論這些人是什麼出身,在他們心中學子則是虛心好學,普通百姓則是在聆聽聖人教導。

於是劉明遠就沒有采用封閉式辦學的方法,金陵學院全部開放,就是普通百姓也可以進去聽課。

但是這只是侷限外院,至於內院,就是教師和學子們休息學習的核心區域,內院裡面的教師都是金陵學院的教師,主要以名士爲主,同時他們招收的弟子,還有學院招收的學子都在內院生活學習,書籍和典章也保存在這裡。

相對於外面的寬鬆,內院就要嚴謹正規很多,一些名儒的課程也是在內院舉行的,外院都是一些普通教師教學的地方。

此時隨着金陵學院建成三年多了,外院也開始出現了一些變化,漸漸地從講學變成了學術爭論地方。

相對於內院的文雅和寧靜,外院則是聚集了大量的學子,他們有的人是學院的學生,有的則是外來金陵城的學子,還有一些狂士、自由的儒生等。

這些人經常來往金陵學院,於是這些人之間很多觀點也在這裡交匯碰撞,最後外院就演變成一場學理辯論的地方了。

此時劉明遠也走到了學院門口,看了看大門上的“金陵學院”四個大字,心中不免有些愧疚,因爲這四個字是劉明遠題寫的,確實有些不好看,但是在衆人的要求下,還是懸掛了出來。

劉明遠嘴角閃過一絲苦笑,心中暗想:“改天還是請劉基他們題寫一個好看一點的吧,自己寫的實在是太難看了。”

心中帶着一絲苦笑,劉明遠走進了學院,劉明遠長相俊朗,看上去和一般的學子沒有什麼區別,唯一的不同就是劉明遠身上透着一絲剛毅和威嚴,這也是身爲領袖的原因。

外院的佈局凸顯的是簡單明朗,亭臺廣場多,樓閣很少,這樣也可以讓更多人的進來。

劉明遠一進入學院,首先進入眼簾的就是一面宣牆,足有五十多米長,牆上張貼着一篇篇文章,大量學子和文人聚集在宣牆下面,看着上面張貼出來的文章,然後討論着,有的文章是被衆人一番讚賞,但是也有人大力抨擊,嘴上留下讚賞或者批評,在那裡自言自語幾句,看完之後就離開了,然後後面的人又涌了過來。

這也是劉明遠的建議,那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的觀點張貼出來,於是這面宣牆就成爲學理之間較量的地方了。

每天進入學院的人,首先接觸到的就是這些文章,而且文章是三天更新一回,也成爲大家爭論辯論的重要地方了。

劉明遠看着宣牆下面擁擠的人羣,沒有靠前觀看,只是在宣牆遠處環視了一遍,此時宣牆已經漸漸地分出區域來,各派的文章都有自己的區域,其中程朱理學佔據的地方最大,下面聚集的學子人數也是最多的,同時還有一些學子在那裡大聲地朗讀着上面的文章,下面不時發出一陣歡喜叫好聲。

劉明遠微笑地看着眼前的場景,他不會去打壓任何一個學派,這也是出於對學術的尊重,但是他會漸漸弱化這些學術的作用,將建設國家的重心轉移到科學技術上面。

劉明遠建立這個金陵學院,就是爲了安撫天下儒生的人心,同時給於他們更高的待遇和地位。

其實劉明遠寄託希望最大的地方是馬鞍山,那裡纔是劉明遠未來科技的發展之地,同時也是劉明遠寄託希望最大的格物院所在之地。

劉明遠清楚如果在金陵城中大搞這些所爲的科學技術,必然會遭到儒生學子們的反對,於是他纔將這些單獨放在一起,那就是馬鞍山,完全不同的一個世界,而且也不會招惹到這些儒生學子們。

走過宣牆,劉明遠眼前出現了一片空曠的場地,這裡面也聚集了不少人,其中以衣着齊整的學子爲主,同時還有不少普通百姓。

此時在場地中間的亭樓裡面,兩個學子正在激烈地爭辯着,下面的衆人則是一邊聽着,一邊談論着兩人的觀點,不時發出陣陣的歡呼和加好聲。

“天下大亂,人心思亂,這都是倫理缺失,禮樂不存的原因,當今天下,當大力推行禮樂制度,規範綱常,恢復天理人倫,民夫知其事,士子知其事,商賈知其事,官吏知其事,君王知其事,這樣天下就會太平,百業纔會得到永安。”

此時站在亭樓上面的一個學子大聲地說道,頓時贏得下面一片人的讚賞,學子臉上也留漏出了毫不掩飾的自豪和得意。

劉明遠一聽就知道這個學子的觀點是程朱理學的觀點,推崇天理天道,認定世界萬物都有自己的道,每個事物從出現到滅亡,都是道規定好的,不可逾越。

程朱理學於是就非常重視綱常倫理和個人道德的修養,民夫生下來就是種地的,所以你只管種好地就可以,商人一心經商就可以了,其它百業也是如此,他強調的就是這種規範和不可逾越,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規範和道理,這是上天規定的,各安其職,這樣天下就太平了。

程朱理學是現今最主流的理學學派,也是學子最多的,於是這個學子的觀點立刻得到下面衆多學子的支持,就是很多百姓也覺得有道理,紛紛點頭。

但是對手明顯不同意他的觀點,然後說道:“那麼請問,韃虜該怎樣辦,他們天生就是出來劫掠我們,屠殺我們的嗎?”

面對質問,這個學子自然是毫不畏懼,然後直言道:“韃虜也是人,只是未開化的人而已,需要的是教化和引到。”

對手隨後直接譏諷道:“教化引到?你們程朱理學都已經教化上百年了,怎麼不見這些韃放下屠刀啊?”

“你?”

面對質問,這個學子突然被頂住了,元庭推崇理學,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依然沒有改變天下的現狀,韃虜橫行掠奪,殘骸百姓。

“那你有什麼辦法?”

對於質問,這個學子突然反問了起來,在他看來,如果程朱理學都解決不了的治國問題,那麼其它學派也根本解決不了。

對手隨後朗朗地說道:“強國,自然是民富國強。”

衆人也紛紛點頭,這一點任何一個學派都認可,這是最傳統的儒家思想,民重思想。

然後這個學子接着說道:“民富,自然是大力生產,興盛商賈,這樣百姓纔可富足,國家自然就會強盛。”

“屁話,行商就可以強國了,這是什麼道理。”

明顯很多人都不認同這個觀點,於是很多程朱理學的學子開始反駁起來。

面對反駁,這個學子立刻憤怒地說道:“什麼屁話,沒有糧食,沒有鋼鐵,沒有錢,國家靠什麼養活軍隊,靠什麼打仗,這些都離不開行商。”

“下去,下去。”

“好,好,好。”

一時間亭樓下面氣氛熱烈,顯然這個觀點有人喜歡,也有人不喜歡,但是對於很多普通百姓來說,他們突然有些迷糊了,感覺兩人說的都非常有道理,看着身邊激奮的學子們,有些不知所措。

劉明遠也是微笑地看着這一切,他知道這樣的事情在金陵學院每天都會上演,但是他沒有制止,劉明遠有意將各種學派都引入學院,沒有打壓和扶持任何一派,都讓他們在學院中自由發揮。

“今天怎麼有時間來學院了?”

此時,劉明遠身後,一個聲音響起。

劉明遠回身一看,原來是朱升,此時正在一臉笑意地看着劉明遠。

“弟子拜見老師。”

劉明遠立刻以師生之禮拜見了朱升,朱升依然是一臉微笑,他非常喜歡劉明遠這個學生,不僅因爲劉明遠是統領,更重要的是劉明遠謙卑的態度。

第003章 身陷危機第201章 請命封王第144章 池州絞殺戰第198章 軍事革命第196章 汴梁事變第162章 海道打開第026章 力拔採石磯第081章 血戰滁州第025章 元庭水師第007章 收穫人心第115章 陳有定死了第065章 初露鋒芒第013章 出兵懷遠城第088章 越來越亂第215章 贖金拿來第051章 朱亮祖投降第010章 拜訪妙山第123章 老冤家見面第244章 穩定高麗第330章 達到大明第150章 陳友仁兵敗第197章 好消息傳來第150章 陳友仁兵敗第160章 陳氏最後的瘋狂第191章 孛羅帖木兒得勢第256章 準備北伐第040章 江南行省第157章 新政出臺第275章 猶太獨立者第306章 滿載而歸第146章 慘敗池州城下第074章 天下大亂第127章 金陵學院第135章 開始備戰第020章 發兵滁和第276章 曼施爾的內心第080章 血戰孤城第149章 長江大戰第249章 張家軍覆滅第031章 大敗方山民軍第340章 進入地中海第152章 軍民政務第219章 大都亂局第160章 陳氏最後的瘋狂第042章 張士誠攻略江南第264章 瓦解鬥志第112章 陳有定的野心第090章 福建陳有定第094章 轉攻信州第239章 慶州密謀第003章 身陷危機第288章 攻克雲南第308章 中亞格局第221章 財運亨通第087章 混亂的天下第312章 帖木兒第287章 進攻雲南第203章 中樞內閣第174章 最後的退路第087章 混亂的天下第219章 大都亂局第211章 南下第一戰第261章 洛陽城下第002章 遇上紅巾軍第187章 大榜公佈第348章 滿刺加第350章 達到金陵第216章 大發橫財第091章 平安山大火第211章 南下第一戰第116章 大戰前的平靜第345章 地中海聯盟第014章 猛人張士誠第205章 劉福通來金陵第073章 陳友諒得勢第206章 升旗儀式第180章 武昌投降第075章 揚州事件第097章 出擊泉州第303章 帝國博物館第160章 陳氏最後的瘋狂第192章 泉州出海第051章 朱亮祖投降第305章 軍火交易第143章 陳友仁不仁第324章 攻擊巴格達第086章 兒女情長第259章 震動天下第036章 蠻子海牙投降第043章 平江大戰第157章 新政出臺第060章 商業活動第077章 三家決裂第043章 平江大戰第052章 戰徽州第132章 天完朝鉅變第107章 福州投降第194章 奧爾汗使者第106章 不花也該的反擊
第003章 身陷危機第201章 請命封王第144章 池州絞殺戰第198章 軍事革命第196章 汴梁事變第162章 海道打開第026章 力拔採石磯第081章 血戰滁州第025章 元庭水師第007章 收穫人心第115章 陳有定死了第065章 初露鋒芒第013章 出兵懷遠城第088章 越來越亂第215章 贖金拿來第051章 朱亮祖投降第010章 拜訪妙山第123章 老冤家見面第244章 穩定高麗第330章 達到大明第150章 陳友仁兵敗第197章 好消息傳來第150章 陳友仁兵敗第160章 陳氏最後的瘋狂第191章 孛羅帖木兒得勢第256章 準備北伐第040章 江南行省第157章 新政出臺第275章 猶太獨立者第306章 滿載而歸第146章 慘敗池州城下第074章 天下大亂第127章 金陵學院第135章 開始備戰第020章 發兵滁和第276章 曼施爾的內心第080章 血戰孤城第149章 長江大戰第249章 張家軍覆滅第031章 大敗方山民軍第340章 進入地中海第152章 軍民政務第219章 大都亂局第160章 陳氏最後的瘋狂第042章 張士誠攻略江南第264章 瓦解鬥志第112章 陳有定的野心第090章 福建陳有定第094章 轉攻信州第239章 慶州密謀第003章 身陷危機第288章 攻克雲南第308章 中亞格局第221章 財運亨通第087章 混亂的天下第312章 帖木兒第287章 進攻雲南第203章 中樞內閣第174章 最後的退路第087章 混亂的天下第219章 大都亂局第211章 南下第一戰第261章 洛陽城下第002章 遇上紅巾軍第187章 大榜公佈第348章 滿刺加第350章 達到金陵第216章 大發橫財第091章 平安山大火第211章 南下第一戰第116章 大戰前的平靜第345章 地中海聯盟第014章 猛人張士誠第205章 劉福通來金陵第073章 陳友諒得勢第206章 升旗儀式第180章 武昌投降第075章 揚州事件第097章 出擊泉州第303章 帝國博物館第160章 陳氏最後的瘋狂第192章 泉州出海第051章 朱亮祖投降第305章 軍火交易第143章 陳友仁不仁第324章 攻擊巴格達第086章 兒女情長第259章 震動天下第036章 蠻子海牙投降第043章 平江大戰第157章 新政出臺第060章 商業活動第077章 三家決裂第043章 平江大戰第052章 戰徽州第132章 天完朝鉅變第107章 福州投降第194章 奧爾汗使者第106章 不花也該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