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上殿
宮門外等候半個時辰後由小黃門帶路進宮,秦林和蘇豪進了宮門自在一個房間歇息等候。進了一處偏殿,看見一張大的楠木桌案後一箇中年人一身帝王裝飾坐着。兩側還坐着五位大人。急忙上前見禮,“安北侯趙觀參見陛下萬歲、萬萬歲。”好在這時代不需要下跪還是蠻人性化的。
“免禮,趙觀。”李世民口氣還好,看來對自己所做一切沒什麼情緒。域外建城(稱王)可是最爲帝王忌諱之事,看這情景沒什麼事。心裡一下靜了不少。
“趙觀,你這這般粗鹽提純所用的滑石和石灰水相關有司按你那法子試驗效果不錯。只是你所說的氫氧化鈉和水泥,奏摺上面雖然有訴前因後果。終是新鮮物事,還需你來教導工部相關人員掌握纔好。另外你的猛火油提純之法甚好,只是你所說的沒有、機油乃至瀝青俱有用途。可是民用,奈何汽油積存太多也不是辦法,找你來看看有沒有良法?幸虧朕要求工部嚴格遵守你所制定的安全措施,中間出現一次小的事故。還好十多人只是輕傷。”說道這裡,感覺大唐陛下好像有些不好意思。
“就是朕和諸位大人想見識一下汽油的威力,誰料那東西轟然一聲爆發。傷了周圍士卒,威力比猛火油厲害近百倍,果然是攻城奪寨的大殺器。聖旨裡面雖然沒提到你這方面的功勞,獎賞裡面還是有的。朕怕敵國用大唐的汽油反過來攻擊大唐,是以其它油類開始出售獨汽油不許。只是這東西越積越多實在是不行,何況萬一發生爆炸,損失不可想象。朕和諸位大人隔着百米看見兩個裝滿汽油的瓦罐轟然爆炸竟然有火星飛濺至朕的眼前。”
“那個,陛下汽油也是可以點燈的。另外還可以製作打火機,從此點火不再那麼麻煩。”心裡尋思後世打火機構造,火石這裡也有。不過像後世那樣細緻的鐵輪子和火石摩擦出火星的小鐵輪做的粗糙些也可以。只是沒有彈簧頂着火石增加壓力和自動‘行走’採取其它措施也能夠解決。
“打火機是什麼東西?”李世民好奇問道。解釋清楚後,李世民吩咐下去和工部人員製作出來呈上。然後到了自己最關心的域外建城的問題,在李世民問道還有何要求時自己回答道:“突厥地域中建城,臣以爲需要準備兩手。一是軍事,陛下和幾位大人面前晚輩就不必出醜了。另外一方面就是通過商業手段獲取草原部落大多數人的認同。有歸順大唐的部落,懇請陛下後年賜予臣一個一萬人以上、三萬人以下的一個部落。明年初安北都護府所在地附近兩千畝土地,另外能讓邊軍幫臣耕種。所需耕牛百頭‘犁具若干。工匠五十戶包括鐵匠、木匠、冶鐵匠人。如此五年後臣或許藉助朝廷能在草原深處建城成功後藉助草原部落維護新城,而不必耗損大唐兵力。”
“李勣,無忌你們幾位看如何?”李世民衝着旁邊五位大臣道。圓乎臉胖胖的應該是長孫無忌凌煙閣第一功臣長孫無忌,可惜在外甥李治時代下場悲催。另外一人雖然穿着文官服飾明顯高瘦而又隱約殺氣的應該是英國公李績。至於另外三人估計有鄭國公魏徵、樑國公房玄齡,另外一人就不知道是誰了。或許現在這些傢伙還沒封國公,記得是貞觀十一年封的最多。
“陛下,臣以爲此事絕對無成。就算陛下答應安北侯所題要求和之前旨意上的幫助,兵力和突厥依然相差甚遠。即使微臣將軍亦無能無力,或許八年後舉國之兵纔可以。而期間國內沒有大的災害纔可以。我大唐將士勇猛不用說,只是征服突厥至少五萬騎兵二十萬步卒配合火器的運用纔可以。而爲此所做的前期準備和戰時、戰後耗費的錢糧對我大唐的發展得不償失。應該還要在十年後看情景才能定下來。”李勣明顯心裡算計着達到。
“臣也認爲此事難成,大唐雖然國力逐年增強。然而從吐蕃到靺鞨、吐谷渾甚至高句麗多處樹敵,十年內很難有能力進軍突厥。爲大唐的繁榮興盛,短期內不宜大規模的戰事。畢竟百姓的服役的時間過長,我大唐目前依然是休養生息爲主。”
李世民看看其他三位大臣也是認同這二位的表情,笑道:“諸卿所言有理,只是此子功績太大。縱然是海市蜃樓又如何?許軒,朕準你所求。只是要你所謂的打火機能夠成功的基礎上面。”
忽然看見五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官員上來,看樣子在二十四、五歲左右。“工部少府少監李義府聽聞安北侯才華卓越,懇請陛下讓安北侯賦詩詞一首讓微臣感受一回絕妙詩詞後看看微臣能不能就此提高自己作詩的水平。”
人才啊,真是細心之人。如果今天自己不在場,這李義府前面的工部少府少監絕對不會說的。考慮到自己不可能認識他,側面提醒他的職責和名字,好人。
李世民和其他四位大臣一齊點頭,當下李世民道:“聽聞‘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和‘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朕一月無法作詩
,偶爾有所詩句和文武的詩詞比照慚愧不敢下筆。今天文武所做詩詞可不許比這兩首詩詞差纔是。”
“文武不敢,陛下文治武功豈是小子所能望背。容臣尋思尋思。”想起了一首詞,清新絕妙。詞的上半闋宛若畫出一幅純淨明麗的陽春煙景:春風吹綠了芊芊的芳草,在飄動的白雲映襯下顯得那樣蔥翠可愛;蒙茸的草地伴隨着流水伸向天際,花瓣輕輕地灑落在草上。更有多少柔情在人眼裡。下半闕縱然相思苦澀,舊地景色美麗又悽迷,偏偏25個文字勾勒清遠、迷離的過去和此時心情重合的美景。整首詞寫盡悽迷、清新之美。是自己高中最喜歡的一首詞,依稀初二時節有一天看着那個清麗的女孩子走在暮春裡給人的回憶和這詞好相似。當下吟道:
少年遊.草
春風吹碧,春雲映綠,曉夢入芳裀。軟襯飛花,遠隨流水,一望隔香塵。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憶翠羅裙。冷落閒門,悽迷古道,煙雨正愁人。
“絕妙好詞,只是趙家小子,你多大點,哪裡來的翻憶翠羅裙之語?還有你對江南似乎很熟悉啊,可惜朕卻知道你從來沒有去過江南。真不知道你哪來的這些句子?”
看來抄襲別人詩詞還是要有所講究環境、經歷、年齡的。不是詩好詞妙就能換取虛名。好在自己早已有了藉口。
“回陛下,臣翻閱》:古樂府《蘇小小歌》:";我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之句子時一時感慨,寫下這首詞。只是當時其中有幾處文字不足表達心意,一直想修改。適才李義府大人提議小子作詩,忽然整首詞連貫起來。和家中原作相比連句子都更改了幾句,感覺表達出了自己翻閱蘇小小歌后的感慨。”
感覺偏殿之中的幾人看自己的目光都有些古怪,同時眼角瞥見偏殿的門後一角翠羅裙露出。不知道是哪位小公主偷窺。李世民半天后纔開口:“若是再能爲蘇小小做首好的詩詞,朕和殿中的諸位大人承認你爲我大唐第一才子。尚朕一位公主給你,魏徵你看如何?”
“此子傳世的幾首詩詞,老臣自嘆弗如。臣才學疏淺就不用說了,遍觀前朝當代或許有一兩首詩詞歌賦媲美安北侯。可是從來沒有一個人象安北侯一樣每首皆是絕妙,似此子如此才華當之無愧我大唐第一才子。”
“那個陛下,小子已然定親,還是兩位夫人。所以那個公主下嫁微臣就免了吧。”
“是嗎?這樣說你真的還有好的詩詞,速速做來再說。”李世民盯着自己道。心裡哼着:就你小子無法無天,居然想在域外稱王。雖然此時幾乎不可能成功,可是衝着這才氣和發明。怎麼都得讓自己的一個女兒看住纔好,如此本事的小子得趕緊抓住纔是正理。萬一建城成功的話,那便宜自然還是老李家分潤才放心。古語的三妻四妾,這小子都兩個妻了。皇后上回和自己一致看法,得趕緊抓住這傢伙纔好。總不成在這小子成親後公主才下嫁,正好趕在張怡和張小蓮出嫁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