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秦嶺古道雨紛紛

7Z小說?????????一處淡水湖邊,一個黑衣男子面對平靜的水面負手而立。

這時,又一個黑衣男子半跪在地上,久久不語,似乎在等着什麼訓示。

那負手而立的黑衣男子並沒有動,只是輕哼了一聲,然後很是隨意的道:“怎麼?事情終究還是敗露了?”

“回主公!那老鬼命大,被他逃脫了,不過若不是他身邊有兩個叫李正堯和柳彥小子,發現了其中的破綻,攪了咱們的好事,那老鬼早就一命嗚呼,哪裡還有機會返回京城!”

半跪在地上的黑衣男子如是說道,不過他這並不是推卸責任,他知道,只有如實據報纔可能免責罰,否則後果那是不敢想象的。

“哦?罷了罷了。那玉佛的事呢?到手沒有?”黑衣男子轉開話題道。

聽那人如此一問,跪在地上的黑衣男子一時不敢出聲,沉吟片刻才支支吾吾的道:“屬下無能,沒能盜着,本來就要到手,還是被那叫李正堯的給破壞了。後來屬下派人毀屍滅跡,相信沒人能夠查得出來是何人所爲。”

“又是這個李正堯?哼!好吧,這次算那老鬼命大,你且下去吧。”

那黑衣男子根本就沒有動過,說話的時候,甚至都沒看到他動過嘴。那跪在地上的黑衣男子聽到如此一說,頓時起身,也不敢多說一言,轉身便朝旁邊的山林中跑去。

而那佇立在河畔的黑衣男子依舊未動,只是嘴中喃喃的吐出了三個字:李正堯。

回到家中,已是傍晚時分。7Z小說?李府大宅自然少不了又是一番熱鬧,畢竟四個年輕人在一起,有說有笑,把酒談心,自然也會引起一陣喧囂。

柳彥的家住在蜀南,那邊有一片竹海,倒是很美。不過自從來了灌縣之後,便很久也沒有回去過了。本來打算回去一趟,看看自己養父養母的墓地,可是天色已晚,現在回去,已然來不及,只好等第二日再回。至於張誠和袁海雲,離正堯家並不遠,不過與正堯關係很好,而且李府相對而言要比他們家都大得多,李乘風也很是熱情,自然而然的會經常在正堯家留宿。

於是四個人,在用過晚飯之後,又在河邊涼亭裡閒聊至夜深,這纔回各自的房間就寢。待第二日剛剛一覺醒來,就聽到外面李乘風陣陣興奮的呼喊聲。

四人便立即起牀,聞聲出門來看。

此刻卻見李乘風一臉心情大好的樣子,手中拿捏着兩封信件,樂悠悠的小跑一般的往屋裡走來。如果沒有猜錯,李乘風手中拿捏的定然是靖王給正堯和柳彥進京趕考的舉薦信。

果然,見正堯和柳彥剛剛出房門,李乘風便立即衝了過來,興奮的說道:“看,這是剛剛從驛站發過來的,是王爺給你們進京趕考的舉薦信!”

李乘風如何不激動?李家到現在已經沒落了五代,現在正堯終於又有機會參加科舉考試,那就意味着李家很有可能重新崛起,這等光宗耀祖的事情,誰能不興奮?

正堯和柳彥拿過李乘風手中的舉薦信,各自有着不同的反應。柳彥也顯得很激動,握着舉薦信的時候,手還有絲絲髮抖,即便他文才武功,但是畢竟自己曾經一度差點不能參加科舉考試,兩者相較,自然難免激動。

反觀正堯,倒是顯得很自然豁達。一來,對於這個類似於准考證的東西,正堯還真的沒怎麼放到心裡去。其實自己並不着急什麼科舉考試,畢竟三年一次,有的是時間。而且,以他現在的狀況,說真的,能夠考個進士已經很了不得了,位列三甲根本想都不敢想。7Z小說?爲什麼?他到現在連四書五經都還沒有完全看完,更別說融會貫通了。

二來,正堯自認爲,當官不一定要非得參加什麼科舉才行,就如同現在不一定參加高考才能找到工作是一個道理,所以自然的,他並不是很在意。

當然,雖然正堯很聰明,但是人無完人,他不喜歡的東西,他再聰明,也沒有心思去研究。所以,拿到這張准考證,他並沒太興奮的意思,反而看到李乘風興奮的樣子,自己倒是有點擔憂之意。

不過嘛,船到橋頭自然直,正堯可不會那麼悲觀的看待問題。先且收好,到時候再說。

“哈哈,可喜可賀,可喜可賀!二弟三弟現如今已經解決了難題,那我等三人明日便進京如何?”張誠一臉笑意,他盼望這一天已經盼很久了。在小時候,便和正堯一起商討一同進京考科舉,奈何中途正堯又…不過現在好了,也算是了了一塊心病。

李乘風聽張誠這麼一說,自然是巴不得。於是道:“嗯,你們現在反正也沒什麼事,距離科舉還有一年不到的時間,你們就先去京城熟悉一下環境。對了,京城的‘蜀州會館’的館主鄒岑是我少時的好朋友,你們可以到那裡住下,順便溫習書本。”

原來這李乘風早就爲正堯鋪好了路子,連京城裡面都有了自己的人,看來李乘風對正堯的寄望確實挺高的。不過這也無可厚非,誰叫正堯年幼時那樣的出色,而且正堯又恰逢爲李家的第六代子孫,是可以參加科舉的,自然要當成重點培養對象。

正堯倒是無所謂,看了看一旁猶豫不決的柳彥,似乎他有什麼難言之隱。

“好吧!那就先進京,其他的等回來再說!”

片刻之後,柳彥做出了終於想通的樣子,吐了一口氣說道。本來還打算回蜀南去拜祭一下自己的養父養母,不過如今急着上京,倒不如考個好成績回來光宗耀祖來的實際。

打定主意,衆人也不多言。只有一旁的袁海雲卻是一臉的無奈,看樣子,自己又不能馬上回醫廬了,到時候肯定又得被袁鳳鳴罵一通。畢竟以四人的關係,他這小子不跟着進京,怎麼都說不過去。

李乘風似乎看到了袁海雲的心裡想的是什麼,於是微微笑道:“海雲啊,你就放心跟着正堯他們一道去吧!你父親那邊我會交代的。相信他也很支持你。不過,你父親也跟我說過,你在行醫方面很有天賦,到了京城,該發揮的時候千萬別藏拙,說不定到時候還能混一個太醫噹噹,這樣你們四人就是蜀中四傑了!”

雖然李乘風的話中有半開玩笑的含義,但是也不難看出對袁海雲的醫術也是很肯定的,對他的寄望也是很高的。畢竟,這幾個孩子,自己都很是喜歡,儼然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了。

“哦,那就有勞伯父了。”

“裝模作樣,你這小子!”張誠見袁海雲竟然還表現出無奈的樣子,頓時就沒好氣道。

其實他們誰不知道,袁海雲這小子又怎麼按捺的住性子一直待在蜀中這個地方呢?誰都想要到外邊去闖蕩一番,有更何況是京城!

衆人不由地哈哈一笑,似乎被看穿心思也是一件賞心悅事。

準備了一日,第二日一大早,李乘風早早的便在門口等着衆人,還特地準備了一些乾糧和銀兩,足足有三千多兩,看來這李乘風是下了血本的了。

與李乘風相互寒暄了幾句之後,正堯柳彥張誠袁海雲四人便出了門,到驛站僱了一輛馬車,沿着官道,一路向北,往京城而去。

不到半日,便出了成都平原,接着過綿陽,至廣元,最後出秦嶺,一路快馬奔馳,好是瀟灑。剛剛一出秦嶺山道頓時下氣了綿綿細雨,令衆人這一路的沉悶增添了幾絲清新之氣。

“千古蜀道難翻越,如今快馬未停歇。清風薰得行人醉,細雨若絲天地接。”出了山道,張誠立刻詩興大發,洋洋灑灑的吟起詩來。

而一旁的柳彥自然不敢落後,也是附和道:“碧天蕭瑟微風過,綠水粼逡泛清波。雄關漫道萬千尺,回眸不見日升歌。”

見兩人你吟一句,我賦一首的,正堯倍感亞歷山大,心中不由感慨這古時候的人怎麼都喜歡有事沒事就吟詩作賦呢?不過他可不想被這兩人看扁了。於是一把將柳彥手中的摺扇搶了過來,學着張誠的動作,左右搖晃,醞釀起來。

坐在馬車裡,看着喧囂繁華的蜀都越來越遠,秦嶺的雄壯險峻也已然變得模糊,而因綿綿細雨徒然感到了一絲寒意,正堯頓時一陣感慨涌上心頭:“流光飛度清風飄,夢中闌珊浮雲搖。時光不待追亦逝,依稀繁華因寒凋。”

“好!好個依稀繁華因寒凋!”張誠聽完之後,立即拍案而起,倒是自己的頭差點碰到馬車頂棚,令得正堯一陣覺得好笑。

“好詩好詩!雖然意境顯得有些悲觀低沉,但是也是說的實情,三弟的才學又有長進啦!”柳彥自問是西南第一才子,也不得不讚嘆正堯的這首詩作的妙!

“你說你們,一個個弄得文縐縐的,賣弄啥呢?”

袁海雲可不高興了,明知道自己這方面不行,這三人竟然都不知道收斂一番。

見袁海雲這般似氣非氣,似埋怨非埋怨的樣子,頓時讓正堯等人止不住一笑。

“哈哈哈哈…”

衆人又是一陣歡笑,一輛馬車,一條古道,一場細雨,漸漸地消失在古老而又雄壯的秦嶺之畔,漸行漸遠,而如畫般的景緻,真叫心猿意馬,夢裡闌珊。

第47章 齊集王府道內情第48章 李妃中毒何人爲第50章 齊至少華救駙馬第15章 父子有隙現曙光第49章 初到韓府來品茶第8章 平陽郡主心事濃第2章 蜀中四傑入京師第78章 三等侍衛護御前第24章 飯堂生事起爭鬥(一)第43章 正堯暴露請進屋第14章 煙雨樓中說內情第71章 濃煙瀰漫影無蹤第24章 意欲刁難三難題第35章 夜深靜待等人來第29章 鐵門背後一把刀第17章 高樓深處生“意外”第30章 飛雲山寨竹樓中第23章 祠堂門外青衫人第41章 白衣青年攔去路第101章 田忌賽馬致勝道第56章 西安知府來升堂第93章 東窗事發引來人第11章 安南使節訪大明(下)第23章 玉佛被盜問原委第72章 茅草屋外靜待時第19章 各顯其能鬥琴藝(三)第19章 各顯其能鬥琴藝(三)第37章 夜裡琴音沁人心第36章 雲梯頂端引事端第35章 夜深靜待等人來第51章 師徒相見引爭執第31章 科舉一事或有隱第82章 真相大白太和門(一)第8章 平陽郡主心事濃第17章 卻把居正推入閣第16章 嘉靖皇帝有遠慮第46章 巧言忽悠把圍解第1章 秦嶺古道雨紛紛第5章 笑聲連綿俏佳人第31章 空地之中第二難第4章 藍衫公子解危難第69章 一怒一嚇把人誆第54章 語破謊言道實情第36章 丹妮任性墮樓梯第31章 溫香玉苑辦詩會第61章 太學樓科舉會試(一)第8章 獨坐涼亭彈妙音第23章 夜亂京城人聲沸第17章 廂房之中議因由第110章 太祖皇帝手抄本第14章 太學樓才藝大賽(一)第25章 衣衫襤褸乞丐男第27章 題字弄筆比畫功(二)第42章 擬旨點兵命元帥第9章 房樑懸掛一女屍第4章 兵行險招施妙法第55章 疑是故友入帳來第36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50章 洞房花燭闌珊夜第43章 後山無名石壁前第29章 竹屋詳談推根源第49章 御前駙馬李正堯第9章 一曲《秦淮》知多少第1章 潮漲水斷河道沉第63章 小木匣子引人思第43章 俺答親王鬧翻臉第59章 一紙鐵律引風波第45章 半路又有官差至第16章 假以公公來解圍第32章 南城門外樹林中第44章 蹴鞠場上再衝突(五)第71章 酒莊半斤女兒紅第17章 廂房之中議因由第27章 細說原委解疑惑第39章 情義兩難難抉擇第75章 碧綠玉佩朱允炆第40章 寧安造訪有疑難第43章 俺答親王鬧翻臉第37章 大樹底下意外生第31章 科舉一事或有隱第3章 楊柳河邊歌舞歡第48章 威逼利誘來救人第48章 韓府差人送信來第5章 藍家有女藍月心第56章 再回韓府遇唐俊第16章 魏氏兄弟談心事第10章 朱家有女初長成第29章 袁海雲衙門看病第19章 正大光明堯舜禹第46章 險象環生露真情第3章 重回溫香玉苑前第7章 威遠鏢行方玉陽第42章 侃侃而談說利害第89章 山下巖洞黑衣人第63章 蒙古包裡揪內奸第98章 佛法交流乃比武第94章 石凳開門入通道第96章 西域喇嘛入寺來第46章 險象環生露真情第32章 心細如塵道疑慮
第47章 齊集王府道內情第48章 李妃中毒何人爲第50章 齊至少華救駙馬第15章 父子有隙現曙光第49章 初到韓府來品茶第8章 平陽郡主心事濃第2章 蜀中四傑入京師第78章 三等侍衛護御前第24章 飯堂生事起爭鬥(一)第43章 正堯暴露請進屋第14章 煙雨樓中說內情第71章 濃煙瀰漫影無蹤第24章 意欲刁難三難題第35章 夜深靜待等人來第29章 鐵門背後一把刀第17章 高樓深處生“意外”第30章 飛雲山寨竹樓中第23章 祠堂門外青衫人第41章 白衣青年攔去路第101章 田忌賽馬致勝道第56章 西安知府來升堂第93章 東窗事發引來人第11章 安南使節訪大明(下)第23章 玉佛被盜問原委第72章 茅草屋外靜待時第19章 各顯其能鬥琴藝(三)第19章 各顯其能鬥琴藝(三)第37章 夜裡琴音沁人心第36章 雲梯頂端引事端第35章 夜深靜待等人來第51章 師徒相見引爭執第31章 科舉一事或有隱第82章 真相大白太和門(一)第8章 平陽郡主心事濃第17章 卻把居正推入閣第16章 嘉靖皇帝有遠慮第46章 巧言忽悠把圍解第1章 秦嶺古道雨紛紛第5章 笑聲連綿俏佳人第31章 空地之中第二難第4章 藍衫公子解危難第69章 一怒一嚇把人誆第54章 語破謊言道實情第36章 丹妮任性墮樓梯第31章 溫香玉苑辦詩會第61章 太學樓科舉會試(一)第8章 獨坐涼亭彈妙音第23章 夜亂京城人聲沸第17章 廂房之中議因由第110章 太祖皇帝手抄本第14章 太學樓才藝大賽(一)第25章 衣衫襤褸乞丐男第27章 題字弄筆比畫功(二)第42章 擬旨點兵命元帥第9章 房樑懸掛一女屍第4章 兵行險招施妙法第55章 疑是故友入帳來第36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50章 洞房花燭闌珊夜第43章 後山無名石壁前第29章 竹屋詳談推根源第49章 御前駙馬李正堯第9章 一曲《秦淮》知多少第1章 潮漲水斷河道沉第63章 小木匣子引人思第43章 俺答親王鬧翻臉第59章 一紙鐵律引風波第45章 半路又有官差至第16章 假以公公來解圍第32章 南城門外樹林中第44章 蹴鞠場上再衝突(五)第71章 酒莊半斤女兒紅第17章 廂房之中議因由第27章 細說原委解疑惑第39章 情義兩難難抉擇第75章 碧綠玉佩朱允炆第40章 寧安造訪有疑難第43章 俺答親王鬧翻臉第37章 大樹底下意外生第31章 科舉一事或有隱第3章 楊柳河邊歌舞歡第48章 威逼利誘來救人第48章 韓府差人送信來第5章 藍家有女藍月心第56章 再回韓府遇唐俊第16章 魏氏兄弟談心事第10章 朱家有女初長成第29章 袁海雲衙門看病第19章 正大光明堯舜禹第46章 險象環生露真情第3章 重回溫香玉苑前第7章 威遠鏢行方玉陽第42章 侃侃而談說利害第89章 山下巖洞黑衣人第63章 蒙古包裡揪內奸第98章 佛法交流乃比武第94章 石凳開門入通道第96章 西域喇嘛入寺來第46章 險象環生露真情第32章 心細如塵道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