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閹黨誤國

第1013章 閹黨誤國

李鄴平靜地聽完劉晏的彙報,點點頭道:“韋公的建議我基本上贊同,拿到安西和北庭這個機會我確實不能放過,關中晚一點拿下也沒有問題,荊襄也可以交給朝廷,這些原則條款我都可以答應。

但這裡面有幾個細節問題,必須要理清楚,第一,河隴的軍隊和物資去巴蜀,或者從巴蜀回來,都是走陳倉道,要借道關中,這怎麼說?

第二,荊襄不包括荊南六州,也不包括鄧、汝、豫三州,如果天子想把荊南六州和鄧、汝、豫三州一併要回去,他的條件還能往上加。

第三,荊州水軍不在談判範圍內,荊州水軍基地江夏也不在談判範圍內。”

劉晏笑道:“第一點借道沒有問題,第二點和第三點卑職再和韋公去談,不知殿下考慮的增加條件是指什麼?”

“漢中!”

李鄴淡淡道:“用荊南六州和鄧、汝、豫三州交換漢中四州,除了江夏和漢陽。”

“卑職明白了,這個方案不錯,拿下漢中,就把隴右和巴蜀連成一片,也切斷了關中南下的通道。”

停一下,劉晏又道:“韋公說遷都洛陽會引起各個藩鎮結盟,殿下怎麼看?”

李鄴搖搖頭,“這裡面情況比較複雜,我無法判斷,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我們的命運不能建立在別人身上,拿不拿下關中,什麼時候拿下關中,用什麼辦法拿下關中,是我們自己的事情,只要時機到來,我會毫不猶豫拿下關中。”

“殿下說得對,關中涉及很多官員的財產,他們也希望自己財產得到保護,這就是殿下進兵關中的最大理由。”

次日上午,齊王李鄴接見了韋見素,感謝他一直在努力維護朝廷和隴右之間的平衡,希望談判能早日完成。

接見結束後,劉晏代表河隴節度使開始和韋見素進行談判。

首先是原則性同意用安西、北庭和河中交換關中和荊襄,但主要是細節上有很多分歧,需要達成一致,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關中駐軍問題,李鄴主張駐軍對等,既然是中立區,那就要雙方保持平衡,要麼都不駐軍,要麼都駐紮一樣數量的軍隊。

第二,荊南六州和鄧汝豫三州問題,李鄴認爲至少荊南六州中的鄂、嶽、醴三州不屬於荊襄範疇,需要另外談判。

他建議用荊襄以外的六州換取漢中四州,但荊南和漢中的官員繼續留任一屆,河隴節度府依然要保留江夏和漢陽作爲水軍駐地。

第三,關於荊襄水軍,可另外進行談判。

雙方協商了一個上午,有些事情必須要天子定奪,韋見素隨即派人以八百里加急快報的方式送往長安。

在正式遷都的前一天,韋見素的快件送到了天子李亨手中,

今天朝廷休息,御書房的文書傢俱,都已經打包送走了,御書房已經全空了。

文武百官和家眷分三批啓程,五名相國已經走了兩人,另外兩人崔渙和杜鴻漸明天和天子李亨一起走,第三批是裴遵慶最後押陣。

第二批是主力軍,天子帶着六成的官員和家眷啓程,當然是水陸並行,人員坐船,物資陸運,

天子李亨接到了韋見素的快信,他立刻找李輔國前來商議。

李輔國看完了快報,對李亨道:“老奴聽說樑崇義已經死了,整個荊襄和鄧汝豫三州被河隴軍實控,齊王肯把剛剛到口中的肥肉吐出來,很不容易,老奴建議如果齊王的要求不過分,陛下可以同意。”

李亨遲疑一下道:“別的問題都不大,江夏也可以給他們,就是三點朕有點猶豫,一個是荊南六州和漢中四州的官員繼續留任,另外一個是荊襄水軍問題,還有就是關中駐軍問題,朕有點躊躇。” 李輔國笑道:“官員留任一屆並不是吏權轉移,應該是一些後續事情要處理,比如軍隊家眷轉移等等,需要時間,再說荊州刺史是蘇震,是陛下的妹夫,他坐鎮荊州又有什麼關係?況且這是相互的,他的人在荊南留任一屆,那朝廷的官員也在漢中留任一屆,都是一回事啊!”

李亨點點頭,“這樣說起來問題也不大,都是文官,一屆而已,朕可以接受,本來朕就打算用黔中道換荊南六州,他想要漢中,黔中道朕就留下了,那荊襄水軍怎麼說?”

李輔國緩緩道:“荊襄水軍這麼多一直就存在,主要作用是保護航運,他們從江南採購物資,巴蜀的錢糧走長江運到漢中,都必須保證航行安全,老奴認爲齊王保留水軍不是針對我們,也不是要做什麼小動作,還是出於保護航道安全的目的,將來,朝廷的江南錢糧走荊襄運輸,也需要齊王的水軍護航,否則遭遇長江水盜,問題就大了。”

李亨嘆息一聲,“阿翁說得有道理,齊王從來沒有破壞過朝廷的水運,相反,還提供保護,不像樑崇義和李希烈那樣狼子野心,保留荊襄水軍,對朝廷也有好處。”

李輔國笑了笑又道:“其實陛下把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忽略了。”

“什麼?”李亨一怔。

“鄧、汝、豫三州,它們可不屬於荊襄,被樑崇義控制,現在被河隴軍佔領,陛下把它們忽略的話,以後會有大麻煩。”

李亨點點頭道:“其實朕沒有忽略,只是沒有重視,不過阿翁提醒得對,如果談判失敗,這三州對洛陽威脅太大,阿翁覺得這三州怎麼處理?”

“很簡單,用荊襄水軍換鄧、汝、豫二州,不過老奴覺得,對方既然還要漢陽,那就索性要求對方也替朝廷官船護航,陛下可以授權韋見素同意。”

鄧州和豫州距離洛陽太近,李亨當然不可能答應,相比之下,漢陽在他心中就不算什麼,他點點頭,“就這麼決定了,允許齊王保留荊襄水軍和漢陽、江夏二縣,但必須交還鄧州汝州和豫州。”

李亨又道:“還有就是關中駐軍問題,李鄴要求都不駐軍,這怎麼行?潼關和蒲津關要駐軍,長安也要駐軍,如果不駐軍,怎麼保護皇宮,保護皇陵?”

李輔國點點頭,“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這就要需要和對方談判,討價還價,老奴估計,齊王也知道關中不可能不駐軍,他提出這個條件,其實是想讓我們在別的地方讓步。”

“哪些方面讓步?”

“真正威脅隴右安全的是關內道,他應該是希望我們在關內道不駐軍。”

李亨躊躇不語,關內道如果不駐軍,必然會導致河隴軍向關內道滲透,最後雖然關內道還在朝廷手中,但駐軍權被李鄴拿走了。

如果不給對方一點甜頭,李亨又擔心談判失敗,他心中患得患失。

李輔國又勸道:“陛下,現在荊襄和鄧、汝、豫三州都在李鄴手中,甚至包括江南西道的嶽州、鄂州和醴州,李鄴之所以肯答應陛下的條件,完全是出於他個人對安西、北庭的感情,如果這次機會陛下不抓住,他完全可以實際控制安西和北庭,又繼續向江南擴張,還會一口吞掉關中,陛下能拿他怎麼樣?宣佈他爲叛逆嗎?恐怕詔書還沒有出洛陽,河隴軍就兵臨城下了。”

李輔國的話像針一樣,句句刺中李亨的要害,他現在從骨子裡害怕李鄴不守規矩,否則他遷都做什麼?

李亨無奈,只得嘆息一聲,“讓韋見素儘量爭取吧!”

要不然李輔國怎麼會被稱爲閹黨誤國呢!

在另一個極爲重要的事情上,李輔國明明知道會出問題,但他並沒有提醒李亨,給李鄴留下了一個可利用的空檔。

那就是荊襄水軍的人數限制問題,三萬人是荊襄水軍,十萬人也是荊襄水軍,但兩者性質卻完全不一樣。

第615章 大軍壓境第410章 滅國之財第43章 不合常理第1171章 江淮來人第619章 漢江防禦第1181章 吞食殘兵第420章 官復原職第467章 是福是禍?第81章 入學考試第51章 賽前佈局第795章 大斗拔谷第1178章 倉惶北逃第1147章 金蟬脫殼第1201章 返回京城第937章 狼子野心第390章 父子談心第139章 緊急出發第787章 軟硬兼施第716章 案情惡化第949章 唯一機會第191章 雷霆之怒第750章 洮州激戰(下)第845章 蛇蠍女人第513章 碎葉秋別第573章 回頭是岸第848章 意外兇器第1009章 關鍵突破第1045章 切實威脅第1144章 太后臨朝第55章 龍爭虎鬥(下)第35章 入會終試(二)第1063章 視察弩院第1071章 夜過函谷第314章 歸途聞警第1111章 身份確定第911章 舊人到來第1081章 以孫代子第99章 改變策略第416章 非職之責第1194章 發現秘密第646章 斬首行動第166章 千里追殺(一)第55章 龍爭虎鬥(下)第954章 遲到抉擇第365章 名人薈萃第179章 無能之輩第1177章 軍功機會第1258章 清倉行動第779章 喜迎新婦第961章 優勢在彼第1245章 爆裂震懾第974章 再議太子第852章 保存實力第1132章 科舉取士(下)第475章 冤家路窄(下)第1161章 洛陽新政第447章 獻金訴求第994章 捆綁銷售第934章 後顧之憂第346章 抵達郃陽第193章 謀事在先第751章 四路出擊第236章 峽谷遇劫第1240章 改換策略第41章 搬家計劃第293章 太清遇故第948章 突發情況第495章 野心之梟第109章 再遇程家第941章 巡視河西(下)第786章 正月新年第668章 緊急部署第279章 峽谷血戰(下)第621章 死亡陷阱第276章 怛水初戰第1166章 歷陽攔截第13章 等級制度第825章 緊急運作第1229章 啓用名將第692章 再戰北城第849章 東敗西成第968章 談判僵持第286章 返回長安第1164章 法網恢恢第1085章 詭異之處第417章 遠敵來襲第438章 五大勢力第391章 貴妃求詩第22章 請君入甕第144章 安樂小縣第765章 將計就計第127章 釣魚執法第907章 石堡之城(上)第505章 火攻奇效第1109章 徹底翻身第892章 談判變故第101章 五月一號,求雙倍月票!!第1124章 夜間設伏第1251章 狼羣戰術第223章 關鍵一票
第615章 大軍壓境第410章 滅國之財第43章 不合常理第1171章 江淮來人第619章 漢江防禦第1181章 吞食殘兵第420章 官復原職第467章 是福是禍?第81章 入學考試第51章 賽前佈局第795章 大斗拔谷第1178章 倉惶北逃第1147章 金蟬脫殼第1201章 返回京城第937章 狼子野心第390章 父子談心第139章 緊急出發第787章 軟硬兼施第716章 案情惡化第949章 唯一機會第191章 雷霆之怒第750章 洮州激戰(下)第845章 蛇蠍女人第513章 碎葉秋別第573章 回頭是岸第848章 意外兇器第1009章 關鍵突破第1045章 切實威脅第1144章 太后臨朝第55章 龍爭虎鬥(下)第35章 入會終試(二)第1063章 視察弩院第1071章 夜過函谷第314章 歸途聞警第1111章 身份確定第911章 舊人到來第1081章 以孫代子第99章 改變策略第416章 非職之責第1194章 發現秘密第646章 斬首行動第166章 千里追殺(一)第55章 龍爭虎鬥(下)第954章 遲到抉擇第365章 名人薈萃第179章 無能之輩第1177章 軍功機會第1258章 清倉行動第779章 喜迎新婦第961章 優勢在彼第1245章 爆裂震懾第974章 再議太子第852章 保存實力第1132章 科舉取士(下)第475章 冤家路窄(下)第1161章 洛陽新政第447章 獻金訴求第994章 捆綁銷售第934章 後顧之憂第346章 抵達郃陽第193章 謀事在先第751章 四路出擊第236章 峽谷遇劫第1240章 改換策略第41章 搬家計劃第293章 太清遇故第948章 突發情況第495章 野心之梟第109章 再遇程家第941章 巡視河西(下)第786章 正月新年第668章 緊急部署第279章 峽谷血戰(下)第621章 死亡陷阱第276章 怛水初戰第1166章 歷陽攔截第13章 等級制度第825章 緊急運作第1229章 啓用名將第692章 再戰北城第849章 東敗西成第968章 談判僵持第286章 返回長安第1164章 法網恢恢第1085章 詭異之處第417章 遠敵來襲第438章 五大勢力第391章 貴妃求詩第22章 請君入甕第144章 安樂小縣第765章 將計就計第127章 釣魚執法第907章 石堡之城(上)第505章 火攻奇效第1109章 徹底翻身第892章 談判變故第101章 五月一號,求雙倍月票!!第1124章 夜間設伏第1251章 狼羣戰術第223章 關鍵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