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劍南鹽案

第1203章 劍南鹽案

下午時分,李鄴召見了宗正寺卿李琳,給他說起了李適的事情。

李琳沉吟一下道:“皇長孫發瘋之事並不是秘密,宗室基本上都知道,只李輔國不允許調查此事,宗正寺也沒有任何迴應。”

“那李適去世之事,宗正寺知道嗎?我聽沈家說,他們通知過朝廷。”

李琳點點頭,“是通知過朝廷,但被李輔國壓下了,其實當時情況很亂,加上後來三王討逆,根本沒有人管這件事。”

“沈家怎麼說的?”

“沈家說皇太孫強暴侍女,侍女拔髮簪欲自盡,皇太孫在爭奪髮簪時,不慎被髮簪刺中心臟而死,還說當時他完全失去理智,瘋狂如魔,無人敢阻止。”

李鄴點點頭,雖然沈家說得含糊,但也算是符合事實。

李鄴沉吟一下道:“我會派內衛去調查此事,如果屬實,就不用再追究了,直接讓內衛把李適屍骸運回長安,宗正寺給他重新安葬,和蜀王李倓的遺體一起安葬。”

“卑職完全支持殿下的決定!”

“就這樣吧!回頭我安排內衛,如果需要,宗正寺也可以安排一名官員跟隨內衛去湖州。”

李琳苦笑一聲道:“殿下安排內衛吧!宗正寺就不去了,這件事鬧大有損皇族的顏面。”

“也好!此事就到此爲止。”

李琳走了,李鄴沉思片刻,正要派人通知李成華,杜佑卻在門口道:“殿下,內衛李都統求見!”

來得正巧,李鄴笑道:“請她進來!”

片刻,李成華快步走進來,抱拳行一禮,“參見殿下!”

“來得很巧,我正要派人去找你。”

“殿下找卑職有事?”

李鄴點點頭,“先說你的事情吧!回頭我再和你談。”

“卑職要向殿下彙報巴蜀私鹽案之事,私鹽案背後的策劃人內衛已經查到了。”

“是誰?”

“回稟殿下,是成都府尹崔圓的兒子崔維。”

李鄴臉色立刻沉了下來,難怪劍南道和山南西道私鹽氾濫,原來是崔圓的兒子在背後支持。

“這件事崔圓知情嗎?”

“卑職認爲他知情!”

李鄴負手走了幾步又問道:“證據可確鑿?”

“回稟殿下,證據確鑿。”

李成華將一份報告放在桌上,“這是內衛的調查報告,持續了半年,完全查清楚了各種關係。”

李鄴拾起報告翻看了幾頁,從報告中的事實來看,就算崔圓沒有參加,但他也一定知情。

但崔圓不是一般人啊!他在劍南各地人脈極深,如果他知道朝廷要收拾他,恐怕會鬧得魚死網破。

得先想一個策略把他調出成都,然後再把他秘密帶回長安,那時才能對他兒子下手。

想到這,李鄴點點頭,“這件事我知道了,我先把崔圓調出巴蜀,然後再通知你們再動手,在此之前內衛不能有任何動作,防止打草驚蛇!”

“卑職遵令!”

李鄴擺擺手又道:“再說說我找你的事情,你派人去湖州沈家,調查一下皇長孫李適的死因,我知道他是怎麼死的,也不想追究誰的責任,只是要一份報告而已,然後把他的屍骨帶回長安。” “殿下只是想要一份調查報告?”

“對!不是讓你們去破案,也不是讓你們抓人,就是調查死因,另外,順便調查一下錢塘江水賊宋廣春的情況。”

“卑職明白了,這就回去安排人去湖州。”

李成華行一禮走了。

李鄴沉思良久,變便起身去中書省找父親李岱。

李鄴父子二人,一個是監國攝政王,一個是右相中書令,看起來把持了整個大唐的軍政大權,但實際上百官都不這樣認爲,相反,正是有李岱爲右相,才真正做到了君相分權,政事堂纔有了前所未有的權力。

李岱的公正、寬厚和清廉贏得了滿朝文武的尊重,尤其在朝廷財政最困難之時,朝廷百官幾個月沒有發俸祿,很多低層官員家裡鍋都揭不開,眼看要被房東趕出家門,李岱毅然挺身而出,散盡家財,用自己的錢補貼最困難的官員,幫助低層官員渡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也正是這個緣故,很多官員都甚至希望李岱登基爲帝,開創一個真正的文治王朝,只是李岱堅決不肯上位,才讓大家死了這條心。

李鄴來到父親官房,正好遇到父親李岱在和李峴商談什麼事。

“殿下來了!”李峴連忙起身笑道。

“要不,我先告辭了,回頭再和敬文談。”

李鄴笑着擺擺手,“李尚書正好在,我的事情和工部有關,一起吧!”

李峴點點頭坐下,李鄴也坐了下來,把內衛報告交給了父親李岱,“先看看這個再說!”

李岱大致看了一下報告,頓時又驚又怒,他報告遞給李峴,這纔對李鄴道:“這個崔圓簡直膽大妄爲,難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巴蜀兩道鹽稅銳減,原來他兒子在搞鬼!”

劍南道和山南西道是稅制改革的試點,用專賣間接稅來取代戶稅,李鄴考慮用鹽鐵糖酒四樣東西實行專賣,然後取消戶稅和商稅,否則百姓都不肯分家,以避戶稅,不利於人口增長。

一旦取消戶稅,官府再強令分家,百姓牴觸就沒有那麼大,否則一戶分成三戶,百姓每年就要多交五貫稅錢,擱誰也不願分家。

李峴看完報告,對李鄴道:“從報告情況來看,崔圓之子這麼肆無忌憚賣私鹽,崔圓肯定是知情的。”

李鄴點點頭,“我認爲他知情,但崔圓在巴蜀根基很深,如果倉促抓人,我怕會引發巴蜀內亂。”

“那殿下打算怎麼辦?”李岱問道。

李鄴微微笑道:“把他騙出成都,在偏遠之處秘密抓捕。”

“有方案嗎?”

李鄴點點頭,“我沒記錯的話,崔圓還兼任劍南轉運使,對吧?”

李岱想了想道:“好像是!”

李鄴緩緩道:“我建議由政事堂牽頭,召集劍南道和山南西道轉運使,以及沿途各州官員,齊聚利州綿谷縣商議嘉陵江水運疏浚事宜,崔圓是劍南道轉運使,也事關劍南道物資外運,崔圓必然會去,內衛就在利州綿谷縣秘密抓捕崔圓,沒有崔圓坐鎮成都,他兒子和其他官員也逃不掉了。”

李峴豎起大拇指讚道:“這是個絕妙之計,嘉陵江水運疏浚早就在吹風了,工部的官員還去實地勘探,眼看丹灞水道要完工,那麼推行嘉陵江疏浚也就迫在眉睫了。”

李岱笑道:“那就煩請李尚書去一趟利州!”

李峴就是工部尚書,這件事恰好是他的管轄範疇。

李峴想了想道:“我去當然沒有問題,但最好還是召開政事堂議事,做出決議,以政事堂的名義召集相關官員,然後我和都水監令一起前往利州。”

李岱點點頭頭,“說得有道理,就把它當做一件正事來做吧!”

第708章 三娘相媳第808章 商人泄密第545章 密潛長安第1135章 猛藥民用第257章 暗度陳倉第743章 南鄭新家第817章 奇襲大斗第699章 南城決戰(三)第703章 南城決戰(七)第852章 保存實力第423章 大戰來臨第710章 合適人選第698章 南城決戰(二)第646章 斬首行動第320章 意外來客第99章 改變策略第730章 時機成熟第921章 清君之側第100章 釜底抽薪第427章 鹹海邊城第924章 爲利而來第927章 條件升級第1189章 江南沈氏(中)第33章 考試前夜第326章 賞金獵人第266章 侵佔事件第608章 夜宿子午第504章 再徵勃律第833章 再遇故人(下)第368章 尋寶行動第876章 遭遇之戰第917章 使者到來第130章 新的志向第688章 試探初戰第654章 投名之狀第1064章 權鬥初始第364章 人情如水第809章 引蛇出洞第273章 痛下殺手第736章 談判僵局第287章 別館事件第76章 壽命之憂第1235章 最後通牒第112章 初顯身手第1226章 出師未捷第1099章 報復到來第600章 未雨綢繆第582章 機會來臨第1099章 報復到來第1064章 權鬥初始第167章 千里追殺(二)第417章 遠敵來襲第474章 冤家路窄(上)第284章 初步善後第339章 窮途末路第458章 動機漸明第659章 究竟是誰第910章 土酋來見第805章 天降大任第1057章 再回安西第1229章 啓用名將第1154章 山雨欲來第1177章 軍功機會第930章 異常客人第840章 忽聞真相第354章 返回長安第1150章 驕兵之計第338章 武瑛現蹤第474章 冤家路窄(上)第360章 河中建制第1148章 各懷心思第1007章 宋州逃兵第496章 戍堡示警第866章 白蓮山莊第106章 有失有得第1217章 戰略建議第704章 瑕不掩瑜第582章 機會來臨第995章 沒有選擇第886章 幽州求降第928章 意外逃走第229章 勇奪險堡(中)第649章 撕破臉皮第954章 遲到抉擇第63章 出線之戰(上)第862章 漲價事件第947章 上皇駕崩第1196章 視察泉州第124章 利益之爭第283章 怛城決戰(四)第162章 新的任務第30章 酒樓遭遇第638章 榮升縣令第502章 春歸碎葉第617章 先下一城第82章 求票!求打賞第716章 案情惡化第862章 漲價事件第47章 家有難經
第708章 三娘相媳第808章 商人泄密第545章 密潛長安第1135章 猛藥民用第257章 暗度陳倉第743章 南鄭新家第817章 奇襲大斗第699章 南城決戰(三)第703章 南城決戰(七)第852章 保存實力第423章 大戰來臨第710章 合適人選第698章 南城決戰(二)第646章 斬首行動第320章 意外來客第99章 改變策略第730章 時機成熟第921章 清君之側第100章 釜底抽薪第427章 鹹海邊城第924章 爲利而來第927章 條件升級第1189章 江南沈氏(中)第33章 考試前夜第326章 賞金獵人第266章 侵佔事件第608章 夜宿子午第504章 再徵勃律第833章 再遇故人(下)第368章 尋寶行動第876章 遭遇之戰第917章 使者到來第130章 新的志向第688章 試探初戰第654章 投名之狀第1064章 權鬥初始第364章 人情如水第809章 引蛇出洞第273章 痛下殺手第736章 談判僵局第287章 別館事件第76章 壽命之憂第1235章 最後通牒第112章 初顯身手第1226章 出師未捷第1099章 報復到來第600章 未雨綢繆第582章 機會來臨第1099章 報復到來第1064章 權鬥初始第167章 千里追殺(二)第417章 遠敵來襲第474章 冤家路窄(上)第284章 初步善後第339章 窮途末路第458章 動機漸明第659章 究竟是誰第910章 土酋來見第805章 天降大任第1057章 再回安西第1229章 啓用名將第1154章 山雨欲來第1177章 軍功機會第930章 異常客人第840章 忽聞真相第354章 返回長安第1150章 驕兵之計第338章 武瑛現蹤第474章 冤家路窄(上)第360章 河中建制第1148章 各懷心思第1007章 宋州逃兵第496章 戍堡示警第866章 白蓮山莊第106章 有失有得第1217章 戰略建議第704章 瑕不掩瑜第582章 機會來臨第995章 沒有選擇第886章 幽州求降第928章 意外逃走第229章 勇奪險堡(中)第649章 撕破臉皮第954章 遲到抉擇第63章 出線之戰(上)第862章 漲價事件第947章 上皇駕崩第1196章 視察泉州第124章 利益之爭第283章 怛城決戰(四)第162章 新的任務第30章 酒樓遭遇第638章 榮升縣令第502章 春歸碎葉第617章 先下一城第82章 求票!求打賞第716章 案情惡化第862章 漲價事件第47章 家有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