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追殺入薛

第220章 追殺入薛

李鄴的一千軍隊已經殺進了薛部領土五天,但沒有遇到任何小部落,包括原本在峽口山北面的後勤部落,也得到消息逃走了。

走了五天,一眼望去都是茫茫的草原和丘陵,丘陵比較低緩,但長滿了大樹,千萬年的原生態,幾乎都是一片片的溫帶原始森林。

六萬只羊只吃掉很一小部分,他們還帶了乾糧,森林內還有充足的野果,一路上都是清澈的河水和豐美的水草,糧草倒也不缺。

這時,校尉安太玄建議道:“都督很可能會率軍北上,他們遇不到部落,糧草會成問題,卑職建議我們派弟兄趕一部分羊羣南下接應。”

安太玄的建議很及時,李鄴當即命令一名旅帥率領五十名士兵趕四萬只羊原路返回,他們只有一千騎兵,兩萬只羊足夠了。

隊伍繼續北上,這天下午,士兵在一片森林前休息,百名士兵爬上數十棵果樹採摘野果,這種野果在河西也有,叫做頻婆果,李鄴一眼就認出,不就是蘋果嗎?或者說小蘋果。

果子很小,但綿甜多汁,深得士兵們喜愛,天天吃羊肉,全靠這種頻婆果解膩,每個士兵都背了一袋。

這時,兩名騎兵從遠處疾奔而來,翻身下馬,單膝跪下稟報,“啓稟都尉,我們找到了大河!”

李鄴大喜,他一路上都在找那條大河,找到那條大河,就能找到薛部落的牙帳了。

他當即命令士兵做好標識,草原上就和大海一樣,很容易迷失方向,所以各種標識就很重要了,其實就是路標,一般都是用堆得很高的石堆或者木堆,蒙古語叫做敖包。

隊伍又向西走了一百多裡,一條寬闊的大河豁然出現在他們眼前,就是這條大河了,薛部一直叫它延陀河。

隊伍繼續沿着延陀河北上,僅僅一天後,唐軍便發現了一個小部落,幾百頂大帳,家家都有羊圈,養着成羣的羊。

李鄴卻意外地發現,部落裡都是老弱婦孺,看不到青壯男子,難道是知道自己到來,躲起來了?

一轉念,李鄴又想到了金山部落,躲起來的都是年輕女人,而不是男子。

雖然在戰場上李鄴的殺戮之心極盛,但那只是李鄴的一個理念,或者說是原則,對敵人的仁慈,那就是對自己人的殘忍,冷兵器時代,任何對敵軍的心慈手軟,都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但李鄴絕不是一個嗜殺之人,相反,他骨子裡是一個現代人,帶着現代人的理念,他不殺婦孺,不殺老人,不殺平民。

唐軍的到來,使部落上下充滿了恐慌,婦女和孩子驚恐大喊,所有人都紛紛逃進穹帳內。

不多時,唐軍士兵將一名老者帶來,草原上的老人,實際上也就四五十歲,而這位老者年約六十歲,就已是極爲少見的部落長老了。

李鄴直接用鐵勒語問他道:“你們部落的年輕男子都到哪裡去了?”

老者一驚,連忙跪下道:“回稟將軍,前兩天大酋長派人來徵召,把我們部落裡青壯男子都召去牙帳了,說是葛邏祿人要來搶佔我們的牧場,所有青壯男子必須要去保衛家園和牧場。”

李鄴眯起眼睛道:“你確定是葛邏祿人?不是說唐軍?”

“是葛邏祿人,如果說唐軍,我們倒不一定去了,唐軍不會搶我們的牧場。”

李鄴點了點頭,又問道:“牙帳在哪裡?”

“回稟將軍,沿着這條大河走三百里就看到了。”

還是去年的那個地方啊!薛部的牙帳並沒有搬遷,李鄴心裡有數了。

他微微笑道:“我們有兩萬只羊,能否煩請貴部落替我們照看幾天。”

“完全可以,我們有大羊圈,放在大羊圈內就行了。”

李鄴當即下令,只帶兩千只羊作爲三天的糧食,其餘一萬八千隻羊都暫存在這個部落內。 隊伍開始加快速度北行,三天後,唐軍騎兵漸漸接近薛部牙帳了。

李鄴隨即命令士兵原地休息,吃飽大戰前的一頓飯。

李鄴心知肚明,幾十年來,薛部一直就是葛邏祿人的小弟,雙方實力相差懸殊,薛部向來對葛邏祿言聽計從,跟隨葛邏祿人侵佔居延海就是最好的例證。

如果葛邏祿人要吞併薛部落,薛部落貴族們絕不敢抵抗,只能跪地投降,更不用說集結青壯保衛家園了。

明顯是個藉口,酋長薛豐真正的目的還是準備對付唐軍,看來薛部落有自知之明,知道唐軍會殺過來。

正想着,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只見幾名斥候正從遠處疾奔而來,遠遠揮舞着紅旗,李鄴不懂爲什麼要揮舞紅旗,但丁盛懂,他臉色一變,急聲道:“都尉,北方有敵情!”

李鄴騰地站起身,大喊道:“全軍收拾兵甲,準備作戰!”

士兵們紛紛從地上起身,手提長矛翻身上馬,這時,三名斥候已疾奔而至,在馬上抱拳行禮道:“啓稟都尉,五十里外發現敵軍的騎兵,正向南奔來!”

“有多少人?”

“五六千人左右!”

幾名校尉都有點擔憂起來,就算五千人也是五倍於自己啊!原本打算各個擊破,沒想到對方居然集結了。

校尉鄒薄勸道:“都尉,不如先南撤,和裴都督的主力匯合後,我們再殺回來不遲!”

李鄴看一眼衆人,厲聲喝問道:“每個人有精良的裝備,每個人都有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訓練,可面對數千牧民組成的烏合之衆,有人居然嚇破了膽,這還是天朝上國的軍人嗎?大唐軍人的血性到哪裡去了?”

衆人都慚愧地低下頭,李鄴又橫槊對衆人道:“我曾經率十一名手下血戰百倍於我的同羅軍隊,我們的十一名手下沒有一人退縮,我李鄴不勉強各位,想回去和主力匯合者儘管離去,我絕不攔阻!”

沒有一個人離去,包括剛纔打退堂鼓的鄒薄,他抱拳道:“卑職知錯,願跟隨都尉,縱然戰死沙場也無怨無悔!”

“好!”

李鄴點點頭,對所有火長以上的軍官道:“我們兵力雖然不如對方,但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比比皆是,所有獲勝的戰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所以我們今天的策略就是捏成一個拳頭,直擊對方的中軍,只要對方酋長敗逃,那麼對方就會全軍崩潰。”

“都尉說得對!”

校尉安太玄激動道:“卑職和草原胡兵打過交道,他們真正的職業士兵並不多,都集中在酋長身邊,其他都是臨時拼湊的牧民,只要我們擊敗敵軍主力,牧民就會不戰自潰!”

“嗚——”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了低層的號角聲,李鄴向遠方望去,只見遠處草原出現了一條長長的黑線。

李鄴當即令道:“傳令全軍,結方陣!”

九百五十名騎兵很快結成了一座三十乘三十三的騎兵方陣,這是最適合騎兵衝鋒的方陣。

【歷史上,這個安太玄可不是一般人】

(本章完)

第334章 朝會之爭(二)第697章 南城決戰(一)第291章 金鼎失竊第1116章 張家報道第848章 意外兇器第717章 襄州世家第678章 已無退路第1192章 江南蟊賊第708章 三娘相媳第1229章 啓用名將第70章 約法三章第874章 凶神歸位第878章 危機來臨第364章 人情如水第47章 家有難經第407章 討價還價第691章 曲江攻勢(下)第361章 新任幕僚第874章 凶神歸位第1005章 欲加之罪第388章 謀士高人第669章 兩軍對峙第549章 最後一步第85章 護身鎧甲第186章 抓住把柄第70章 約法三章第39章 冷月先生第132章 還是要懇請書友們支持啊!第680章 再抵長安第444章 時間緊迫第238章 戰爭來臨第1031章 官宅問題第729章 三娘之憂第842章 幡然醒悟第638章 榮升縣令第742章 西遷首站第1142章 出師未捷第444章 時間緊迫第157章 奇兵行動(上)第59章 錦囊妙計第583章 藏身龍武第466章 再度高升第690章 曲江攻勢(上)第315章 財不露白第505章 火攻奇效第774章 激戰金城(下)第1041章 偷襲黎陽第168章 千里追殺(三)第902章 計輸一籌第1066章 覓藥吊命第1060章 忽聞匪訊第663章 徹底墮落第100章 釜底抽薪第412章 收保護費第400章 戰略目標第352章 激烈交鋒第297章 哥奴之夢第544章 再回長安第526章 稍加籠絡第760章 三吏三別第833章 再遇故人(下)第685章 修補漏洞(下)第37章 入會終試(四)第891章 姐妹重逢第393章 人約黃昏(一)第757章 隔牆有耳第104章 緊急求助第429章 準備東行第517章 血脈相連第123章 飛龍遺物(下)第956章 大膽猜測第504章 再徵勃律第463章 岩漿沸騰第1075章 國丈張立第1098章 長遠計劃第1100章 錯失良機第1014章 有備無患第965章 談判開始第206章 救贖之道(上)第448章 特別辦案第177章 證據紕漏第1134章 大鐘問世第821章 調船之困第979章 藩鎮子弟第869章 一念之間第599章 談判本錢第1161章 洛陽新政第1184章 三更爲號第635章 清羽師妹第1200章 丹灞水道第660章 曲線勸諫第1131章 科舉取士(中)第909章 巧破防禦第248章 攻守激戰第586章 緊鑼部署第529章 三個方案第479章 終成良緣(上)第837章 旁觀者清第635章 清羽師妹第778章 附骨之疽
第334章 朝會之爭(二)第697章 南城決戰(一)第291章 金鼎失竊第1116章 張家報道第848章 意外兇器第717章 襄州世家第678章 已無退路第1192章 江南蟊賊第708章 三娘相媳第1229章 啓用名將第70章 約法三章第874章 凶神歸位第878章 危機來臨第364章 人情如水第47章 家有難經第407章 討價還價第691章 曲江攻勢(下)第361章 新任幕僚第874章 凶神歸位第1005章 欲加之罪第388章 謀士高人第669章 兩軍對峙第549章 最後一步第85章 護身鎧甲第186章 抓住把柄第70章 約法三章第39章 冷月先生第132章 還是要懇請書友們支持啊!第680章 再抵長安第444章 時間緊迫第238章 戰爭來臨第1031章 官宅問題第729章 三娘之憂第842章 幡然醒悟第638章 榮升縣令第742章 西遷首站第1142章 出師未捷第444章 時間緊迫第157章 奇兵行動(上)第59章 錦囊妙計第583章 藏身龍武第466章 再度高升第690章 曲江攻勢(上)第315章 財不露白第505章 火攻奇效第774章 激戰金城(下)第1041章 偷襲黎陽第168章 千里追殺(三)第902章 計輸一籌第1066章 覓藥吊命第1060章 忽聞匪訊第663章 徹底墮落第100章 釜底抽薪第412章 收保護費第400章 戰略目標第352章 激烈交鋒第297章 哥奴之夢第544章 再回長安第526章 稍加籠絡第760章 三吏三別第833章 再遇故人(下)第685章 修補漏洞(下)第37章 入會終試(四)第891章 姐妹重逢第393章 人約黃昏(一)第757章 隔牆有耳第104章 緊急求助第429章 準備東行第517章 血脈相連第123章 飛龍遺物(下)第956章 大膽猜測第504章 再徵勃律第463章 岩漿沸騰第1075章 國丈張立第1098章 長遠計劃第1100章 錯失良機第1014章 有備無患第965章 談判開始第206章 救贖之道(上)第448章 特別辦案第177章 證據紕漏第1134章 大鐘問世第821章 調船之困第979章 藩鎮子弟第869章 一念之間第599章 談判本錢第1161章 洛陽新政第1184章 三更爲號第635章 清羽師妹第1200章 丹灞水道第660章 曲線勸諫第1131章 科舉取士(中)第909章 巧破防禦第248章 攻守激戰第586章 緊鑼部署第529章 三個方案第479章 終成良緣(上)第837章 旁觀者清第635章 清羽師妹第778章 附骨之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