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上兵伐謀

第486章 上兵伐謀

李鄴直接問到:“你們是在哪裡被伏擊?”

“在大柳井!”

李開然在沙盤上找到了大柳井,“就是這裡,這裡有一大片紅柳樹林,長七八里,吐蕃軍就埋伏在樹林內,我們經過時,被他們先用弓箭伏擊,然後殺出來,將我們軍隊一切爲三,我們一萬軍隊的士氣當時就崩潰了,所有人都倉惶逃命!”

李鄴用一面紅旗插在大柳井上,他看了看路程道:“好像剛進沙州沒多久!”

李開然點點頭,“正是,這裡距離敦煌縣約八十里,距離晉昌縣約一百二十里。”

李鄴冷笑道:“都督爲何沒有想到對方怎麼會在距離敦煌縣八十里處伏擊?”

李開然嘆道:“在那裡伏擊,我們做夢都想不到,我們一般都會在距離敦煌縣三十里左右纔會提高警惕,防備伏擊,怎麼也想不到吐蕃軍居然會在大柳井埋伏!”

李鄴搖搖頭,“都督沒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是在說,對方一定在晉昌縣有探子,才能提前知道唐軍出發!”

“我和陳楓也討論過,對方可能有斥候,不一定在縣城內。”

“不!一定在縣城內,吐蕃斥候只會比你們快一點點,你急於救回兒子,一定心急如焚,伱們的行軍速度很快,是不是?”

李開然點頭,“行軍速度確實很快,我們吃過午飯後出發,一路疾行軍。”

李鄴淡淡道:“所以如果是大營附近的吐蕃斥候,對方主力無論如何提前不了八十里,所以我確定一定是城內的飛鴿傳信,而且還提前知道了你們的出發時間,至少提前半天發出鴿信通知敦煌吐蕃軍。

對方中午接到鴿信時,你們正好出發,然後他們也同步出發,他們提前趕到大柳井,你們此時正好在四十里外,如果不提前發信,吐蕃軍根本來不及。”

李開然聽得目瞪口呆,僅僅從對方在距離敦煌縣八十里大柳井的埋伏,李使君竟然推導出這麼多細節,完全合情合理,滴水不漏,着實令他心服口服。

李鄴又對他道:“事實上,我早已經部署下去了,我們一定要找到這個情報點,並利用它。”

李開然忽然醒悟,“晉昌縣城內傳得沸沸揚揚,說使君是大唐皇族,年僅二十歲,難道是使君安排人宣傳的?”

李鄴淡淡笑道:“我本來就是大唐皇族,只不過我要讓吐蕃主將知道這一點。”

李鄴心服口服,躬身道:“那卑職該怎麼做?”

李鄴微微笑道:“我可能需要你配合我演一齣戲!”

在晉昌縣北城門附近有一家皮貨店,叫隴右皮貨店,去年年底纔開業,是一名來自隴右的漢人所開,三名夥計也都是隴右漢人。

皮貨店生意一般,平時也沒有什麼客人,掌櫃便給街坊鄰居解釋,他是爲了避稅,才這裡收皮貨,送去隴右販賣。

衆人理解了,因爲進北庭的星星峽有稅卡,貨物進出都要收稅,所以開店在距離北庭最近的晉昌縣,一些從北庭逃稅出來的皮貨就可以直接賣給他。

這倒是不錯的好辦法。

實際上,這家隴右皮貨店正是吐蕃軍安插在晉昌縣的一個眼線,這位馬掌櫃是臨洮人,從小就被擄去吐蕃,被吐蕃人看中,培養成了探子,改名馬臨洮,負責沙州和瓜州的情報探查,三名夥計也都是他的手下。

不僅如此,他還用重金買通了晉昌酒樓的掌櫃,替他收集情報,上次李開然出兵的情報,就是酒樓掌櫃給他收集到的,使他提前知道了唐軍出兵的時間。

夜裡,酒樓掌櫃楊安來到了皮貨店,他帶來了幾個重要情報。

房間裡,酒樓掌櫃楊安對馬臨洮道:“確定了,他的幾名親兵在酒樓喝酒,泄露了秘密,這個李元帥叫做李業,剛二十歲,是寧王的孫子,嗣寧王之子,高仙芝是太子的人,所以唐朝皇帝準備用這個李業爲河西節度使,替代高仙芝,這次他是第一次帶兵作戰。”

“消息確切嗎?他確實是第一次帶兵?”

楊安點點頭,“他的親兵都很擔心,說他雖然學了幾年的兵法,但沒有實戰經驗。”

馬臨洮記下了,又問道:“還有什麼情報?” “還有就是今天傍晚那支軍隊是北庭過來的,有一萬五千人。”

酒樓掌櫃楊安帶來的情報不多,但都很有用,第一是援軍來自北庭,來了約一萬五千人,加上原來的軍隊,瓜州唐軍目前有兩萬人出頭。

其次是唐軍主將叫做李業,很年輕,不到二十歲,是大唐皇帝的侄孫.目前是一名郡王,第一次帶兵出征,因爲皇族權鬥,大唐皇帝準備用他取代高仙芝。

馬掌櫃取出一包銀子推給他,“這是三百兩銀子,接下來我要唐軍出兵的準確時間,你要及時告訴我!”

楊安掂着沉甸甸的銀子,眼睛都笑眯了,“放心,肯定會有消息給你!”

馬掌櫃點點頭,“天亮後我來找你,把消息發出去!”

馬掌櫃重金收買楊安,不僅是他消息廣,更重要是,晉昌酒樓有信鴿能送到敦煌縣,這對馬掌櫃至關重要。

“行!我先走一步,你天亮過來吧!”

馬掌櫃開了後門,探頭看了看,給楊安使個眼色,從後門溜出去了。

楊安懷中抱着沉甸甸的銀子,不敢走大路,都是走小巷趕往酒樓,他就住在酒樓的後面。

走到一條小巷時,忽然從牆上跳下一人,似笑非笑看着他,楊安嚇得魂飛魄散,轉身便跑,卻迎面撞在一人身後,他後面也被人堵住了。

“銀子給你們,饒命!”

身後之人揪住他脖子,笑眯眯道:“剛纔你還向我敬酒,這麼快就不認識我了?”

楊安慢慢擡頭,忽然認出了眼前之人,竟然就是剛纔在他酒樓吃飯的親兵頭子,他一下子反應過來了,想到後果,他頓時嚇得得癱軟在地上。

“不要那麼絕望,和我們合作,你還有活命的機會。”

楊安的眼睛驀地一亮。

四更時分,李鄴被親兵叫醒,他披上衣服走到外帳,親兵隊正關沛行禮道:“啓稟都督,卑職已經確定了對方的探子。”

李鄴確實是派親兵隊去查找城內的奸細,當然,他不是和李開然談過後才意識到城內有奸細。

早在長安時,李鄴就意識到了吐蕃一定在敦煌安插了大量奸細,所以才能裡應外合,輕鬆奪取敦煌縣,晉昌縣應該也一樣。

作爲擁有後世認知的人,李鄴深知情報的重要,老祖宗早就說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也說過‘兵不厭詐’。

李鄴當然要把晉昌縣的情報點挖出來,而且還要充分利用它。

李鄴笑道:“詳細說一說!”

“卑職按照都督的要求,查找城內的信鴿點,一共有三處,一處是瓜州州衙,這裡不可能,其次是縣學,這裡可能性也不大,第三處就是晉昌酒樓,這裡的可能性最大。

這幾天卑職就盯住了晉昌酒樓,不斷派手下假扮酒客去散佈消息,卑職發現掌櫃楊安頗爲可疑,晚上,卑職和幾名手下去喝酒,故意泄露了一些情報,然後盯住了楊安。

卑職發現他鬼鬼祟祟去了一家隴右皮貨的店鋪,目前我們已經抓捕楊安,並審問了他,他承認那家隴右皮貨就是吐蕃軍的情報點,他被對方用重金收買,專門替對方收集情報,然後明天一早,對方會來酒樓發送鴿信給敦煌縣。”

李鄴點點頭,“把這個楊安安撫住,我要繼續用他!”

(本章完)

第90章 淘汰複賽(上)第661章 笑談八卦第266章 侵佔事件第1116章 張家報道第504章 再徵勃律第240章 哈里發石第485章 天子心機第1147章 金蟬脫殼第826章 關鍵點撥第791章 苦口勸諫第17章 王府揚威(三)第21章 睚眥必報第336章 朝會之爭(四)第1258章 清倉行動第474章 冤家路窄(上)第854章 沙河大戰(下)第1112章 拜請辦學第810章 祖孫對話第377章 競爭危機第534章 閹宦遇刺第717章 襄州世家第564章 畫蛇添足第345章 緩和一步第174章 天寶九年第919章 收買小人第1065章 吐露真相第1065章 吐露真相第964章 盜賊事件第845章 蛇蠍女人第703章 南城決戰(七)第898章 不速之客第372章 上輩恩怨第1071章 夜過函谷第148章 黑夜化魔第793章 奪取甘州第562章 致命刺殺第414章 一響貪歡第1043章 戰書示警第1112章 拜請辦學第1022章 兩個方案第1240章 改換策略第800章 初嘗敗績第796章 釜底抽薪第205章 天子宣召第679章 內應張平第455章 窩棚之地第1121章 重結聯盟第744章 出祁山道第1145章 檄文初發第828章 引民入隴第1170章 太后交易第725章 再見高適第784章 關鍵證人第931章 夜闖道觀第1224章 找到線索第744章 出祁山道第1188章 江南沈氏第322章 追悔莫及第13章 等級制度第360章 河中建制第654章 投名之狀第1047章 兩座縣城第971章 撤離巴蜀第590章 機密外泄第358章 改變策略第34章 入會終試(一)第144章 安樂小縣第173章 張掖街頭第465章 節度述職(下)第432章 不速之人第345章 緩和一步第1239章 漏網黑魚第339章 窮途末路第206章 救贖之道(上)第661章 笑談八卦第303章 無奈妥協第960章 肺腑之言第317章 全家團聚第1196章 視察泉州第1016章 李泌原則第754章 戰略誤判第239章 夜襲陷阱第1139章 三娘避難第719章 洛陽陰雲第822章 發現臥底第358章 改變策略第333章 朝會之爭(一)第1239章 漏網黑魚第105章 道家玄學?第199章 再遇佳人第918章 中間之人第931章 夜闖道觀第1132章 科舉取士(下)第517章 血脈相連第815章 草原佈局第499章 清除畢黨第217章 居延之海第701章 南城決戰(五)第1081章 以孫代子第1007章 宋州逃兵
第90章 淘汰複賽(上)第661章 笑談八卦第266章 侵佔事件第1116章 張家報道第504章 再徵勃律第240章 哈里發石第485章 天子心機第1147章 金蟬脫殼第826章 關鍵點撥第791章 苦口勸諫第17章 王府揚威(三)第21章 睚眥必報第336章 朝會之爭(四)第1258章 清倉行動第474章 冤家路窄(上)第854章 沙河大戰(下)第1112章 拜請辦學第810章 祖孫對話第377章 競爭危機第534章 閹宦遇刺第717章 襄州世家第564章 畫蛇添足第345章 緩和一步第174章 天寶九年第919章 收買小人第1065章 吐露真相第1065章 吐露真相第964章 盜賊事件第845章 蛇蠍女人第703章 南城決戰(七)第898章 不速之客第372章 上輩恩怨第1071章 夜過函谷第148章 黑夜化魔第793章 奪取甘州第562章 致命刺殺第414章 一響貪歡第1043章 戰書示警第1112章 拜請辦學第1022章 兩個方案第1240章 改換策略第800章 初嘗敗績第796章 釜底抽薪第205章 天子宣召第679章 內應張平第455章 窩棚之地第1121章 重結聯盟第744章 出祁山道第1145章 檄文初發第828章 引民入隴第1170章 太后交易第725章 再見高適第784章 關鍵證人第931章 夜闖道觀第1224章 找到線索第744章 出祁山道第1188章 江南沈氏第322章 追悔莫及第13章 等級制度第360章 河中建制第654章 投名之狀第1047章 兩座縣城第971章 撤離巴蜀第590章 機密外泄第358章 改變策略第34章 入會終試(一)第144章 安樂小縣第173章 張掖街頭第465章 節度述職(下)第432章 不速之人第345章 緩和一步第1239章 漏網黑魚第339章 窮途末路第206章 救贖之道(上)第661章 笑談八卦第303章 無奈妥協第960章 肺腑之言第317章 全家團聚第1196章 視察泉州第1016章 李泌原則第754章 戰略誤判第239章 夜襲陷阱第1139章 三娘避難第719章 洛陽陰雲第822章 發現臥底第358章 改變策略第333章 朝會之爭(一)第1239章 漏網黑魚第105章 道家玄學?第199章 再遇佳人第918章 中間之人第931章 夜闖道觀第1132章 科舉取士(下)第517章 血脈相連第815章 草原佈局第499章 清除畢黨第217章 居延之海第701章 南城決戰(五)第1081章 以孫代子第1007章 宋州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