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兵敗崤函

第598章 兵敗崤函

從潼關向東到洛陽便是著名的崤函古道,尤其是陝州一段,南面是巍巍秦嶺,北面是滔滔黃河,山道崎嶇狹窄,車不能並轅,馬不能並列,一旦山上掉幾塊巨石下來,便會阻塞道路。

偏偏這條道路又是洛陽來長安的必經之路,軍事地位極其重要,爲兵家必徵之地。

崔幹佑在陝縣耐心地等待消息,當他聽到王思禮率軍出潼關的消息,他心中大喜,計策一定成功了,沒有封常清的阻勸,哥舒翰一定架不住王思禮和邊令誠的勸說,一定會出兵。

捨不得孩子套不了狼,他必須要按照計劃行動,連自己人都要欺騙。

王思禮一路東進,儼如小關卡望風而逃,唐軍一口氣向東推進了五十里。

這天下午,王思禮派出的騎兵截斷了一個哨卡的退路,十幾名逃跑不掉,跪地投降,被押送到王思禮面前。

王思禮立刻審問燕軍戰俘中的爲首隊正,隊正跪在地上,戰戰兢兢,王思禮冷冷問道:“你是漢人?”

“小人是河北相州人,他們用家人性命威脅,小人被迫參加燕軍。”

“我來問你,爲何沿途燕軍人數這麼少?”

“回稟將軍,半個月前,大軍就撤了,留下我們每天燒烽火,假裝有幾百人駐紮。”

“大軍爲什麼撤離?”

“聽說是洛陽那邊的命令,具體情況小人也不清楚。”

“陝縣那邊有多少軍隊?”王思禮又問道。

“估計有萬餘人左右吧!小人只是大概聽說。”

王思禮心中有了一點底細,率領兩萬大軍繼續東進,一路勢如劈竹,第二天抵達閿鄉縣。

閿鄉縣是距離潼關最近的一座縣城,一直都是燕軍攻打潼關的指揮中心。

閿鄉縣駐軍已經跑掉了,無軍隊把守,王思禮的大軍兵部血刃佔領了閿鄉縣,縣令出來投降,縣令叫李如令,原本是唐朝的閿鄉縣主簿,燕軍殺來,他來不及逃走,被燕軍抓住,只得投降了燕軍,成爲燕國的閿鄉縣縣令。

王思禮暫時顧不得清算他,問他道:“倒底是怎麼回事,軍隊都到哪裡去了?”

李如令苦笑道:“半個月前他們就開始撤軍了,向東運送糧食,軍隊一半一半撤退,聽說洛陽那邊徵集騾馬,把我們縣的騾馬全部收刮一空,全縣沒有一頭畜力。”

“洛陽那邊出事了嗎?”

“卑職有親戚傳來消息,說安祿山率大軍北撤,各種財寶裝滿了幾千輛大車,現在是太子安慶緒坐鎮洛陽,以前都是天子令,現在是太子令。”

王思禮終於相信安祿山大軍北撤了,他當即派人去給哥舒翰送信,他自己繼續率軍東進,兩天後攻下湖城縣,得到不少糧食,兩萬大軍隨即兵臨靈寶縣的函谷關,函谷關內只有三千燕軍駐守。

王思禮率軍攻打函谷關,城頭燕軍拼死抵抗,雙方激戰一天,唐軍損失近三千人,對方傷亡已過半,沒有了兵力,函谷關守不住了。

當天傍晚時分,唐軍用攻城槌撞開了關城門,函谷關終於被唐軍攻克,奪下函谷關,也就意味着唐軍打開的陝州大門。

函谷關同時也是關中門戶,意義十分重大,哥舒翰終於相信安祿山大軍已經北撤,洛陽空虛,他必須搶到收復東都這個天大功勞。

哥舒翰當即讓監軍邊令誠和大將李承光率一萬軍鎮守潼關,自己親自率領十八萬大軍殺出潼關,浩浩蕩蕩殺向洛陽。

閿鄉縣和桃林縣都屬於虢州管轄,虢州像個口袋一樣掛在崤函古道南面,緊靠潼關,但它屬於河東道,秦嶺橫穿虢州,將虢州一分爲二,北面是極爲狹窄的崤函古道,南面則屬於伏牛山區,分佈着很多小盆地,著名弘農縣、朱氏縣就坐落在這些小盆地中。 從虢州南面前往崤函古道有兩條路,一條是東線,沿着鴻臚水北上,抵達桃林縣,然後沿着崤函古道向東去洛陽。

另一條線則是西,需過一座大谷關,抵達閿鄉縣,這裡距離潼關就很近了。

大谷關城一座險關,關城不大,最多隻能容納百人,頗有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大谷關自然已唐軍佔領,百名唐軍鎮守着這座險關。

入夜,數百名黑影無聲無息靠近了大谷關最西面,幾名黑影靠近了城牆,他們很快將城牆上城磚一一取下,掏了一個三尺寬、三尺長的方洞,黑影直接鑽了進去,很快,數百名黑影也一個接着一個鑽進了城洞中。

守軍做夢也想不到,燕軍已經將大谷關做了守將,可憐百名唐軍沒有從夢中醒來,便被燕軍殺死在睡夢之中。

一萬燕軍在大將孫孝哲的統領下,從南面的朱氏縣疾速殺來,穿過了大谷關,一舉佔領唐軍存放糧食的閿鄉縣,切斷了近二十萬唐軍的糧草供應。

與此同時,正疾速東進,企圖走出崤山的王思禮兩萬大軍在崤陵關遭到了崔幹佑五萬大軍的痛擊,王思禮軍隊大敗,向西撤離,前面穀道忽然濃煙滾滾,整個穀道內濃煙瀰漫,燕軍忽然從西面放箭,雙方爆發了大戰,殺了一夜,雙方死傷慘重,待天亮時,濃煙散去,才發現雙方都是唐軍,他們竟然自相殘殺。

這時,崔幹佑的數千軍隊從山上向山谷內投擲巨石和燃燒的大木,數萬燕軍從西面殺來。

唐軍人心惶惶,士氣低迷,這時,後面又傳來糧道被斷的消息,唐軍軍心徹底崩潰了,近二十萬大軍全線敗潰,爭先恐後向西逃命,互相踐踏,哭聲震天,哀嚎遍地,死者不計其數,數萬士兵向黃河內逃命,被燕軍追殺,全部淹死在黃河內。

鴻臚水也被唐軍屍體填滿,河水斷流,想逃去虢州也不可能了,通道被燕軍切斷。

王思禮搶到一艘物資船,率領數十名手下逃進黃河中,逃向了黃河對岸。

哥舒翰則被困在湖城縣,後路被孫孝哲切斷,東面唐軍被殺得血流成河,伏屍數十里。

殺了一天一夜後,二十萬唐軍最後只剩下兩萬餘人,和主將哥舒翰一起被困在湖城縣內。

哥舒翰望着遠處一里外的燕軍大旗,大旗遮天蔽日,不知有多少軍隊,洛陽主力根本就沒有撤離,說明一切都是猜測,沒有確切情報支持,自以爲是的猜測,從天子到楊國忠,到朝廷百官都小看了安祿山的叛軍。

他們這場慘敗,就輸在情報不足上,哥舒翰又恨又悔,望着遠處堆積如山的唐軍士兵人頭,燕軍在用人頭造京觀了,哥舒翰忍不住放聲慟哭。

這時,一羣將領在大將火撥歸仁的率領下來到哥舒翰面前,火撥歸仁很不客氣道:“二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滅,只剩下城中兩萬弟兄,大將軍也想讓他們死去嗎?”

“你們什麼意思?”哥舒翰怒道。

火撥歸仁冷冷道:“我們商量過了,只有投降才能挽救弟兄們的性命,請大將軍帶頭舉旗投降吧!”

哥舒翰拔劍大怒,“放伱孃的狗屁,我哥舒翰也是堂堂的親王大將軍,會投降安祿山那個狗賊!”

衆人一擁而上,抱住哥舒翰的胳膊,將他按倒在地上,用繩索將他捆綁起來,將領隨即開城門,押着哥舒翰去投降。

崔幹佑望着按倒跪下的哥舒翰,忍不住仰天大笑,對嚴莊道:“相國高計,果然是上兵伐謀,若封常清在,讓他們出擊,還真不容易。”

哥舒翰這時才明白過來,原來他們中了離間之計。

歷史上,李隆基三番兩次逼哥舒翰出潼關決戰,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河北局勢大好,使唐朝統治者產生了急功近利的想法。

不排除唐玄宗中了調虎離山之計,以爲安祿山主力回援幽州,洛陽空虛,李隆基纔會急於出兵想收復東都洛陽。

(本章完)

第381章 巧取豪奪第1120章 狡兔三窟第183章 冤家路窄第560章 漢中咽喉第158章 奇兵行動(下)第159章 靈武郭帥第662章 用人失誤第33章 考試前夜第1044章 不戰屈人第672章 又遇故人第652章 初戰江夏(下)第634章 陰差陽錯第480章 終成良緣(下)第1219章 陰魂不散第741章 皆大歡喜第183章 冤家路窄第702章 南城決戰(六)第960章 肺腑之言第367章 初次相約第98章 花明柳暗第1057章 再回安西第843章 安西將領第1145章 檄文初發第541章 勇闖關卡第940章 巡視河西(上)第275章 驚悉叛變第384章 風向不利第79章 毒婦之心第480章 終成良緣(下)第140章 狹路相逢第1236章 意外消息第302章 惡有惡報第1227章 除夕守歲第415章 達成協議第552章 斬盡殺絕第1148章 各懷心思第198章 人性弱點第117章 獵場伏兵第749章 洮州激戰(上)第945章 偷襲慘敗第700章 南城決戰(四)第681章 殺入長安第928章 意外逃走第278章 峽谷血戰(上)第676章 狡兔三窟第818章 奇計在馬第486章 上兵伐謀第613章 意外發現第788章 旁觀者清第333章 朝會之爭(一)第763章 相州兵敗第492章 若羌四城第348章 果斷出手第1199章 緊急事態第399章 穿針引線第169章 千里追殺(四)第590章 機密外泄第603章 開始站隊第157章 奇兵行動(上)第545章 密潛長安第552章 斬盡殺絕第130章 新的志向第848章 意外兇器第346章 抵達郃陽第1206章 收網時刻第1141章 皇宮驚變第586章 緊鑼部署第227章 瓦罕走廊第795章 大斗拔谷第1186章 凶神之死第631章 計中有計第246章 臨危受命第172章 誤人清白第1162章 河東異變第941章 巡視河西(下)第286章 返回長安第951章 智取劍門(中)第1228章 鬱洲奇兵第508章 血戰勃律(上)第737章 明碼標價第663章 徹底墮落第1131章 科舉取士(中)第617章 先下一城第740章 臣宦舌戰第729章 三娘之憂第92章 淘汰複賽(下)第1038章 料敵在先第896章 蕭關警告第344章 故技重施第72章 不得要領第858章 吐蕃動靜第475章 冤家路窄(下)第785章 一網打盡第596章 將相生惡第1161章 洛陽新政第156章 執行密令第445章 尋找破綻第269章 秘藏之銀第755章 定基金城第658章 緊急商議
第381章 巧取豪奪第1120章 狡兔三窟第183章 冤家路窄第560章 漢中咽喉第158章 奇兵行動(下)第159章 靈武郭帥第662章 用人失誤第33章 考試前夜第1044章 不戰屈人第672章 又遇故人第652章 初戰江夏(下)第634章 陰差陽錯第480章 終成良緣(下)第1219章 陰魂不散第741章 皆大歡喜第183章 冤家路窄第702章 南城決戰(六)第960章 肺腑之言第367章 初次相約第98章 花明柳暗第1057章 再回安西第843章 安西將領第1145章 檄文初發第541章 勇闖關卡第940章 巡視河西(上)第275章 驚悉叛變第384章 風向不利第79章 毒婦之心第480章 終成良緣(下)第140章 狹路相逢第1236章 意外消息第302章 惡有惡報第1227章 除夕守歲第415章 達成協議第552章 斬盡殺絕第1148章 各懷心思第198章 人性弱點第117章 獵場伏兵第749章 洮州激戰(上)第945章 偷襲慘敗第700章 南城決戰(四)第681章 殺入長安第928章 意外逃走第278章 峽谷血戰(上)第676章 狡兔三窟第818章 奇計在馬第486章 上兵伐謀第613章 意外發現第788章 旁觀者清第333章 朝會之爭(一)第763章 相州兵敗第492章 若羌四城第348章 果斷出手第1199章 緊急事態第399章 穿針引線第169章 千里追殺(四)第590章 機密外泄第603章 開始站隊第157章 奇兵行動(上)第545章 密潛長安第552章 斬盡殺絕第130章 新的志向第848章 意外兇器第346章 抵達郃陽第1206章 收網時刻第1141章 皇宮驚變第586章 緊鑼部署第227章 瓦罕走廊第795章 大斗拔谷第1186章 凶神之死第631章 計中有計第246章 臨危受命第172章 誤人清白第1162章 河東異變第941章 巡視河西(下)第286章 返回長安第951章 智取劍門(中)第1228章 鬱洲奇兵第508章 血戰勃律(上)第737章 明碼標價第663章 徹底墮落第1131章 科舉取士(中)第617章 先下一城第740章 臣宦舌戰第729章 三娘之憂第92章 淘汰複賽(下)第1038章 料敵在先第896章 蕭關警告第344章 故技重施第72章 不得要領第858章 吐蕃動靜第475章 冤家路窄(下)第785章 一網打盡第596章 將相生惡第1161章 洛陽新政第156章 執行密令第445章 尋找破綻第269章 秘藏之銀第755章 定基金城第658章 緊急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