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拖字之策

夜已經深了,天子李亨同樣寢食難安,夜不能眠,他已經連續三天睡不好覺了。

李亨最不願意面對的事情還是來了,父皇竟然派特使崔圓來長安了,要求他冊封永王爲皇太弟,如果自己不肯答應,他就直接封永王爲太子。

李亨當然懂父皇這話是什麼意思,如果不封皇太弟,他就復辟,把巴蜀重登皇位。

李亨怎麼能不焦慮,他的皇位並不是正式繼承,而且發動政變逼迫父皇讓位,如果父皇在他身邊,他就能將父皇囚禁起來,父皇的聲音發不出去,這件事就不會再有任何風險。

偏偏父皇不在自己身邊,而在巴蜀,而且現在手中還有了軍隊,一旦他詔告天下,宣佈自己的通過發動政變登基,宣佈將自己廢除,他再重新登基,天下各州會怎麼站隊?

恐怕到了那時,自己就只剩下關中了。

李亨心急如焚,但又無計可施,負手在內書房來回打轉,不停地長吁短嘆。

這時,李輔國和張皇后先後走進來,張皇后行禮道:“請陛下寬心!”

李亨看了看皇后,又看了看站在門口的李輔國,知道是李輔國去把皇后找來勸自己。

李亨嘆口氣道:“朕過於關注安祿山和史思明造反,卻沒想到真正的毒箭來自身後,太上皇向朕逼宮了,皇后說朕該怎麼辦?”

張皇后淡淡道:“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

李亨一愣,連忙問道:“什麼辦法?”

張皇后緩緩道:“就一個字,拖!”

李亨眉頭一皺,搖搖頭道:“朕不太懂你的意思!”

張皇后嘆口氣道:“事到如今,只能犧牲太子,先讓太子退位,封永王爲皇太弟,然後拖到太上皇駕崩,到時,陛下不再承認皇太弟,重立太子,永王又能怎麼樣?他想自立爲帝,那就是造反,因爲他接受皇太弟的冊封,就等於承認了陛下的天子之位,陛下說是不是?”

李亨心中稍微舒服一點,這個拖策確實可以,他忽然想到一事,又道:“如果永王遲遲不肯宣佈太上皇駕崩呢?一直隱瞞消息,弄個假的太上皇,我們又該怎麼辦?”

這時,李輔國走進來道:“陛下可以在成都宮內安插一些密探,一旦太上皇駕崩,再隱瞞他們也會知道,那時,陛下就向天下宣佈太子皇駕崩的消息,要求天下哀悼,假如永王搬出假太上皇,陛下就直接揭露他造假,大逆不道,然後以此爲藉口,廢除他的皇太弟,畢竟太上皇七十多歲了,大家肯定相信陛下。”

李亨點點頭,嘆息道:“只是苦了太子!”

張皇后連忙道:“陛下可以把事情告訴太子,請他以大局爲重,以病重爲由,主動辭去太子之位,等以後滅了永王,再重立他爲太子就是了。”

張皇后極爲狡猾,她要利用這件事廢了太子,將來滅掉永王,那時的太子之位就輪不到李豫了。

李輔國立刻明白了張皇后的意圖,他連忙道:“陛下,皇后娘娘說得對,讓太子以病重爲由主動辭位,這就爲他以後復位創造了條件,大臣們也能理解,如果直接廢除他,那他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李亨終於下定了決心,“朕明白了,朕會和太子談。”

負手走了幾步,李亨又道:“朕已決心罷免房琯相位,任何人膽敢私下和太上皇特使接觸,朕絕不輕饒!”

這幾天,朝中有兩件大事,一個是河隴節度使、岐王李鄴的特使劉晏來長安,代表李鄴進行述職;一個是太上皇的特使崔圓來長安,爲永王爭取名份。

如果沒有崔圓,那劉晏肯定是朝野關注的焦點,可崔圓一來,提出了轟動朝野的要求,居然要求立永王爲皇太弟,簡直讓人無法接受。

這個時候,劉晏已經不再被人關注了。

上午,劉晏來到大明宮尚書省都臺,拜訪相國李岱。李岱現在是相國,之前兼任禮部侍郎,科舉結束後,他便卸任禮部侍郎一職,改任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

政事堂五相,每個相國都有自己的基本盤,韋見素是中書令右相兼吏部尚書,他一般呆住中書省或者吏部,他牢牢掌控着人事權,這也是右相的最大權力。

房琯是門下侍中兼兵部尚書,他大部分時間呆在門下省,很少去沒有實權的兵部。

裴冕是尚書左僕射兼刑部尚書,他是法相,一般呆在刑部。

第五琦是尚書右僕射兼戶部侍郎,他是財相,大部分時間呆在戶部。

政事堂也是一個很大的建築羣,有專門的事務官員,也有官房,一般只有輪到執政事筆的相國,纔會在那裡辦公。

現在正好輪到李岱執政事筆,所以他在政事堂辦公。

爲什麼劉晏來尚書省都臺找李岱呢?

這就是執政事筆職責之一,負責和各州進奏院的官員們打交道,聽取彙報,審閱各州送來的奏摺,一般的普通事宜他就直接批覆,重要事宜纔會提交右相。

但重要事宜又分爲一般重要事宜和重大事宜。

一般重要事宜,右相直接審覈批覆,如果右相認爲是重大事宜,那就要召集政事堂進行討論表決,同時提交天子。

這就是執政事筆相國的第二個職責,接到右相的要求,召集政事堂議事。

此時,李岱就在尚書省都臺辦公,接見地方官員。

所以,劉晏來找李岱,其實就是來辦正事的,河隴節度府要求拿到採礦權和鑄錢權,當然,不管朝廷同不同意,李鄴都會自己採礦、鑄錢,也只不過現在他給朝廷一個面子,讓朝廷正式授予採礦和鑄錢的權力。

李岱讓從事上了茶,眯眼笑道:“很不錯嘛!居然知道申請鑄錢權和採礦權,尊重朝廷。”

劉晏也微微笑道:“我們內部也有分歧,天寶二年,朝廷批准了幾大節度府擁有采礦權和鑄錢權,並沒有明顯時限,我們內部就認爲,這個規定是無限期有效。”

李岱搖搖頭,“不是無限期,在天寶十三年,朝廷就廢除了這個規定,又同時同意除了范陽、平盧、河東三鎮以外的七個節度使和經略府有采礦權和鑄錢權,後來太上皇又同意永王、盛王、淮王可以採礦鑄錢,緊接着天子在靈武又下旨嚴禁民間和地方官府的採礦鑄錢,所以有點亂,實際上,鑄私錢的地方有很多,甚至地方官府也在偷偷鑄錢,朝廷三令五申也沒有用。”

“那麼我們提出的這個申請朝廷是什麼態度呢?”

李岱苦笑一聲道:“朝廷又不負擔隴右軍和河西軍的軍俸,甚至連地方官府的開支雜項也不管,除了同意外還能怎麼樣,我昨天和韋相國、裴相國探討過這件事,他們二人都很讚賞岐王尊重朝廷的態度,我想政事堂應該會一致通過。”

“但聽說第五琦反對?”

李岱搖搖頭,“他是魚朝恩的人,也是魚朝恩推薦入相的,他反對只是他個人態度,但在政事堂表決時,他必須體現魚朝恩的態度,既然你們已經把魚朝恩收買了,還擔心什麼?”

劉晏心中暗暗吃驚,昨晚去三大宦官府上送銀子之事很隱蔽,李岱怎麼會知道?

“是岐王告訴相國的嗎?”

李岱淡淡笑道:“是獨孤家告訴我的,你放心,這件事很隱蔽,朝廷不會知道。”

這時,李岱的小茶童從外面跑進來,把一張紙條遞給李岱。

李岱看了看,笑道:“有人請使君吃午飯,我們走吧!”

第1139章 三娘避難第31章 再賭一場第325章 想盡辦法第801章 大斗血戰(上)第670章 先下一城第28章 自作多情第143章 獵和被獵(下)第124章 利益之爭第858章 吐蕃動靜第83章 神龍惡黨第252章 偷天換日第1005章 欲加之罪第1079章 線索初現第73章 入籍歸宗第590章 機密外泄第132章 還是要懇請書友們支持啊!第543章 反遭清算第1155章 澠池之戰第814章 回紇可汗第296章 貴妃消息第938章 識人不明第631章 計中有計第201章 不速之客第320章 意外來客第380章 慾壑難填第1章 重回大唐第544章 再回長安第1256章 橋頭初戰第359章 酒館小敘第992章 招才納賢第219章 繼續北上第152章 血戰峽谷(上)第1198章 視察流求第1017章 宣召來洛第438章 五大勢力第621章 死亡陷阱第273章 痛下殺手第1203章 劍南鹽案第682章 臨時節度第780章 民間疾苦第540章 居心不良第636章 亡羊補牢第944章 顛覆規則第1018章 三眼神判第4章 心服口服第690章 曲江攻勢(上)第285章 了結心願第890章 漫天開價第972章 壽宴趣事第476章 姐妹之諾第960章 肺腑之言第467章 是福是禍?第856章 火油基地第484章 趕往河西第705章 燕軍東撤第317章 全家團聚第476章 姐妹之諾第510章 失財之恨第650章 初戰江夏(上)第1038章 料敵在先第925章 新豐殲敵第1203章 劍南鹽案第932章 荊襄快信第969章 釜底抽薪第343章 未盡之志第409章 奪取堅城第151章 山谷避難第1100章 錯失良機第195章 初見高帥第539章 行動倉促第1084章 仇不過夜第428章 裴家之諾第157章 奇兵行動(上)第341章 服軟求饒第902章 計輸一籌第899章 兄弟翻臉第1114章 接見官員第749章 洮州激戰(上)第689章 出擊弱點第376章 王母之石第384章 風向不利第159章 靈武郭帥第94章 押寶祖父第138章 刺頭尉遲第443章 連環殺手第904章 卑劣告密第606章 司竹之變(下)第273章 痛下殺手第761章 湖畔小敘第1165章 心懷僥倖第938章 識人不明第180章 再次上場第121章 泄露機密第18章 王府揚威(四)第280章 怛城決戰(一)第739章 釋疑解惑第1200章 丹灞水道第1077章 突遇刺客第620章 初戰魚梁第477章 新仇舊恨
第1139章 三娘避難第31章 再賭一場第325章 想盡辦法第801章 大斗血戰(上)第670章 先下一城第28章 自作多情第143章 獵和被獵(下)第124章 利益之爭第858章 吐蕃動靜第83章 神龍惡黨第252章 偷天換日第1005章 欲加之罪第1079章 線索初現第73章 入籍歸宗第590章 機密外泄第132章 還是要懇請書友們支持啊!第543章 反遭清算第1155章 澠池之戰第814章 回紇可汗第296章 貴妃消息第938章 識人不明第631章 計中有計第201章 不速之客第320章 意外來客第380章 慾壑難填第1章 重回大唐第544章 再回長安第1256章 橋頭初戰第359章 酒館小敘第992章 招才納賢第219章 繼續北上第152章 血戰峽谷(上)第1198章 視察流求第1017章 宣召來洛第438章 五大勢力第621章 死亡陷阱第273章 痛下殺手第1203章 劍南鹽案第682章 臨時節度第780章 民間疾苦第540章 居心不良第636章 亡羊補牢第944章 顛覆規則第1018章 三眼神判第4章 心服口服第690章 曲江攻勢(上)第285章 了結心願第890章 漫天開價第972章 壽宴趣事第476章 姐妹之諾第960章 肺腑之言第467章 是福是禍?第856章 火油基地第484章 趕往河西第705章 燕軍東撤第317章 全家團聚第476章 姐妹之諾第510章 失財之恨第650章 初戰江夏(上)第1038章 料敵在先第925章 新豐殲敵第1203章 劍南鹽案第932章 荊襄快信第969章 釜底抽薪第343章 未盡之志第409章 奪取堅城第151章 山谷避難第1100章 錯失良機第195章 初見高帥第539章 行動倉促第1084章 仇不過夜第428章 裴家之諾第157章 奇兵行動(上)第341章 服軟求饒第902章 計輸一籌第899章 兄弟翻臉第1114章 接見官員第749章 洮州激戰(上)第689章 出擊弱點第376章 王母之石第384章 風向不利第159章 靈武郭帥第94章 押寶祖父第138章 刺頭尉遲第443章 連環殺手第904章 卑劣告密第606章 司竹之變(下)第273章 痛下殺手第761章 湖畔小敘第1165章 心懷僥倖第938章 識人不明第180章 再次上場第121章 泄露機密第18章 王府揚威(四)第280章 怛城決戰(一)第739章 釋疑解惑第1200章 丹灞水道第1077章 突遇刺客第620章 初戰魚梁第477章 新仇舊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