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陽

?本來城外還有河南總兵張任學坐鎮,可是張任學本非武將出身,他本來是天啓年間進士出身,曾經歷任太原知縣等文官職務,後來逐步升遷至了鳳陽巡按,去年還朝之後被放之河南,結果他看到河南諸將不思練兵報國,不能用事,便上疏怒斥這些武將,並自請轉爲武職,要親自持戈討賊,崇禎帝最終答應了他的要求,說來此人也是一個相當剛直的官員,可是轉爲了總兵官之後的張任學卻手中沒有一個兵,後來本來是想從山西調部分兵馬歸他統領,可是山西那邊因爲去年和晉南刑天軍大打一場,損兵折將,一時間也抽調不出兵馬給他,最終只是從彰德府一帶拼湊了部分兵馬給他。?

張任學帶着這點東拼西湊的兵馬居然還在河南打了一場勝仗,靠着偷襲克復了魯山縣,雖然後來因爲肖天健擊敗左良玉回師豫西,主動放棄了魯山縣,可是也算是這一次官軍和刑天軍的河南會戰之中少有的一個亮點了。?

張任學在放棄魯山縣之後,退回開封府,不久便又受命率部趕到洛陽增援,結果他還真就帶着這些雜兵們跑到了洛陽城,駐紮在了城外,受命負責督管城外官兵,可是沒成想等他到了洛陽才知道,這裡的情況已經爛到了極點,洛陽缺糧,福王吝嗇不拔一毛,官軍早就人心離散,根本沒幾個人想着要在洛陽跟賊軍死戰到底,張任學雖然坐鎮城外,可是根本就約束不了城外的這些官兵們,當官兵們看到刑天軍攻過來的時候,頓時卷堂大散,張任學雖然極力勸阻,可是也未能攔住他們繼續留下拼命,倒是連他帶來的兩三千部下,也跟着跑了許多,結果張任學基本上又成了光桿司令。?

說來這個張任學也算是可敬,情勢已經發展到了這等地步,可是他還是糾集了極少數的死忠分子留了下來,眼看着刑天軍大軍已經兵臨城下,他帶着這數百死忠,居然對刑天軍的大軍發動了一次有去無回的自殺性的進攻。?

肖天健勒馬於大軍之中,看着這支留在洛陽城外最後的一支數百人的官軍,居然來了一次決死衝鋒,也不由得大爲驚詫,同時連同他麾下的諸將也暗自對這些官軍感到欽佩,不管是任何朝代,將亡之際總是還會有一批忠於帝國的忠勇之輩爲其殉葬,而張任學恰恰就是這樣的人之一。?

隨即肖天健下令諸軍停止前進,列陣迎敵,眼看着這幾百人如同蚍蜉撼樹一般衝過來,所有人都一臉肅穆的望着這支官軍,一排排的火銃平放了下來……?

城牆上所有洛陽官員和守軍都親眼見證了這慘烈的一幕,數百死忠官兵在張任學的統領下,義無反顧的衝向了比他們強大不知道多少倍的刑天軍,然後在刑天軍大陣前面,如同割稻子一般的被刑天軍的火銃割倒在陣前,這種情景幾乎無法令人形容,不少官員當場要麼嚇暈了過去,要麼就仰天長哭了起來。?

張任學在第一波火槍齊射之中,便身中數彈倒在了地上,可是他還是掙扎着緩緩的朝前爬,最終直至身上的鮮血流光才停止了爬行,身後留下了一道一人寬十幾米長的血路,而其餘的二三百官兵,則每個人都身中數彈,倒在了刑天軍的陣前,這次自殺衝鋒幾乎沒有給刑天軍造成任何殺傷,所有人都死在了刑天軍火槍齊射之下。?

當解決了張任學這二三百死忠大明的官兵之後,肖天健親自提馬來到軍前,並當衆下馬,走到了張任學的屍體前面,摘下了頭盔,深深的彎下腰,低頭對張任學的屍身鞠了三個躬,而跟着他的刑天軍兵將們也都默默的摘下頭盔抑或是寬沿氈帽,在軍官們的喝令下,齊齊低頭向張任學等這些大明忠烈鞠躬致意,表示他們對這些人的敬佩之情。?

事後肖天健下令將張任學這批人的屍體全部妥善收殮起來,並且親自選了一塊地,命工兵營將他們就地掩埋在了洛陽城外,並且在他們的羣墓前面立下了一個大石碑,又讓書法不錯的李進德爲石碑提了幾個大明忠烈墓的字,刻在了石碑上面,以示對這些人的敬佩之情。?

也正是因爲張任學最終發動的這次決死逆襲,將刑天軍攻城的行動拖延了一天,等到了五月二十的這一天,肖天健才正式下令攻城。?

各部炮兵被集結在了洛陽城的南門之外,近百門的六磅八磅炮齊齊的指向了洛陽城的南門一帶,緩緩的擡起了黑洞洞的炮口。?

洛陽城作爲中華歷史上的著名古都,是有着其重要的地位的,而且歷來在統制中原的各朝各代,都很受重視,雖然幾經毀於戰火,但是都又被重新復建了起來,而到了明朝之後,陽城已經又被重新修建了一番,時下的城牆高達四丈,整體爲磚石結構,外有護城壕環繞。周長八里三百四十五步,壕深五丈、寬三丈。東西南北四座城門,上建重樓,外築月城,構築角樓四座,敵臺三十九處,而且在明成化、弘治、正德和萬曆年間,多次對城池加以修整過,到了最近的崇禎四年,由於當時農民軍襲擾中原的原因,河南府又在城壕邊築起攔馬土牆一匝,高一丈。並且把土牆延長三十三裡,引瀍水入壕。?

所以洛陽城可以說是固若金湯,如果不是因爲刑天軍提前長時間的對洛陽形成包圍態勢,使得洛陽的河南府嚴重缺乏糧食儲備的話,並且引發了官軍的譁變的話,僅僅是城外留下的這一兩萬官兵,只要他們死死的據守城外的攔馬牆,刑天軍想要攻至洛陽城下,恐怕不費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前,都很難清理掉城外的這些守軍。?

而眼下這些堅固的城防設施卻已經成爲了虛設,駐守洛陽的官兵到了這個時候,早已沒人打算死戰到底了,城中也許還有極少的官軍想着與城同歸於盡,可是絕大多數官兵卻早沒了一點鬥志。?

刑天軍的炮兵在肖天健的統一調配之下,在城南門外連續炮轟了洛陽城三天時間,結果是把洛陽城南門城牆上下打的是千瘡百孔,連帶着城門樓也被刑天軍猛烈的炮火轟塌了下去,在這樣的炮火之下,守城的官兵更是被打得喪失了最後的鬥志。?

本來洛陽城中諸官當看到城外官軍已經潰散之後,也對守城的職責進行了劃分,兵備副使王胤昌守西門,知府亢孟檜守南門,知縣張正學守東門,通判白尚文守北門,推官衛精忠發遊兵在城中巡邏,並號令城中凡是十五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男人全部都要出來協助守城,試圖做最後的拼死掙扎。?

但是時至今日,城中別說是老百姓們會跟着他們拼死抵抗了,就連當兵的也早就不想幹了,誰都很清楚這一次刑天軍來這裡是勢在必得,攻下洛陽城可以說是遲早的事情,根本就沒多少人想跟洛陽城中的這些當官的同殉,更不想替城中那個死胖子福王朱常洵死戰,所以軍心民心早就散亂。?

第四天肖天健才下令諸軍開始組織步軍使用各種新打造出來的攻城器械開始攻城,除了南門之外,羅立和李栓柱也各自領兵,在東西兩門處發動了攻城戰就連城北也調去了部分兵馬,作勢仰攻,總之這一次圍攻洛陽城,刑天軍根本就沒打算放跑城中任何人,所以採取的是四面環攻,而沒有使出平時攻城戰之中常用的圍三厥一的策略。?

起初刑天軍攻城的時候,城上的官軍還多少意思了意思,抵抗了幾下,放了幾炮,也放了幾箭,可是當大批刑天軍的部衆攻至城腳之後,抵抗反倒是變得稀疏了起來,軍官有心下令抵抗,可是當兵的充耳不聞,根本就不買他們的賬,被強逼登城協防的老百姓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巴不得刑天軍趕緊攻進城中呢!哪兒可能死命的抵抗呀!?

結果是在刑天軍開始攻城的當天下午,西門處的幾百守軍便在一些軍中的低級軍官的率領下譁變,直接便將統帶他們的一個千總給砍翻在了城牆上,又把在這裡督戰的河南府參政王蔭昌綁在了城門樓上面,放了一把大火點燃了城門樓,一邊是通知城外刑天軍他們已經造反投降了,一邊卻把那個參政王蔭昌給活活的燒死在了城門樓中。?

不多時西門的守軍便打開了城門,放下了城門上的吊橋,羅立見狀當即一馬當先的率兵便衝過了吊橋,潮水一般的涌入到了洛陽城之中,而就在西門守軍譁變的同時,鎮守東門的守軍主將洛陽副將劉見義還有千總羅泰也當衆宣佈放棄抵抗,投降刑天軍,其麾下的官兵更是一呼百應,立即便打開了東門,同時還將負責在東門督戰的知縣張正學綁成了糉子,一併交給了率兵衝入城中的李栓柱所部。?

東西兩門一開,南北兩邊的官軍也頓時紛紛倒戈投降,知府亢孟檜當即換了一身平民衣服,便躲入到了城中老百姓之中,至於其它官吏也紛紛到處亂竄,刑天軍入城之後,迅速的便控制住了四個城門,不放任何人出城,並且派兵在城中迅速的開始清理最後的死硬份子,並且調出鐵骨營直撲向了城中的福王府。g?

!!

第130章 初戰第157章 石雷初顯威第7章 反中其計第206章 劍指臺灣第98章 入甕第35章 克城第34章 騎兵逆襲第21章 強心劑第127章 勸降不成第77章 再戰大石橋第69章 破格任用第54章 換防第89章 揮師南下第46章 煩惱第111章 殺俘第5章 闖王第161章 交鋒第70章 遮斷第125章 時光飛逝第164章 風聲鶴唳第22章 試探第68章 強行敲詐第4章 打劫目標第84章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第154章 攻其必救第188章 進展順利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209章 老對頭的命運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4章 北伐第93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142章 爲何而戰第35章 隴州之戰2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124章 報復第22章 試探第168章 先捏軟柿子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擔憂完本感言第215章 遠航第55章 兩強之戰11第194 格殺令第123章 各地局勢1第97章 定策解圍第74章 新年伊始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157章 撞破情愫第96章 縱虎第151章 千金寶貝第46章 檢驗第48章 前途未卜第29章 轉變第39章 奴酋的爭論第29章 踏上征程第73章 要死要活第67章 紛雜局勢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112章 震服第62章 標槍逞威第108章 白旗第41章 重編第71章 拋車第160章 怨聲載道第39章 總結第63章 崩潰第182章 風波平息第8章 流浪洋人第112章 震服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156章 將錯就錯第88章 再下一城第90章 兵抵漢水第98章 宿命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83章 厲兵秣馬第70章 遮斷第91章 亂局之下第142章 地球是圓的第182章 鄭家乞降第180章 李信第129章 妖言惑衆第83章 無奈就範第174章 西方造船師第1章 命如草芥第81章 輕下一城第33章 危局第11章 忠臣赴死第23章 交貨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89章 疑竇完本感言第87章 激辯2第75章 胡安克里奧第78章 望遠鏡和燧發槍第6章 靳夫子第128章 炮營駕到第28章 長久之計第128章 懸賞第110章 降將第138章 言而有信
第130章 初戰第157章 石雷初顯威第7章 反中其計第206章 劍指臺灣第98章 入甕第35章 克城第34章 騎兵逆襲第21章 強心劑第127章 勸降不成第77章 再戰大石橋第69章 破格任用第54章 換防第89章 揮師南下第46章 煩惱第111章 殺俘第5章 闖王第161章 交鋒第70章 遮斷第125章 時光飛逝第164章 風聲鶴唳第22章 試探第68章 強行敲詐第4章 打劫目標第84章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第154章 攻其必救第188章 進展順利第192章 光復錦州第209章 老對頭的命運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4章 北伐第93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142章 爲何而戰第35章 隴州之戰2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124章 報復第22章 試探第168章 先捏軟柿子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擔憂完本感言第215章 遠航第55章 兩強之戰11第194 格殺令第123章 各地局勢1第97章 定策解圍第74章 新年伊始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157章 撞破情愫第96章 縱虎第151章 千金寶貝第46章 檢驗第48章 前途未卜第29章 轉變第39章 奴酋的爭論第29章 踏上征程第73章 要死要活第67章 紛雜局勢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112章 震服第62章 標槍逞威第108章 白旗第41章 重編第71章 拋車第160章 怨聲載道第39章 總結第63章 崩潰第182章 風波平息第8章 流浪洋人第112章 震服第201章 虎大威之敗第156章 將錯就錯第88章 再下一城第90章 兵抵漢水第98章 宿命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83章 厲兵秣馬第70章 遮斷第91章 亂局之下第142章 地球是圓的第182章 鄭家乞降第180章 李信第129章 妖言惑衆第83章 無奈就範第174章 西方造船師第1章 命如草芥第81章 輕下一城第33章 危局第11章 忠臣赴死第23章 交貨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89章 疑竇完本感言第87章 激辯2第75章 胡安克里奧第78章 望遠鏡和燧發槍第6章 靳夫子第128章 炮營駕到第28章 長久之計第128章 懸賞第110章 降將第138章 言而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