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困境

bookmark

第250章 困境

大皇子自出生之後,備受親爹寵愛,順風順水二十年。

這幾日,他終於嚐到了身處困境的無奈和苦澀。

他也清晰地了悟,往日他的風光和聖眷,其實都來自於親孃。一旦孟貴妃有個閃失,他便從高處重重落下,根本不配和嫡出的二皇子爭鋒較勁。

“父皇要立二弟爲太子了。”大皇子喃喃低語:“我一直以爲,父皇最喜歡的兒子是我,太子的位置應該是我的。”

看着大皇子備受重擊失魂落魄的悽慘模樣,大皇子妃的心裡也不是滋味。不得不張口安慰:“二皇子是嫡子,父皇立他爲儲君,也在情理之中。殿下不必因此妄自菲薄。在臣妾心裡,殿下才是這世間最優秀最出衆的皇子。”

你以爲有什麼用!

父皇和百官們可不是這麼想的。

大皇子心裡像壓了一塊巨石,呼吸都覺得費力。

他猛地伸手握住大皇子妃的手,咬牙低語道:“我不甘心,筱兒,我真的不甘心。”

大皇子是習武之人,身手在衆皇子裡排第一。這一驟然用力,手勁頗大。大皇子妃只覺得手骨都快被捏斷了,疼得輕呼一聲。

大皇子這才反應過來,立刻鬆了手勁:“對不起,我一時激動,弄疼你了。”

這樣的體貼溫存,已經很久都沒有過了。

是因爲孟貴妃遭殃孟家自顧不暇,現在得哄着她哄着樑家了吧!

大皇子妃鼻間微酸,心裡滋味複雜,口中輕聲說道:“只要殿下好好的,別那麼沮喪頹唐,讓我做什麼都心甘情願。”

大皇子滿眼動容,將大皇子妃摟進懷中:“能娶你爲妻,真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福氣。”

大皇子妃低聲應道:“能嫁給殿下,纔是我幾輩子修來的福分。”

往日聽着動人的甜言蜜語,現在卻如隔靴搔癢,總像隔了厚厚的一層。

不過,丈夫還肯哄她,總比往日的淡漠強得多。

大皇子妃打起精神來,細細安慰大皇子。諸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空天空”,又如“暫且隱忍以待來日”之類。

大皇子激動的情緒慢慢平復,低聲說道:“你說得沒錯。父皇正當盛年,便是立了儲君,離傳位之日也得有個十幾二十載。時間還長得很。我不能就此認輸。”

“筱兒,你等着。總有一日,我會讓你戴上鳳冠穿上霞帔,坐在鳳椅上,母儀天下。”

大皇子妃心裡涌起熱流,柔聲應道:“好,我等着那一天。”

夫妻情意綿綿片刻,又說回眼下。

“母妃已經醒了,你在牀榻邊伺疾,多陪一陪母后。”大皇子沉聲道:“還有剛出世的孩子,也得你多多照拂。”

一提起孩子,大皇子妃的腦海中就閃過面色慘白半身鮮血的楊宮人,忍不住全身打了個顫慄,輕聲道:“這是我分內的事,殿下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顧孩子。”

大皇子倒沒多想。

楊宮人死都死了,是什麼原因而死,也不重要了。

孟貴妃傷得這麼重,還不知要養多久才能好。孩子肯定要帶回大皇子府,養在大皇子妃的院子裡。

……

隔日,天剛矇矇亮,大皇子便起身去了孟貴妃的寢室裡。

寢室裡飄着濃烈的苦澀的藥味。

孟貴妃從昏迷中醒來後,傷處疼得厲害,不得不喝寧神湯藥。昏睡着總比清醒的時候好過一些。

此時,孟貴妃倒是醒着,也勉強能擠幾個字:“現在如何了?”

大皇子根本不敢告訴孟貴妃立儲一事,唯恐親孃被氣得吐血,避重就輕,將廣平侯被奪爵降職一事說了出來。

饒是如此,孟貴妃也被氣得不輕,奈何全身動彈不得。最多就是扯動臉皮,表情僵硬而怪異。

“母妃別惱。”大皇子迅速低語:“父皇沒將舅舅一擼到底,已經是手下留情了。沒了爵位,以後上戰場立了軍功,還能再掙回來。只要舅舅人沒事就好。”

孟貴妃抽動着嘴角,恨恨吐出幾個字:“也只能如此。”

大皇子暗暗鬆口氣,叫來大皇子妃和靜安公主:“我去上早朝。你們兩個,好生照顧母妃。有什麼異樣,立刻打發人給我送信。”

立儲一事,可千萬別提。

大皇子妃心領神會,點了點頭。

靜安公主哭了幾天,一雙妙目既紅又腫,聲音也有些沙啞:“大哥放心去早朝。我會照顧好母妃。”

大皇子心疼妹妹,伸手摸了摸靜安公主的頭,低聲叮囑一句:“母妃要好生養傷,不該說的話別說。”

靜安公主點點頭,示意自己一切都明白。

困境挫折,能令人迅速成熟長大。這幾日裡的際遇,使得靜安公主迅速退去了天真,心思也比往日沉重了起來。

……

大皇子無暇再多說,很快離開延禧宮,去了金鑾殿早朝。

大皇子來得早,在殿內等候的官員們,少不得上前來打招呼。態度遠不及往日殷勤熱絡。甚至有幾個,根本沒來寒暄。

大皇子心中惱怒,卻又無可奈何。

過了片刻,幾位皇子一一來了。

李昊顯然一夜沒曾好睡,眼裡有些血絲。四皇子也比平日沉默得多。

立儲意味着什麼,他們心裡都很清楚。君臣在前,兄弟手足之情在後。名分大義一定,他們見了李景就得以君臣之禮相見。

簡而言之,這大魏朝,除了天子之外,就是儲君最大。

他們都得夾起尾巴,老實做人。

當李景邁入金鑾殿的時候,文武官員們爭相上前打招呼。就連平日不太熱絡的武將們,也腆着臉上前套近乎。

這就是地位名分的重要和最直接的體現。

這一幕,令人刺眼又刺心,偏又避讓不開。

大皇子心浮氣躁,轉過頭不看李景和衆臣。聲音卻如海浪,一浪接着一浪鑽入耳間。

“恭喜殿下。”

“聽聞皇上今日要發聖旨昭示天下,立殿下爲儲君。這既是大魏之福,更是百官和百姓們的福氣。”

“說得正是。殿下謙和寬厚,意志堅韌,令臣等敬服。”

呸!

一堆馬屁精!

(本章完)

第362章 穩住第339章 成長第49章 相見第418章 波瀾(二)第517章 對峙第338章 翁婿(二)第80章 夫妻第586章 後續(二)第165章 月下第248章 相悅第393章 毒計(一)第273章 早產(一)第111章 教訓(一)第48章 心動第138章 上元(一)第241章 香消(一)第292章 沒臉第257章 滿月(一)第297章 心意第59章 紛亂(二)第611章 憐憫(一)第577章 驚變(二)第514章 聚麀(四)第166章 圓房第424章 相聚(二)第269章 新寵(一)第259章 雙胎(一)第82章 提親(二)第595章 相聚第153章 拜堂第190章 心扉第431章 離宮(二)第684章 忠臣(二)第17章 蛻變第4章 家人第516章 血脈(二)第272章 歸京第644章 衝突第250章 困境第646章 翁婿(二)第464章 手段(二)第522章 出手(二)第469章 夫妻第277章 院使第73章 姐夫第301章 投桃第721章 番外之李珝(一)第370章 病重第113章 兄弟第248章 相悅第722章 番外之李珝(二)第227章 以退第606章 卒中(二)第661章 慘劇第180章 蘇妃(三)第675章 生死(二)第356章 鬧劇第576章 驚變(一)第194章 神威(二)第294章 東宮(二)第419章 蘇柔第135章 出嫁第288章 新婦第394章 毒計(二)第296章 盤算第590章 審問(三)第60章 紛亂(三)第641章 意外(一)第176章 婆媳(二)第372章 兄妹第440章 厚賞(二)第262章 撐腰第192章 受氣第566章 隱瞞(一)第431章 離宮(二)第548章 三年(二)第321章 離別(三)第611章 憐憫(一)第376章 安排第252章 立儲(二)第573章 鬥法第105章 風波(四)第211章 惱羞(一)第297章 心意第136章 新婚第435章 新年(二)第540章 父子第565章 驚聞(三)第111章 教訓(一)第160章 敬茶(三)第601章 昏迷(一)第163章 難纏(一)第722章 番外之李珝(二)第470章 大婚(一)第13章 驚人第219章 餘波(一)第341章 厚顏(二)第171章 忠奸第151章 出嫁(二)第466章 規矩(二)
第362章 穩住第339章 成長第49章 相見第418章 波瀾(二)第517章 對峙第338章 翁婿(二)第80章 夫妻第586章 後續(二)第165章 月下第248章 相悅第393章 毒計(一)第273章 早產(一)第111章 教訓(一)第48章 心動第138章 上元(一)第241章 香消(一)第292章 沒臉第257章 滿月(一)第297章 心意第59章 紛亂(二)第611章 憐憫(一)第577章 驚變(二)第514章 聚麀(四)第166章 圓房第424章 相聚(二)第269章 新寵(一)第259章 雙胎(一)第82章 提親(二)第595章 相聚第153章 拜堂第190章 心扉第431章 離宮(二)第684章 忠臣(二)第17章 蛻變第4章 家人第516章 血脈(二)第272章 歸京第644章 衝突第250章 困境第646章 翁婿(二)第464章 手段(二)第522章 出手(二)第469章 夫妻第277章 院使第73章 姐夫第301章 投桃第721章 番外之李珝(一)第370章 病重第113章 兄弟第248章 相悅第722章 番外之李珝(二)第227章 以退第606章 卒中(二)第661章 慘劇第180章 蘇妃(三)第675章 生死(二)第356章 鬧劇第576章 驚變(一)第194章 神威(二)第294章 東宮(二)第419章 蘇柔第135章 出嫁第288章 新婦第394章 毒計(二)第296章 盤算第590章 審問(三)第60章 紛亂(三)第641章 意外(一)第176章 婆媳(二)第372章 兄妹第440章 厚賞(二)第262章 撐腰第192章 受氣第566章 隱瞞(一)第431章 離宮(二)第548章 三年(二)第321章 離別(三)第611章 憐憫(一)第376章 安排第252章 立儲(二)第573章 鬥法第105章 風波(四)第211章 惱羞(一)第297章 心意第136章 新婚第435章 新年(二)第540章 父子第565章 驚聞(三)第111章 教訓(一)第160章 敬茶(三)第601章 昏迷(一)第163章 難纏(一)第722章 番外之李珝(二)第470章 大婚(一)第13章 驚人第219章 餘波(一)第341章 厚顏(二)第171章 忠奸第151章 出嫁(二)第466章 規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