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風雲多變

柳鏡曉的電報是既有利誘又有威脅,到萬縣的部隊,自起程之時起,一律發雙餉,如果不趕緊增援萬縣,那柳師長就有顏色給他看了。

既然如此,幾個團長還有什麼好說的,每團抽調兩個步兵連,就連已經抽調一半兵力的騎兵團也調了兩個連,總共八個步兵連勉強拼湊出一個作戰支隊,由李何一團長統率增援萬縣。

定邊軍留守武漢的是白斯文和王烈,也算是柳鏡曉這個小團體的人物,留守武漢的職責可以說是放假,不過輕鬆歸輕鬆,柳鏡曉也不忘提拔他們一下,抵達宜昌的時候就打電報讓他們安心工作,柳師長自然不會虧待他們,位置都爲他們留着,王烈仍是李何一團的副團長,白斯文暫時任蕭如浪的獨立連連長。

柳鏡曉這時候拼命催促他們,幾乎每隔半個小時就發出一通電文,讓他們立即查清武漢城內的情況一,特別是來援的鄂軍是什麼部隊。

當天晚上,白斯文和王烈終於打電報報告說,入城的是鄂系的第八師和二十師,引導鄂系入城的是湖北第一混成旅,總兵力約在四萬左右。

一聽說這個湖北第一混成旅的番號,柳鏡曉登時佩服徐又錚確實是算無遺策,當真是厲害人物。

這個丁長龍的湖北第一混成旅原本是湖北的地方部隊,歷史上就是段鐵民的嫡系部隊,這個湖北第一混成旅沒有參加這次湖北的兵變,反而聽從王子春調動,在中途伏擊變兵所乘列車,槍殺變兵數百人。

湘軍援鄂之後,這個湖北第一混成旅算是王子春手下除了周再之團外,唯一可以一戰的部隊,可丁長龍卻是乾脆宣佈獨立,既不加入援鄂軍,也不加入鄂軍一方,這樣一來,王子春沒兵可用,剛好柳鏡曉的定邊軍趕到武漢。

王子春抓住自己這根救命稻草,當即送上了羊樓司一線。此後,直軍援鄂,這個湖北第一混成旅仍是態度不明,始終不爲各方所動,只是聲稱“中立”云云,只到戰事最激烈的情況下,該旅才向陳雲傑保證:“你們儘管去打湘軍,這後方由我們負責……”

可當直軍終於擊退湘軍的時候,這個湖北第一混成旅卻來個攔腰一擊,突然引着鄂軍入了武漢,把直軍的歸路都斷絕。

這也算是內戰史上的一樁奇聞,九月五日直軍攻克萬縣(柳鏡曉的部隊也算是直軍的一部分),九月六日卻把武漢丟了。

第八師和第二十師都是鄂系的基本部隊,能打能拼,裝備又好,而且又沒有受過太多損耗,再加上一個沒有受過損耗的湖北陸軍第一混成旅,這戰沒打就算是勝了一半。

直軍方面雖然號稱七萬之衆,可從直隸帶出的老部隊只有三萬多人,在前線和湘軍苦戰半月,消耗很大,這時候對付新銳的直軍部隊,還說不準有多少勝算。

其餘的三萬多人,一部分是許英傑的湖北陸軍第二師,兩旅四團的編制,號稱二萬之衆,不過實有兵員不過萬人,而且部隊是新編成的部隊,戰鬥力雖然不弱,倒也強不到哪裡去。

另一支部隊就是西震易的一個獨立旅,這支部隊原是湘軍的鐵路警備隊,戰前臨時編爲一個獨立旅,在戰鬥突然反水投了直軍,戰鬥力不強,兵員號稱八千人,實際只有三千多人。

剩下只有柳鏡曉的湖北陸軍第一師兵力最強,號稱一萬五千人,這支部隊在羊樓司苦戰湘軍,在宜昌更是大破十餘萬川賊(柳鏡曉慶功的電報上說:川賊三十餘萬攻我……我軍大獲全勝,俘獲無算……川賊全軍盡沒……大家估計着三十餘萬是絕不可能的,十萬估計總有的),現在入川更是勢如破竹,下奉節,克萬縣,大家對這支部隊的戰鬥力估計得很高,認爲是一支久經沙場的能戰之師。

現在是火燒眉毛了,陳雲傑對這支部隊十分重視,每隔半個小時就來電催促,後來他乾脆明白柳鏡曉一直呆在萬縣,發一份正正式式的撤軍令,電文上除了許諾給柳鏡曉的部隊擴編之外,還說:“……柳師長接電即刻沿江撤回,不得有誤,否則軍法從事……”

可軍法從事,這哄誰啊,湖北陸軍第一師是柳鏡曉自已一手帶出來的部隊,這師裡的大小事務柳鏡曉說了算,所以他根本不理這份電文。

八月七日上午,王烈再次來報說,徐又錚已經找到他們,通知他們柳鏡曉按兵不動就可以了,武漢方面他們無須費心,督軍大人上任之後對柳鏡曉自有重賞。

川軍方面得知鄂軍控制武漢的消息之後,趕緊派使者來威脅柳鏡曉趕緊退出萬縣,否則川軍將進行總攻。

川軍懼怕柳鏡曉的一個原因,他有直軍的後援,在前線或許可以把柳鏡曉擊退,可天下最最能戰的直軍跟在柳鏡曉的屁股之後,源源不斷地開入四川,那川軍是很危險的局面。

現在一聽說鄂系重新控制了武漢,這川軍方面膽氣立壯,想把柳鏡曉嚇回去。

柳鏡曉剛剛因爲自己的第二支隊抵達宜昌,實力大增,當即把川軍的使者打了出去。

現如今柳鏡曉在萬縣的兵力有四千多人,大都是定邊軍時的老兵,守個一兩天絕對是不成問題的,現在他在巴東到宜昌還散佈數千兵力,隨時可以增援下來。

等川軍使者一走,柳鏡曉就發了兩篇大文章,頓時是風起雲涌,引起了天下矚目。

這前一通電文是對川軍的通電,柳鏡曉說:“鏡曉自束髮受教以來,未聞殘民以逞之團體能長久之理,川中早稱天府,歲入幾居西南半數,前金時協餉四省,誠西南腹心之地,然近十年來,川中軍人系分爲四,烏合十萬,敲剝窮民以聚斂軍餉,內戰經年,誠流毒全川也夫!鏡曉身爲共和軍人,不能於此軍此輩共戴一天!現提義師八千,枕戈待旦,中央明令一發,當揮軍直下渝萬,掃平醜類,還我川中父老太平之天。鏡曉斯可免告無罪,從此優遊於林泉之下………”

這氣焰之高,實在令川軍坐立不安,“掃平醜類”、“枕戈待旦”能不讓他們心驚肉跳,至於“鏡曉斯可免告無罪,從此優遊於林泉之下”則是一句空話,如果柳鏡曉平定川中,哪有退隱山林的道理,自然是再升一步,嘗一嘗這四川督軍的滋味了。

但凡一個人說不要名位,不要地盤,他的意思就是向人要更大的地盤,更高的地位。

下一通電文則是指向直軍的,柳鏡曉說:“鏡曉難矣!鏡曉苦矣!鏡曉危矣!鏡曉八千子弟,患難相從,械劣餉單。然無時無刻不以忠義自勉,遂能破叛軍於林西,拒湘軍於丁泗,破川賊於宜昌。正可謂可之下渝萬,上慰中央歷年期期於南北統一之望,下安黎庶百姓念念於中原王師之苦!孰料雲帥明令一發,武穆金牌故事又見於斯時斯日之鏡曉!鏡曉終日繞室彷徨,忠義甚難兩全,唯有伏乞中央將鏡曉以下軍官四百二十八員一體解職,士兵一千四千二百二十名一體給資遣散,鏡曉方可不作誤川之蠹,誤國之賊…………”

這一通電文更妙,明着是表一表自己“破叛軍於林西,拒湘軍於丁泗,破川賊於宜昌”的豐功偉績,更是嶽武穆自居,要要爲中央收回四川,可實際卻是指陳雲傑罵道:“你這個老傢伙,老子也算是爲你賣了不少力氣,可如今想要讓老子毫無所獲地退出萬縣,爲你們直軍賣命,這絕對沒門……”

陳雲傑接到這通電文,當真是氣得七竅生煙,可硬是沒有任何辦法,還得趕緊打電報安慰柳鏡曉。

不過直鄂雙方的部隊,現在仍是保持不戰不和的狀態,雙方只是在一線處於對峙狀況,直軍在武漢維持治安的一個加強營,鄂軍也沒有對其繳械,只是派兵將其包圍。

湖南方面剛剛簽訂這樣一個和平協議,湖南方面就發生這樣大的變故,自然有心熱的軍官要求反攻嶽州,一舉擊敗直軍,可易恆趙老謀深算,他說道:“誰要先開槍誰就得完蛋!”

就是這次主張援鄂最力的魯蕩平也是這個意思,他說道:“等我們一動手,萬一到時候直鄂兩軍合流,洪水一般地壓過來……我們就成了湖南的千古罪人了!”

既然各位主帥都主張坐山觀虎鬥,湘軍就抱着這種態度,對直軍也是不戰不和,卻隨時有發生衝突的可能。

而且宜昌方面,當天下午,川軍又派了代表來要求柳鏡曉撤兵。

這次來的熊武熊督理,他比前一位使者客氣多了,一見柳鏡曉就打拱說道:“我川軍這次出兵實在是萬不得已……是奉了莫敵莫撫軍長的意思,還請柳總司令多多見諒……”

柳鏡曉的態度很傲慢,只是瞄了熊武一眼,沒說話,反而慢慢地品起茶來,品了一會便埋怨郭俊卿道:“這茶葉不好!”。

現如今柳鏡曉有三個頭銜,一個是湖北陸軍第一師師長,另一個是鄂西鎮守使,相當於前金時的總兵之職,而名位最高的一個則是“長江上游總司令”的職務。

但凡是位置在柳鏡曉之上,大多稱呼一聲“柳師長”,同級的則稱“柳鎮守使鏡曉先生”,至於有求於他的人物,大家都高呼“柳總司令!”

現如今柳鏡曉是面如冰霜,熊武則十分狼狽,頓時不敢開口,郭俊卿倒是在旁邊勸了一句:“熊督理,您還是請回吧……我們師長入川的決心是不會支援的……”

沈纖巧也隨李何一的第二梯隊趕到了萬縣,這時候倒爲熊武說起好話了:“鏡曉,你還是退兵好了……這打起來,你頂多也只有六七成勝算!”

熊武好象忘記他把四大美人當重賞的事情,趕緊恭維說道:“纖巧姑娘……大家都算是一家人,打起來多好沒意思啊……”

現在沈家在川中當真是如日中天,現在萬縣一帶的航運被柳鏡曉的部隊截斷了,只有沈大小姐開口,這船才能順順利利地過萬縣直達武漢,大家忙着巴結沈家。

柳鏡曉半響沒說話,最後吐出幾個字:“熊督理……實話說了吧,這一省督軍的滋味我早想做了!”

熊武怕的就是這句話,他只能說:“我們這次是遵照莫撫軍長的指示,如果你們入川,莫撫軍長絕不會坐視不理的!”

柳鏡曉豪氣頓生:“就是來了,也就些滇桂軍而已……廣東離我十萬八千里,等部隊來了,我已經坐上川督的位置……”

郭俊卿在一旁幫腔道:“於公於私,我們師長都有入川的理由……別的莫說,這川中四大美人,我們師長可以仰慕地很……但現如今只見到一位沈纖巧姑娘,其它三位連影子都沒見到……”

柳鏡曉最後拍板道:“這樣吧……你們賠償我們軍費一千萬元,我就退到奉節……”

正說話間,來了中央政府的一封委任狀,讓柳鏡曉的膽氣頓壯。

這委任狀全是張冠李戴的一套東西,首是委任陳雲傑爲“兩廣雲貴巡閱副使”,南耀蕭出任“兩廣雲貴宣撫使”。

“兩廣雲貴巡閱使”這個職務共和以來從末設立過,因此有副使而無正使本就是一絕,這陳雲傑和南耀蕭的地盤都在南方,如果陳雲傑和南耀蕭想要上任的話,非得打過湖南然後平定西南,說白了這個任命就是他們率部南征,換句話說就是他們當南征軍的總司令和副司令。

既然南蕭耀不當湖北督軍了,自然有人接任了,電文中說:“吳新光任湖北督軍……”

這位吳新光是段鐵民的一位內弟,段續娶多次,因此內弟衆多,現任中央第三混成旅的旅長,也和南耀蕭一樣,從一旅之長直升湖北督軍。段鐵民有一種親戚最親的觀念,吳新光就是搭了這樣一個順風車上來了的。

但最重要的一點則是對於柳鏡曉的安排,電文稱:“原中央第四混成團團長柳鏡曉,轉任四川查辦使之職……”

第五章第35章 再起第9章 雲夢第10章 木蘭從軍第43章 海上(中)第13章 政治婚姻第12章 柔然第10章 超級雜牌第1章 第一次碰撞第36章 川鄂戰爭(一)第15章 雨夜情懷第39章 下第20章 戰端將起第5章 入城之爭第2章 飄雪第40章 淪陷第27章 總統選舉第12章 逆流千里第三十章 1兩線第21章 婚事第28章 通貨第39章 下第18章 不速之客第4章 血之地二十二章 黑虎軍第18章 黃金第37章 反水第8章 冰鏡玉霜第11章 海若第6章 三遇鏡曉第28章 擴軍第33章 優勢第14章 馬桶機關(上)第34章 暗流第40章 淪陷第5章 入城之爭第5章 秘情第24章 激戰正烈(下)第15章 天變(下)第3章 舊情第12章 柔然第6章 湘軍援鄂二十三章 幸福時光第34章 長者之風第42章 東南(一)第11章 慕容風華第23章 遁逃第28章 金玉良言第10章 瓊音(一)第8章 大海戰中(一)第8章 決斷第9章 開戰第10章 完顏玉琢第18章 兩種命運第20章 軟玉溫香第9章 爵帥來由第11章 慕容風華第30章 搶地盤第15章 瑞軍陳帥第44章 劇變第27章 馳援第7章 死投第16章 夫妻口角第17章 羣魔亂舞第19章 奪印第8章 江漢寵兒第5章 故人第7章 南方(二)第25章 鴻門宴(下)第32章 川軍出場第44章 直鄂冷戰第12章 臨別處置第44章 直鄂冷戰第31章 扣車案第41章 川鄂戰爭(七)第7章 雙星初會第16章 欲戰不得強烈推薦兩部好書第40章 川鄂戰爭(六)第19章 神槍無敵第23章 八日苦戰(七)第35章 逃督軍第35章 再起第29章 權威報道第26章 開戰第24章 崩潰第10章 瓊音(二)第7章 就地休整第42章 熱河第二章第1章 玉人共枕第28章 金玉良言第1章 烈風(上)第11章 瑞軍出師第1章 大獲全勝第17章 戰旗第13章 小氣督軍第13章 血肉廝殺第5章 榮耀(三)第16章 十七師
第五章第35章 再起第9章 雲夢第10章 木蘭從軍第43章 海上(中)第13章 政治婚姻第12章 柔然第10章 超級雜牌第1章 第一次碰撞第36章 川鄂戰爭(一)第15章 雨夜情懷第39章 下第20章 戰端將起第5章 入城之爭第2章 飄雪第40章 淪陷第27章 總統選舉第12章 逆流千里第三十章 1兩線第21章 婚事第28章 通貨第39章 下第18章 不速之客第4章 血之地二十二章 黑虎軍第18章 黃金第37章 反水第8章 冰鏡玉霜第11章 海若第6章 三遇鏡曉第28章 擴軍第33章 優勢第14章 馬桶機關(上)第34章 暗流第40章 淪陷第5章 入城之爭第5章 秘情第24章 激戰正烈(下)第15章 天變(下)第3章 舊情第12章 柔然第6章 湘軍援鄂二十三章 幸福時光第34章 長者之風第42章 東南(一)第11章 慕容風華第23章 遁逃第28章 金玉良言第10章 瓊音(一)第8章 大海戰中(一)第8章 決斷第9章 開戰第10章 完顏玉琢第18章 兩種命運第20章 軟玉溫香第9章 爵帥來由第11章 慕容風華第30章 搶地盤第15章 瑞軍陳帥第44章 劇變第27章 馳援第7章 死投第16章 夫妻口角第17章 羣魔亂舞第19章 奪印第8章 江漢寵兒第5章 故人第7章 南方(二)第25章 鴻門宴(下)第32章 川軍出場第44章 直鄂冷戰第12章 臨別處置第44章 直鄂冷戰第31章 扣車案第41章 川鄂戰爭(七)第7章 雙星初會第16章 欲戰不得強烈推薦兩部好書第40章 川鄂戰爭(六)第19章 神槍無敵第23章 八日苦戰(七)第35章 逃督軍第35章 再起第29章 權威報道第26章 開戰第24章 崩潰第10章 瓊音(二)第7章 就地休整第42章 熱河第二章第1章 玉人共枕第28章 金玉良言第1章 烈風(上)第11章 瑞軍出師第1章 大獲全勝第17章 戰旗第13章 小氣督軍第13章 血肉廝殺第5章 榮耀(三)第16章 十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