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南征令(上)

餘額不足

縱有淚千行,終有離別時,柳鏡曉是哭着離開了北京,一路上他只能輕對郭俊卿訴說着自己對於燕傲霜的感情,郭俊卿倒是很理想這種感覺。

回程倒是十分順利,只是在武漢,湖北督軍吳新光聽說柳鏡曉經過武漢,特意邀集鄂省名流爲柳鏡曉接風洗塵,柳鏡曉是一再表示對吳督軍的百般仰慕,讓吳督中了他的迷魂陣,以柳鏡曉爲他的川鄂長城自許。

接着就乘舟直抵宜昌,柳鏡曉回部隊之後,大家都覺得柳鏡曉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幹起事來很有衝勁,說不盡的銳氣。

師部的業務因爲師長和參謀長不在,許多事情陳策這個副官長不敢做主,所以就停擺了一陣,柳鏡曉一回師部就處置井井有條,接着又召集全師宣佈改番號爲中央陸軍十七師。

全師歡呼雀躍之餘,柳鏡曉又下了一番收買人心的功夫,所惡官兵發全新軍裝一套,皮鞋一雙,該晉升軍銜的晉升軍銜,有些定邊軍的老兵一時間無法晉升爲軍官,柳鏡曉就把他們晉升爲軍士長,定邊軍的軍餉是和軍銜掛鉤,所以官兵們都很高興。

柳鏡曉的政策是既要兵又要官,他知道幹部對於部隊的重要性,他又給幾個團長送去了一個月的軍餉,接下去就是大事:點驗。

老定邊軍時期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各個部隊在月初和月中要上報司令部實力報表,然後物資軍餉的發放都以實力報表爲基準,只是到湖北之後,戰事頻繁,部隊又擴編得厲害,所以這套制度現下是非常不健全。

現在柳鏡曉的辦法是各個部隊相互點驗,最後的結果讓柳鏡曉相當滿意,武器人員雖有缺額,但差距不大,接下去就是重建紀律的事情,各營各連有自己的一套制度,如陣中日記、戰鬥詳報等等,柳鏡曉都給部隊配齊。

經過他這樣一抓,全師的歲月也是煥然一新,定邊軍的老幹部看在眼裡,都覺得非常喜人,現在師長這樣朝氣蓬勃,還怕帶不好部隊?

別看柳鏡曉抓起事雷厲風行,可真正落起下去又是和風細雨一般,這次回京休養,可以說收事半功倍之功。

不要看他忙於業務,對於幾位夫人可是照顧周到,而且三位夫人不解的是,柳鏡曉好象是吃錯了什麼藥,三個人在牀上都鎮不住他。

倒是出乎柳鏡曉的意料之外,定音小尼姑一見柳鏡曉就淚水漣漣,彷彿是見了負心郎一般,嘴裡還說:“鏡曉,你怎麼纔回來……”

偏偏這小尼姑是隨處流溢着美感,讓某大色狼看得心醉神迷之餘就想霸王硬上弓,還好郭俊卿在他身邊,纔沒暴露了他的真實面目。

還好柳鏡曉算無遺策,在京城就買好給四位夫人和四個團長的禮物,小尼姑接過禮物,又是雲開霧散,一張盈盈笑臉靠在柳鏡曉的肩上。

不過柳鏡曉看得出小尼姑並不是對自己暗生情愫,只是發自內心的依偎感,童真無邪,正是如此,不過這小尼姑美到了極限,柳鏡曉自然是願於藏於金屋,等日後成熟再慢慢採摘。

不過,現下他可是段總理面前的紅人,段鐵民不時打電報過來徵詢他的意見,擡頭必是:“柳師長鏡曉:……”,非常客氣,當然了,徵詢是假,實際是要他支持自己的主張,柳鏡曉現在的政策就是,凡是段總理支持的,柳鏡曉就堅決支持,凡是段總理反對的,柳鏡曉要觀望觀望再發表意見。

現在有兩個熱門問題,一個就是宣戰問題,宣戰案在國會受阻,當然了,這不是因爲國會反對宣戰,國會議員對卡佩素無惡感,只是段鐵民的手段反感。

另一個就是老問題了,湖南督軍傅愖是已經出發到湖南上任了,可這個督軍位置,根據熊曦派在長沙的代表來電說明,恐怕很有問題。

首先就是西南對傅愖的上任表示十二萬分的反對,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湖南是西南的門戶,可以說是南北之間的關健,如果換了傅愖來當湖南督軍,西南就是門戶洞開,北軍朝發夕至,無論攻擊西南哪一省都是輕而易舉,因此湖南易督令一下,以廣東督軍莫敵爲首,西南六省就通電錶示:“談督爲人處事深謀遠慮,在湘多年政績卓著……望中央再作考慮……”

段鐵民當即回電稱:“談省長勤政愛民,惟軍旅非所素嫺,專辦民事爲好……今日文人不能將兵,已成各國通例……湘俗強悍,善用之則爲勁旅以衛國家,否則登基恆軌以滋擾害,故爲軍事計,爲湘省計,非知方通變之才,不能控制統馭……傅本湘人,感情素通,明理達練,當爲上上之人選……”

這封回電雖然客氣,可是絕了西南的希望,西南各省都清楚湘省易督即爲南征的前奏,都有切膚之痛,遂集中兵力,隨時準備援湘。

談嚴也是對中央政府失望之極,他讓出了長沙一座空城請傅督上任,準備手下第一師退湘南,第二師退湘西,只是第二師師長陳初復不滿談嚴,暗地勾通北軍,不聽號令,談只好率部隊急退湘南。

傅愖很快到長沙接任了湖南督軍的職務,這就形成一個怪現象,督軍在長沙,省長在湘南,軍政竟不在一地辦公,更奇怪的傅督入長沙之後,竟然還要自己找辦公場所。原來談嚴退出長沙,都把所有官產都賣作軍費,就連原來的督軍署亦不例外。

只是段鐵民說談嚴“惟軍旅非所素嫺”,這倒是大實話,這位談老前輩在湖南軍界聲望極重,可是一到了督軍的位置上,肯定會遇到兵驕將悍的情況,他任在督軍上不過做了一個月,已經得罪了一大幫湖南軍人,這其中就有他手下的一個旅長陶左武。

湖南陸軍第一師轄兩旅,陶左武、林梅修分任旅長,偏偏師長這時候也和談鬧矛盾,離職去了廣東,陶左武見新督到任,立即轉換了主子。

而新任督軍,在段鐵民嘴裡是一個“知方通變”、“明理達練”的乾材,可實際卻是一個惟恐天下不亂的人物,他聲明過不帶兵入湘,因此可以說是赤手空拳來到長沙,只是很快收編了湖南第二師陳初復的部隊,膽氣一下子壯起來,又得知陶左武前來輸誠,那更是一派目中無人的陣勢。

既然湘局掌握在手,傅督就要嘗一嘗勝利果實了,他下令將陶左武晉升爲第一師的代師長,又免去第一師另一個旅長林梅修的職務。

好!妙!絕!這持續數年的南征戰事就伴隨着傅督的這道命令開始了,一聽說自己被免職了,林梅修自然不服,他當即在湘南宣佈獨立,傅督對此早有準備,他當即派陶代師長親率他的一旅部隊進攻湘南。

這是軍馬統計科從長沙打探來的消息,熊科長還說:“傅督徵湘南戰事是成竹在胸,只是湘軍軍心不穩……未必如他所願……”

事實證明熊曦的分析一點沒錯,沒過兩天,從長沙傳來的消息說陶代師長隻身跑回長沙來了,接着傅督通電說:“第一旅不願以湘人攻湘人,自願全體退伍,應即照準……”

不過傅督這是自欺欺人,原來湖南人不打湖南人,還沒等陶代師長率部攻至湘南,第一旅的官兵已經全部跑到第二旅那邊去了,最後只剩下陶代師長一人在那大聲呼喊士兵,卻是一無所獲,陶代師長頓時嚇破膽了,趕緊回身就跑。

只是湘軍現下還沒有反攻長沙的實力,傅督倒是實現了“不帶兵入湘”的諾言,第八師的部隊已經直抵長沙了。

誰說傅督違諾了……根據傅督的通電上說:“暴民橫虐湘南,應湘人之請求,第八師不得已入湘平亂……”在這通電裡,談嚴已經淪爲“暴民”了,接着北軍源源不斷地通過陳雲傑的防區直抵湖南。

柳鏡曉也知道這一仗表面上與自己無關,實際卻和自己的身家姓命有關。入湘即是南征的開始,而他這支萬餘人的部隊,段鐵民肯定是想要派上用場的,十七師的選擇可能有兩處,一則是徵湘,二則是徵川。

但這兩者皆非上策,可以說是空費力氣之舉,問題不在這兩省有多強的軍事實力,而是在於西南各省的大聯盟是極其可怕的,當年以木鐵俠之才氣縱橫,南征尚且不能成功,何況鬧府院之爭的段鐵民,廣東歲入幾近億元,完全可以動員起西南號稱二百餘團的部隊,南征豈有成功之可能。

何況入湘要與兇悍無雙的湘軍交戰,入川亦非上策,川軍雖弱,可是川中地形利守不利攻,自己當初不就四川查辦使的時候,又有不再入川的承諾,何況沈纖巧、徐如冰都是四川人,也肯定會反對自己入川,到時候家裡鬧鬥爭就不好看了,何況自己就是取了四川,這最後的獲利者不一定就是自己。

既然是抱着這種態度,柳鏡曉現在的發言就特別小心。

第43章 海上(中)第2章 軍械之爭第35章 平定第26章 開戰第19章 奪印第38章 林西決戰(二)中幾種火炮的射程第11章 新的征程一個步兵營擊敗一個騎兵軍第43章 海上(下)第12章 拍馬腳第18章 天下分封第17章 共和舊事第17章 戰旗第30章 請君入甕第33章 誓死不降第38章 川鄂戰爭(四)第3章 舊情第9章 援軍第17章 共和舊事第18章 八日苦戰(二)第23章 激戰正烈(中)第18章 世宗皇陵第18章 鐵路第38章 川鄂戰爭(四)第10章 木蘭從軍第3章 極密第6章 破碎(三)第11章 借將(上)第36章 意外第11章 鄂奉破裂第26章 海上舊事第21章 南北亂戰第18章 世宗皇陵第13章 密報第26章 林西苦戰(二)第31章 翻盤第14章 鄂奉戰開第11章 借將(下)第34章 暗流第22章 俊卿第8章 宣戰案第12章 逆流千里第40章 淪陷第四章第11章 借將(下)第37章 反水第6章 破碎(四)第6章 三遇鏡曉第30章 請君入甕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1章 玉人共枕第29章 權威報道第8章 宣戰案第32章 扯皮第18章 世宗皇陵第11章 陣前會議第18章 兩種命運第35章 逃督軍第17章 膠東第六 卷府院之爭預告第40章 自薦枕蓆第11章 瑞軍出師第17章 八日苦戰(一)第5章 血雨第8章 省軍報銷第41章 林西決戰(五)第6章 蒙陰戰開第5章 宿命相逢科隆多戰記廢稿第27章 馳援第41章 川鄂戰爭(七)第13章 巨炮第1章 初遇蘇雪第9章 清純妙尼第27章 兵進魯南第34章 決戰前夕(一)第12章 柔然第23章 妒意第2章 既成事實第10章 熊秘書第4章 空前禮遇第13章 政治婚姻第4章 正式奪權第14章 戰事將開第4章 美女俘虜第31章 濟南第8章 千望第16章 餘波第11章 新的征程第35章 別情第8章 省軍報銷第27章 兵進魯南第27章 煽風點火第37章 川鄂戰爭(三)第1章 情債第31章 轉進宜昌第41章 川鄂戰爭(七)第31章 丁省長
第43章 海上(中)第2章 軍械之爭第35章 平定第26章 開戰第19章 奪印第38章 林西決戰(二)中幾種火炮的射程第11章 新的征程一個步兵營擊敗一個騎兵軍第43章 海上(下)第12章 拍馬腳第18章 天下分封第17章 共和舊事第17章 戰旗第30章 請君入甕第33章 誓死不降第38章 川鄂戰爭(四)第3章 舊情第9章 援軍第17章 共和舊事第18章 八日苦戰(二)第23章 激戰正烈(中)第18章 世宗皇陵第18章 鐵路第38章 川鄂戰爭(四)第10章 木蘭從軍第3章 極密第6章 破碎(三)第11章 借將(上)第36章 意外第11章 鄂奉破裂第26章 海上舊事第21章 南北亂戰第18章 世宗皇陵第13章 密報第26章 林西苦戰(二)第31章 翻盤第14章 鄂奉戰開第11章 借將(下)第34章 暗流第22章 俊卿第8章 宣戰案第12章 逆流千里第40章 淪陷第四章第11章 借將(下)第37章 反水第6章 破碎(四)第6章 三遇鏡曉第30章 請君入甕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1章 玉人共枕第29章 權威報道第8章 宣戰案第32章 扯皮第18章 世宗皇陵第11章 陣前會議第18章 兩種命運第35章 逃督軍第17章 膠東第六 卷府院之爭預告第40章 自薦枕蓆第11章 瑞軍出師第17章 八日苦戰(一)第5章 血雨第8章 省軍報銷第41章 林西決戰(五)第6章 蒙陰戰開第5章 宿命相逢科隆多戰記廢稿第27章 馳援第41章 川鄂戰爭(七)第13章 巨炮第1章 初遇蘇雪第9章 清純妙尼第27章 兵進魯南第34章 決戰前夕(一)第12章 柔然第23章 妒意第2章 既成事實第10章 熊秘書第4章 空前禮遇第13章 政治婚姻第4章 正式奪權第14章 戰事將開第4章 美女俘虜第31章 濟南第8章 千望第16章 餘波第11章 新的征程第35章 別情第8章 省軍報銷第27章 兵進魯南第27章 煽風點火第37章 川鄂戰爭(三)第1章 情債第31章 轉進宜昌第41章 川鄂戰爭(七)第31章 丁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