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四照堂

自打曹明趕走徐菊人繼任總統以來,陳雲傑始終未曾到京,保定和洛陽兩地之間的矛盾越鬧越大,陳雲傑幾度被逼得要打電報向曹明告罪。

即使是出兵山東之役,直接進攻德州的是曹明的嫡系部隊,奇襲濟南的程雲鄂也不是洛派人物,而陳雲傑當初許願的十五個團始終未能開一槍一彈。

此時直系雖然一統北中國,卻已是危機暗伏,且不說奉軍源源入關,雙方已發生多次戰鬥,柳鏡曉已經雄據東南,鄂系餘脈徐又錚在福建復起,組織起什麼“建國軍政制置府”,眼下已有數千部衆,正和蕭迪吉的部隊打得熱火朝天。那個曾在柳鏡曉面前碰了一壁灰的葉舞隨軍總參謀長,管鋼讓他向徐又錚討要些武器錢財,徐又錚先說路途太遠運輸不便,一隨手就封了管鋼一個“福建人民反蕭救國聯合軍團第一方面軍”,葉舞喜氣洋洋地回去向管鋼報喜,氣得管鋼大罵道:“這番號有什麼用處,能當小牛排使嗎?”

不過終究還是換上這番號,眼下福建民軍都在名義服從於他,又有莫敵的銀彈支援,一時間賓客如雲,徐又錚更是自任總領,聲言只據“建國銓真”處理一切軍民政務,“不至全國統一,正統政府成立之日,不接受任何人的任命……惟以至誠至敬,尊段上將軍鐵民、廣東莫督軍,爲領導國家根本人物,服從其謀義……何日見此二老共踐尊位,發號施令,又錚即日束身歸罪,聽候質訊,即令頭血灑地,亦甘矣……”

簡而言之,他只依據一本《建國銓真》來管理事務,至於這本書當然是出於他徐又錚之手,簡而言之一句話:“一切解釋權在我”;至於扯出段鐵民和莫敵這兩尊大神,自然是要多拉些贊助。

不過徐又錚倒是頗有些謀略,他的計劃先取得福建,然後協助金科重奪浙江,繼而聯合西南各軍會師武漢,飲馬長江,其時奉軍亦二次入關消滅真系,以完成倒直事業。

外部不穩,直系內部也是矛盾重重,王斌城爲曹明選舉大總統出了大力氣,最終卻是一無所獲,聲稱要辭去直督之職不幹了,曹明親自跑來安慰他,並問其中緣由,王斌城直說道:“我心情不好!”

曹明倒些魄力,他道:“要幹就一起幹!要不幹大家一塊兒不幹!實話說吧,坐在這位置上,真正是上了火鍋啊!”

縱使是你有最大的威風,進了北京城後也只能威風越來越小,最後完全被別人的威風壓倒,他是深深體會前幾任總統的苦楚,每天都是一堆驕兵悍將前來催要欠餉的電文,言語稍有些指責,這些師旅長們個個都以辭職要威脅。

王斌城算是留任下來,可直系之內仍有對陳雲傑不滿的潛勢力,加上直系搜刮的才幹有限,部隊欠餉以致譁變的現象屢見不鮮。

陳雲傑這時候也是痛苦萬分,江蘇的李定遠軍實在太不爭氣,三十個團的聯軍在一天之內竟然讓柳鏡曉吃得乾乾淨淨,德州方面司馬勘表現太好,眼下奉軍大舉入關,直系內部卻是離心離德,在這種舊將皆不堪用,新軍無甚戰力的情況下,曹明也只能請出陳雲傑領兵,請他入京電報接連不斷,後來乾脆請了曹鈍親赴洛陽。

陳雲傑的意思倒有些猶豫,他問道:“曹老弟,眼下最關健的問題還是一個錢,直軍各部欠餉已久,平時尚可維持維持,可是到了這個骨節上,不發軍餉,恐怕弟兄們不會給咱們賣命的!”

曹鈍對答十分得體:“明帥的庫房都是我一手掌管的,我也給你透個底,明帥選完總統之後尚有家產八千萬,軍餉雲傑您就不用愁了,只要一句就行了!”

陳雲傑一拍大腿道:“好!這就好!您就當我的軍需總監,再兼管兵站,一切補給業務全由你來辦!”

曹鈍道:“只要雲帥入京,這錢的問題一切都好!”

陳雲傑於是乘專列到京,時爲七月二十四日,他一到京城,曹明即對奉軍下討伐令,令陳雲傑任總司令,王斌城沒處安置,就讓他當個副司令,負責在後面跑腿端茶。

陳雲傑一下車即赴總統府,北京方面動員了最大的能量來歡迎陳雲傑,沿着五步一哨,十步一崗,又組織了幾萬人沿街歡迎。總統府前曹明親率關山河、王斌城等直系大將列隊歡迎,可以威風之極,他一見到陳雲傑激動走上去抱住陳雲傑大聲道:“好!你來便好了!大家都聽從你指揮便是!這一切都由你做主了!”

直軍各將表現也十分恭順,顯是在危機面前顯得空前的團結,陳雲傑也是信心十足,在下車時對記者講道:“我動員十萬人,用一星期打出去關去,那時候張步雲舉家出國,我絕不強留,不會學柳鏡曉那種小人強霸他人妻室……”

陳雲傑把總司令部設在中南海四照堂,當晚即在中南海四照堂召開軍事會議,在京軍政要員一律參加,文臣武將濟濟一堂,陳雲傑極盡壯大聲勢之能事,除山東柳鏡曉部無法調動外,所在駐在華北的嫡系與非嫡系部隊無不一一調動,此即共和史著名的“四照堂點兵”。

陳雲傑隨口成章,他大聲說道:“奉張大逆不道、殺我人民、奪我土地、侵我主權、藐我武功。本總司令奉大總統之命,統率三軍,大張撻伐,誓必除此元兇。切盼諸將用命,早奏凱歌!”

說着,他不用地圖當即指點江山,以直軍嫡系部隊第三師以及直奉戰爭改編的精銳部隊第十、十二師爲基幹組成第一軍,以有彭刺頭的彭壽爲司令軍,統率五個師、四個混成旅又陝軍一師及獨立步兵兩旅,總兵力十五六萬人,劍指山海關及九門口、界嶺口、冷口一線,第二軍以直隸步兵第二、第三、第四混成旅及陝軍一個師組成出喜峰口,經平泉、凌源向朝陽前進,總兵力約有四萬,陝軍這個師是嶽鍾林被陳雲傑強拉來的壯丁,兵力雖有一萬槍僅三千,第三軍則由關山河率本部十一師及三個步兵旅出古北口,經灤平、承德、赤峰向奉軍腹地進攻,該軍亦有四五萬人,此外又派禁衛軍的十五師在關山河第三軍之後開進,隨時準備積極支援,又以各省雜牌組織了十路援軍,以張來福爲總司令。

命令已畢,當即有海軍第一艦隊黃司令站起來問道:“咱們海軍幹什麼?”陳雲傑這纔想起來把海軍給忘記了,接着兵站、軍需等紛紛起立,陳雲傑一揮手道:“今天就到這……”

說着,在命令上籤上陳雲傑三個名字,怎想到這時候四照燈的煤油燈幾乎同時油盡燈沒,頓時一片漆黑,人人都說這是不詳之兆。

第二天,關山河一早就找了陳雲傑道:“雲帥!這給養怎麼辦?”

陳雲傑答道:“此次出兵,概不設兵站,糧秣餉項,統由各本軍隨地籌辦!”

關山河心先冷了一半,他着急地問道:“雲帥!這可不成,我們這路軍至少也得二十萬元啊!”“這樣肯定不行,且不說路途遙遠,如若自己籌辦糧秣餉項,肯定會妨礙了部隊的作戰,而且還會擾害地方啊。”

陳瞄了關山河一眼,那意思是你擾害地方的事情還少嗎,他答道:“你們只管走到哪吃到哪便是,地方士紳因爲可以藉機發財,肯定也會十分歡迎。”

關山河還是不同意,他說道:“我們古北口一路,完全是荒無人煙的地方,我們向哪籌辦雲啊……所以還是請您拔髮軍餉糧秣爲盼……”

最後關山河沒要來軍餉糧秣,但好歹陳雲傑也拔髮了三萬發子彈,直軍浩蕩蕩蕩地開出了北京城。

三路直軍中,以第一軍戰鬥力最強,部隊最多,這一軍的總司令是有“彭刺頭”之稱的彭壽,直軍中出名的虎將,雖然辭嚴色厲但卻能知人善任,完全能獨擋一面,一次直奉戰時,他是曹鈍手底的一員旅長,其時曹鈍對直軍前途失望,不敢對前線指揮,遂以彭壽爲司令指揮全軍。不久,直軍頗有斬獲,曹鈍這纔有了勇氣到前線來,結果彭壽見面一句寒喧都不說,當頭就問道:“你來了!很好!你是師長,我本來是旅長,可是今天是我當司令,你服從不服從?”曹鈍當即道:“當然服從!”彭接着半點面子也不給:“那你回去聽命好了!”曹鈍最得曹明寵信,可這時候也只能老老實實地回保定。彭既領兵出山海關一線,不久即與奉軍發生激戰,雙方好一陣廝殺。

這時候陳雲傑仍坐鎮北京未動,有人催促道:“雲帥,前線將士正等着你早日上前線去!”

陳雲傑苦笑道:“這二六公債未能發行完畢,我怎麼能空手到前線去?”

說着,陳雲傑很有自信地說道:“只要我帶一千萬元到前線去,部隊必定士氣大振,一舉而勝!”

這二六公債是北政府最近發行的一筆二千六百萬元的公債,只是售路不怎麼好,特別是上海證券市場因爲柳鏡曉對東南未有進一步的處置,都抓着現銀不放,到現在只籌得數萬元。

當即有史東問道:“雲帥!曹鈍來洛陽的時候,不是說明帥家產八千萬,都在他手心底,你要多少有多少嗎?”

陳雲傑苦笑一聲:“這又有何用!曹鈍昨日明帥的家產多是田地房屋股份等不動產,籌措現金極爲不易,到現在三個軍才領到五千元急用!”

第1章 烈風(上)第24章 崩潰第1章 烈風(下)第4章 民意運動第26章 隔岸觀火第9章 宣戰(三)第4章 正式奪權第25章 鄂奉停戰第21章 全軍倒戈第37章 春宵帳暖第15章 膠東戰局(一)第5章 惡戰將至第1章 玉人共枕第34章 決戰前夕(一)定邊軍部隊沿革中幾種火炮的射程第12章 逆流千里第27章 丁靜第15章 大局第41章 含韻第10章 歸德海軍第一艦隊軍艦設定集第10章 瓊音(二)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29章 權威報道第18章 驚天賭局第36章 決戰前夕(三)第34章 大戰序幕第28章 擴軍第13章 席間談兵笑話戰裡的幾個典故第14章 初挫強敵第5章 榮耀(完)不幸的事情第36章 共和萬稅第30章 請君入甕第25章 鄂奉停戰第18章 不速之客第15章 心事第25章 哭秦庭第43章 四月八日笑話戰裡的幾個典故第2章 一紙電文驚天下第8章 晨間激戰(下)第32章 破局第2章 四照堂第33章 優勢第18章 兩種命運第7章 南方(二)第32章 全勝第9章 宣戰(四)第11章 慕容風華第33章 伶人傳第2章 四照堂第19章 前金遺蹟(上)第44章 劇變第19章 變幻強烈推薦一部架空小說第40章 大破匪軍第12章 惡戰第6章 破碎(三)第7章 南方(三)第2章 棋局第12章 臨別處置紫釵恨這個筆名的來由第32章 淮海省第22章 四女同牀第15章 小勝湘軍第3章 銀彈之戰第31章 丁省長第24章 鴻門宴(中)第17章 八日苦戰(一)第3章 晚間小役第20章 突圍第42章 林西決戰(六)第24章 結攀強援第三十章 1兩線第10章 風雲初變第30章 魚死網破第28章 武裝示威第9章 爵帥來由第32章 淮海省第12章 拍馬腳第25章 哭秦庭第11章 借將(下)第14章 破敵第18章 兩種命運第14章 危機第40章 中第7章 就地休整第31章 沈家第5章 雲帥現身第39章 下第28章 武裝示威第3章 舊情第6章 皆大歡喜第40章 中第38章 平亂第三十章 1兩線
第1章 烈風(上)第24章 崩潰第1章 烈風(下)第4章 民意運動第26章 隔岸觀火第9章 宣戰(三)第4章 正式奪權第25章 鄂奉停戰第21章 全軍倒戈第37章 春宵帳暖第15章 膠東戰局(一)第5章 惡戰將至第1章 玉人共枕第34章 決戰前夕(一)定邊軍部隊沿革中幾種火炮的射程第12章 逆流千里第27章 丁靜第15章 大局第41章 含韻第10章 歸德海軍第一艦隊軍艦設定集第10章 瓊音(二)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29章 權威報道第18章 驚天賭局第36章 決戰前夕(三)第34章 大戰序幕第28章 擴軍第13章 席間談兵笑話戰裡的幾個典故第14章 初挫強敵第5章 榮耀(完)不幸的事情第36章 共和萬稅第30章 請君入甕第25章 鄂奉停戰第18章 不速之客第15章 心事第25章 哭秦庭第43章 四月八日笑話戰裡的幾個典故第2章 一紙電文驚天下第8章 晨間激戰(下)第32章 破局第2章 四照堂第33章 優勢第18章 兩種命運第7章 南方(二)第32章 全勝第9章 宣戰(四)第11章 慕容風華第33章 伶人傳第2章 四照堂第19章 前金遺蹟(上)第44章 劇變第19章 變幻強烈推薦一部架空小說第40章 大破匪軍第12章 惡戰第6章 破碎(三)第7章 南方(三)第2章 棋局第12章 臨別處置紫釵恨這個筆名的來由第32章 淮海省第22章 四女同牀第15章 小勝湘軍第3章 銀彈之戰第31章 丁省長第24章 鴻門宴(中)第17章 八日苦戰(一)第3章 晚間小役第20章 突圍第42章 林西決戰(六)第24章 結攀強援第三十章 1兩線第10章 風雲初變第30章 魚死網破第28章 武裝示威第9章 爵帥來由第32章 淮海省第12章 拍馬腳第25章 哭秦庭第11章 借將(下)第14章 破敵第18章 兩種命運第14章 危機第40章 中第7章 就地休整第31章 沈家第5章 雲帥現身第39章 下第28章 武裝示威第3章 舊情第6章 皆大歡喜第40章 中第38章 平亂第三十章 1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