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雲涌(下)

餘額不足

榆關。

自古以來北軍入關,多領兵自榆關而入,二次直奉戰奉軍亦將精銳集中於這一線,由張步雲和孫挺羽親領,至於熱河一線,多用陳昇等雜牌,直軍亦將主力集中在這一線,由有“彭刺頭”的十二師師長彭壽領兵,他的參謀長則是著名的陸大教官李伯純,精於戰術。

雙方先是不斷髮生小規模衝突,到了七月二十九日下午,直軍發現奉軍有調動跡象,入夜時即有一奉軍小兵前來報告稱奉軍次日早四時展開突襲,彭壽當即下令全線戒備,果不其然,奉軍即以全線步兵出擊,槍炮聲交織在一起,繼而展開白刃相擊。

尤其是奉軍的攻擊重點置於三眼城一線,動用三個團展開猛烈攻擊,其戰術配合之熟練,官兵之勇敢,讓直軍大吃一驚。

直軍眼中的奉軍,還是一次直奉戰中那支類近於土匪雜牌的垃圾部隊,三眼城的守軍兩個營壓力極重,天幸這是直軍中的精銳部隊,戰鬥勇敢而不失沉着,全線槍炮聲不斷,反覆衝擊,戰鬥至最摻烈之時,直軍連伙伕都衝上陣地,沒有步槍就拿起扁擔交戰,交戰三個小時之後,天已大亮,直軍的炮兵火力得以發揮,又得部隊支援,奉軍這才退了下去。

奉軍退卻遭到直軍炮兵轟擊,死傷甚衆,但仍能保持隊形不亂,彭壽爲人刻板,在電報中如實反映了奉軍戰力:“奉軍面目已煥然一新,不同於前日!”

前來告密的奉軍小兵是保定人,因告密屬實,李伯純特發賞金一百元,其十分高興地離去。當日於熱河一線亦展開激戰,以陳昇及李林的原鄂軍雜牌部隊表現神勇,與直軍第二軍連番大戰,直軍竟被迫向後退撤退。

第二天,榆關一線再次展開激戰,讓直軍大開眼界的是奉軍炮兵,奉軍竟集中四個炮兵團和一個重炮團對直軍陣地進行猛烈轟擊,陣地多有受破壞者,經直軍瞭解,指揮奉軍作戰是鄒華,此君是舊鄂軍的一個炮兵營長,直鄂戰爭爲奉軍所收編,此後跟隨張步雲異常賣力。

鄒華是保定軍校畢業,又有許多於陸大就讀的同學,張步雲決心整軍備武一雪奇恥,而直軍多喜歡行伍出身的軍官,軍校畢業生多不能擔任主官,只能擔任參謀長之類的職務,沒有什麼權力,即便是擔任主官也要降兩級使用,如師參謀長只能擔當團長職務,更多的時候是根本沒有擔任主官的機會。

而張步雲則決心引進新鮮血液,優先使用高素質的軍校軍官,在鄒華的引進之下,陸大、保定的畢業生出關者極多,張步雲甚至包下一家酒店專門招待他們。而鄒華在關外作戰也甚賣力氣,在炮兵建設上成就遠超直軍,幾年功夫已是奉軍的炮兵司令。

十二師畢竟是直軍勁旅,由第三師擴充出來的精銳部隊,在猛烈的炮兵轟擊中始終不動,幾次陣前出擊,好不容易制止了奉軍的攻擊,到下午後奉軍炮火更烈,硝煙瀰漫,彈片四飛,整個直軍陣地都在炮火的壓制之下。

十二師參謀長李伯純在情況十分吃緊的情況下調整部署,並和彭壽親至一線部隊巡視以激勵士氣,巡視之間,一個聯絡官飛步至李伯純的耳邊道:“九門口和荒山口同時失守,我軍在那一線的部隊已經潰退下來了,現在正向石門寨撤退!”

李伯純強自鎮定,輕聲對彭壽說道:“十三混成旅戰事不利,九門口失守了!”彭壽也是強自鎮定,做無事狀繼續視察陣地,但戰事緊急,只稍作停留便回指揮部。

九門口,亦稱一片石,地處綏中,爲東北進入中原的咽喉要道,東可至奉軍,西可達北京,向爲兵家必爭之地,前金入關於一片石擊破李氏義軍即爲此地,前金時有人詠詩云“東海邊頭萬仞山,長城尤在白雲間,烽煙不報中和殿,鎖鑰空傳第一關。大漠雪飛埋戰骨,南天雨過洗刀環。漢家豐沛今遼左,鐵馬金戈歲歲閒”,可知險要。

該地爲直軍十三混成旅守備,該旅雖是直系嫡系部隊,但僅有兩團,戰力亦不強,主官又是新從其它部隊調來的馮榮,馮達原本就與奉軍有些勾搭,而兩個團長對這個空降來的旅長亦不服氣。

而馮榮生性有些軟弱,兩個團長都要彈藥,吵個不停,結果就把手裡的彈藥平均分配,而且分完爲止,兩個團長爲了陣地的事情吵了不停,結果又是百般遷就。

在這種情況下,奉軍集中兵力展開進攻,孫挺羽裹了一副被單,吃住都在陣地上,親自率部衝殺,在這種情況下,直軍兩個團支持不住,向馮榮要求援兵,而馮榮沒有預先控制預備隊,最後九門口天險陣地丟失,部隊向後潰退。

彭壽得報之後爲了大驚,眼前能使用的部隊只有昌黎車站新到的陝軍一個師(實際兵力只有一個團),也只能抓到什麼部隊用什麼部隊,命令陝軍立即向石門寨前進,又派高參張登舉帶大砍刀四把從石門寨出關,在十二師騎兵一連在前線督戰,張氏在距九門口八里的關東店遇到十三混成旅的張團,當即對團長說道:“這不是張團長嗎?這到哪去啊!”

張團長當即說道:“眼前這個境地,要彈藥沒彈藥,要援兵沒援兵!怎麼辦?一次直奉戰,我已經傷了手臂,是個殘廢人了!我還要跟着馮榮再栽個大跟頭嗎?咱不幹了行不行了!”

張登舉當即訓道:“平時要不幹隨你!今天不幹可不成!!現在是什麼時候,我是來督戰的,絕不會客氣,回去不回去!我這個刀子可不認人!”

張團無奈只有再次向九門口反攻,其時奉軍尚未切實控制九門口,直軍反攻一度得手,但奉軍又從側翼襲擊,部隊無法支持,不得已繼續後退,九門口和荒山口失守已成定局。

直軍素來不善搜刮,直鄂戰爭軍費只用了一百五十四萬元,就已經有吃不消的感覺了,二次直奉戰開銷更大,雖然不設兵站,一日軍費仍需三十萬元之巨,所以陳雲傑在北京等待着那筆二六公債發行完畢,帶着大筆犒賞來慰問部隊,但這個情況下,他再也坐不住,只能乘車親至秦皇島指揮。

烈風。東京海外。

幾十艘戰列艦、巡洋艦把炮口對準岸上,海軍官兵的眼睛都紅了,他們時不時高呼一聲:“爲海軍老前輩報仇!”

七二六事變死傷的大臣官員,多半是海軍出身的,因此海軍對此持了完全反對的態度,爲此脫險的軍令部長藤野西巴和海軍大臣田崴因石聯手宣稱:“我們的敵人不是別人,是可惡的陸軍,他們殺害了我們的……”

在這種情況,海軍獨斷抽調了幾十艘軍艦到東京附近,把炮口對準了東京,同時抽調了兩個海軍特別陸戰隊(相當於大隊級別)在東京附近,擺開一副隨時準備開火的情況,在海軍的壓力下,參謀本部也認爲:“此即作亂行爲,決心斷乎彈壓!”

並派人到憲兵司令部調集一師團步兵四十九聯隊、五十七聯隊、重騎兵第二聯隊及十四師團、第二師團各四個步兵大隊進入東京,七月二十七日向起事部隊下達必須撤離佔據機關立即返回營區命令,天皇在皇宮內亦表示:“膠將親近師團以行鎮壓!”

在這種情況下,起事部隊發生分化,有的主張抵抗,有的主張自決,二十九日,調入東京的鎮壓部隊已達二萬餘人,並不斷對部隊展開宣傳,最後起事部隊軟化,決心不做絕望的抵抗。

軍官們集中於陸軍大臣官邸,下令部隊返回營區,不久由憲兵摘去軍銜、符號送至陸軍衛戍刑務所。

不過這羣人效率最高的還是原中隊長雷斯八郎,剛一到牢房,雷斯八郎已經要筆和紙,他開始在紙上寫道:“此次叛亂的產生,實是受了阿部治郎*的欺騙,辜負了天皇的聖望……以阿部治郎爲核心的叛亂集團,其成員有……”

烈風歷史上的“雷斯大檢舉”就此開始,身爲叛亂份子之首的雷斯八郎有着極高的人品,凡是檢查官要求咬出來的人必咬。

共和一百七十二年,烈風皓日天皇十八年,有社會民主黨黨史學家根據國會圖書館和陸軍防衛廳檔案寫出《雷斯八郎傳》,裡面揭露了在七二六事件後雷斯首相的動搖,這本書立即遭到社會民主黨的猛烈攻擊,並將該人開除出黨,他們的理由是如此充分,在七二六事變雷斯八郎是最重要的首領,他的人格驚天動地,怎麼做出任何動搖的可能?

不過歷史終究是歷史,此後數十年“雷斯大檢舉”始終是七二六事變研究中最熱門的問題,而此時的千望神度看得更清楚,他在私下的集會裡說道:“戰爭已經臨近了……天皇的勇士們,功勳期待着你們!”

第16章 膠東戰局(二)第41章 含韻第7章 南方四(上)第5章 秘情第1章 情債第5章 入城之爭第19章 脂粉香帥第26章 開戰第41章 兩女相爭第11章 借將(下)第6章 破碎(四)第35章 別情第19章 偷香第30章 搶地盤第13章 哀兵必勝第24章 結攀強援第32章 川軍出場第17章 共和舊事第43章 驅張第22章 賄選第13章 小氣督軍第43章 海上(下)第34章 決戰前夕(一)第28章 通貨第10章 風雲初變第7章 南方四(上)第39章 有美來訪第11章 有功旅長第30章 林西苦戰(六)第14章 馬桶機關(下)第34章 暗流第8章 能將丁寧第1章 初遇蘇雪第41章 含韻第22章 四女同牀第9章 宣戰(一)第2章 烈酒淡水第30章 請君入甕第9章 援軍向大家拜年第17章 共和舊事第6章 三遇鏡曉第22章 激戰正烈(上)第6章 破碎(二)第16章 十七師第11章 慕容風華第11章 有功旅長第12章 逆流千里第43章 海上(中)第4章 血之地第29章 蕩匪記第28章 金玉良言第16章 欲戰不得第39章 上第12章 故人來訪第21章 八日苦戰(五)第15章 雨夜情懷第9章 莫名結果第11章 陣前會議第9章 宣戰(三)第9章 莫名結果第三十章 1兩線第14章 舊時恩怨二十一章 前金遺蹟下第31章 濟南第16章 十七師第21章 南北亂戰第29章 北進第5章 入城之爭第33章 民主選舉第28章 武裝示威第20章 戰端將起第15章 小勝湘軍第39章 川鄂戰爭(五)第30章 風煙第36章 兵變第3章 撲朔迷離第13章 席間談兵第40章 林西決戰(四)第10章 木蘭從軍第10章 木蘭從軍第四章第三章第6章 三遇鏡曉第7章 南方四(上)二十二章 黑虎軍第3章 亂戰第21章 閨中樂事第22章 八日苦戰(六)第32章 總統選舉第30章 風煙第16章 天山要塞第3章 極密第7章 祠中論舊第14章 舊時恩怨第4章 雲涌(下)第26章 林西苦戰(二)第六 卷府院之爭預告第20章 戰端將起
第16章 膠東戰局(二)第41章 含韻第7章 南方四(上)第5章 秘情第1章 情債第5章 入城之爭第19章 脂粉香帥第26章 開戰第41章 兩女相爭第11章 借將(下)第6章 破碎(四)第35章 別情第19章 偷香第30章 搶地盤第13章 哀兵必勝第24章 結攀強援第32章 川軍出場第17章 共和舊事第43章 驅張第22章 賄選第13章 小氣督軍第43章 海上(下)第34章 決戰前夕(一)第28章 通貨第10章 風雲初變第7章 南方四(上)第39章 有美來訪第11章 有功旅長第30章 林西苦戰(六)第14章 馬桶機關(下)第34章 暗流第8章 能將丁寧第1章 初遇蘇雪第41章 含韻第22章 四女同牀第9章 宣戰(一)第2章 烈酒淡水第30章 請君入甕第9章 援軍向大家拜年第17章 共和舊事第6章 三遇鏡曉第22章 激戰正烈(上)第6章 破碎(二)第16章 十七師第11章 慕容風華第11章 有功旅長第12章 逆流千里第43章 海上(中)第4章 血之地第29章 蕩匪記第28章 金玉良言第16章 欲戰不得第39章 上第12章 故人來訪第21章 八日苦戰(五)第15章 雨夜情懷第9章 莫名結果第11章 陣前會議第9章 宣戰(三)第9章 莫名結果第三十章 1兩線第14章 舊時恩怨二十一章 前金遺蹟下第31章 濟南第16章 十七師第21章 南北亂戰第29章 北進第5章 入城之爭第33章 民主選舉第28章 武裝示威第20章 戰端將起第15章 小勝湘軍第39章 川鄂戰爭(五)第30章 風煙第36章 兵變第3章 撲朔迷離第13章 席間談兵第40章 林西決戰(四)第10章 木蘭從軍第10章 木蘭從軍第四章第三章第6章 三遇鏡曉第7章 南方四(上)二十二章 黑虎軍第3章 亂戰第21章 閨中樂事第22章 八日苦戰(六)第32章 總統選舉第30章 風煙第16章 天山要塞第3章 極密第7章 祠中論舊第14章 舊時恩怨第4章 雲涌(下)第26章 林西苦戰(二)第六 卷府院之爭預告第20章 戰端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