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烈武行館(上)

就在高原和李瑛鴻準備離開這家店鋪的時候,只聽有人道:“瑛鴻,原來是你在這裡。”

高原和李瑛鴻轉頭尋聲看去,只見隔着十餘間店鋪,在四五個年輕人的擁簇之下,有一個紅衣勁裝的年輕少女,在向李瑛鴻打招呼。

她的年齡和李瑛鴻大體相當,容顏秀美,英華風貌,和李瑛鴻相比,竟然各有千秋,不分伯仲。而且在她的腰間也掛着一口寶劍。在她身邊的那幾個年輕人也都是扎巾箭袖,佩掛寶劍,顯然都是習武的人。

趙國本來就尚武,而且年年征戰,習武風行,那怕就是儒家文士,也都會學一些防身劍術,再佩一把劍來作裝飾,而且武館行會也很多,因此武士裝扮的人也十分常見。

而李瑛鴻見了那紅衣少女,立刻滿臉笑容,幾步迎了上去,道:“紅綾,你怎麼也在這裡。”

其他幾個人也紛紛和李瑛鴻打招呼,叫道:“李小姐。”或者是“李大小姐”。

兩女碰頭之後,立刻互相抓着對方的手,紅衣少女道:“你都己經回了邯鄲,怎麼不到武館來找我,難不成你不敢和我比了嗎?”

李瑛鴻笑道:“我上一次只是不小心,才輸了你一招,怎麼會怕你,我纔剛剛回到邯鄲兩天,本來打算明天就去找你的,這一次我一定可以贏回來的。因爲這幾個月來,我可是大有進步哦。”

紅衣少女道:“你在進步,我可也沒有閒着,反正今天己經碰上了,不如現在就到武館來, 我們再比一場,我可是有些等不及了,看看你在這幾個月裡,你有多少進步。”

李瑛鴻笑道:“去就去,我還怕你不成。”

其他幾個年輕人也都笑了起來,紛紛道:“又有好戲看了。”“李大小姐和紅綾比武,一定很好看的。”“上一場比完之後,我就在等着這一場呢?”

這時李瑛鴻轉頭對高原道:“走,你去給我們做個見證。”

紅衣少女這才注意到高原,道:“瑛鴻,這位先生是……”

李瑛鴻道:“他叫高原,你們應該聽說過的,剛剛被封了上大夫。”

紅衣少女等幾個人也都大叫一驚,因此高原在前天宴間比武,力斬石魁和行人九兩人的事情,早就在邯鄲城裡轉開了,因此紅衣少女趕忙要下拜,道:“武紅綾參見高大夫。”另幾個年輕人也都跪到在地上。

高原忙道:“不用多禮了。”

李瑛鴻一把將武紅綾拉起來,道:“客氣什麼,這傢伙最隨便了,不用在他面前多禮。你們也都起來吧。”

武紅綾聽了,這才都站起身來,而態度也明顯拘謹多了,沒有和李瑛鴻那麼隨意,道:“大人要和瑛鴻一起到我家的武館來嗎?”

高原點了點頭,笑道:“我還從來沒有去過武館,到是想去開開眼界,不知道是不是打擾了你們?”

武紅緩忙道:“那裡那裡,大夫能夠光臨武館,是我們武館的榮興,我爹一定會很高興的。” 說着,叫過了一個年輕人,讓他趕快跑回去送信。然後纔在前面領路。

在去的路上,高原問了李瑛鴻才知道,原來武紅凌的父親叫做武烈,是軍人出身,原來是在廉頗的手下效力,很受廉頗的重用,一度做到了將軍,相當於大夫的級別。後來廉頗被郭開排擠,逃亡國外,而武烈也退了軍籍,在邯鄲開了一家武館,以自己的名號爲名,叫烈武行館,靠教授弟孑習武爲生。

因爲武烈曾在趙軍中效力,和軍方的關係很深,和李牧也有一些交情,而且武烈也確實有真材實學,又經歷過真正的戰場,不僅教授武技,還兼教兵法,因此他的武館一開業就吸引了大量的年輕人加入,希望能夠從他這裡學到一些真才實學,以後好建功立業,出人頭地。

另外武烈爲人豪爽仗義,出手闊卓,和趙國的三教九流,黑白兩道都有來往,有一些朝廷不好出面的事情,都會找武烈出面去做,加上在這二十餘年來,武烈的武館也爲趙**方需送了不少人材。因此他在邯鄲城裡也頗有一些名聲,現在武館中的弟子已經超過了數千人。

其實這種情況也很正常,一般的武館都要在官私兩面都要有一些門路才行,不過武烈顯然是這方面做得很大,別說一般的官員都不敢惹他,就連趙王遷、郭開也要賣他幾分面子。趙王遷還授於他大夫之禮。

武烈有一孑一女,兒子叫武展鵬,女兒就是武紅凌,比李瑛鴻年長一歲,也是從小學武,這兩個女孩在十來歲的時候就認識了,但誰都不服氣誰,互相競爭,毎隔幾個月就要比一場,互相之間各有勝負,一直到現在。而杜義所說的邯鄲四大美女中,第四位就是這個武紅凌。

在這次李瑛鴻隨李牧出戰之前,又和武紅凌較量了一場,結果這一場是李瑛鴻輸了,現在李瑛鴻回來了,當然要和武紅凌再比一場。

等李瑛鴻說完,一行人也來到了武館,只見這時武館的大門打開,數百名弟孑分列兩側,中間一個年齡約五十歲左右的紅臉大漢大步的迎上前來,而武紅凌趕忙上前,道:“爹,這位就是高大夫。”

武烈立刻拱手施禮,道:“武烈見過高大夫。” 因爲他有大夫之禮,算是半官半私的身份,可以和高原平起平論,而數百名弟子也都一起跪倒向高原施禮。

高原連忙還禮,道:“館主不必多禮。” 隨後高原又伸手虛託,道:“大家也都起來了,今天我是私服前來,因此大家都不用拘禮。”

衆弟孑紛紛起身,到是整整齊齊,也顯出武烈平素對弟子的訓練成果,因此高原也道:“館主果然是對弟子的訓練有方。”

武烈也頗爲得意,然後又向李瑛鴻施禮,不過李瑛鴻在武烈面前到也不敢隨意,也還了一禮,還稱武烈一聲:武叔父。

見禮之後,武烈才道:“大人,瑛鴻,這裡不裡說話的地方,請到武館裡面說話。”

武館的佔地極廣,僅大型的練武場就有三個,正中最大的一個練武場比一個足球場還要略大一些,主要是供練習騎shè所用,另兩個小練武場纔是專爲訓練武士而設,這時在兩個場地上,各有百餘多弟子,各執武器,正在努力的練習着,在練武場的周邊,纔是武館的院落房屋。

武烈將高原和李瑛鴻引到室內,高原這才發現,原來在室內還有一個天井似的小型練武場,長寬大約都在二十五米左右,一邊是一個約兩米高的臺子,上面放着桌椅,另三面是迴廊,放置着幾副武器架子。

高原和李瑛鴻被武烈領了高臺上就坐,由武紅凌在一邊作陪,在臺下的三面迴廊,各站立着十幾名弟孑,一個個都是挺胸疊肚,到是顯得十分精神。

這時從人端上酒來,武烈才道:“前天大人在王宮夜宴上連殺了石魁和行人九兩人,也爲我們武館出了一口惡氣,因此我們武館上下衆人,對大人都十分感謝。” 說着,端起了酒碗,道:“高大人,我敬你一碗。”

高原也端起酒碗,兩人一飲而盡,高原才道:“石魁、行人九和館主有什麼怨仇嗎?怎麼說是我爲武館出了一口惡氣?”

武烈道:“說來慚愧,在兩個月前,石魁、行人九、季杞子三人曾經連袂到我們武館來挑戰,結果連敗了我們武館十餘名高手,就連犬孑都被他們打傷,後來我親自出場,也才和石魁打了一個平手。因此大人前天能斬殺石魁、行人九,當然是爲我們武館出了一口惡氣。我對大人可是十分佩服。”

高原這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道:“館主太客氣了,其實前天的宴會比武,我只是僥倖獲勝而己,如果換一個場合比武,也許我就不是他們的對手了。”

其實高原說的都是實話,但武烈卻當他是謙虛,因此對高原的好感陡升,笑道:“大人在過謙了。”又轉頭對武紅凌道:“紅凌,去把你哥哥和小奇叫來,他們兩個都敗在石魁的劍下,是高大人爲他們出了一口氣,因此一定要敬高大人一碗酒。”

武紅凌答應了一聲,立刻離席而去。

而武烈也起身來,揚聲道:“今天我們武館能請到高大夫和李大小姐前來,實在是機會難的,你們也都努力表現,讓高大夫指點一二。”

說着坐下對高原道:“請大人不吝賜教。”

李瑛鴻在一邊笑道:“武叔父,我記得每一次和父親一起來,你也是一樣的話,就不能換一換嗎?”

武烈也有些尷尬,笑道:“瑛鴻,我只是一介武夫,又不是文士,那會說那些文縐縐的話,讓高大人見笑了。”

而高原到是覺得武烈確實爲人直爽,到是比較對自己的胃口,因此道:“其實我也不喜歡文縐縐的話,到是館主說話爽快。”

武烈呵呵一笑,這時在臺下己有三對年輕人,各持槍劍盾牌等武器,相對持立,當然使用的都是木質武器,而且身上也都穿了護俱。武烈大喝道:“開始。”

這三對年輕人立刻互相開始對戰,而高原也仔細觀看,這三組年輕人到是都十分認真,一劍一槍,都一絲不苟,而且招術熟練,身手敏捷,顯然都是經過了刻苦的練習,一時間人員喝斥呼叫,木製的武器互相撞擊,打得“啪啪”作響,十分激烈。而周圍的人也爲他們加油打氣,氣氛頗爲熱烈。

第767章 靈壽(一)第533章 秦國出兵(上)第356章 伐魏決議第382章 轉戰滎口第124章 趙秦決戰(三)第138章 護身符第27章 天命(下)第928章 大局已定第318章 商鋪開業(二)第125章 趙秦決戰(四)第183章 人材第802章 扶蘇督軍第842章 雷擊車發威(下)第936章 桑青緹的經歷(下)第590章 攻與防(九)第142章 力量第369章 滎口之戰(四)第731章 調整戰術第508章 落足蒙家(下)第938章 改朝換代第10章 ,成山之戰(中)第720章 墨家第665章 問責(一)第543章 迴歸代郡第105章 趙秦首戰(四)第75章 扣壓糧食第911章 對策(下)第774章 制度(上)第645章 匈奴來襲(下)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421章 底達桂陵(上)第635章 代郡新政第630章 三國合縱第239章 白靈族第339章 營救(三)第97章 秦軍追擊(下)第384章 秘密第76章 李牧的行動第390章 滎口攻防戰(五)第754章 迴歸(二)第420章 再次出兵第941章 最初的人第187章 地方豪強(下)第390章 滎口攻防戰(五)第65章 趙嘉府邸第889章 邯鄲戰局第886章 進軍咸陽第54章 苦戰(下)第586章 攻與防(五)第437章 大梁攻防(八)第729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二)第119章 仇由之戰第700章 水心月的秘密(上)第670章 局勢逆轉第603章 突襲薊京(六)第642章 啓程第246章 繼續巡視第420章 再次出兵第930章 定都(下)第41章 震盪第40章 公子扶蘇第350章 勸降第28章 災民(上)第749章 擊殺(下)第744章 大破匈奴(二)第636章 密議第640章 安排就緒第179章 修煉成果第666章 問責(二)第882章 邯鄲攻防(五)第599章 突襲薊京(二)第711章 再次出擊(三)第871章 重整旗鼓(二)第434章 大梁攻防(五)第578章 機關術(上)第246章 繼續巡視第78章 搶糧(下)第664章 入城風波(六)第425章 騎軍對決第125章 趙秦決戰(四)第269章 齊國來使(三)第898章 長街之戰(七)第239章 白靈族第656章 伏擊單于(二)第196章 連盟第344章 縱論天下第57章 善後第538章 代郡的計劃(上)第942章 歷史的真像第865章 邯鄲之變(二)第70章 議和第493章 閱軍(八)第773章 合縱(下)第548章 自立更生(下)第821章 行刺(三)第578章 機關術(上)第852章 局勢突變(二)第164章 攻取代郡(二)第657章 伏擊單于(三)第212章 拒絕講和(下)
第767章 靈壽(一)第533章 秦國出兵(上)第356章 伐魏決議第382章 轉戰滎口第124章 趙秦決戰(三)第138章 護身符第27章 天命(下)第928章 大局已定第318章 商鋪開業(二)第125章 趙秦決戰(四)第183章 人材第802章 扶蘇督軍第842章 雷擊車發威(下)第936章 桑青緹的經歷(下)第590章 攻與防(九)第142章 力量第369章 滎口之戰(四)第731章 調整戰術第508章 落足蒙家(下)第938章 改朝換代第10章 ,成山之戰(中)第720章 墨家第665章 問責(一)第543章 迴歸代郡第105章 趙秦首戰(四)第75章 扣壓糧食第911章 對策(下)第774章 制度(上)第645章 匈奴來襲(下)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421章 底達桂陵(上)第635章 代郡新政第630章 三國合縱第239章 白靈族第339章 營救(三)第97章 秦軍追擊(下)第384章 秘密第76章 李牧的行動第390章 滎口攻防戰(五)第754章 迴歸(二)第420章 再次出兵第941章 最初的人第187章 地方豪強(下)第390章 滎口攻防戰(五)第65章 趙嘉府邸第889章 邯鄲戰局第886章 進軍咸陽第54章 苦戰(下)第586章 攻與防(五)第437章 大梁攻防(八)第729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二)第119章 仇由之戰第700章 水心月的秘密(上)第670章 局勢逆轉第603章 突襲薊京(六)第642章 啓程第246章 繼續巡視第420章 再次出兵第930章 定都(下)第41章 震盪第40章 公子扶蘇第350章 勸降第28章 災民(上)第749章 擊殺(下)第744章 大破匈奴(二)第636章 密議第640章 安排就緒第179章 修煉成果第666章 問責(二)第882章 邯鄲攻防(五)第599章 突襲薊京(二)第711章 再次出擊(三)第871章 重整旗鼓(二)第434章 大梁攻防(五)第578章 機關術(上)第246章 繼續巡視第78章 搶糧(下)第664章 入城風波(六)第425章 騎軍對決第125章 趙秦決戰(四)第269章 齊國來使(三)第898章 長街之戰(七)第239章 白靈族第656章 伏擊單于(二)第196章 連盟第344章 縱論天下第57章 善後第538章 代郡的計劃(上)第942章 歷史的真像第865章 邯鄲之變(二)第70章 議和第493章 閱軍(八)第773章 合縱(下)第548章 自立更生(下)第821章 行刺(三)第578章 機關術(上)第852章 局勢突變(二)第164章 攻取代郡(二)第657章 伏擊單于(三)第212章 拒絕講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