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秦軍回援(一)

“今天的情況怎麼樣?”

“還是那個樣子,代軍仍然不出戰,不過今天到是又和代軍的一支巡邏隊伍遇見了,打了一場小仗,殺了他們大約五十人,而我們這邊也傷亡了三十七人。”

“這都己經有十幾天的時間了,但不管我們怎樣挑戰,代軍就是不和我們交戰,就是這樣和我們耗着,真不知道代軍到底是怎麼打算的。”

“我看代軍的目地其實很簡單,因爲現在我們己經佔領了薊京,代軍並沒有戰勝我們的把握,因此就是和我們對持,等着井陘一線取得突破,這樣一來,我們就不得不回軍救援井陘一線,這樣一來代軍就有機會了。”

楊端和點了點頭,道:“王將軍,你說得有道理,但井陘一線己經有十多天沒有消息傳來了,也不知道那邊的戰事進行得怎麼樣了,不過上一次我們收到的消息,代軍已經兩路進軍,逼近井陘塞下寨,因此井陘一線的局勢恐怕不容樂觀啊。”

王賁道:“大將軍請放心,井陘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蒙大將軍己從邯鄲出兵増援,現在守軍還有近二十萬,而且在邯鄲還有五萬後備軍,因此守住井陘塞,並非難事,代軍想要攻下井陘塞,也不容易,只要井陘不失,那麼代軍就寸步難進。”

楊端和道:“王將軍說的有道理,只是井陘雖然暫可無憂,但現在面臨代軍兩路夾擊,而且代軍的主將高原精通兵法,用兵如神,因此想要擊敗代軍,只怕也不易。這一戰恐怕還要曠日持久,但這一次我們秦軍準備的物資只夠支持六到八個月,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高原大概就是看準了這一點,纔打算和我們長期的對耗下去吧。”

王賁雖然隱隱覺得,以高原的用兵能力,不大可能採取這種長期消耗的戰術,因爲和秦國相比,代郡實在太小了,儘管經過了數年的休養生息,代郡積累不少財富物資,短期支持戰爭的能力確實要強於目前的秦國,但從長期看來,無論是比國力、人力、物力,代郡都是無法和秦國相比,就算是這一次耗贏了秦國,對代郡造成的損失其實要遠比秦國嚴重得多,高原不會看不通這一點,因此不大可能釆取這種和秦國長期消耗的戰術。

但王賁也想不出,高原還會有什麼好辦法,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秦國確實是耗不過代郡,因此王賁道:“大將軍說的是,像這樣長期對耗下去,對我們秦軍確實不利,我們應該儘早和代軍決戰,力求一戰擊敗代軍。”

楊端和苦笑了一聲,道:“我也想盡早和代軍決戰,可代軍現在堅守不出,如果強攻代軍的大營,恐怕會傷亡過大,對我軍同樣不利啊。”

王賁道:“末將到是有一個辦法,由末將帶領五千騎軍,繞過代軍的大營,殺入上谷郡境內,燒殺劫掠,將聲勢造得越大越好,而代軍得知以後,定會撤軍回救,如此一來,大將軍再出兵進攻代軍大營,就有望取勝。”

楊端和沉思了一會兒,正要說話,只見帳簾一挑,一個衛兵進來,道:“稟報兩位將軍,駐守薊京的馮慶馮將軍就在營外,要求見兩位將軍。”

兩人聽了之後,也不禁大爲驚訝,因爲兩人都知道,馮慶是駐守薊京南門的秦軍主將,他爲什麼會來前線呢?就算王剪派人來到前線大營,也不會派馮慶來,而是另派他人。因此馮慶到來,就表示薊京那邊一定是出了什麼事情,於是兩人也不敢怠慢,立刻命衛兵將馮慶請來。

不一會兒,只見馮慶盔歪甲斜,臉上的風塵卜人,灰塵合着汗水,幹成一塊一塊的斑點,看來十分狼狽,而且還不等兩人開口,馮慶就己道:“楊大將軍,王將軍,薊京失守了。”

楊端和和王賁聽了,也都不禁大吃了一驚,雖然兩人估計到馮慶到來,表示薊京那邊一定是出事了,但兩人萬萬也沒有想到薊京會失守。

因此楊端和立刻問道:“薊京是怎麼失守的?”

馮慶這纔將代軍夜襲薊京的經過講說了一遍。

原來馮慶在薊京南城外面駐守,得知薊京城內發生了戰亂之後,正要帯兵進城救援,但就在這時,他的大營也遭到了代軍的突襲,結果被打得大敗,馮慶只得帶領着殘兵放棄了大營,落荒逃走。本來馮慶還想繞到北城去,和北城外的駐軍匯合,再和代軍作戰,但等馮慶趕到北城之後才發現,北城的大營同樣也遭到了代軍的襲擊,不僅大營被攻破,就連主將都陣亡了。

馮慶這時才意識到,這一次代軍突襲薊京,決不會是少量軍隊,人數恐怕不在駐守薊京的秦軍之下,薊京實際己經大勢己去,而王剪在薊京城裡,恐怕也是凶多吉少了,如果自己帶領着這一點殘兵進城,估計也是葬送在城裡了,因此馮慶思來想去,終於決定放棄薊京,趕到前線的秦軍大營中去報信,只有從前線分派兵力回援,才能重新奪回薊京,於是馮慶立刻收隴了一些殘兵,然後帶領着殘兵敗將,趕奔楊端和和王賁的秦軍大營。

聽完了馮慶的講說之後,楊端和和王賁面面相覷,兩人也想不通,代軍是怎麼繞過了秦軍,突襲薊京的,楊端私又問道:“代軍到底有多少人馬,怎麼會突然殺到薊京的?”

而王賁則問道:“上將軍呢?如果薊京失守了,那麼上將軍現在何處?”

馮慶道:“代軍到底有多少人馬,怎麼會突然殺到薊京的?末將也不清楚,而王上將軍的下落,末將也是不知。”

王賁不禁勃然大怒,道:“你是駐守薊京的秦軍主將,被代軍擊敗,逃到這裡來,卻連代軍的虛實都不知道,連上將軍都不管,我看你分明是貪生怕死,棄城而逃,論罪當斬。”

馮慶也不禁抗聲道:“王將軍,末將雖然駐守薊京,但卻一直都駐守在城外,並未進駐城中,而代軍夜襲薊京,末將還有北城的大營都被代軍擊破,無法進成,因此才趕來向兩位將軍報告,末將自然不知城中的情況如何,又豈敢糊言亂語,哄騙兩位將軍。”

楊端和忙道:“王將軍,你不可着急,上將軍身經百戰,久經戰陣,想來不會有事的。我們還是心平氣和的商議一下,應該怎樣救援薊京爲好。”

其實楊端和心裡很清楚,如果馮慶的講說無錯的話,那麼王剪恐怕是真的凶多吉少了,而馮慶確實沒有什麼責任,他不過只是駐守在城外而己,因此薊京失守的責任實在怪不得他,最多隻是連帶責任,但楊端和也能夠理解王賁的心裡,畢竟是父孑相關,因此難免有一些失態,只好出言解勸,不過說得話連自己都覺得心裡沒底。

王賁心裡雖然焦急,但也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聽楊端和這一說,也意識到剛纔自己確實有些太過份了,因此也只好免強壓住心頭的怒火,道:“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楊端和沉呤了一會兒,才道:“此事關係重大,一但傳揚出去,軍心必亂,因此這個消息必須嚴密封鎖,不得外傳。”又轉頭對馮慶道:“馮將軍,由其是你帶來的人馬,一定要嚴守消息,對外只說你是奉上將軍之命,來營中辦理公務,你的人馬入營之後,單獨駐紮,儘量不要和其他士兵接觸。”

王賁和馮慶都點了點頭,兩人當然都知道,薊京是秦軍的後方據點,秦軍的糧草物資,軍用器俱,都是由薊京提供,一但失去了薊京,秦軍最多隻能堅持十餘天的時間,因此薊京失守的消息一經傳出,秦軍必然會軍心動搖,不戰自亂。

楊端和又道:“現在事不遲疑,必須要儘快復奪回薊京,只是我們一但撤軍,代軍必會隨後殺入,因此在這裡必須留下一部人馬,擋住代軍,王將軍,我們明天就分兵,你帶一半軍隊,回軍去救援薊京,我帶剩下的人馬,在這裡留守,以拒代軍。”

王賁也知道,雖然楊端和的這個建議有分散兵力之嫌,但現在這個時候,也只能如此,別無他法,畢競這裡還有六七萬代軍,一但秦軍全部撤軍,代軍不隨後追殺過來纔怪呢?那時秦軍腹背受亂,又沒有糧草後援,根本就不用打,只要耗上十餘天,秦軍就會不戰自亂了。至於一半的兵力能不能復奪回薊京,或者拒敵住代軍,兩人都沒有把握,只能夠走一步看一步了,因爲二人都不願意放棄薊京,直接撤軍回易水南岸去。

因此王賁也點了點頭,道:“不過明天我帶兵離開大營,不能對留守的軍隊說是回援薊京,就說是輪換軍隊,我帶人馬先走,而補充的人馬過幾天就會趕來。”

楊端和道:“也只能這樣了,王將軍,你明天一早,你就帶領二萬軍隊出發,後期的軍隊,還有器械物資,我會隨後調遣,馮將軍,明天你也隨王將軍一同出發。”

休息了一夜之後,第二天一早,王賁和馮慶正要向楊端和告辭,調集軍隊出發,但就在這時士兵來向他們報告,有一支代軍在營外向秦軍挑戰。

第896章 長街之戰(五)第685章 意外的結局(下)第308章 組織(下)第624章 進駐井陘第911章 對策(下)第163章 攻取代郡(一)第775章 制度(下)第97章 秦軍追擊(下)第47章 劫持(上)第185章 抗法事件第683章 鬥獸(下)第357章 伐魏決議(二)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動第834章 各有算計第622章 退軍(四)第131章 戰後餘波第875章 陣前立威二第49章 線索第491章 閱軍(六)第376章 接受相印(二)第165章 攻取代郡(三)第226章 暴利第889章 邯鄲戰局第583章 攻與防(二)第611章 撤軍與追擊(五)第654章 遊說匈奴(五)第127章 趙秦決戰(六)第766章 修煉(下)第555章 薊京之亂(上)第613章 撤軍與追擊(七)第766章 修煉(下)第923章 挑戰(一)第621章 退軍(三)第186章 地方豪強(上)第108章 戰場僵持第27章 天命(下)第40章 公子扶蘇第932章 投效(一)第30章 文清夫人(上)第431章 大梁攻防(二)第841章 雷擊車發威(上)第186章 地方豪強(上)第162章 重逢第380章 秦軍出擊第649章 迎擊匈奴(四)第537章 離開咸陽(下)第116章 破趙之策第620章 退軍(二)第682章 鬥獸第203章 前後夾擊(一)第174章 屠城令(下)第53章 苦戰(中)第896章 長街之戰(五)第498章 潛入咸陽(三)第561章 會戰(三)第563章 會戰(五)第480章 秦軍回軍第300章 再見荊柯第82章 正式決裂(下)第585章 攻與防(四)第111章 再度出擊第733章 進攻受阻(一)第609章 撤軍與追擊(三)第463章 剿滅馬賊(下)第52章 苦戰(上)第191章 秦國春祭(上)第82章 正式決裂(下)第771 章 求親(下)第434章 大梁攻防(五)第356章 伐魏決議第901章 長街之戰(十)第758章 勸進(下)第377章 接受相印(三)第183章 人材第411章 有意無意第467章 撤離大梁(一)第385章 滎口防線第26章 天命(上)第314章 趙國行館(下)第181章 軍隊編制第457章 穎川叛亂第745章 大破匈奴(三)第517章 九鼎之秘(上)第338章 營救(二)第161章 土遁術第830章 秦軍來襲(四)第232章 初戰匈奴第109章 傷病營第140章 山道劫殺第658章 迴歸九黎族第659章 入城風波(一)第890章 邯鄲戰局(二)第691章 接位第553章 燕國的希望(二)第101章 回營安置第743章 大破匈奴(一)第341章 館驛春潮第488章 閱軍(三)第678章 初戰白靈族第775章 制度(下)
第896章 長街之戰(五)第685章 意外的結局(下)第308章 組織(下)第624章 進駐井陘第911章 對策(下)第163章 攻取代郡(一)第775章 制度(下)第97章 秦軍追擊(下)第47章 劫持(上)第185章 抗法事件第683章 鬥獸(下)第357章 伐魏決議(二)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動第834章 各有算計第622章 退軍(四)第131章 戰後餘波第875章 陣前立威二第49章 線索第491章 閱軍(六)第376章 接受相印(二)第165章 攻取代郡(三)第226章 暴利第889章 邯鄲戰局第583章 攻與防(二)第611章 撤軍與追擊(五)第654章 遊說匈奴(五)第127章 趙秦決戰(六)第766章 修煉(下)第555章 薊京之亂(上)第613章 撤軍與追擊(七)第766章 修煉(下)第923章 挑戰(一)第621章 退軍(三)第186章 地方豪強(上)第108章 戰場僵持第27章 天命(下)第40章 公子扶蘇第932章 投效(一)第30章 文清夫人(上)第431章 大梁攻防(二)第841章 雷擊車發威(上)第186章 地方豪強(上)第162章 重逢第380章 秦軍出擊第649章 迎擊匈奴(四)第537章 離開咸陽(下)第116章 破趙之策第620章 退軍(二)第682章 鬥獸第203章 前後夾擊(一)第174章 屠城令(下)第53章 苦戰(中)第896章 長街之戰(五)第498章 潛入咸陽(三)第561章 會戰(三)第563章 會戰(五)第480章 秦軍回軍第300章 再見荊柯第82章 正式決裂(下)第585章 攻與防(四)第111章 再度出擊第733章 進攻受阻(一)第609章 撤軍與追擊(三)第463章 剿滅馬賊(下)第52章 苦戰(上)第191章 秦國春祭(上)第82章 正式決裂(下)第771 章 求親(下)第434章 大梁攻防(五)第356章 伐魏決議第901章 長街之戰(十)第758章 勸進(下)第377章 接受相印(三)第183章 人材第411章 有意無意第467章 撤離大梁(一)第385章 滎口防線第26章 天命(上)第314章 趙國行館(下)第181章 軍隊編制第457章 穎川叛亂第745章 大破匈奴(三)第517章 九鼎之秘(上)第338章 營救(二)第161章 土遁術第830章 秦軍來襲(四)第232章 初戰匈奴第109章 傷病營第140章 山道劫殺第658章 迴歸九黎族第659章 入城風波(一)第890章 邯鄲戰局(二)第691章 接位第553章 燕國的希望(二)第101章 回營安置第743章 大破匈奴(一)第341章 館驛春潮第488章 閱軍(三)第678章 初戰白靈族第775章 制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