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陣前立威二

雖然王賁己經知道,荷華現在就在邯鄲城裡,但卻沒有想到,荷華會出現在戰場上,而且還會親臨陣前,而荷華車邊的戎裝騎馬男子則不用問,一定就是高原了。

儘管王賁對高原恨之入骨,但在這個時候,他卻不敢面對荷華,因爲做爲秦國的重臣,王賁當然有許多和荷華見面的機會,一開始王賁當然還是當荷華是一個普通公主,但在禮儀上還是要保持相當必要的恭敬,而在數年以前的邯鄲城裡,王賁也親眼目睹了荷華顯示神蹟的一幕,同樣給王賁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像,因此和其他的秦國人一樣,從此以後王賁也視荷華爲神女,十分崇敬。儘管王賁決定倒向韓騰,這時見荷華來到兩軍陣前,王賁也不禁有一些心虛起來。

而就在這時,只聽高原己大聲道:“請王大將軍,安平君到陣前答話。”

雖然在名議上聯軍的主帥是王賁,但齊軍實際由閭修弘控制,而田克臧其實只是一個冒牌的傀儡而己,桑、屠雍、姜黎三族的軍隊則是由桑青緹指揮,因此王賁實際能夠指揮得動的,只有秦軍,不過這時秦軍的將士們和王賁的心態都差不多,見荷華出現在陣前,都覺得心裡有愧。

畢竟荷華雖然只是一個女孑,但在秦軍的心目中卻有不小的影響力,儘管現在雙方敵對,但王賁在名議上並沒有背叛秦國,而是以韓騰指責是荷華與高原勾結,殺害了秦王政,獻出了邯鄲的名議,才拒絕了荷華的招降,投靠了韓騰。

但在秦軍當中沒有人相信荷華會背叛秦王政,只是聽命於王賁,纔不得不站在韓騰一方。

閭修弘和桑青緹互相看了一眼,也都隱隱感覺到有一些不妙,看來高原、荷華這次出戰是早有預謀的。

果然這時高原又喊了一聲:“請王大將軍,安平君到陣前答話。”

兩軍對陣,主將之間互有言語來往,是常有的事情,但一方發出了邀請,而另一方卻遲遲不應,就很不尋常了,因此在漢軍陣中,則發出了一陣噓聲,顯然是對聯軍遲遲不應十分不滿。

這時王賁身邊的副將問王賁道:“大將軍,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其實這時王賁也後悔了,如果早知道荷華會出現在陣前,打死他也不會領軍出戰後,但現在兵也出來了,隊也亮了,收也收不回去了,因此王賁心裡也是左右爲難,不知如何是好,下意識的回頭看了看閭修弘,想着高原不是也讓田克臧到陣前去答話嗎?他去也能夠頂一陣啊。

原來王賁雖然不知道田克臧只是一個冒牌貨,但也不是笨人,通過這幾天和齊軍一起行軍,當然看得出來,雖然齊國表面上的主帥是田克臧,但實際上田克臧對閭修弘是言聽計從,而且態度極爲恭敬,根本就不像是主公和臣下的關係。儘管王賁也覺得十分奇怪,但這畢竟是齊國的事情,也不好詢問,不過在這個時候,王賁希望田克臧能夠出頭去頂一陣時,但卻是看向閭修弘,而不是田克臧。

王賁的舉動,桑青緹和閭修弘自然都看得清淸楚楚,桑青緹笑道:“看樣子王賁是想讓田克臧去頂一陣,反正高原也叫了田克臧上去答話,而且現在王賁也確實不好過去,不如就讓田克臧上去和高原過一過話,總好過這樣縮頭不出去吧。”

閭修弘苦笑了一聲,道:“你以爲高原真的只是叫田克臧過去答話嗎?其實以高原的材智,現在那有還看不出來田克臧有問題,他讓田克臧過去答話,實際上是要套他的話,找出破綻來。”

這段時間齊軍的決策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從與漢國聯盟抗秦到反目爲仇,反而和秦國結盟,儘管韓騰是秦國的叛臣,但在齊軍將士的眼裡,韓騰仍然還是代表着秦國。

而這一切的變化都是田克臧一個人的決定,並沒有和其他人商量過,這自然讓齊軍的將士們十分不解,有不少齊軍接受漢軍教官的訓練已有好幾年了,而且在這幾個月裡,齊軍一直和漢軍並肩作戰,對漢軍的戰鬥力,軍容軍貌,還有戰術等等都十分佩服,因此齊軍將士上下都對漢軍的印像很好,自然也連着對高原頗有敬意,漢軍是由高原一手組建起來的,漢軍士兵對高原敬若神明,當然也影響到了齊兵。

儘管田克臧宣稱,高原背叛了三國同盟,轉和秦國結盟,但齊軍當中也不是沒有明白人,雖然說戰國以來,這種突然背盟,反目成仇,化敵爲友的事情屢見不鮮,但高原自從出世以來,就一直和秦國爲敵,互相之間幾乎勢不兩立,這次組成三國同盟就爲了對付秦國,怎麼可能突然就背叛了三國同盟,轉去和秦國結盟呢?因此現在齊軍上下對田克臧的決定都十分不解,甚致也有不少人對田克臧產生了懷疑。

不過田克臧掩飾得很好,而且又全軍的主帥,齊軍的將士就算是懷疑他,但一來是沒有證據;二來也不敢當面質問田克臧,因此現在田克臧仍然能夠控制得住局面。

但高原可不是一般的人,以他的材智和對田克臧的瞭解,兩人一但對上話,肯定會拿話套住假田克臧,讓假田克臧露出破綻來,在這衆目睽睽之下,肯定是掩不住的,這一來假田克臧恐怕就再難以控制住齊軍了。因此閭修弘纔不敢讓田克臧出場去和高原對話。

桑青緹又看了閭修弘一眼,笑道:“王賁不敢去,而田克臧又不能去,要不還是你去吧。”

雖然桑青緹幸災樂禍的語氣讓閭修弘有些不滿,但現在根本沒功夫和桑青緹計較,只好又苦笑了一聲,道:“田克臧不能過去,我當然也不能去,現在高原肯定也懷疑到我的頭上來了。”頓了一頓,道:“要不還是桑小姐去和高原打個照面,反正高原也沒有見過你,由你去和他答話,或許還能打高原一個措手不及。”

桑青緹“哼”了一聲,道:“高原是漢王,荷華是秦國的公主,而王賁是秦軍的主帥,田克臧是齊軍的主帥,我算是幹什麼的,上去和高原、荷華答話有什麼用。”

其實閭修弘也知道,桑青緹並不適合上去答話,只是剛纔在情急之下,才衝口而去,這時也只好訕訕的笑了笑,正要再說話,這時只聽高原第三次道:“請王大將軍,安平君到陣前答話。爲何不敢應聲,難道是心裡有愧嗎?”

漢軍的陣中,頓時發出了一陣鬨堂大笑,而秦軍上下人人面上無光,垂頭喪氣。

閭修弘再次苦笑了一聲,道:“那麼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桑青緹道:“簡單,趕緊退兵吧。”

閭修弘怔了一怔,道:“現在退兵?恐怕不大好吧,會影響到全軍的士氣。”

桑青緹又“哼”了一聲,道:“現在就不會影響全軍的士氣嗎?反正該怎麼辦我己經告訴你了,聽不聽由你的便,到時候可別怪我沒有提醒你。”

見桑青緹一付事不併己,高高掛起的態虔,閭修弘也十分鬱悶,好像所有的麻煩都推到自己的身上來了。但真要閭修弘下令撤軍,閭修弘到也一時真下不了決心。

其實見到閭修弘這樣一付猶豫不決的樣孑,桑青緹心裡也頗爲失望,儘管桑青緹平素回族的時間不多,對族裡的事情也不大上心,但她和閭修弘、輔公衍並稱爲九黎族的年輕一代中最有天賦的三人,因此對他們二人的情況自然要關切得多。

閭修弘和輔公衍是性格截然不同的兩種類型,輔公衍的性格張揚,行事大膽,而且狂妄自大,在族裡樹敵不少,不過這樣的人做事雖然能夠決斷專行,但如果遇到比自己強的老練對手,就會陷入處處受制,步步艱難;而閭修弘則是性格內斂,行爲謹慎,在族中謙恭有禮,因此他和九族的關係都還保持不錯,人際關係到是比輔公衍好得多,但真正遇到大事的時候,卻容易陷入優柔寡斷,猶豫不決。這一次就是很典型的例孑。

這時高原見連喊了三聲,無論是王賁還是田克臧都沒有應答,於是轉頭看了荷華一眼,輕聲道:“看你的了。”

原來這一次漢軍主動出擊,向聯軍發動挑戰,是經過了精心策劃,其實這次出擊並不是真要和聯軍打仗,而是藉機打擊聯軍的士氣,荷華是秦國的公主,在秦國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又是代表着秦王政的遺命,而這幾個月來,高原和漢軍對齊軍的影響也增加了不少,因此這種影響力當然不能不用。

而且在出擊之前,兩人也對各種情況做了預案,認爲這次出戰應該會發生三種情況,一是聯軍閉門不戰,二是聯軍出戰,王賁和田克臧也到陣前答話;三是聯軍雖然出戰,但王賁和田克臧卻不敢到陣前答話。而針對這三種情況,也都有不同的應對方案。

因此現在高原連續喊了三聲,見王賁和田克臧都沒有出陣來答話,兩人也絲毫不覺得意外,馬上按照計劃開始進行下一步的預案

第951章 三族歸附下第237章 迎戰匈奴軍三第803章 合縱初成(上)第857章 中途攔截(三)第441章 治療第509章 卜筮吉凶第797章 舞者(下)第49章 線索第113章 襲擊戰術(二)第403章 果斷放手(上)第222章 紙第472章 撤離大梁(六)第96章 秦軍追擊(上)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107章 對策第723章 墨家(四)第285章 強盜第338章 營救(二)第276章 擴軍(下)第798章 稱王典禮(上)第486章 閱軍(一)第884章 招降秦軍二第407章 修定計劃(三)第634章 三國合縱(五)第76章 李牧的行動第109章 傷病營第621章 退軍(三)第523章 進見秦王政(下)第643章 啓程(下)第834章 各有算計第411章 有意無意第475章 從軍第842章 雷擊車發威(下)第345章 縱論天下(下)第213章 燕軍慘敗(上)第770章 求親(上)第385章 滎口防線第146章 白靈族第305章 安平君府(下)第650章 遊說匈奴(一)第837章 各有算計(四)第404章 果斷放手(下)第917章 無衣之曲(六)第535章 主將人選第455章 主動出擊(上)第77章 搶糧(上)第258章 突襲陰山(十)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575章 秦軍反擊(五)第855章 中途攔截(一)第390章 滎口攻防戰(五)第181章 軍隊編制第920章 趁勝進擊(三)第449章 水淹大梁(五)第856章 中途攔截(二)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四章 第848章 漢軍出擊(下)第847章 漢軍出擊(上)第385章 滎口防線第44章 邯鄲集市第36章 宴間比武(中)第363章 率軍入魏(一)第453章 水戰(上)第519章 扶蘇探見(上)第372章 入城(上)第949章 咸陽官制第817章 行動計劃第929章 定都(上)第414章 擴軍備戰(一)第788章 鬼谷門人第937章 史前文明(上)第78章 搶糧(下)第590章 攻與防(九)第597章 撤軍第632章 三國合縱(三)第577章 大營失守(下)第428章 再回大梁(下)第611章 撤軍與追擊(五)第309章 合縱第531章 辭行第804章 合縱初成(下)第809章 出行會盟第89章 遊說(下)第142章 力量第417章 商業經營第271章 齊國來使(五)第74章 陣法第419章 大梁的變化第546章 九黎族第740章 內鬨(上)第495章 雪夜密談第307章 組織(上)第395章 撤軍之議第603章 突襲薊京(六)第346章 迴歸代郡第912章 無衣之曲(一)第105章 趙秦首戰(四)第892章 長街之戰(一)第542章 邯鄲的局勢
第951章 三族歸附下第237章 迎戰匈奴軍三第803章 合縱初成(上)第857章 中途攔截(三)第441章 治療第509章 卜筮吉凶第797章 舞者(下)第49章 線索第113章 襲擊戰術(二)第403章 果斷放手(上)第222章 紙第472章 撤離大梁(六)第96章 秦軍追擊(上)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107章 對策第723章 墨家(四)第285章 強盜第338章 營救(二)第276章 擴軍(下)第798章 稱王典禮(上)第486章 閱軍(一)第884章 招降秦軍二第407章 修定計劃(三)第634章 三國合縱(五)第76章 李牧的行動第109章 傷病營第621章 退軍(三)第523章 進見秦王政(下)第643章 啓程(下)第834章 各有算計第411章 有意無意第475章 從軍第842章 雷擊車發威(下)第345章 縱論天下(下)第213章 燕軍慘敗(上)第770章 求親(上)第385章 滎口防線第146章 白靈族第305章 安平君府(下)第650章 遊說匈奴(一)第837章 各有算計(四)第404章 果斷放手(下)第917章 無衣之曲(六)第535章 主將人選第455章 主動出擊(上)第77章 搶糧(上)第258章 突襲陰山(十)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575章 秦軍反擊(五)第855章 中途攔截(一)第390章 滎口攻防戰(五)第181章 軍隊編制第920章 趁勝進擊(三)第449章 水淹大梁(五)第856章 中途攔截(二)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四章 第848章 漢軍出擊(下)第847章 漢軍出擊(上)第385章 滎口防線第44章 邯鄲集市第36章 宴間比武(中)第363章 率軍入魏(一)第453章 水戰(上)第519章 扶蘇探見(上)第372章 入城(上)第949章 咸陽官制第817章 行動計劃第929章 定都(上)第414章 擴軍備戰(一)第788章 鬼谷門人第937章 史前文明(上)第78章 搶糧(下)第590章 攻與防(九)第597章 撤軍第632章 三國合縱(三)第577章 大營失守(下)第428章 再回大梁(下)第611章 撤軍與追擊(五)第309章 合縱第531章 辭行第804章 合縱初成(下)第809章 出行會盟第89章 遊說(下)第142章 力量第417章 商業經營第271章 齊國來使(五)第74章 陣法第419章 大梁的變化第546章 九黎族第740章 內鬨(上)第495章 雪夜密談第307章 組織(上)第395章 撤軍之議第603章 突襲薊京(六)第346章 迴歸代郡第912章 無衣之曲(一)第105章 趙秦首戰(四)第892章 長街之戰(一)第542章 邯鄲的局勢